分子克隆获取目的基因时什么时候用酶切,什么时候用PCR?

2022-09-28 11:36

2个回答
一般你要连接的话,就酶切,你要扩增就做pcr
连接T-vector之前进行PCR得到带A的PCR产物,然后进行转化,对expression vector和质粒进行相同酶切,连接,转化。在整个clone中有时会用PCR来鉴定,如目的基因是否转入进感受态细胞。
相关问答
挑克隆鉴定时PCR有目的条带但是酶切没有
3个回答2022-09-06 01:47
2中可能,1种是你的抗生素失效了,长出来都是没质粒的菌;另1种是你转化进感受态的都是空质粒。 PCR扩增有目的条带可能是因为连接产物残留的PCR片段在平板上引起的假阳性。
酶切后PCR一条带都没有 但原质粒PCR有条带 为什么
2个回答2022-09-04 08:38
什么酶呢?最后酶切组的电泳条带是弥散,是只有质粒条带没有酶切产物条带,还是干脆就是空白? 如果是弥散,最有可能的是所用的酶的反应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因为掌握不当而产生了星号活性,导致把质粒切碎了。建议...
全文
为什么基因测序前将基因PCR克隆后还要放到大肠杆菌
1个回答2022-12-05 23:10
大肠杆菌是一种载体,要是因为测序的原因,获得的全长序列要经过测序验证,而目前的测序技术有限,在序列的起始端准确性不高,所以想要获得准确的全长序列就需要克隆到载体上。具体可以了解一下测序的原理。
为什么我的目的基因连接克隆载体转化、提质粒后,酶切鉴定正确,而质粒PCR和菌液PCR鉴定都不正确呢?着急
2个回答2023-01-28 07:00
因为 转化过程你没出来好 加点 kml 再转化 提质后 分别切2 这样就正确了
我想问一下从PCR开始有带胶回收双酶切,载体双酶切,胶回收后怎么把载体和酶切后的基因连在一起
4个回答2022-11-28 12:12
我们用天根公司的胶回收试剂盒,回收目的基因及载体双酶切后的产物用于连接,连接体系如下:一般载体1微升,目的基因8微升左右(没.测OD),用T4DNA连接酶(购于TaKaRa公司)1微升,再加酶缓冲液(...
全文
PCR扩增的X基因片段与克隆载体连接
1个回答2022-09-14 15:27
已经得到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和克隆载体→对两者分别进行酶切(选要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对两者进行切割)→酶切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克隆载体和目的基因进行连接(一般选用T4连接酶)→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
全文
PCR扩增出目的片段之后为什么要酶切?酶切下来的是目的片段和载体?然后再把它们连起来?很困惑.
1个回答2023-04-27 07:35
应为PCR扩增出来的是混合物,酶切回收后才基本是纯的目的片段. 载体一般不用PCR扩增,一般是质粒来源,也需要用切口一致的酶消化回收. 之后连起来就好了
怎样克隆基因或是克隆基因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9-09 10:50
一般情况下有两种方法:一、反转录法:用已知的单链mRNA反转录出一条单链的DNA,再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双链DNA。二、用已知的蛋白质的多肽链推测出单链mRNA(一个氨基酸对应相应的密码子)上碱基的...
全文
为什么基因测序前将基因PCR克隆后还要放到大肠杆菌载体上再测序?
4个回答2022-07-12 09:06
补充一个更重要和实际的考虑:实际测序中,可靠的测序结果往往是从引物后二三十个碱基才开始的。如果片段比较长,超过一次测序能力如七八百之外,即使双向测序也无法获得引物(排除非特异扩增)或紧邻引物处的序列时...
全文
基因克隆不出来,为什么
1个回答2022-09-01 13:52
基因克隆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革命性的研究技术,可概括为∶分、切、连、转、选。最终目的在于通过相应技术手段,将目的基因导入寄主细胞,在宿主细胞内目的基因被大量的复制。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