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朝食是什么?

2022-09-28 21:23

1个回答
古人一日两餐,第一顿饭叫朝食,又叫饔。古人按太阳在顶空中的位置标志时间,太阳行至东南角叫隅中,朝食就在隅中之前,那个时刻叫食时。依此推测,大约相当于上午九点左右。《左传·成公二年》写齐晋鞌之战,齐侯说:“余姑翦灭此而朝食!”意思是晋军不禁一打,天亮后交战,待消灭了晋军也误不了“朝食”,其傲视对方、轻敌浮躁的神态跃然纸上。《史记·项羽本纪》写项羽听说刘邦要独霸关中,于是大怒,说:“旦日享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旦日是一大早,太阳刚刚露出地平线,这时本不该吃饭。项羽的意思是半夜做饭,天一蒙蒙亮就“享士卒”,早早进军,早点把刘邦消灭。一句“旦日享士卒”集中表现了他急不可耐的心情。

第二顿饭叫哺(bǔ,补)食,又叫飧(Sūn,孙)。一般是申时(下午四点左右)吃,所以《说文》说:“哺,申时食也。”(从段玉裁改)《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悲谷(传说中的西南方的大深谷),是谓哺时。”《后汉书·王符传》:“百姓废农桑而趋府廷者,相续道路,非朝铺不得通,非意气不得见。”朝指朝食时,哺指哺食时。在这个意义上后来写作晡(bū,补阴平)。宋玉《神女赋》:“晡夕之后,精神恍惚。”哺由表示晚餐引申为表示一般的吃,《楚辞·渔父》:“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lí,离。薄酒)?”
相关问答
灭此朝食是何意?出自哪?
1个回答2024-02-15 10:18
【释义】就是消灭了这些敌人再吃早饭,形容痛恨敌人并急于消灭敌人。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 公元前589年,齐顷公带领大军去攻打鲁国和卫国。鲁、卫两国都是小国,根本抵挡不住,就派人向晋...
全文
灭此朝食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1个回答2024-02-12 19:58
miè cǐ zhāo shí 成语释义 此:代词;指敌人;朝食:吃早饭。意思是消灭了这伙敌人再吃早饭。表示消灭敌人的急切心情或对敌人的仇恨蔑视。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二年》:...
全文
关于灭此朝食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9 23:42
癸酉,师陈于?安。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
全文
灭此朝食是何意·出自于哪?
1个回答2024-02-18 16:20
“灭此朝食”表示渴望消灭敌人的急切心情和强烈的斗争意志。 此典出自《左传·成公二年》:“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春秋时代,齐国逐渐强大起来,而鲁国和卫国却还很弱小,于是齐顷公就带兵攻打鲁...
全文
灭此朝食去
1个回答2024-02-18 21:06
- - 如果再天龙八部的分类中 那么灭此朝食是少林派的技能 用来拉怪用的 吸引仇恨
灭其朝食,
1个回答2024-02-19 09:50
是古代打仗的一种战术策略,其意思是,将敌人的粮草打劫掉、或者烧掉。使其不能朝食,就是没饭吃。
古代唐朝长安城有哪些美食?
1个回答2024-03-22 19:38
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西安美食大多都流传于唐朝时期,唐朝鼎盛时期,宫廷里就喜爱美食,民间的街市上也渐渐流行各种美食。说起西安美食,就会让吃货们垂涎欲滴,羊肉泡馍,肉夹...
全文
大食人为唐朝带来了什么?
2个回答2023-01-29 10:14
有手抓羊肉,烤饼,波斯烧饼,九层塔。
《长安十二时辰》中出现了哪些唐朝特色美食?
1个回答2024-02-24 01:41
唐人除了喜食羊肉,还钟情于羊奶。用羊奶制作的酪、酥、醍醐和乳腐,同样吸引了吃货的注意力。羊奶发酵后,成了酪,熬炼羊酪得到的浮皮,称酥,酥皮渗出的油脂就是醍醐。将羊奶煮熟成浆,晾凉凝结,就成了乳...
全文
唐朝时期的主要粮食是
1个回答2022-08-31 23:48
小麦,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