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千三”越甲可吞吴?还是 “三千”越甲可吞吴?请问准确的出处?谢谢

2022-10-06 06:58

5个回答
史料记载是三千。
但是如果按照标准的对联来呼应的话,应该是千三更为工整。百二对千三。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自勉联
“百二”和“三千”都是数字,很工整,当然照习惯应是二百对三千更好,但是"百二"有典故,不能改.

“百二秦关”,陕西古称秦,“百二”本义是以二敌百。一说是百的一倍。《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悬)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裴因引苏林曰:“秦地险固,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也。”司马贞索隐引虞喜曰:“言诸侯持戟百万。秦地险固,百倍于天下,故云得百二焉,言倍之也,盖言秦兵当二百万也。后用来形容秦陇地势险要。如马致远的《〔双调〕蟾宫曲•叹世》:“咸阳
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这里的“百二山河”,意思就是山河地势极为险要。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撰 自勉联
“三千”越甲可吞吴
出自:记得好象以前看过的书,上下五千年里有.
三千越甲可吞吴
相关问答
三千越甲可吞吴
1个回答2024-02-12 09:48
这是一副对联: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三千越甲可吞吴中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2 09:48
蒲松龄落第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译文:有志向的人,做事都会成功,就像项羽破釜沉舟,最终的百二秦关都归于楚;苦心人,天也不会辜负他,...
全文
三千越甲可吞吴什么典故?
1个回答2024-02-22 13:13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故事如下: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凭着自己国力强大,领兵攻打越国。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于是被抓到吴国。吴王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与喂马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越王心里虽然很...
全文
三千越甲可吞吴中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9 05:42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 秦军消灭六国, 独吞天下, 军力之强大可想而知。但项羽自幼立志复国(楚), 甚至希望取秦而代之。 他召集了以前楚国的遗民(江东父老)而组成军队, 几经转折, 最后背水与...
全文
三千越甲可吞吴!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04 05:23
先看原句: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整副对联可解释为: 有志向的人,做事都会成功,就像项羽破釜沉舟,最终使百二秦关都归楚...
全文
三千越甲可吞吴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5-29 10:16
蒲松龄的励志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单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在困难的事,也不要气馁,兵力略弱势的越国,(仅三千甲兵)也可灭了吴国
三千越甲可吞吴!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6-05 11:30
先看原句: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整副对联可解释为: 有志向的人,做事都会成功,就像项羽破釜沉舟,最终使百二秦关都归楚所有...
全文
三千越甲可吞吴三千越甲可吞吴,全诗是怎么写的?
1个回答2023-04-03 10:35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撰 自勉联
越甲可吞吴 其中有两个典故 ?
1个回答2024-03-17 22:21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讲了项羽破釜沉舟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消灭吴王夫差的故事
“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前一句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1-11 19:57
出处:出自“蒲松龄励志对联” 有志者 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 天不负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 译文: 有志向的人,做事都会成功,就像项羽破釜沉舟,最终使百二秦关都归楚所有; ...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