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梓被家里人称为愚公,这个称呼来自神话故事哪一个?

2022-12-18 00:14

1个回答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春秋战国的列御寇。
  写作背景
  战国初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学派在传扬自己的主张时,常运用大量生动的小故事来说明抽象的道理。这样,寓言就空前繁荣起来。

  主要人物
  愚公
  愚公要移山,不是头脑一时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他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确。“惩北山之塞,出入之迂”,说明他深受交通阻塞之苦。惩,苦。这里是意动用法。塞,闭塞,堵塞,指阻碍交通。迂,绕远道儿。全句是说苦于北山挡道,出来进去要绕远,很不方便。这句话说的不止是愚公一人的体会,而是所有“面山而居”的人们的共同感受。因此,愚公“聚室而谋”,立即得到热烈的赞同。这是从消极方面说的。从积极方面说,对于搬掉两座山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愚公心中也是有数的。“指通豫南,直达汉阴”,说的就是移山之利。这里的“指通”“直达”都有笔直地来往的意思,与上文“塞”“迂”相对应。可见愚公对移山的利害关系,早已考虑再三了。其次,对于山能够移走这一点,愚公也是成竹在胸的。他在批驳智叟的一段话里,就说得十分清楚。这段话是用“顶针”的修辞方法写的,一句顶着一句,层层紧扣,充分说明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最后用“无穷匮也”做结束,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很有说服力。接着用“而”字一转,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越少,不会“更增高”。这样得出“何苦而不平”的结论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这说明愚公移山的信心是在对人力和自然的发展变化关系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智叟
  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的老人。他轻视愚公,反对移山。文中写智叟的文字不多,却把这个自以为是的老头刻画得淋漓尽致。他对愚公移山“笑而止之”。这种笑是嘲笑,是轻蔑,显得既傲慢又武断。“甚矣,汝之不惠”,用倒装句强调愚公不聪明,充分反映出智叟对愚公的轻视。“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意思说“凭你这一大把年纪和剩下的一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小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这话说得尖刻、夸张,带有明显的嘲讽口吻。用“其”加强反问语气。这些都表明了智叟反对移山的顽固态度。但最后他反被愚公驳斥得“亡以应”。智叟从开始时的振振有词,教训别人,到被驳得哑口无言,一副窘态,这正是自作聪明的人应得的下场。智叟目光短浅,知难而退,无所作为又信口开河、好为人师,这种人自以为是,其实不过是卖弄小聪明罢了。
相关问答
熊梓淇被称为假酒少年,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3个回答2022-11-26 08:53
这个称呼来源于之前网络上的词语,如“我可能上了个假班”。
称呼国王 国王怎么称呼
1个回答2024-01-29 23:58
  一般,国王只要是直系血缘的他们大多姓氏是一样的。查理一世说明他的名叫查理,而不是姓叫查理。国王的名号是以名来命名的不是以姓命名。而在外国经常名字会有重复的,这种情况最经常发生在同一个家族里的...
全文
称呼有哪些对老师的称呼?
1个回答2024-02-15 04:12
师:这是历代对教师的尊称.从先秦至今,一直沿用,没有例外古人除了尊称老师为“夫子”、“先生”、“恩师”外还有以下称呼博士:自先秦以来对国家教师的称呼,相当于国立大学的教授,经学教师称博士祭酒:汉代有...
全文
称呼有哪些对老师的称呼
1个回答2024-03-02 00:48
老师,先生,教授,老班,老大,还有人叫老板,叫兽,小老头,小老太太。这些都是对老师的称呼。
谁有称呼大全?怎么称呼别人?
2个回答2022-10-14 19:20
称呼: 同学,朋友,或直呼其名。
称呼孩子的爱称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9 04:09
我国地域辽阔,大人对小孩的称呼也多种多样。如:北京市里的老北京都叫崽儿,小崽儿,可是郊区的都叫崽子,小兔崽子,小B崽子,丫头片子等等。 上海的 叫小赤佬。广东的叫 仔,小靓仔,小靓女或直呼其...
全文
称什么样的称呼给同学最可爱
1个回答2024-03-10 06:47
嗯 用颜色啦 什么小白小黑小红小绿(?有奇怪的东西混进来了) 用性格啦 很安静还怎样的可以用安安什么的 我有个同学名字里有个晴字我还叫她格格咧 还有特征什么的 反正要看你和她之间有什么特别的经...
全文
在山中访友中,对于山中的朋友,作者在称呼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称呼有什么好处
1个回答2024-02-01 23:18
作者把山中的朋友当成了人来写,这样写更突出了作者与大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