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白明月寄情的诗

2022-12-21 04:50

1个回答
《秋风词》: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李白虽是浪漫主义诗人,有诗情恣意豪放之时,也会有心情悲伤之事。此诗是一首悲秋伤怀之作,于深秋夜晚,思念恋人,让人感受到此情此景的悲伤与难过,也于夜色下添了一抹凄婉之色。

开头以“秋风”、“秋月”、“落叶”、“寒鸦”勾勒出一幅深秋之景,以“清”、“明”、“聚散”、“惊”字喻以深秋时节的悲凉情景,营造出了凄凉的场景,让此时此景下的诗人勾起怀念旧时恋人,以景物将诗人带入悲伤的心境。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此时此刻诗人情何以堪,直接抒发了诗人此刻的心情,表明诗人此刻情何以堪,相思却不复相见的相思离愁之苦。

上片以悲凉为基调,为诗人相思愁苦的开启做好了情绪的铺垫,下片起承上片“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讲述了诗人走进相思的世界,相思愁苦之情,也阐述了相思的苦楚,永远相思长忆,思念永无止境的痛苦。此几句直抒胸臆,以民歌汉府的形式,使得句子浅显易懂,朗朗上口,但却加强了诗情的相思愁苦。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此句意早知道如此愁苦,当初最好不要相识,其实此句是反衬,加强了相思愁苦的深度,让人更加领会到诗人内心的愁苦的味道,也让人明白诗人对旧时恋人的情感真挚,深入骨髓,一如“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的心境。
综观全诗如词,以三五七言为格律,让诗词充满了哀音促节,凄若繁弦的艺术魅力。予以悲凉的秋景,赋以相思愁苦之人,于悲凉气氛中,形象的刻画出了诗人内心的独白,让整首诗的感染力倍增,让愁苦离恨的韵味更浓,人们也能更深处的理解相思的苦楚。
相关问答
《李寄斩蛇》中李寄是个怎样的孩孑
1个回答2023-01-11 12:40
聪明,勇敢。
谁能用120个字写出《李寄》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6 06:15
闽南庸山岭西的山洞里有条大蛇,无恶不做,且爱吃小女孩,李家小女李寄,体谅父母,想用杀蛇的钱来补贴家用。便偷偷溜出家向官府请求宝剑和猎狗杀蛇,她用糯米引蛇出洞,猎狗冲上去咬蛇,李寄用宝剑斩蛇,蛇受不了剧...
全文
李寄杀蟒
1个回答2023-11-25 08:55
  游府西街小学二(6)班 钟赵驰阳   寒假里,我读了好几本书,其中有一本是《经典故事大王》,它是最精彩的中国故事。这本书共有282页,分趣味故事、名人故事、勇敢故事…...
全文
李寄斩蛇是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00:43
李寄斩蛇是东晋时期的汉族传说故事。出自《搜神记》。本文大概:以前有一条大蛇,为祸一方,每年都要送去童女祭祀,将乐县的李诞,家里有六个女儿,没有儿子。他的小女儿名寄,要应征前往。父母慈爱,终究不让...
全文
读了李寄杀蛇的故事你学到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2-01 17:32
首先,李寄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她在临行前说话绝情,不让父母担心,并且做好了有去无回的准备,这种决心,是李寄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告诉我们,在进行大战之前,想要获得成功,首先要有坚定的意念,然后需要一个工...
全文
李寄斩蛇的道理
1个回答2022-07-18 06:34
谁说女子不如男。
李寄斩蛇的起因、经过、给果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5 01:08
1、李寄斩蛇的死因是:闽中庸岭,有大蛇为害,郡县官吏束手无策,还听从大蛇的意旨,残忍地以童女祭蛇。累年已用九女,蛇害依然。 2、李寄斩蛇的经过是:少女李寄不顾父母反对,挺身而出,主动应募。她...
全文
李白《寄远》
1个回答2023-01-05 01:10
SSASRFSESGFHJFTHFTHGFHFTHFT
《寄李相公》
1个回答2023-06-17 11:46
渐老只谋欢, 虽贫不要官。 唯求造化力, 试为驻春看。
李寄的详细
1个回答2023-11-25 21:49
李寄,女,西汉时期人,生卒年不详。当时闽中有座山叫庸岭,高山绵延数十里,在山的西北石缝中有一条大蟒蛇,长七八丈,当地人时常担惊受怕。经常危害百姓。地方官用牛羊祭祀它,但仍不得安宁。当时,有人做梦说蛇...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