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题扬州禅智寺》翻译

2023-03-20 08:01

记得是一句一句翻译。不是赏析
2个回答

《题扬州禅智寺》的翻译如下文所示:

雨过后一只蝉在聒噪,松桂飘萧气候已交秋。

青苔长满台阶,白鸟故意迟留。

暮霭已生深树,斜阳渐下小楼。

谁知这条寂静的竹西路,通向那歌吹繁华的扬州。

原文: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作品介绍:

这首诗用字很讲究,请简要分析“青苔满阶砌”中“满”字写出台阶上青苔之密,间接写出了来人稀少;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清。尾联“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衬托(或“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对比”),以乐衬哀,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更突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

此诗着意写禅智寺的静寂的特点。角度及分析:

以动即“蝉噪”反衬出禅智寺的静,静中见阔,闹中见静。秋雨秋风则烘托出禅智寺的冷寂。

从视觉角度写静。青苔、白鸟,似乎是所见之物,信手拈来,却使人倍觉孤单冷落。

从明暗的变化写静。于浓荫暮霭的幽暗中见静。“斜阳下小楼”,从暗中见明来反补一笔,颇得锦上添花之致。透过暮霭深树,看到一抹斜阳的余辉,使人觉得禅智寺冷而不寒,幽而不暗。然而,这毕竟是“斜阳”,而且是已“下小楼”的斜阳。这种反衬带来的效果却意外的幽,格外的暗,分外静。

清晨进入这座古老寺庙, 旭日正照着高高的树林。 一条竹径通向幽静处所, 禅房周围花木郁郁葱葱。 山林的美景使百鸟欢悦, 潭水倒影让人杂念全消。 一切声响此刻全都沉寂, 只有钟磐声在空中回荡。供参考
相关问答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1个回答2023-02-09 13:55
雨过一蝉噪, 飘萧松桂 秋。 青苔满阶砌, 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 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 歌吹是扬州。
题扬州禅智寺全诗 (杜牧)
3个回答2023-03-01 19:01
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 飘萧松桂 秋。 青苔满阶砌, 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 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 歌吹是扬州。
扬州禅智寺 哪里
1个回答2023-09-16 17:20
您好,扬州百问 知道团队为您解答! 禅智寺又叫上方禅智寺、上方寺,又名竹西寺,故址在扬州东门外月明桥北。禅智寺是隋唐时期扬州最著名的寺庙之一,名声远播全国。 在大王庙消卖卖向东拿逗不远的古运河游览线上...
全文
题扬州禅智寺 诗歌赏析
1个回答2022-07-22 15:33
呃?能更详细点吗?
杜牧的诗《题扬州禅智寺》写出了禅智寺的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用了什么手法?
1个回答2022-09-13 15:07
这首诗写出扬州禅智寺的静,表现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感情。手法:开头用静中一动衬托,结尾用动中一静突出,一开篇,一煞尾,珠联璧合,相映成趣,艺术构思是十分巧妙的
题扬州禅智寺的作品原文
1个回答2023-02-05 16:31
题扬州禅智寺1 雨过一蝉噪2,飘萧松桂秋3。 青苔满阶砌4,白鸟故迟留5。 暮霭生深树6,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7,歌吹是扬州8。
杜牧赞扬州的诗
1个回答2023-02-09 05:06
jer6ir jjhf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尾联“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文分析。
2个回答2022-07-24 07:55
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以乐衬哀,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更突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尾联“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文分析.
1个回答2023-03-01 23:25
衬托(或“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对比”).以乐衬哀,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更突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
杜牧在扬州做的所有诗的题目
1个回答2022-09-22 06:56
还有:《赠别》(二首), 《遣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