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游松风亭中重点词语翻译

2023-03-21 03:30

2个回答
是木末不是小末,原文写错了
【原文】
    余尝寓居惠州嘉祜寺,纵步松风亭下②。足力疲乏,思欲就床止息③。仰望亭宇,尚在小末④。意谓如何得到⑤?良久忽日:“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两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⑥。
【注释】
    ①松风亭:位于惠州嘉祜寺。
    ②寓居:暂居。纵步:放开脚步走。
    ③床:坐卧之具。一本作“林”。
    ④木末:树颠。末,梢。
    ⑤意谓:心中以为,文中有“心想”之意。
    ⑥死敌:死于敌手。死法:死于军法处治。恁(ren刃)么时:如说这时。恁么,这么样。熟歇:好好歇息。
【翻译】
    我曾经暂住在嘉祜寺,有一次在松风亭下边放开脚步走来走去,感到脚力疲乏,想到床上休息一下,仰望松风亭的屋檐,还高在树梢之上,心想怎么能回到亭中。思忖很久,忽然说道:  “在这里有什么歇不得的地方呢?”从此我的心便像被钩挂住的鱼,忽然从钩上被解脱下来。如果有人能领会这个道理,即使两军阵地相接,鼓声响如雷霆,前进会死于敌手,后退会死于军法处治,在这种时候也不妨好好歇息一番。
【内容分析】
    这是一则小品。文章题为《记游松风亭》,实记松风亭下之游。而记游,又只是记作者“足力疲乏”时决定就地休息的小事。文章读来有味,是凶为作者写出了他由“思欲就床止息”到悟出“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后的自得心情。这自得既表现在他对作出决定后“是心”“忽得解脱”的描述,又表现在他对“若人悟此”当有之事的想象。其实,他的自得,实是对随遇而安人生态度的肯定。而他的安居惠州、儋州,凡百粗遣,不婴于心,正是对“此问有甚么歇不得处”要义深有领悟的实践。小品仅记作者生活中的一点感受,并不追求情节的完整(连就地休息与否都未交代)和事理的严密(说“熟歇”两军鏖战之时,自是信口极而言之,非情理中事),思之所至,笔亦随之。又出语平淡、通俗却意味深永,能真实再现作者为人坦诚、天真、达观、有趣的一面。这也是本文的一个特点。
相关问答
《记游松风亭》全文及解释
1个回答2022-09-09 00:38
那是谁写的?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下一句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0-17 11:10
出自魏晋魏朝·刘桢的《赠从弟·其二》 亭亭山答蚂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译文 高山上松树挺拔耸立,山谷间狂风瑟瑟呼啸。 风声是...
全文
宿松县凉亭中学学生殉情事件的处理结果,以及对凉亭中学学生的资助有
1个回答2024-02-19 20:10
肯定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可能对其他方面也是有影响的,所以这件事情处理的结果就要妥当,还有要考虑到这件事情导致的原因是不是因为你们的教学不严格
记游松风亭 苏轼
1个回答2022-07-07 10:09
记游松风亭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勾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
全文
记游松风亭的中心思想
1个回答2022-11-12 17:56
作者领悟到要随遇而安,把握当下的道理,表现了作者为人坦诚、天真、乐观豁达的一面。
《记游松风亭》怎么翻译
2个回答2022-11-22 05:03
《记游松风亭》 苏轼 原文: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勾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
全文
《记游松风亭》的译文
2个回答2022-11-24 12:27
原文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
全文
记游松风亭 翻译
2个回答2022-07-20 06:57
原文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
全文
松风亭下荆棘里,这句诗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1-28 04:13
在这松风亭下,在荒杂的荆棘丛里,
解释<记游松风亭>一文
1个回答2022-09-25 15:50
记游松风亭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勾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