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秋风词原文

2023-08-13 17:23

2个回答
三五七言 / 秋风词

唐代: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树东解译:

秋风清,秋月明,

秋风凄清,秋月明朗。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风中的落叶时而聚集时而扬散,寒鸦本已栖息也被这声响惊起。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盼着你我能再相见,却不知在什么时候,此时此刻实在难耐心中的孤独悲伤,叫我情何以堪。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如果有人也这么思念过一个人,就知道这种相思之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永远的相思永远的回忆,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牵绊,不如当初就不要相识。

诗词鉴赏:

在深秋的夜晚,诗人望见了高悬天空的明月,和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也许在此时诗人正在思念一个旧时的恋人, 此情此景, 不禁让诗人悲伤和无奈。这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 加上诗人的奇丽的想象,和对自己内心的完美刻画让整首诗显的凄婉动人。

此诗只题作“三五七言”而不言及诗歌内容主题,可知诗人的创作意图本是偏重作品的形式特征,即只要满足全篇两句三言、两句五言、两句七言的体式要求就能成诗了。可以说,诗题中已经包含了明确的诗体形式内涵。此诗因其体式特征而名为《一三五七九言》。李白的《三五七言》只是《一三五七九言》的变体,省去起首的“一言”和收尾的“九言”,即为“三五七言”。

此诗即使不是创体之作,也是李白最终确立了“三三五五七七”格式作为一种独特的曲辞格甚至成为一种时兴诗体的地位。他的《三五七言》能表现出“哀音促节,凄若繁弦”(《唐宋诗醇》卷八)的艺术魅力。
秋风词
唐代: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译文
秋风凄清,秋月明朗。
风中的落叶时而聚集时而扬散,寒鸦本已栖息也被这声响惊起。
盼着你我能再相见,却不知在什么时候,此时此刻实在难耐心中的孤独悲伤,叫我情何以堪。
如果有人也这么思念过一个人,就知道这种相思之苦。
永远的相思永远的回忆,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
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牵绊,不如当初就不要相识。
注释
落叶聚还(huán)散:写落叶在风中时而聚集时而扬散的情景。
寒鸦:《本草纲目》:“慈鸟,北人谓之寒鸦,以冬日尤盛。”
绊(bàn):牵绊,牵扯,牵挂。
创作背景
  根据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此诗当作于公元756年(唐肃宗至德元载)。前人也有认为此诗是早于李白的郑世翼所作,但反对者多。严羽的《沧浪诗话》中的《诗体》一章说道:“有三五七言。”自注云:“自三言而终以七言,隋世郑世翼有此诗。”郭绍虞先生校释曰:“沧浪所谓郑世翼有三五七言,不知何据。案《诗人玉屑》无‘秋风清’以下各句,以从《玉屑》为是。‘秋风清’云云,见《李太白集》,当是李作。”
相关问答
我叫李秋、我的英文名怎么写?
1个回答2023-05-02 04:36
Qiu.Li
李秋歌和王天来结婚是哪一集
1个回答2024-02-09 18:14
第33集。 第三部中这两人的爱情之路就是最大的看点。
李秋光用英语怎么翻译
1个回答2024-03-15 02:22
李 Lee / Li 秋 Chau 光 Kong / Kwong
李秋水和李沧海是什么关系
1个回答2022-12-12 06:11
是姐妹关系。
无崖子和李秋水有几个孩子
1个回答2024-01-29 22:09
无崖子和李秋水生了王夫人。 无崖子最初曾与师妹李秋水在大理国无量山“琅嬛福地”隐居,并生下一女李青萝。据后来李秋水描述当年他二人隐居时,好生恩爱,师兄妹情深爱重,时而月下对剑,时而花前赋诗,欢好...
全文
李秋霞的个人经历
1个回答2024-01-30 08:36
1986年9月-1990年6月在河南大学外语系读本科。1992年9月-1995年6月在河南大学读硕士。1990年7月----1992年7月在济源市第一中学任英语教师。1995年7月至今,在郑州轻工业...
全文
李白写的《秋浦歌》中诗人因何而生白发?
1个回答2023-08-28 22:15
诗句原文: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1个回答2023-02-01 21:34
有的。看我简介
李秋娟我曾经真的好爱你
1个回答2024-02-27 05:45
那是你应该没有钱吧?我想你有钱不可能去花女人钱的, 哥们我了解你,我曾经谈女朋友身上没钱了,也有时候女人掏包包。。 正常,你不失败!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