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轼的《三老语》,急!

2023-08-29 13:11

《三老语》表达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个回答
宋苏轼《东坡志林·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坦明搭问之年……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迩)槐迹来吾筹让拿已满十间屋。’”
苏东坡《三老语》
苏轼《东坡志林》:“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吾年不可记,但忆少年时与盘古有旧。’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局笑来吾筹已满十间屋。’一人曰:‘吾所食蟠pan桃,弃其核于昆仑山下,今已与昆仑齐矣。’以余观之,三子者与蜉fu蝣you朝菌何以异哉?”
【翻译】:
曾经有三个老人碰到一起,有人问他们多大年纪了,其中一个老人说:“我也不记得我有多少岁了,只记得小时候认识一个叫盘古的人。”另外一个老人说:“每当沧海变成桑田的时候,我就拿一个竹筹记录一卜察次,现在已经积满十间屋子了。”第三个老人说:“我曾经吃了一个蟠桃,把桃核丢在了昆仑山下,现在这枚桃核长桐弊含出的树已经和昆仑山一样高了”。在我看来,如此长的寿命与朝生夕死的浮游、朝菌有什么区别呢?
在苏轼看来,长的寿命与朝生夕死的浮游、朝菌没有区别。
花的一生,可见浮游的几生几灭,花未开,而浮游已灭;人的一生,可见花的几开几谢,人未老,而迟灶弯花枝已残。之于浮码闷游,花可谓久长,而之于人生,确是短暂。纵使是寿比南山不老松,却仍在佛的一辩穗眨眼之间。空幻花寂,烟消云散,仿佛无存。
苏东坡《三老语》
苏轼《东坡志林》:“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吾年不可记,但忆少年时与盘古有旧。’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来吾筹已满十间屋。’一人曰:‘吾所食蟠pan桃,弃其核于昆仑山下,今已与昆仑齐矣。’以余观之,三子者与蜉fu蝣you朝菌何以异哉?”
翻译:曾经有三个老人碰到一起,有人问他们多大年纪了,其中一个老人说:“我也不记得我有多少岁了,只记得小时候认识一个叫盘古的人。”另外一个老人说:“每当沧海变成桑田的时候,我就拿一个竹筹记录一次,现在已经积满十间屋子了。”第三个老人说:“我曾经吃了一个蟠桃,把桃核丢在了昆仑山下,现在这枚桃核长出的树已经和昆仑山一样高了”。在我看来,如此长的寿命与朝生夕死的浮游、朝菌有什么区别呢?
找出成语:海屋添筹,沧海桑田
重点词:或:有人。辄:则,就。余:我。神旦
三个老闹碰人的特点:喜欢吹牛,浅薄无知。
观点:再长的寿命,也比不上宇宙的宏大、时光的漫长。
延伸:要敬畏宇宙的宏大,也要珍惜有限的生命,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小孙的读后感:这三位老人都爱吹牛,说明他们非常无知,因为他们的生命在宇宙里显得特别渺小,不管他们怎么吹嘘,对于宇宙来说都是可以忽略不记的。也告诉我们,生命液瞎谈很短暂,要珍惜生命,不能虚度光阴。
相关问答
简述苏轼生平 苏轼的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4 05:49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嘉祐二...
全文
苏轼的《琴诗》中,苏轼所思考的问题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0-07 03:31
琴声从哪里来的?
苏轼为什么叫做苏轼?
1个回答2023-01-01 17:15
轼是古代车前面的扶手,处于显眼的位置,看上去可有可无,但没有却总觉的缺少点什么。希望他即使身居要位,也要懂得掩饰自己
苏轼为什么叫轼
1个回答2023-05-03 03:31
苏轼叫轼的原因如下 一个是车的前轱辘,一个是车的后轱辘都是车贴近地的部分,起这个名字的目的是希望他俩日后踏踏实实,不要忘本.苏洵《名二子》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
全文
苏轼的轼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1-02 11:22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名与字是他的父亲苏洵所起.苏洵号老泉,后世称为老苏.为苏轼与其弟苏辙的名字,老苏还有一篇《名二子说》的名文: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
全文
苏轼心中的佛感想苏轼心中的佛大家对这个故事的感想
1个回答2024-01-20 18:38
心中有佛,见人是佛.心中有屎,见人是屎.胸怀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苏轼是什么派词人 苏轼读汉书
1个回答2022-12-25 04:05
苏轼是豪放派 词人。
苏无名是不是苏轼
1个回答2023-07-21 07:10
不是 苏无名是狄公亲传弟子,历史上大唐武则天时期,不光有狄仁杰这位神探,而且还有一位神探苏无名,他的侍销事迹是因为一部小说集《纪闻》,小说的传播力非常大,因此他也是在民间非常出名,《唐史》中有关于苏无...
全文
苏轼与苏辙名字有什么含义(苏轼和苏辙的名字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3-16 07:35
我们经常说,“人如其名”,一个人和他的名字之间,或许会有着某种联系,因为名字寄托着他的家人对他的期望和培养,所以他也就会照着某一个固定的方向去发展。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族“三苏”,父亲苏洵,...
全文
苏轼若有思而无所思
1个回答2022-12-24 16:00
苏轼有一篇《书临皋亭》,原文极短:\r\n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清江右洄,重门洞开,林峦坌入。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惭愧!惭愧!\r\n译文:\r\n我东坡居士在酒足饭...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