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突然放儿歌好吗

幼儿园孩子突然吃手的原因
1个回答2024-02-10 04:48
一岁以内的婴儿,满足各种欲望的主要途径是口(即吸吮、吃喝、吃手)。婴儿们将感兴趣的东西往嘴里塞,作为一种探索,并从中获得快感。因此,我们在保证安全及卫生的情况下,可以尽量满足婴儿的口欲期表现。

同时,使用安抚奶嘴替代手指满足婴儿的探索欲望,也是一种方法。毕竟,戒掉安抚奶嘴比戒手指容易。还有牙胶、磨牙饼干等替代物,也是很好的工具,它们在满足婴儿口欲期心理需求的同时,还可以帮助乳牙萌出。

如若口欲期没有良好地发展,或者被强硬干预,会导致儿童产生许多问题。

3岁突然吃手,为什么

而哥哥出现的情况,应该如何解释呢?

前面提到过,儿童吃手,绝大部分与心理有关。简单来说,当孩子感受到压力,或者感觉无助时,对于小小的他们来说,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去宣泄自己的情绪。因此,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开始“吃手”,用这个渠道来缓解自己内心的不安感。

如果父母不了解这个心理原因,苛责孩子,或者强迫孩子改掉吃手的习惯,那么,即使他们短期内改掉了吃手,自然会找到第二种宣泄情感方法,比如改为咬指甲、猛眨眼睛等等。

所以,解铃还须系铃人噢,这个结需要孩子自己解开,但是家长在这其中的干预则更为重要,需要去好好引导孩子。

回归到哥哥身上,Mio观察发现,在哥哥的生活中出现了2个变化:妹妹的诞生以及哥哥开始上幼儿园。而通过观察哥哥吃手频繁的时期,我可以断定,哥哥吃手,是由于上幼儿园而产生的分离焦虑。

如何解决

了解了症结所在,那么解决问题就容易得心应手了。我选择在他心情很好的早上,与他牵手走向幼儿园,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引导,哥哥终于自己准确表达出了原由:

哥哥:“妈妈,我在幼儿园,经常想你。”

我:“你想妈妈的时候,怎么办呢?”

哥哥:“我就这样。”(把手塞进嘴巴,吃给我看)

我:“如果你想妈妈,你就拍拍胸口!”(我演示给他看)

哥哥学习,也拍了一下。

我:“是的,这样,妈妈能感受到!当妈妈想你时,也是这样做。”

随后几天,我都对这个动作进行了深化,果然,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哥哥在没有任何痛苦之下,成功戒掉了吃手指的习惯。

后来,蟹子先生(Mio丈夫)告诉我,每当我不在哥哥身旁,他都会看见哥哥偶尔望着门口,用手拍拍胸口,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想念还没有回家的妈妈。

是的,真的就这么简单,我成功戒掉了哥哥吃手的问题。

其实,孩子出现的每一个变化,都是有理可寻的,父母一定要细心敏感,发现问题及时干预、及时指导。

吃手看似小问题,但如果不积极处理,会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问题。而Mio也希望,家长们可以多些陪伴,在孩子刚来世界的前几年,你们是他们安全感的所在。
幼儿园的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家长该怎么处理?
1个回答2024-02-07 06:16
当幼儿园的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时,家长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处理:

1. 保持冷静:家长在处理幼儿之间的冲突时,必须保持冷静,不要情绪化,否则容易把问题搞得更加严重。

2. 倾听孩子的讲述:家长应该倾听孩子的讲述,了解冲突的起因和过程,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3. 鼓励孩子表达: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 教育孩子解决冲突:家长可以教育孩子如何解决冲突,如何表达竖祥自己的意见和需要,如何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需要,以及如兄纤凯何寻求帮助。

5. 寻求教师的帮助:如果孩子之间的冲突无法得到解决,家长可以寻求幼儿园教师的帮助,让教师协助解决问题。

总之,当幼儿之间发生冲突时,家长需要保持冷静,倾听孩子的讲述,鼓励孩子表达,教羡唤育孩子解决冲突,以及在必要时寻求教师的帮助,以便更好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孩子在幼儿园之间发生冲突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2-08 17:24
我作为孩子的家长,孩子之间的矛盾,我会先去了解情况。而不是直接介入,应该去找老师了解事情的原尾,这样对解决孩子之间的问题就好办了 1.照顾孩子的心情

  如果孩子被推倒,哇哇大哭,父母第一时间要过去关心孩子,安抚孩子的情绪,让他知道他并不是一个人,有爸爸妈妈时刻支持着他,给予他更多的安全感。

  其次,我们要帮助他们理解这个场景“他是想从这跑过去,并不是欺负你”,让孩子理解对方的行为。

  如果孩子被推倒,父母就为孩子“强出头”,孩子很容易理解为“我被欺负了,很委屈。”产生了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因素。

  2.尽量不干涉孩子们的冲突世界

  孩子们的世界就是这么简单,孩子们的游戏有着属于孩子的规律。让他们在冲突处理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问题解决中不断成长。

  3.针对幼儿一日活动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孩子打打闹闹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有的孩子相对内向,处境往往比较被动;有的含老孩子会讲道理,对冲突能起到缓和作用;而也有个别孩子从小深受家人溺爱,有一定攻击性。

  有时,孩子间的冲突也会“升级”。这时大人就不得不干涉了。首先要了解情况;其次具体分析;最后给孩子讲道理。

  最不可取的是父母为了面子,不由分说拉来孩子或批评或打骂。这样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也会破坏大家的好心情。

  4.教会孩子适度保护自己

  (1)如果发生的冲突属于正常生活悔老塌中的小摩擦,可让孩子学会宽容,不要得理不饶人。

  (2)碧圆如果属于孩子的既得权益受到侵犯,就要让孩子据理力争,不能一味退缩,在力量对等的情况下要学会适当自卫和反抗。

  (3)如果对方人数较多或和自己力量悬殊,不要盲目地硬碰硬。可以事后向家长或警察叔叔寻求帮助。

  5.最终解决问题的是:孩子

  这关键的一点往往被我们忽略。孩子发生矛盾,经常是大人出面解决,甚至小事被闹成大事!我们最常做的是直接上答案:“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应该……”那么,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学会自己思考并真正学到与人交往、相处的技巧呢?

  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和孩子的交流,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是什么导致发生矛盾,他和对方是怎样的感受,会有什么后果,有什么办法解决。目的是让孩子通过练习,能够自主解决问题。
小孩突然不想去幼儿园了怎么回事
1个回答2024-01-24 01:44
今天发这篇文章是不是有点不应景(捂脸),因为孩子们大多数已经放假了好吗?

不过这篇题目一定勾起了你们充满困惑的回忆,因为基本上每个孩子都会有不想去幼儿园的时候啊。但是,很多人就是没有答案的。

当父母听到孩子说:“我不想去幼儿园!”的那一刻,心情是懵的。然后接下去问孩子为什么的时候,孩子要么是支支吾吾说不出为什么,要么是抱着你的大腿狂哭流泪。这时候,你能感受到孩子的情绪激烈,但是无法从理性上找到解决办法——

孩子不想去幼儿园,到底是为什么啊?

好了,我就不谦虚了。作为见过挺多突然不想去幼儿园的事例的老师,这个题目不就是给我预备的吗?

如果孩子是入园前两三天不想去幼儿园

这种入园很短时间内不想去幼儿园,没有什么好焦虑的,建议坚持送。

这是因为,孩子第一次接触幼儿园,抱着一种非常新奇的观念去看,以为这是游乐场,玩玩就可以出来,跟着妈妈回家了。不曾想,进去了妈妈就走了!

敏感的孩子,第二天就已经回过味来了,不肯再去了。如果是反应不太强烈的孩子,最迟第三天也开始拒绝了。这时候的“不想上幼儿园”,家长一定要温和而坚定的把孩子送去,这就是孩子学习规则的必经之路。孩子需要体验失望、遵守规则和克服消极情绪,最后适应新环境。这种小小挫折,对孩子是很有好处的。

这里有个小tip就是,孩子初入园时的前一周,建议尽量是父母来送哦,而不是老人,这对孩子学习规则很关键。

老人很容易心软,在教室门口拖泥带水的不肯走,孩子会越哭越厉害。而且,到第二三天孩子拒绝时,老人容易妥协。还有很聪明的小家伙,会故意说自己不舒服,老人一般就会心软了。

但是如果是父母,把最初的一周坚持下来,孩子会感染父母的坚定和平和,自己也鼓舞了克服消极情绪的决心。这种气场的感染是特别强大的,孩子的抗挫力就从这里锻炼!

如果是孩子已经不是新生,

突然不想去幼儿园

如果已经过了几个月,孩子突然不想去幼儿园呢?

对,你的直觉猜得没错,幼儿园里可能有事情发生。

毛豆妈的风格就是“在故事中说育儿道理”,所以故事时间又到了!

我们班里有个小美女,叫她小Q吧。她是我们比较费心的孩子之一,因为她家非常富裕,全职妈妈又实在是太宠她了。她生命中的前三年从来没有得到过拒绝、体验过失望、承受过不得已,小Q做什么事情都要随心所欲,拒绝约定的任何规则。每次应对小Q,我们都是脑门子上三条黑线。

因为她快4岁了还不会自主排便,每天午休都必须带尿不湿睡觉。这天小Q大概是心情不好,拒绝穿尿不湿。

老师说:“小Q,你必须穿。”

小Q说:“我不要我不要!”一边嚎叫一边踢腿。对话如此往返三次。

老师说:“你必须学会规则,对不起,小Q,我要强制给你穿了。”小Q的哭声震天响,吵醒了所有在午睡的孩子。

第二天小Q早上一醒来,就哭着对妈妈说不去幼儿园。语言表达还不精准的她,说不出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妈妈就来找老师了。

看到这里,你们明白为什么孩子突然不想去幼儿园了吗?

大部分是因为,孩子突然受到了挫折,发生了什么事。

比如,孩子的规则意识不强。不能适应集体生活,老师需要孩子学习这些规则,有时候会让孩子“自己承担自然后果”。

举个例子,如果吃饭时总是用筷子玩而不是认真吃饭(玩筷子可能会戳眼睛,这很严重),还屡次不听老师的提示后,老师可能会要求孩子承担“自然后果”,不能再用筷子吃饭。直到孩子学会规则为止。
幼儿园音乐游戏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7 01:33

幼儿园音乐游戏最突出的特点是音乐性和游戏性。

音乐是幼儿音乐游戏的灵魂,音乐游戏必须伴随音乐才能达到目的。所以,幼儿音乐游戏最大的特点就是“音乐性”。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的游戏活动。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韵律活动,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游戏和音乐的相互关系上。

在音乐游戏中,音乐和游戏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音乐指挥、促进和制约着游戏活动,而游戏动作又能帮助儿童更具体、形象地感受和理解音乐,获得一定的情绪情感体验。因此,音乐游戏是深受儿童喜欢的一种音乐活动。



音乐游戏的价值和意义:

1、音乐游戏愉悦了幼儿的身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在参加音乐游戏活动时总是欢乐的,他们的情绪处在积极的状态,幼儿身体各器官也处于积极的状态。各种不同的音乐游戏,活动量大小不同,身体活动的部位不同,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的神经、心脏、呼吸、骨骼、肌肉、消化等的发育,而且可以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在活动中,随着走、跑、跳不同内容的交替,幼儿的走、跑、跳基本动作也得到了发展。他们的焦虑情绪也会被欢快的音乐、有趣的游戏给冲走,快乐的感觉油然而生。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对幼儿的身源消心健康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2、音乐游戏可以巩固和丰富幼儿的已有经验和知识,促进其智力发展。

在音乐游戏中幼儿运用各种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积极活动。比如在中班音乐游戏《猫捉老鼠》中,幼儿要调动以往的生活经验和想象,怎样做动作才能和音乐匹配并在游戏中机智灵敏地捉住对方或不被对方捉住。

音乐游戏会对幼儿的知识经验积累产生积极影响,巩固和丰富幼儿知识,促进其智力等方面的发展。

3、音乐游戏在促进幼儿审美情趣方面也会产生积极作用。

在音乐游戏中,幼儿反映着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以及艺术作品中的美好形象,使用着艺术语言,这些都是增进幼儿美感的活动。通过动兆裂作去表现美、创造美,有助于幼儿审美能力和美的创造力的发展。 

4、音乐游戏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音乐游戏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因族裂闭为音乐游戏的过程是幼儿想象活动的过程。幼儿的想象发挥得越充分、丰富,他们的表演就越形象、生动。因此音乐游戏也能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幼儿园音乐游戏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0 03:11

幼儿园音乐游戏最突出的特点是音乐性和游戏性。

音乐是幼儿音乐游戏的灵魂,音乐游戏必须伴随音乐才能达到目的。所以,幼儿音乐游戏最大的特点就是“音乐性”。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的游戏活动。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韵律活动,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游戏和音乐的相互关系上。

在音乐游戏中,音乐和游戏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音乐指挥、促进和制约着游戏活动,而游戏动作又能帮助儿童更具体、形象地感受和理解音乐,获得一定的情绪情感体验。因此,音乐游戏是深受儿童喜欢的一种音乐活动。



音乐游戏的价值和意义:

1、音乐游戏愉悦了幼儿的身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在参加音乐游戏活动时总是欢乐的,他们的情绪处在积极的状态,幼儿身体各器官也处于积极的状态。各种不同的音乐游戏,活动量大小不同,身体活动的部位不同,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的神经、心脏、呼吸、骨骼、肌肉、消化等的发育,而且可以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在活动中,随着走、跑、跳不同内容的交替,幼儿的走、跑、跳基本动作也得到了发展。他们的焦虑情绪也会被欢快的音乐、有趣的游戏给冲走,快乐的感觉油然而生。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2、音乐游戏可以巩固和丰富幼儿的已有经验和知识,促进其智力发展。

在音乐游戏中幼儿运用各种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积极活动。比如在中班音乐游戏《猫捉老鼠》中,幼儿要调动以往的生活经验和想象,怎样做动作才能和音乐匹配并在游戏中机智灵敏地捉住对方或不被对方捉住。

音乐游戏会对幼儿的知识经验积累产生积极影响,巩固和丰富幼儿知识,促进其智力等方面的发展。

3、音乐游戏在促进幼儿审美情趣方面也会产生积极作用。

在音乐游戏中,幼儿反映着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以及艺术作品中的美好形象,使用着艺术语言,这些都是增进幼儿美感的活动。通过动作去表现美、创造美,有助于幼儿审美能力和美的创造力的发展。 

4、音乐游戏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音乐游戏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因为音乐游戏的过程是幼儿想象活动的过程。幼儿的想象发挥得越充分、丰富,他们的表演就越形象、生动。因此音乐游戏也能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幼儿园孩子发生冲突,家长该如何处理?
1个回答2024-01-27 21:50

冲突,小孩最大的冲突就是动手,轻的,抓伤脸,重的推下楼梯。这是身边有听说过的。老大班上出现过两个特别皮的孩子。小班那个就多动症类似,扣别人手,推人。我发现了,第一时间跟老师沟通,让老师多留意。老师说那孩子小一年,都是爷爷奶奶带的。那我能怎么办,只能告诉孩子远离他,有事第一时间叫老师。

第二个的话更离谱了,有时碰别人眼睛了,也第一时间跟老师反馈,老师说他也头疼,就是爱动,爱碰别人。老师也说了一句实在不行你碰回去。

跟孩子说别人打你一下你告诉他你很生气,还要告诉老师,第二下你肯定打回去了,但现在孩子被老师教导不能打人,不然要批评。乖孩子被洗脑不能打人,调皮孩子爱动手,老师说了管不住。好无奈的感觉。但是出现把其它推下楼梯这个就很过份了,家长肯定得站出来,除了医药费也得跟家长有个交代,谁家孩子都是宝。

最后就是祈祷着孩子平平安安了。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担心的事情太多了。孩子不懂事,自己得心里有数。

孩子在幼儿园和小朋友发生冲突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3-08 01:16

孩子之间发生矛盾了,我感觉家长应该是先和老师去沟通一下,交流一下,而不是直接介入的,要了解情况之后再说

 1.照顾孩子的心情

  如果孩子被推倒,哇哇大哭,父母第一时间要过去关心孩子,安抚孩子的情绪,让他知道他并不是一个人,有爸爸妈妈时刻支持着他,给予他更多的安全感。

  其次,我们要帮助他们理解这个场景“他是想从这跑过去,并不是欺负你”,让孩子理解对方的行为。

  如果孩子被推倒,父母就为孩子“强出头”,孩子很容易理解为“我被欺负了,很委屈。”产生了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因素。

  2.尽量不干涉孩子们的冲突世界

  孩子们的世界就是这么简单,孩子们的游戏有着属于孩子的规律。让他们在冲突处理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问题解决中不断成长。

  3.针对幼儿一日活动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孩子打打闹闹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有的孩子相对内向,处境往往比较被动;有的孩子会讲道理,对冲突能起到缓和作用;而也有个别孩子从小深受家人溺爱,有一定攻击性。

  有时,孩子间的冲突也会“升级”。这时大人就不得不干涉了。首先要了解情况;其次具体分析;最后给孩子讲道理。

  最不可取的是父母为了面子,不由分说拉来孩子或批评或打骂。这样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也会破坏大家的好心情。

  4.教会孩子适度保护自己

  (1)如果发生的冲突属于正常生活中的小摩擦,可让孩子学会宽容,不要得理不饶人。

  (2)如果属于孩子的既得权益受到侵犯,就要让孩子据昌袜理力争,不能一味退缩,在力量对等的情况下要学会适当自卫和反抗。

  (3)如果对方人数较多或和自己力量悬殊,不要盲目地硬碰硬。可以事后向家长或警察叔叔寻求帮助。

  5.最终解决问题的是:孩子

  这关键的一点往往被我们忽略。孩子发生矛盾,经常是大人出面解决,甚至小事被闹成大事!我们最常做的是直接上答升源案:“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应该……”那么,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学会自己思考并真正学到与人交往、相处的技巧呢?

  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和孩子的交流,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是什么导致发生矛盾,他和对方是怎样的感受,会有什么后果,有什么办法解决。目的是让孩子通过练习,能够自主解决问耐笑激题。

孩子突然不喜欢去幼儿园
1个回答2024-03-13 06:28
还是要给老师多交待,可能那天孩子不舒服才多次入厕,是不是次数过多引起老师批评,才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或不爱自己了,才会这样,多给老师讲一下,孩子还小,心理较脆弱,需要大人的爱护
四岁的宝宝突然不愿去幼儿园,该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1-20 19:20
宝宝不愿意去上幼儿园的理由有以下5个: 1、不想与爸爸妈妈分开。对孩子来说,爸妈在身边,心里会有无比的安全感。而上幼儿园以后,要独自面对、处理问题,不难想象孩子会产生失落、焦虑与不知所措的感觉。 2、对陌生环境感到害怕。习惯了自己熟悉的家,现在却得长时间待在充满陌生人的学校里,孩子会感到莫名的焦虑与不安。 3、无法适应团体生活。孩子到了幼儿园,必须遵守团体的规范,想要的东西需与人分享,想吃点心、玩玩具都得排队,到处都是限制,让孩子觉得幼儿园不好玩。 4、跟不上团体进度。团体生活中常常无法照顾到个人的需求,如果孩子跟不上幼儿园的进度,会觉得受了挫折,也会因此产生心理压力,一想到上幼儿园就紧张。 5、人际交往受到挫折。小孩子都渴望友情,在幼儿园里可以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然而,真的上了幼儿园后,如果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排挤,孩子就可能不想去了。 对于孩子哭闹着不肯上幼儿园这一问题,父母们都各有办法。但是最重要的原则是:父母要坚持接送,勤与教师交流沟通,家园一致,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多鼓励,多表扬,培养孩子的独立和自理能力。这样持续下来,宝宝就会渐渐喜欢上幼儿园,父母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以下几条建议供父母参考。 1、做好入园前的准备工作。多讲故事,培养孩子的想像力,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