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儿歌律动操认识方向

幼儿识字的认知规律
1个回答2024-01-24 14:09
汉字、汉语有其自身的规律,根据规律教学汉字,可以提高识字效率;还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依据儿童的思维特点进行汉字教学,否则,不仅会降低识字效率,而且不利于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要了解学生学习汉字的认知规律,就要从了解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入手。学生的学习从本质上看是由认知因素构成的特殊的认知活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因素和一般的认知因素既相同,又有区别。一般的认知因素包括感知、思维、实践三因素;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因素则包括感知、思维(主要是理解)、记忆、运用四因素,学习过程中的诸认知因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这是儿童认知的基本规律。

儿童学习汉字必须统一地掌握字的音、形、义,既要通过听觉、视觉感知字音和字形,又要理解字(词)义,还要记住字的音、形、义,达到能在书面语言中会写会用之目的。其实,这就体现了从感知到理解,从理解到运用的认知过程。学生掌握字音、字形、字义的过程,也都是从感知到理解再到运用的过程。尤其是字(词)义的掌握,首先要通过具体事物、形象、动作等感知字(词)义,进一步理解字(词)的概念,能解释说明字(词)的含义、用法,并要记忆,进而达到能在语言中运用;缺少其中的一个环节,就会影响字(词)的理解和掌握。如从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和形成识字能力来讲,就更要以认知规律为指导了,因为识字方法的掌握和识字能力的形成,不是教师讲一讲就能完成的,必须通过学生在识字的实践中,不断地感知、理解、记忆、运用才能形成。所以,不论是学习一个字还是掌握识字方法,形成识字能力,都必须以儿童的认知规律为指导。

二、汉字教学要符合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

儿童的思维是不断发展的,这一发展过程相当复杂。一般来说,儿童的思维发展经历了由不完善到完善、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各年级儿童思维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朱智贤在《儿童心理学》一书中认为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儿童的思维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使教学具体形象,让儿童易于接受。

刚入学的儿童只有六七岁,这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对于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他们记忆力虽然较强,但是也很容易忘记。针对这些特点,教学汉字大都是先学独体字,再学合体字(相对的)。例如,一般的识字教材大都采用看图识字形式,将独体字(大都是象形字和指事字)编在前面,因为独体字的笔画相对较少,结构也相对简单,字义(词义)易懂(实词多),符合儿童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在教学方法上要分散难点,多采取具体、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在这方面,广大教师已经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近些年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使汉字教学更为生动、有趣,更符合儿童的这一思维特点。
幼儿对物体形状的知觉有哪些认识规律
1个回答2024-02-08 20:43
幼儿动觉的感觉性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具体表现为幼儿初期对物体的大小、轻重和形状等属性的感知错误率高、精确性差。到幼儿末期,感知的错误明显减少。此外,反映唇、舌、声带等言语器官运动的言语运动觉也在幼儿的活动中不断发展。

更多问题可以去西周幼儿园的网站看看
幼儿识字的认知规律
1个回答2023-02-11 04:40

幼儿识字3-9岁就是黄金时期了,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记忆力好,信息吸收能力好。不过给这个时期的孩子识字必须掌握方法,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是图像记忆的思维方式。成人式的学习方式不合适他们。建议以图像记忆的方式来学习比较好。这里有巧虎针对这个阶段的孩子身心发展设计的早教视频《巧虎学汉字69集》希望能帮到您

对自律的认识
1个回答2022-08-31 16:00
我认为对自律的认识是自己约束自己。有自己清晰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每天都在努力学习,完成每天自己的任务。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认识形状先后顺序的规律?
1个回答2024-02-11 10:56

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顺序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认识立体图形的顺序:球体→正方体→圆柱体→长方体

大学生对法律观的认识
1个回答2024-02-18 08:51
我是一名一毕业的大学生,让我来谈谈吧。
一、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1.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以法治国的客观要求

法治社会是现代国家的重要标志。现代法治社会的根本特征是法律权威的至上性,而法律权威的确立,必须以良好的法律意识作为前提和基础。法律只有赢得全社会普遍的心理认同,才会化为人们的内心自觉。正如亚里斯多德所说:“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1〕可见,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至少应具备两个因素:一是良好的法律;二是普遍的服从,也即完备的法律制度和积极的守法精神。如果没有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和尊重,那么,再完善的法律制度也无法促成一个国家法治精神的形成。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 “法治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从精神层面上讲,它还是一种观念,一种意识,一种视‘法’为社会最高权威的理念和文化。只有这种观念与意识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信仰,并支配着社会主体的行为时,法治才能实现”。〔2〕

2. 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

市场经济是法治化的经济,经济活动的主体精神就是法治化的利益精神。它以利益为取向,要求的不是“重义轻利”的道德观,而是以义为镜、合法取利的法治观。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必然要求大学生对公平、公开、竞争等主体精神的认同,及由此决定的对法治精神的呼唤。市场经济的抉择预示着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由道德本位向法治本位转型。与之相适应,现代高校德育在内容、形式和对象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单纯的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到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法律意识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德育。为此,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体现时代的这一要求,把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放到一个相当重要、相当突出的战略高度上来认识,突出其应有的地位。

3. 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传统道德教育获得有力支持的重要保障

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这是我党长期以来形成的政治优势,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极大的传承的价值意义。不仅不能放弃,而应与时俱进,继续坚持并发扬光大。但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及社会利益分配的市场化,一方面激发了人们的创造性,另一方面又容易诱发人们的贪欲,加之,传统的道德规范因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机制,而使之呈现出了弱化的趋势。当代大学生道德认识和行为背离现象增多的事实表明,仅仅依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无法适应客观现实的需要。为有效地规范他们的行为,必须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使传统精神由此获得新的力量的支撑。

4.法律意识的培养是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社会的维权角度来看,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能够使其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学生唯有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才会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具体的法律活动中,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什么是法律所禁止的,什么是法律所要求的,尤其是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如何通过法定程序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以及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对外交往日渐加强,可以预见,中国的未来将不可避免地更加紧密地与世界连为一体,这种新形势对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在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的同时,尚需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唯有如此,才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二、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1.整体法律认知水平不高

当前,我国大学生对法律知识比较感兴趣,且认识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现行的高校《法律基础》课时有限,不可能对法律知识系统地展开,加之讲授该门课程的教师受专业的局限,对专业教的法律知识难以深入把握,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历史及现实造成了大学生整体法律认识水平不高的状况,甚至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与社会接触中出现许多法律盲点。
幼儿学认字_幼儿学识字
1个回答2024-01-21 00:04
越早越好,可以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但要注意学习方法,不要强迫孩子学,以防产生厌学心理,要让他在有兴趣的情况下学。当然要怎样让孩子有兴趣那就要看家长如何引导了。建议您买几本如何教育孩子的书看看吧,父母不易当也是要学习的。
幼儿教师怎么教幼儿认识动物?
1个回答2024-02-21 19:48

 

1、看图识动物  通过一些书籍、动画卡片、贴纸等让宝宝有一个大概了解,在阅读的时候记住里边常见的动物的主要特征。对动物的静态和平面认识有助于提高宝宝的分辨能力、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 

2、看电视识动物  通过观看《动物世界》、动物卡通动画。让宝宝了解各种动物的一举一动,加深宝宝对动物的形象了解。家长应该陪同宝宝一起观看,指出动物的外形特点,告诉宝宝每一种动物都很可爱,让宝宝产生对动物的怜爱之情,促进宝宝情感的发育。 

3、到大自然观察动物  带宝宝到户外亲眼感受动物的各种形态。如蜻蜓、蝴蝶、甲虫、小松鼠、田鼠、麻雀、喜鹊、蛇等。我们可以让宝宝挖开一块土寻找躲藏在里面的蚯蚓;还可以用蜘蛛网,网住一直蝉听听它的鸣叫等。这样充分发挥宝宝的动手能力,通过动手去寻找答案。当观察完动物后,要放它们走,告诉宝宝动物也要回家去吃饭。这样宝宝更容易认识动物。  

4、到动物园看动物  在周末的时候进行亲子动物园一日游。老虎、狮子、河马、大象、狗熊、熊猫、长颈鹿、猩猩……这时家长可以跟宝宝在电视上或书上看过的做一下比较,让他们两者联系起来,趁机也复习一下学过的动物。遇到不惧伤害性的动物时,也可以让宝宝用手触摸,喂食湖里的天鹅等,让宝宝享受亲自动手的乐趣,这样也能很好记住这是什么动物。同时也要告诉宝宝动物们是多么的可爱,他们都喜欢生长在青翠的森林里,森林就是他们的家,我们一定要好好的保护森林,才能保护动物,培养宝宝爱护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