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合唱白毡房

毡房是哪个民族的 毡房的简介
1个回答2023-11-21 19:13

1、毡房是哈萨克族的民居建筑,这种建筑是由网状木杆搭建而成整个毡房的骨架,再用芨芨草制作成席子并围住,外面包裹白毡。而毡房的特点是易于支撑和便于拆卸,对于以游牧为主的哈萨克族来说,毡房携带方便、坚固耐用。

2、毡房是哈萨克族人居住的房屋,这种房屋的特点是易于支撑和便于拆卸,而哈萨克族人一般在春、夏、秋三季会居住在毡房内。

3、哈萨克族的毡房上部为弯形、下部为圆柱形,四壁有网状的木杆搭建而成整个毡房的骨架,之后用芨芨草制作成席子并围住,外面包裹白毡,就可以完成毡房的制作。

4、哈萨克族是以游牧为主的民族,这个民族会逐水草而迁徙,而毡房携带方便、坚固耐用、住居舒适,同时具有防寒、防雨等特点,这也是哈萨克先民创造毡房的主要原因。

银色的毡房原唱
1个回答2024-03-02 00:33
玛希。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银色的毡房》是玛希演唱的原唱歌曲,是廉信作词,热瓦迪作曲。玛希是内蒙古广播艺术团的一名年轻的蒙古族歌唱演员。他1968年出生在被称为"歌海舞乡"的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
家里房间用地毡好吗
2个回答2023-07-11 21:56
这个要根据自己房间的具体情况决定,如衡迟果你房间地上铺的是木地板,房间用和宽地毡可有效的保护木地板,当然如果你房间铺的是磁地砖,也可以铺地毡,最好是在节日期间铺上红地毡,这咐棚李样就能活跃节日气氛,让家人和客人都感觉心旷神怡,心情舒畅。
有毡房一的成语
1个回答2022-12-20 01:56
旧物青毡
jiù wù qīng zhān
【解释】青毡子是家传的故物。比喻珍贵之物

【出处】《晋书·王献之传》:“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珍贵之物

【近义词】青毡旧物

【例句】邓雅声《避地》:“千金敝帚殊高价,旧物青毡亦庆余。”
银色的毡房原唱
1个回答2024-01-06 22:52
玛希。
根据查询酷我音乐资料显示,《银色的毡房》原唱歌手是玛希,由廉信作词,热瓦迪作曲,发行于2013年1月1日,部分歌词:草原深处有一座毡房,装着我幸福童年美好的时光,毡房前有一条弯弯小河,带着金色的梦幻流向远方,养育我的大草原,给我生命的银色毡房,你把我扶上了人生的路,你的恩情我终生难忘,忘不了的那银色毡房,此刻在我的心中闪烁着光芒。
银色的毡房原唱
1个回答2023-12-30 08:54
该歌曲的原唱是玛希。
《银色的毡房》是由廉信作词,热瓦迪作曲,玛希演唱的歌曲,歌曲发行于2009年8月18日,并收藏在专辑《中国新疆民歌精选》中。
歌词内容为:“草原深处有一座毡房,装着我幸福童年美好的时光,毡房前有一条弯弯小河,带着金色梦幻流向远方。”
毡房里的悄悄话是哪里民歌?
3个回答2023-09-23 12:20
《毡房里的悄悄话》是出自萨日朗的《牧野》专辑,算是蒙古族民歌。
吞毡的意思吞毡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2-19 09:50
吞毡的词语解释是:汉苏武于武帝天汉初出使匈奴,匈奴欲降之,武不屈,被幽大窖中。断饮食,武啮雪,与毡毛并吞之。后徙北海,杖节牧羊十九年。及还,须发尽白。事见《汉书.苏武传》。后以"吞毡"为坚贞不屈之典。
吞毡的词语解释是:汉苏武于武帝天汉初出使匈奴,匈奴欲降之,武不屈,被幽大窖中。断饮食,武啮雪,与毡毛并吞之。后徙北海,杖节牧羊十九年。及还,须发尽白。事见《汉书.苏武传》。后以"吞毡"为坚贞不屈之典。拼音是:tūnzhān。注音是:ㄊㄨㄣㄓㄢ。结构是:吞(上下结构)毡(半包围结构)。
吞毡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汉苏武于武帝天汉初出使匈奴,匈奴欲降之,武不屈,被幽大窖中。断饮食,武啮雪,与毡毛并吞之。后徙北海,杖节牧羊十九年。及还,须发尽白。事见《汉书·苏武传》。后以“吞毡”为坚贞不屈之典。引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六:“纪文达_以七律二章,有云:‘延陵_剑心相许,属国吞毡志竟成。’”苏曼殊《落日》诗:“谁知北海吞毡日,不爱英雄爱美人。”
二、网络解释
吞毡吞毡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ūnzhān,是指汉苏武于武帝天汉初出使匈奴,匈奴欲降之,武不屈,被幽大窖中。
关于吞毡的诗句
中郎持节吞毡卧吞毡莫救饥肠鸣得自吞毡翁
关于吞毡的成语
啮雪餐毡毡上拖毛毡袜裹脚卧雪吞毡如坐针毡吞吞吐吐慢慢吞吞啮雪吞毡毡袜裹脚靴
关于吞毡的词语
旧物青毡卧雪吞毡啮雪餐毡啮雪吞毡坐卧针毡毡上拖毛毡袜裹脚坐客无毡青毡故物毛里拖毡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吞毡的详细信息
毡的成语啮雪吞毡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22 04:15
啮雪吞毡 汉朝苏武被匈奴单于囚禁于大窖中,不供应饮食,苏武乃嚼雪混同毡毛而吞食。事见《汉书·苏建传》。后用以比喻困境中艰难的生活。
哈萨克族人为何喜欢毡房?
3个回答2023-11-22 05:20

由于哈萨克族主要从事畜牧业,为了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他们的先祖创造了一种造型别致,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毡房。

毡房是哈萨克族民间建筑,适宜于春、夏、秋季转场搬迁的一种简易住房。冬天则在冬季牧场修建平顶土房。毡房由围墙、房杆、顶圈、房毡、门组合而成,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圆柱形,上部为穹形。下部圆柱形四周是用横竖交错相连而成的红柳木栅栏构成的围墙。顶部有天窗,覆以活动的毡子,用以通风。有的房顶毡上饰有红色或其他色彩图案。毡房门较小,是雕刻着花纹的双扇木板门,哈萨克语称“斯克尔菜乌克”,一般高1.5米,宽0.8米,离地面较高,以防积雪和严寒,门多开向东南,以避北风,毡房门外挂有用芨芨草草编织的夹有一层花毡的门帘,冬春天放下门帘挡风雪,夏天卷起,通风凉爽。毡房内都备有长木杆,用来预木圈顶的顶毡。

毡房一般分为四种:简易小毡房,4块、6块、8块房墙的毡房。毡房内的陈设与布置都有一定的讲究,一般分住人、待客、堆放物品与做饭等几个部分。进入毡房中间对着天窗处是做饭的地方。毡房上半部铺有一块大地毯,地毯上面的撑杆上挂有帷帘,地毯上白天是吃饭和接人待客的地方,晚上用帷幕分开,作为卧室。冬房:哈萨克牧民一般从11月至来年4月住在冬牧场。冬牧场的房屋一般建在避风雪的河谷或山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