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县人的小说

应县木塔传说
1个回答2024-02-27 07:24
鲁班和他的妹妹两人晚上打赌,她妹妹说她一晚上可以绣十二双鞋垫,鲁班就说那他一晚上就可以盖十二层木塔,于是到第二天早上,妹妹绣了十二双鞋垫,鲁班也盖了十二层木塔,结果因为木塔太沉,把土地爷爷压得直叫,于是鲁班一个巴掌打掉了六层,在应县留下了六层,把其余的六层打到了外蒙古。
木兰县的当地名人
1个回答2024-05-16 06:52

胡占凡,黑龙江木兰县人。中共党员。曾任光明日报社总编辑,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委员。2010年5月4日,国务院人事任免名单,免去胡占凡的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职务。2011年11月任中央电视台台长。
刘晓梅,从事古典诗词创作,曾任廊坊市诗词学会副枯首秘书长,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红叶》副主编,是“金走廊”诗词艺术沙龙发起人之一。
王占伟尘败唤,亲子关系调正专家。黑龙派凯江省木兰县人,毕业于木兰县职业高中。全国青年培训师大奖赛亲子教育类冠军。成功发起[让中国家庭教育动起来]百场公益巡回演讲,直接影响百万家庭。现任关工委家庭教育指导站副主任。

山西神木县属于哪个市?
1个回答2022-11-15 12:20
榆林市就是的
应县木塔传说
1个回答2024-04-14 07:52
鲁班妹妹两晚打赌妹妹说晚绣十二双鞋垫鲁班说晚盖十二层木塔于第二早妹妹绣十二双鞋垫鲁班盖十二层木塔结木塔太沉土爷爷压直叫于鲁班巴掌打掉六层应县留六层其余六层打外蒙古
神木县第四中学的发展历程
1个回答2024-04-23 01:07

神木县第四中学创建于2000年,按全国千所示范高中的标准规划设计,现有教学班56个,教职工200多人,学生3000多人。
2000年春季,奠基修建。秋季,教学楼、礼堂餐厅竣工并招生。
2001学生公寓楼竣工并投入使用。同年,被命名为“县级示范高中”。
2002年办公图书楼、科技实验楼竣工。同年,被授予“县级文明校园”称号
2003年首届毕业生取得一、二本上线305人的佳绩。同年,被命名为“榆林市重点高中”。
2004年被榆林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校园”和“绿色文明示范学校”。同年,被评为“全国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被省政府命名为“绿色文明示范学校”。
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校园”、“陕西省重点高中”。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示范家长学校”。
2001年、2006年渴望文学社两次被评为优秀文学社团。
2006年获神木县“兴神杯”校园文学大赛优秀组织奖。
校报“沙泉”组织参加榆林市校园文学大奖赛获“绥中杯”、“米中杯”、“神四杯”、“定中杯”奖,在神木县第一届、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表现突出,获四次组织奖。
2007年被评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
2008年被榆林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评为“全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
2008年被陕西省教育厅、体育局、共青团、陕西省委评为“陕西省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建校至今学生参加省内外各类竞赛成绩优异。
十年前神木四中顺天应人,从神木县西沙开发区漫漫黄沙上拔地而起,掀起了神木教育的新篇章。十年来全体四中人励精图治、艰辛创业,建成这一所环境优美、格调雅致的花园式学校。“求是、求实”的治校格言,“讲科学、严要求、重落实、谋发展”的工作准则已深入人心。目前,神木四中正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向着新的目标迈进。

佳木斯有哪些区县
1个回答2023-10-15 10:56
佳木斯市现辖六县(市)四区,分别是富锦市早差手、同江市、桦南县、桦川县、汤原县、抚远市,前进区、向陆嫌阳庆腊区、东风区、郊区。
应县木塔众多的名匾都是由谁题写的?
1个回答2024-05-17 08:42

应县县城西北的佛宫寺释迦塔上除了最具代表的匾额“释迦塔”,塔内外其他还有数十块匾额,有明成祖朱棣所书的“峻极神功”,还有明武宗朱厚照所书的“天下奇观”,以及写有“天宫高声”和“正直”、“天柱地轴”和“万古观瞻”等字样的匾额。

这些匾额不仅文辞精练,寓意贴切,而且书法遒劲,气势轩昂,堪称文学和艺术上的价值,而且是木塔修缮历史和重要活动的珍贵史料。它们将古塔辉映得更加辉煌而绚丽。

佳木斯有多少个县?
1个回答2023-01-13 21:25
佳木斯市行政区划所辖5区6县(市),即东风区、前进区、向阳区、永红区、和郊区;2个县级市,即富锦市、同江市;4个县,即桦川县、桦南县、汤原县、抚远县。
神木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12 11:41

神木县境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已有人类定居。经普查,在窟野河、秃尾河两河流域,有数处仰昭文化、龙山文化遗址。
夏,县境属雍州地,为熏育占据。商,为龙方地。
周,林胡族占据。春秋战国,县境为白狄故地。
秦,为上郡北境,又改属九原郡,称为新秦。
西汉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于县南设言阳、言阴二县,属西河郡;于西北秃尾河上游东岸设白土县,属上郡。东汉末三县废。
汉,元朔二年(前127),置五原郡。元狩三年(前120)又置朔方,称新秦中。后又在秃尾河下游置圁阳、圁阴、鸿门三县,属西河郡;秃尾河上游置白土县,属上郡。
三国、西晋,为羌胡占据。
东晋十六国,先后为后赵、前秦、后秦、夏政权属地。
南北朝,北魏于县南设石城县(今解家堡一带),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移治石龟镇并更名银城县,属上郡;后为西魏地;再后为北周地。置归真郡(今解家堡一带)。
隋,置银城县(今解家堡一带),属雕阴郡。隋大业末年废。
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复设银城县,八年于今县北黄羊城增设连谷县,属胂州;开元二年(公元714年)于县北增设新秦县,七年分新秦县增设铁麟县,十二年新秦兼为麟州治(治所在今杨家城),十四年废州和新秦、铁麟二县;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复设新秦县并兼为新秦郡治,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麟州,领属新秦(今杨家城)、连谷(今黄羊城)、银城(今解家堡一带)3县。
五代时,县境先后属唐、晋、汉地域,仍置麟州。周、北汉,仍置麟州,与府州、胜州自立,随情势委依于周汉两大政权之间。五代后周州、县移治小堡。
宋,仍置麟州,属于河东路,领新秦、连谷、银城3县。北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州、县又移治吴儿堡,五年(967)再移治杨家城,升麟州为建宁军,后又复还旧制。端拱二年(989)又改麟州为镇西军。政和四年(1114)废银城、连谷两县,并入新秦县。
辽、金、夏为镇西军,后撤销镇西军,改为神木寨(仍在今杨家城,因城外有松树3株故名),先后被金、夏占有。金皇统八年(1148年)废州、县,正大三年(1226年)于今县南花石崖北升弥川寨设弥川县,末年于今县南太和寨升太和寨设太和县,属葭州。
元置云州于神木寨。至元六年(1269),废州为神木县,以葭州领属的太和县(金建,在今太和寨)并入,属葭州,省弥川县入葭州。神木县故治在今县东巽山。清《神木县志》:“因巽山有神树二株”,故名。
明洪武六年(1373),改神木县为神木堡,属榆林卫,洪武十四年(1381)复置神木县,属葭州。隆庆间,置东路神木道于神木,管辖葭州及神木、府谷、吴堡3县。明正统八年(1443年)徙今址。
清雍正九年(1731)神木道改为延绥府道,移驻绥德,神木县属于葭州,后属榆林府。
1914年属榆林道(后改为榆林专署)。1928年直属省。1937年设陕甘宁边区神府县。1949年属榆林分区。1950年省神府县入神木县,属榆林专区。1958年省府谷县入神木县,1961年析出复设府谷县。1969年属榆林地区。1999年属榆林市。
1936年4月15日,神府特区抗日人民革命委员会成立,统辖神木县城以南及府谷县、佳县、榆林县的部分地区,与国民党统治的神木县并存。1937年1月,神府特区抗日人民革命委员会改为神府特区苏维埃政府,属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领导。1937年10月在今贺家川镇神府特区苏维埃政府改为神府县政府(属于陕甘宁边区),与国民党统治的神木县并存。1942年神府县由陕甘宁边区改属晋绥边区代管。1947年6月高家堡解放后,神府县政府迁至高家堡。
1947年9月神木县城解放,国民党神木县政府瓦解,新的神木县政府成立,与高家堡神府县政府并存。1950年神府县、神木县合为神木县、治神木城。1958年神木、府谷两县合并为神木县,县治在神木城,原府谷县城改为府谷镇。1961年神木县又分为神木、府谷两县,同属榆林专区至今。

神木县“神木”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含义?
2个回答2022-09-27 18:25
传说城外有三棵神松,神木县的标志就是一个铜雕的三棵树。-------新鲜,我在这二十多年楞没见过.

正解:神木之名始于宋代,相传麟州故城(今名杨家城)东有三株古松,唐代所植,粗两三人合抱,枝柯相连,人称神奇,便以神木为名。神木县故治在今县东巽山。清《神木县志》:“因巽山有神树二株”,故名。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