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姐的大鼓

刘三姐是谁 刘三姐简介及传说
1个回答2024-02-04 07:34

刘三姐,又称“刘三妹”,中国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在中国广东、广西乃至湖南、云南、贵州等地均有同类故事流传,所以刘三姐传说对研究中国南方社会风俗史和民间文艺学颇具参考价值。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人们对其无比喜爱,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

关于刘三姐(又名刘三妹)的传说,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新兴女子有刘三妹者,相传为始造歌之人。生唐中宗年间,年十二,淹通经史,善为歌。千里内闻歌名而来者,或一日,或二三日,卒不能酬和而去。三妹解音律,游戏得道。尝往来两粤溪峒间,诸蛮种类最繁,所过之处,咸解其言语。遇某种人,即依某种声音作歌。与之唱和,某种人奉之为式。尝与白鹤乡一少年登山而歌,粤民及傜、僮诸种人围而观之。男女数十百层,咸以为仙,七日夜歌声不绝,俱化为石。土人因祀之于阳春锦石岩。岩高三十丈许,林木丛蔚,老樟千章蔽其半,岩石有石磴,苔花绣蚀若鸟迹书,一石状如曲几,可容卧一人,黑润有光,三妹之遗迹也。月夕辄闻笙鹤之音。岁丰熟,则仿佛有人登岩顶而歌。三妹今称歌仙。凡作歌者,毋论齐民与俍、瑶、僮人、山子等类,歌成,必先供一本祝者藏之,求歌者就而录焉,不得携出,渐积遂至数箧,兵后,今荡然矣。”

从屈大均的记载,可知刘三姐是汉族民间传说人物,而其歌曲不但在汉族地区流传,且影响了周边的少数民族,故少数民族中流传的刘三姐故事,来自汉族。关于刘三姐原型身世,在其后的传说流变中,衍生了说法颇多。

据广西县志记载:刘三姐原来出生在天河县下里的蓝靛村(今罗城下里乡蓝靛村),那里还有她故居的遗址,那村刘姓的族谱还有记载。下里离罗城的县城很近,刘三姐常到罗城去唱山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罗城城关的多吉寺的后殿正中供奉着歌仙刘三姐的神像,称之为“三姐歌殿”游人常在那里对歌,(故有罗城四把好玩好耍一说),这样的诸佛与人神共处一殿,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

在1958年《刘三姐彩调剧》创作组经过深入民间采风,认定刘三姐是罗城人。最早创作演唱彩调剧《刘三姐》的都是罗城人,那是在1936年,罗城的“抗日救国文工团”首次创作演出了该剧,到1958年,广西的文学艺术家(其中包括罗城的包玉堂)。罗城有“三姐望乡”和“秀才看榜”两块天然的大石,这是刘三姐故事流行以后,附会上去的。

从罗城县城往怀群镇方向走40多里的乡间公路,就可以看到这两块大石头。据了解,这两块位于怀群镇剑江村的大石头自古以来就竖着的,因其形象性,被当地人起名为“三姐望乡”和“秀山看榜”。两块大石所在的两座山相对而立,大概只有200米的距离,“三姐”与“秀才”遥遥相望。

“三姐望乡”被说成是一个女孩,背着一个背蒌,微微抬起头,透过层层叠叠的青山,遥望着碧绿的稻田、潺潺的小溪、翠绿的修竹……与之相对的一座山上,一座山峰似乎被劈掉形成一块天然的崖壁,一块大石立在一旁。从山脚下抬头望,仿佛一位秀才站在山头,翘首抬望,似乎在仔细的查阅自己是否“榜上有名”,秀才帽子上丝带被山风吹得飘然而起。

还有说法,说刘三姐的故事发生在“那莫圩”,剧中对人物的进行较大的修改。莫老爷是开明的领袖,被人们尊称为“莫都佬”;他的儿子莫海仁是一个纨绔子弟,作恶多端,为害一方,多次加害刘三姐,最后莫都佬与其断绝父子关系;阿牛哥是一个孤儿,被莫府的教书先生所收养,改名为“张伟望”,他发奋读书,成为秀才。

神秘人物冯子安是故事发展的一个关键,他表面上的身份是一位“游访学士”,实际上他是一名皇帝派来的钦差大臣,最后他把刘三姐的事迹禀报给皇帝,皇帝下圣旨封刘三姐为“歌仙”,并为刘三姐建了一座牌坊。这些说法都是刘三姐传说流行后逐渐附会产生的。


真有刘三姐其人吗?介绍真实的刘三姐?
1个回答2024-03-06 08:09

刘三姐是虚构的,但是有历史原型。现在一般认为刘三姐是广西罗城县罗城人

姐姐的肚子为什么这么鼓?
3个回答2023-10-13 06:15
1、兄轿紧张压力导致肚子大

精神紧张,压力大新生代谢就会变差,肚子就会变大。

2、活动力差导致肚子大

平时很少锻炼,腰部和肚子位置就容易堆积脂肪,肚子就会越来越大。

3,便秘代谢差导致肚子大

长期便秘,隐袭不消化羡携肆,脂肪就会堆积在肚子上,大肚子就自然形成了
阿姐鼓是用什么做的?
2个回答2023-01-21 01:11
阿姐鼓 是朱哲琴的一张专辑的名字,不是一个什么鼓。
阿姐鼓是一种乐器吗?
1个回答2022-05-06 13:12
是,民族乐器
刘金鼓的原型是谁
1个回答2024-03-15 00:09
刘福胜将军。
刘铜锣没有特定的人物原型,在他身上可以找到很多将军的共同点,他们为人正直豪爽、打仗勇猛果敢、战法不拘一格、反对墨守成规,他们固执,顽强,锣声一响,就能进入巅峰状态。
该剧紧扣红安两红特色红安是中国革命的源头和圣地、红安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注重个性,着力刻划了刘铜锣、方杠子、戴慧平、方蕾、曹丽君等一批体现红安精神的典型人物形象,艺术再现红色历史。
刘三姐为什么叫刘三姐 有大哥还是大姐?
2个回答2022-09-20 11:52
前面有兄弟姐妹
刘三姐故事简介
1个回答2024-01-18 14:43

故事简介

刘三姐是唐朝时候的人,她是壮族杰出的民歌手,被誉为“歌仙”、“歌圣”。 

关于刘三姐的传说很多,有民间口头流传的,也有古籍和地方志所记述的,流传于广西宜山、柳州一带。 传说刘三姐家里贫穷,她和哥哥靠打柴和种田养母。

三姐聪明美丽,能歌善唱,财主莫怀仁想娶她为妻,遭三姐拒绝,莫怀仁便请来三位能歌的秀才,企图唱败三姐。三位秀才撑船来刘三姐的家乡——广西宜州,先遇着在河边洗衣的三姐之“妹”,听她唱歌已够历害,后来,三秀才与刘三姐对歌,大败而返。

莫怀仁于是在民间强行禁歌,但始终禁不住,恼羞成怒的莫怀仁阴谋暗害三姐,三姐巧扮成乞妇来告诉莫仁怀,说三姐又在岩洞里唱歌,并领着他去看。

当莫怀仁走进洞口时,三姐用拐杖在洞口边一敲,洞口立即关闭起来,把他夹死了。后来三姐和一青年又到柳州鱼峰山、桂林七星岩去唱歌。最后两人化作一对黄莺飞上了天。这个故事优美生动,是建国以后对刘三姐传说最先整理出来的一篇。 

刘三姐的传说又一说是刘三姐聪明美丽、勤劳、善歌而远近闻名。她与同村卖柴的歌手李小牛相爱。财主莫怀仁以触犯礼教之名,把他俩捆绑丢下河里。

李被淹死,三姐漂到柳州,被老渔人救起,并收为义女。后来,刘三姐在柳州唱歌又唱出了名,莫怀仁请来三个歌手与三姐赛歌,大败而归。

莫恼羞成怒,叫打手把三姐捆绑装进猪笼,沉入河底。三姐死后,人们在其坟前供祭两条大鲤鱼,祭间坟墓裂开,三姐跳出来骑着一条鲤鱼上了天,另一条鲤鱼变成了“鱼峰山”。

拓展资料:

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古代民间传说歌手,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人们对刘三姐无比喜爱,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

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申报的“刘三姐歌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23。 经国家考证研究决定:宜州市作为刘三姐故乡。

据了解,刘三姐的故事发生在“那莫圩”。“三月三”,是壮族地区最大的歌圩日,又称“歌仙节”,相传是为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间纪念性节日。

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将这一天定为壮族的全民性节日──“三月三”歌节。每年的这一天,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及其他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的歌节。

歌节期间,除传统的歌圩活动外,还要举办抢花炮、抛绣球、碰彩蛋及演壮戏、舞彩龙、擂台赛诗、放映电影、表演武术和杂技等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另外,各种商业贸易、投资洽谈等活动亦逐渐增加,形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新风尚。

届时,岭南壮乡四海宾朋云集,歌如海,人如潮。那不绝于耳的嘹亮歌声,寄托着人们对歌仙刘三姐的思念和对丰收、对爱情、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刘三姐是什么剧?
1个回答2024-02-07 05:18

电影《刘三姐》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60年摄制的故事片。是中国大陆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彩调,原名“调子”或“采茶”,流行于广西地区。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955年定名为“彩调”。其表演自由活泼,富于生活气息。最为著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和刘三姐一个年代的电影还有那些
1个回答2022-10-29 21:45
闪闪的红星,白毛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