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相声民俗性研究

深圳大学研究生有民俗学吗
1个回答2024-01-21 15:45
你好!
需要入学考试的在职研有两种:
1、1月统考的JM MBA MPA MPACC 工程管理硕士。等,5个专业,可以在职攻读。双证。

2、10月GCT专业硕士考试。有19个在职研专业,单证。严进宽出。
免试入学的在职研:
5月同等学力申硕。有80多个专业,基本上普研有的,她都开有课程班。大专以上即可报名学习,但是申硕时候要求学士学位满3年,先学后考。宽进严出。单证。
中国民俗传统
1个回答2024-01-26 13:38

1、拜太岁  

太岁是古老的中国民间信仰,源于古代中国民间的天体崇拜,与岁星(木星)有一定的关系,由道教继承发展为拜太岁信仰。常见的化煞解厄方法,大多数以在正月初八举行。当代拜太岁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上海城隍庙、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香港蓬瀛仙馆等道观。  

2、五福  

这“五福”代表五个吉祥的祝福:寿比南山、恭喜发财、健康安宁、品德高尚、善始善终。传统习俗中,五福(蝠)合起来就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值此新春佳节到来之时,我们衷心祝愿各位把下面的五福搬回家。  

3、满月酒  

满月酒,是指婴儿出生后一个月而设立的酒宴。中国古人认为婴儿出生后存活一个月就是度过了一个难关。这个时候,家长为了庆祝孩子度过难关,祝愿新生儿健康成长,通常会举行满月礼仪式。

4、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中国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5、贴春联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传统民俗的漫画可以画些哪些
1个回答2024-03-07 00:44
春节年兽的故事啊
门上对联和门神的故事啊
还有每个地方特有的一些故事
磕头给压岁钱啥的都能画
学唱和研究民歌有什么意义?
1个回答2024-03-02 13:15
学唱和研究民歌对于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个人爱好的表现。
西海岸民俗有那些?有什么传统文化?
1个回答2022-10-10 08:55
我认为不简单很复杂
新疆民俗和传统文化
1个回答2024-03-13 04:07
新疆传统文化

新疆是一个拥有众多少数民族和灿烂的民族文化的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区,这里以维吾尔族为主。众所周知,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优秀的传统文化。这里还有众多美丽的地方,承载了这些灿烂的风俗人情。新疆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枝奇葩,想要了解这奇特的文化吗?那就让我们走进这神奇的新疆大地吧。

这里拿与众不同的创痛文化当然与这里的地理环境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了。这里是盆地和山脉相结合地理位置,有各种高大挺拔的山脉和盆地。由于这样的独特地理环境也造就了这里独特的气候,这里的温差相当的大,用一句话来描述,就是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了。是不是觉得特别有趣呢?想不想去体验体验呢?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所以这里的民族信仰也有很多不同的宗教,所以,这里的民族宗教文化很发达。 新疆是一个著名的瓜果之乡,这里独特的气候差也造就了这里味道及其甘甜的各种瓜果蔬菜。摘下一个葡萄,一个哈密瓜。咬下一口,真是比蜜还甜,直直地甜到了你的心里。想尝尝吗?

新疆是一个真正说得上地大物博的地方,这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广阔的高原,有众多绿洲和高山雪脉,有天然的水资源。这里的人们都过着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生活。所以,这里的歌舞文化非常的发达而且闻名。来到新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他们那精美的服饰了,高贵的裙子,闪闪发光的小帽子,无一不显示新疆人们那美丽的舞姿和动人的曼妙身影。观赏新疆人们的舞蹈,你会发现他们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他们赞扬生活,他们轻快放歌,他们觉得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在这些的带领下,你也将会发现自己的心情是那么的愉悦,对生活又重拾信心。

这里的各种乐器也非常的著名,各种你没遇见过的乐器,在新疆你都能听到它们与众不同的美妙乐音。那充满异域风情的奇妙乐音带你进入另一个美妙的音乐天堂。在新疆,不论在哪,你都会感觉来到了一个美妙的歌舞世界,让人愉悦万分。
广西的传统民俗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15 12:12
  广西民俗资源分为六大类:

  1、歌舞游艺
  广西境内各少数民族都以爱唱且擅唱山歌闻名。山歌曲调高吭咪亮,奔放自由;内容朴素健康、叙事抒情,问答应对,题材广泛;比兴押韵,排比重叠,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可以即兴演唱,随编随唱,就地取材,渲染气氛,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娱乐欣赏功能。山歌应用广泛,广西各族人民的生活都离不开它,举凡节日庆典、恋爱求偶、娱乐礼仪,大多以歌声相伴随。特别是哺育了歌仙刘三姐的壮胞山乡,素有“歌海”之称。壮乡各地都有大小不等的歌抒,每逢三月三,各歌抒都要举行盛大的歌节。侗乡也被称为是“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侗族情歌优美,真挚热情,叙事歌委婉曲折,意蕴深长。“琵琶歌”以琵琶或加格以琴伴奏,曲调欢快流畅。“大歌”一领众和,多声部合唱,声音宏亮,气势磅礴。其它如毛南族的“罗海歌”、“欢歌”,松佬族的“走坡”对歌,京族的“哈歌”、“海歌”,坳瑶的“大声歌”,茶山瑶的“香哩歌”等,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八桂少数民族不但能歌,而且擅舞。舞蹈内容大多反映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苗、壮、侗、水、瑶等族人民喜爱的芦笙舞,手持芦笙,边奏边舞,舞蹈动作偏重脚部,多走矮步,快速踢脚,节奏明快流畅,表现出很高的舞蹈技巧。铜鼓舞或长鼓舞也为瑶、壮、水、苗、彝等族所喜爱。每逢节日庆典,往往都要跳起鼓舞。鼓者边击边舞,舞者边歌边舞,节奏明快,气氛热烈。其它如壮族的师公舞、蚂蜗舞、春堂舞、扁担舞、采茶舞、绣球舞等,瑶族的狩猎舞、瓦鼓舞,京族的跳天灯、跳乐、花棍舞,侗族的哆耶舞,苗族的板凳舞,忆佬族的牛筋舞等,也都千姿百态,风情各异。
  丰富多彩的民间游艺和戏剧也为广西各族人民增添了不少生活的乐趣。侗家斗牛惊心动魄,苗族斗马赛马紧张激烈。松佬人嬉戏,.凤凰护蛋”,侗胞壮胞争先恐后“抢花炮”。壮侗苗瑶斗鸟会妙趣横生,罗城松佬族斗鸡赛别具风情。壮戏、侗戏、毛难戏着装各异,唱腔多样,具有浓厚民族特色。诸如此类的娱乐活动难以细数,它们集娱乐性、竞技性和参与性于一体,既可娱人又可自娱。
  歌舞游艺习俗是广西民俗旅游资源中的精华,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和旅游开发价值。这是因为:首先,歌舞本身就是艺术,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它们又洋溢着浓浓的民族风情,深深的生活气息,能给游人以新鲜奇特的感受。其次,大多数歌舞游艺活动对表演的时空要求并不严格,可以集中起来定时表演,便于搞集中开发,使其成为经常性的民俗表演项目。再次,歌舞游艺大多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可以让旅游者也参加到活动中去,与演员对唱、共舞,同娱,亲身体验异质文化带来的新奇感受。

  2、岁时节俗
  几乎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节日。民族节日大多集中众多的民俗事象,场面大,参加者众,民族风情浓厚。特别是娱乐性节日,如壮族的“三月三耿节”、侗族的“花炮节”、苗族的“芦笙会”,1}佬族的“坡节”等,气氛热烈,游人置身于节日中,可观可赏,可歌可舞,因而旅游开发潜力最大。瑶族的“盘王节”、壮族的“蚂蜗节”、忆佬族的“拜树节”、京族的“哈节”等宗教性节日,气氛独特,场面壮观,娱乐表演项目多,原始意味浓厚。只要开发利用得当,就能够满足民俗旅游者求古求异的心理,使这一民俗资源产生独特的魅力.时令年节因节期固定,节日内容相对单调一些,接待游客受到一定限制。

  3、仪礼活动
  民俗旅游与山水旅游不同,后者是人(游客)和自然的交融与协调,前者则是人(游客)和人(作为民俗载体的东道主)的沟通和调谐。东道主的言语仪礼和行为规范,将直接作用于游客。新颖、独持、热情的迎客待客礼仪将给游人鲜明深刻的印象,并架起游人和东道主相互沟通的桥梁。因此,开展民俗旅游必须重视民族礼仪的开发。广西境内各少数民族大多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开发民族礼仪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和文化传统作保证。诸如大瑶山瑶人鸣枪送客迎宾,以“礼歌会”待客;侗人以“打油茶”待客,苗人以拦路酒迎客,都别开生面,可资利用。但这些礼节随意性较大,不够规范。在旅游开发时,应注意在保持民族特色和传统的基础上加以规范。
  婚俗礼仪也值得开发。一则可以将那些精彩的婚恋习俗片断作为表演项目供游客欣赏。二则可以为某些游客提供特殊服务,让他们亲身体验少数民族婚俗。八桂婚俗干姿百态,具有深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柳江壮族婚礼得唱哈哩歌,以牛车接亲,撒五谷进家门。象州壮族婚礼得由舅爷开茶、烧娘送、敬娘送。这些婚俗饶有风趣,值得开发利用。

  4、饮食习俗
  “吃”是旅游活动六要素之一。广西物产丰饶,一年四季瓜果飘香,茶酒饭菜风味独特。嗜酸味,喜糯食,是桂人饮食特点。酸味食品种类很多,侗、毛南人几乎无味不用酸。侗家酸鱼、酸鸭,毛南三酸罗番、脯醒和瓮偎皆酸味佳肴。糯米主食和点心众多,壮族的五色饭、磁把、沙糕,侗族的手抓糯米饭,都很有特色。苗、侗、壮、瑶人都喜爱的打油茶,香甜可口,能消食化腻。“瑶不离鲜”,大瑶山瑶胞用雪鸟、剥皮蛙腌制成鸟宣乒、蛙鲜,香脆清甜。毛南族菜牛肉鲜嫩可口。如果把这些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食品开发成风味小吃,供游人品尝,定能使他们大饱[J福,平添不少乐趣。

  5、服饰与建筑
  民族服饰和建筑是民俗中最直观的东西。以服饰和建筑为主营构的民族风情表象,能给初临其境的游客以深刻强烈的印象。因此,要重视民族服饰和建筑的利用和开发。桂境民族服饰多尚朴素雅致,但瑶、苗、侗族妇女服饰颇重装饰。瑶族服饰地域特色浓厚,妇女衣裳色彩斑斓,款式多达百余种。苗族、侗族妇女喜欢穿金戴银,其服饰多为短衣长裙,衣服的各个部位都配上花边和飘带,百褶裙层层叠叠,穿戴起来,显得绮丽多姿。
  壮、侗、苗、瑶等族民居多为干栏式建筑。一般以木为原料,穿桦凿卯,很少用钉,却牢固耐用,对广西这种温热潮湿,山居地斜的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其它民族建筑也大多为木结构。侗族的三江程阳风雨桥和马胖鼓楼就是这种木结构建筑体系的杰出代表。

  6、民族手工艺品
  “购”也是旅游活动要素之一。重视开发传统手工艺品,既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又能丰富旅游商品市场,向游客提供更多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纪念品.广西各族人民心灵手巧,擅长织染、刺绣、编织、雕刻。壮锦、侗锦色彩鲜艳,图案别致,在国内外已享有一定声誉。苗族的刺绣,做工精巧细致、配色瑰丽多姿。瑶族的挑绣,将挑花和刺绣结合起来,图案优美生动。毛南族的编织和雕刻,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所编“花竹帽”,工艺精湛,非常美观;雕刻的木质假面具,形象生动通真。如能将这些手工艺精品开发成旅游商品,定能受到游人的喜爱。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郭立新/广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有什么各地民俗传统之类的书籍吗?
1个回答2024-03-19 23:33
上海文艺出版社《民俗学概论》 杂志《民俗》 各地《民间传说》 《黄历》等

还有古代的《史记》 近代的《红楼梦》 《家 》 《春》 《秋》等

很多很多
青少年研究家乡民俗有什么意义?
3个回答2023-11-22 05:20
青少年研究家乡民俗有以下几个主要意义:
1. 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通过研究家乡民俗,青少年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自己家乡的文化传统,这包括家乡的习俗、手工艺、美食等。同时,这也有助于青少年在学习和研究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发扬家乡的传统文化。
2. 增强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通过对家乡民俗的研究,青少年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这种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助于青少年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更好地保持和发展自己的文化特性。
3. 锻炼自身能力和社会实践:在研究家乡民俗的过程中,青少年可以锻炼自己的研究能力、观察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此外,这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通过参与活动,青少年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4. 参与文化保护和研究工作: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许多地方的文化正在消亡。通过研究家乡民俗,青少年可以参与到文化保护和研究工作中,为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的来说,青少年研究家乡民俗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增强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同时也有助于锻炼他们的研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这是对他们个人成长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推动。
广西的传统民俗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11 12:42
  广西民俗资源分为六大类:

  1、歌舞游艺
  广西境内各少数民族都以爱唱且擅唱山歌闻名。山歌曲调高吭咪亮,奔放自由;内容朴素健康、叙事抒情,问答应对,题材广泛;比兴押韵,排比重叠,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可以即兴演唱,随编随唱,就地取材,渲染气氛,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娱乐欣赏功能。山歌应用广泛,广西各族人民的生活都离不开它,举凡节日庆典、恋爱求偶、娱乐礼仪,大多以歌声相伴随。特别是哺育了歌仙刘三姐的壮胞山乡,素有“歌海”之称。壮乡各地都有大小不等的歌抒,每逢三月三,各歌抒都要举行盛大的歌节。侗乡也被称为是“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侗族情歌优美,真挚热情,叙事歌委婉曲折,意蕴深长。“琵琶歌”以琵琶或加格以琴伴奏,曲调欢快流畅。“大歌”一领众和,多声部合唱,声音宏亮,气势磅礴。其它如毛南族的“罗海歌”、“欢歌”,松佬族的“走坡”对歌,京族的“哈歌”、“海歌”,坳瑶的“大声歌”,茶山瑶的“香哩歌”等,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八桂少数民族不但能歌,而且擅舞。舞蹈内容大多反映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苗、壮、侗、水、瑶等族人民喜爱的芦笙舞,手持芦笙,边奏边舞,舞蹈动作偏重脚部,多走矮步,快速踢脚,节奏明快流畅,表现出很高的舞蹈技巧。铜鼓舞或长鼓舞也为瑶、壮、水、苗、彝等族所喜爱。每逢节日庆典,往往都要跳起鼓舞。鼓者边击边舞,舞者边歌边舞,节奏明快,气氛热烈。其它如壮族的师公舞、蚂蜗舞、春堂舞、扁担舞、采茶舞、绣球舞等,瑶族的狩猎舞、瓦鼓舞,京族的跳天灯、跳乐、花棍舞,侗族的哆耶舞,苗族的板凳舞,忆佬族的牛筋舞等,也都千姿百态,风情各异。
  丰富多彩的民间游艺和戏剧也为广西各族人民增添了不少生活的乐趣。侗家斗牛惊心动魄,苗族斗马赛马紧张激烈。松佬人嬉戏,.凤凰护蛋”,侗胞壮胞争先恐后“抢花炮”。壮侗苗瑶斗鸟会妙趣横生,罗城松佬族斗鸡赛别具风情。壮戏、侗戏、毛难戏着装各异,唱腔多样,具有浓厚民族特色。诸如此类的娱乐活动难以细数,它们集娱乐性、竞技性和参与性于一体,既可娱人又可自娱。
  歌舞游艺习俗是广西民俗旅游资源中的精华,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和旅游开发价值。这是因为:首先,歌舞本身就是艺术,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它们又洋溢着浓浓的民族风情,深深的生活气息,能给游人以新鲜奇特的感受。其次,大多数歌舞游艺活动对表演的时空要求并不严格,可以集中起来定时表演,便于搞集中开发,使其成为经常性的民俗表演项目。再次,歌舞游艺大多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可以让旅游者也参加到活动中去,与演员对唱、共舞,同娱,亲身体验异质文化带来的新奇感受。

  2、岁时节俗
  几乎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节日。民族节日大多集中众多的民俗事象,场面大,参加者众,民族风情浓厚。特别是娱乐性节日,如壮族的“三月三耿节”、侗族的“花炮节”、苗族的“芦笙会”,1}佬族的“坡节”等,气氛热烈,游人置身于节日中,可观可赏,可歌可舞,因而旅游开发潜力最大。瑶族的“盘王节”、壮族的“蚂蜗节”、忆佬族的“拜树节”、京族的“哈节”等宗教性节日,气氛独特,场面壮观,娱乐表演项目多,原始意味浓厚。只要开发利用得当,就能够满足民俗旅游者求古求异的心理,使这一民俗资源产生独特的魅力.时令年节因节期固定,节日内容相对单调一些,接待游客受到一定限制。

  3、仪礼活动
  民俗旅游与山水旅游不同,后者是人(游客)和自然的交融与协调,前者则是人(游客)和人(作为民俗载体的东道主)的沟通和调谐。东道主的言语仪礼和行为规范,将直接作用于游客。新颖、独持、热情的迎客待客礼仪将给游人鲜明深刻的印象,并架起游人和东道主相互沟通的桥梁。因此,开展民俗旅游必须重视民族礼仪的开发。广西境内各少数民族大多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开发民族礼仪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和文化传统作保证。诸如大瑶山瑶人鸣枪送客迎宾,以“礼歌会”待客;侗人以“打油茶”待客,苗人以拦路酒迎客,都别开生面,可资利用。但这些礼节随意性较大,不够规范。在旅游开发时,应注意在保持民族特色和传统的基础上加以规范。
  婚俗礼仪也值得开发。一则可以将那些精彩的婚恋习俗片断作为表演项目供游客欣赏。二则可以为某些游客提供特殊服务,让他们亲身体验少数民族婚俗。八桂婚俗干姿百态,具有深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柳江壮族婚礼得唱哈哩歌,以牛车接亲,撒五谷进家门。象州壮族婚礼得由舅爷开茶、烧娘送、敬娘送。这些婚俗饶有风趣,值得开发利用。

  4、饮食习俗
  “吃”是旅游活动六要素之一。广西物产丰饶,一年四季瓜果飘香,茶酒饭菜风味独特。嗜酸味,喜糯食,是桂人饮食特点。酸味食品种类很多,侗、毛南人几乎无味不用酸。侗家酸鱼、酸鸭,毛南三酸罗番、脯醒和瓮偎皆酸味佳肴。糯米主食和点心众多,壮族的五色饭、磁把、沙糕,侗族的手抓糯米饭,都很有特色。苗、侗、壮、瑶人都喜爱的打油茶,香甜可口,能消食化腻。“瑶不离鲜”,大瑶山瑶胞用雪鸟、剥皮蛙腌制成鸟宣乒、蛙鲜,香脆清甜。毛南族菜牛肉鲜嫩可口。如果把这些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食品开发成风味小吃,供游人品尝,定能使他们大饱[J福,平添不少乐趣。

  5、服饰与建筑
  民族服饰和建筑是民俗中最直观的东西。以服饰和建筑为主营构的民族风情表象,能给初临其境的游客以深刻强烈的印象。因此,要重视民族服饰和建筑的利用和开发。桂境民族服饰多尚朴素雅致,但瑶、苗、侗族妇女服饰颇重装饰。瑶族服饰地域特色浓厚,妇女衣裳色彩斑斓,款式多达百余种。苗族、侗族妇女喜欢穿金戴银,其服饰多为短衣长裙,衣服的各个部位都配上花边和飘带,百褶裙层层叠叠,穿戴起来,显得绮丽多姿。
  壮、侗、苗、瑶等族民居多为干栏式建筑。一般以木为原料,穿桦凿卯,很少用钉,却牢固耐用,对广西这种温热潮湿,山居地斜的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其它民族建筑也大多为木结构。侗族的三江程阳风雨桥和马胖鼓楼就是这种木结构建筑体系的杰出代表。

  6、民族手工艺品
  “购”也是旅游活动要素之一。重视开发传统手工艺品,既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又能丰富旅游商品市场,向游客提供更多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纪念品.广西各族人民心灵手巧,擅长织染、刺绣、编织、雕刻。壮锦、侗锦色彩鲜艳,图案别致,在国内外已享有一定声誉。苗族的刺绣,做工精巧细致、配色瑰丽多姿。瑶族的挑绣,将挑花和刺绣结合起来,图案优美生动。毛南族的编织和雕刻,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所编“花竹帽”,工艺精湛,非常美观;雕刻的木质假面具,形象生动通真。如能将这些手工艺精品开发成旅游商品,定能受到游人的喜爱。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郭立新/广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