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相声君臣斗完整版

和珅算忠臣么?历史上的和珅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2-21 19:51

就我个人看来和珅绝对是一个大忠小奸之臣,对乾隆来说是忠臣。

依据:

在封建社会所谓忠臣,与奸臣、贰臣相对,原指忠于君主,为君主效忠的官吏,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对忠臣的作为会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具体到特定的历史人物来言,不同的论断主体也会形成不同的观点,所以有时并不能形成定论。但是“忠君”是封建思想的精髓和主题。

而奸臣,指对君主,逢迎献媚,迎合溜须,结党营私,排除异己,自私自利,从不大公无私的提醒警示,不忠于君主;欺下瞒上,对下百姓为己利益打击报复、横征暴敛,滥杀无辜。甚至弑君杀臣,弄权误国营私、残害忠良之臣。


以上所述的奸臣属性和珅应该都有,但是也没有跑出忠臣的属性范围,所以相对历史上著名的大奸臣来说和珅只不过是“小奸”而已,和珅贪名太甚,后世谈论更多的则是他的财富。

梳理一下和珅的生平,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一部励志大戏,十八岁踏上仕途,十年之后已经是“御前行走”可见其资质和能力,擅理财会经营,曾借安明案一举得倒乾隆的赏识,政治嗅觉灵敏

。和珅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更通读四书五经。和珅的诗集《嘉乐堂诗集》中就有很多首是奉乾隆帝的命令所为,从中可以看出和珅书法之造诣。


和珅的财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句民间广为流传的话,是对清朝贪官和珅拥有财富的形象描述。和珅聚敛财富之多,在历代文武大臣中首屈一指。那么,和珅的家产到底有多少呢?对此传说不一。有人说其抄没家产估计值银二亿二千万两,此说影响最大,甚至被一些学者在研究中采用。《清稗类钞》竟称“籍没家产,至八百兆有奇”,即八亿两以上。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当时全国的财政收入每年也只有七千万两左右,和珅再贪,也不可能在二十余年里聚敛到相当于全国十几年财政收入总和的财富。

  根据现存档案统计,和珅被抄家时,除抄没的各处住宅、花园外,共抄出各色银三百余万两(折合库平银二百八十三万余两),金三万二千余两,各处土地一千余顷即十余万亩,各处收租房屋一千余间,当铺、银号多处,以及各种珠宝、衣物等,其家产总值约近一千万两。这与上谕所讲基本吻合,虽然在办理过程中,嘉庆指示“不必过于株连搜求”,但也不可能有多少遗漏。


人物名片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清朝中期权臣、商人。

和珅初为官时,精明强干,为官清廉,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随着权力的成长,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此外,和珅还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

和珅曾担任和兼任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众多关键要职,封一等忠襄公和文华殿大学士,其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嘉庆四年(1799年),嘉庆帝即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乾隆帝死后十五天,嘉庆帝赐和珅自尽。

君可不君臣不可不臣出处?
1个回答2024-03-12 04:36

出自《太史公自序》:“夫不通礼仪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

至于这句:君可以不君,臣不能不臣,可能是后人引申出来的,

君是君来臣是臣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03 08:20

君是君来臣是臣的典故: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才能治理好国家。孔子说:“君主要谨守君道,臣子要谨守臣道,父亲要尽父道,子要尽子道。”景公说:“讲得好呀!假若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即使有粮谷,我能吃得上吗?”

此问答发生的历史背景据《史记》记载,应该是发生在公元前516年前后,孔子这一年36岁。齐景公于公元前547年-公元前490年在位,姜姓,吕氏,名杵臼,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孔子适齐,正是齐景公纳卫受鲁,奋发图强的阶段。

对于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的虽然简洁,但是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念,也得到了齐景公的高度评价。



君臣的相处之道:

君臣之道指君臣之间的相处法则,也就是互相尊重,你敬我一寸,我敬你一尺。 贤明的君主总是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待臣下如手足,臣下必把君主当腹心,以死相报。比如说刘皇叔用关羽、张飞、诸葛亮, 至今传为美谈。

其实在现代,君臣之道可以适用于领导和下属之间。领导和下属之间,领导按规矩礼仪对待下属,将下属看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下属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是最基本的了。

君君臣臣文言文翻译
1个回答2023-06-25 18:16
赞同一楼的!
郭德纲的君臣斗
3个回答2022-09-19 14:54
君臣斗
是郭德纲在“快乐依然”汇演中的单口专场中说的
不是单一版本~郭德纲没在园子里说全本的君臣斗
有是君则有是臣有是臣则足以相是君也说的是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19 11:39
有是君则有是臣有是臣则足以相是君也说的道理是:君臣之间的相处法则,也就是互相尊重,你敬我一寸,我敬你一尺。贤明的君主总是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待臣下如手足,臣下必把君主当腹心,以死相报。以上就是有是君则有是臣有是臣则足以相是君也说的道理。
请问 你发的 君臣斗 是谁说的啊
1个回答2022-09-04 09:41
有很多的版本,殷文硕的比较全,刘宝瑞说的很逗,大师风范,但不全!
求个郭德纲君臣斗(全)
4个回答2022-05-04 03:10
爱死你拉,郭德纲真牛,于谦很忠厚。我很喜欢
谁知道“臣杀君”又叫“臣弑君”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16 09:11
是齐宣王和孟子吧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诸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齐宣王问道:“商汤流放夏桀,周武王讨伐纣王,有这样的事吗?”孟子回答说:“有这样的传言”。有传言说“臣子杀他的君主,可以吗?”有的说“篡位窃国的人中有仁爱的才能被称作贼,篡位窃国的人中有道义的人才能被称为残。有道义仁爱的人被称为一个大丈夫。听说这些大丈夫了,从来没有听说过杀国君。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