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讲礼貌报幕词

文明礼貌手抄报
1个回答2024-02-15 02:24
为了做一个讲文明礼貌的社会小标兵,我们要养成哪些习惯呢?比如说,你在公共汽车上,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请先说声“对不起”;别人帮你做了事,要对别人道一声“谢谢”;在校内外,见到老师要热情打招呼问好;吃饭时,要把最舒适的座位让给长者,等等,这些都是讲文明礼貌的起码要求,有了这些习惯,才算具备了文明人的基本素质。但这些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逐渐养成。 那么怎样才能养成讲文明礼貌的习惯呢?首先要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对别人、对社会是有益还是有害,要有一个衡量的准则,我们通常把这种衡量和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叫做道德。而礼貌与道德是互为表里的。礼貌是道德的外衣,道德是礼貌的内涵,因此,我们要认清哪些是我们应该做的,哪些是我们不应该做的,以此来规范我们的行为。其次,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培养习惯。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在放置着“不准践踏草地”、“请您足下留情”告示牌的公园里、绿化带中,照样有人践踏青草。光靠布置告示来提醒,对有些人看来是无效了,他们对这些告示倒不一定是故意违反,因此,在没有养成好的习惯的时候,采取一些强制手段也是十分必要的。 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建设祖国的主力军,共同担负着创造物质文明的重要使命,更担负着创造精神文明的神圣职责。让我们从身边做起,做一个文明人,心中牢记文明礼貌
关于礼貌的手抄报内容
1个回答2024-05-30 21:22
  一、文手孝明礼仪手抄报内宽肢容:《做一个文明之人》。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毕巧稿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
懂礼貌手抄报内容
1个回答2024-01-27 00:54
做文明人,就要讲文明话,不说脏话、粗话。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在课间活动中,总会听到一些刺耳的脏话从同学那里随口而出,他们自己可能没有感觉什么,可这却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和修养,别人会对这些同学投以鄙视的目光,这些同学的自我形象也会大打折扣。“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所以,请大家记住,无论何时何地,都有要语言文明,拒绝脏话,远离粗俗!
做文明人,就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文明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比如课堂上老师正在上课,或者同学在发言,而你却在下面开小差,做小动作而不认真听,这就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长大以后我们要去应聘求职,招聘人员在问你,如果你心不在焉,东张西望,挖鼻掏耳。那好,你不用回答了,人家一定让你走,为什么?因为你不讲基本礼貌,动作不文明。
做文明人,就要有文明的行为,要拒绝暴力,远离野蛮。同学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小的误会、磨擦。有的同学会一笑了之,有的同学则采取极不理智的做法,以拳头论英雄。结果,无论轻重,学校都要给予批评和处分。轻了,老师会批评你;重了,家长要掏钱给人养伤不说,你的家长还要给人赔礼道歉,你的尊严,你家长的脸面都会被你一时的不理智毁坏掉,这哪里是英雄呢?请同学记住:暴力,是一种野蛮的行为,用暴力永远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同学们,播下一个动作,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个品格。文明的事很容易做到,它却是生活里重要的事,也是最难坚持的事。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讲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让我校的文明礼仪之花再结出累累硕果!
关于礼貌的手抄报图片
1个回答2024-02-14 05:08

关于礼貌的手抄报图片

讲文明礼貌的黑板报图片,急急急
1个回答2024-02-24 04:15

你看这张行吗

,懂礼貌的手抄报
1个回答2024-02-09 02:54

可以写礼貌相关的诗句。

礼貌待人手抄报图片
1个回答2024-02-18 10:13
1 礼貌待人的内容一

一、使用敬语、谦语、雅语

(一)敬语

敬语,亦称“敬辞”,它与“谦语”相对,是表示尊敬礼貌的词语。除了礼貌上的必须之外,能多使用敬语,还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1、敬语的运用场合

第一,比较正规的社交场合。

第二,与师长或身份、地位较高的人的交谈。

第三,与人初次打交道或会见不太熟悉的人。

第四,会议、谈判等公务场合等。

2、常用敬语

我们日常使用的“请”字,第二人称中的“您”字,代词“阁下”、“尊夫人”、“贵方”等,另外还有一些常用的词语用法,如初次见面称“久仰”,很久不见称“久违”,请人批评称“请教”,请人原谅称“包涵”,麻烦别人称“打扰”,托人办事称“拜托”,赞人见解称“高见”等等。

2 礼貌待人的内容二

(二)谦语

谦语亦称“谦辞”,它是与“敬语”相对,是向人表示谦恭和自谦的一种词语。谦语最常用的用法是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和自己的亲属。例如,称自己为“愚”、“家严、家慈、家兄、家嫂”等。

自谦和敬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尽管日常生活中谦语使用不多,但其精神无处不在。只要你在日常用语中表现出你的谦虚和恳切,人们自然会尊重你。

3 礼貌待人的内容三

(三)雅语

雅语是指一些比较文雅的词语。雅语常常在一些正规的场合以及一些有长辈和女性在场的情况下,被用来替代那些比较随便,甚至粗俗的话语。多使用雅语,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以及尊重他人的个人素质。

在待人接物中,要是你正在招待客人,在端茶时,你应该说:“请用茶”。

如果还用点心招待,可以用“请用一些茶点。”假如你先于别人结束用餐,你应该向其他人打招呼说:“请大家慢用。”雅语的使用不是机械的、固定的。只要你的言谈举止彬彬有礼,人们就会对你的个人修养留下较深的印象。只要大家注意使用雅语,必然会对形成文明、高尚的社会风气大有益处,并对我国整体民族素质的提高有所帮助。

讲文明 树新风 懂礼貌 英文版板报
1个回答2024-01-30 17:18
我记得我在小学时,有几天我们做过手抄报,是老师找好的素材,当时写字很差,一笔一笔的写也做不好,算来也有十年了
礼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礼貌?
3个回答2023-04-04 07:02
做人一定要有礼貌,礼貌是什么礼貌就是对一个人彬彬有礼啊,而且对一个人有尊敬啊,这样子的人啊,才叫是有礼貌的人啊,而且不说脏话啊。
怎样学好礼貌?才能礼貌对人呢?
1个回答2024-03-04 13:09
认知:



  1.知道对人有礼貌是尊敬别人的表现。

  2.比较正反事例,说明对人应该有礼貌。



情感:



  1.以对人有礼貌为荣。

  2.愿意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行为:



   对人说话和气有礼貌。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文明礼貌”德国中的有关规定设置的。



  文明礼貌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要教育小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明礼貌是文明社会做人的起码要求,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共同行为准则。要把当前的小学生培养成21世纪的主人,应当从小就教育他们讲文明、懂礼貌。人人讲文明。懂礼貌,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



  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比较正反事例,懂得应该对人有礼貌,知道对人有礼貌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只有对人有礼貌才能赢得别人的好感,使别人愿意与之交往。要使学生以讲文明礼貌为荣,愿意对人有礼貌,为下一课学习礼貌用语打下基础。



教法建议



  本课教学应注意以下两点。



  1.本课的重点是从正反事例比较中引起学生思考,提高认识。比较的事例有课文故事,有“比一比”栏目中的事例,有回忆自己的事例,还有比喻手法中“风”的艺术形象,比较的角度有的是从对方的不同表现比,有的是从自己的感受比,也可以是从对方和自己一方交互比。从事例中进行分析比较,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清道理。讲道理不要脱离事例,分析事例不要就事论事,要将事与理教合,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2.在比较正反事例时,不要只强调对人不礼貌就办不成事,为办成事就要对人有礼貌,似乎只为办成事才需对人有礼貌,使对人有礼貌带有很大的功利性。这是不符合礼貌教育的本意的。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要着重提出:尊重别人,为他人着想,树立自己讲文明、有礼貌、有教养的形象。当然不文明,对人不礼貌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会使别人不高兴,不愿与你交往,因此事情也就办不成。



  3、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亲自表演路路主动要求还锤子的过程。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三课 对人有礼貌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对人有礼貌是尊敬别人的表现。



  2.比较正反事例,说明对人应该有礼貌。



情感:



  1.以对人有礼貌为荣。



  2.愿意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行为:



  对人说话和气,有礼貌。



教具准备



  1.根据“想一想”栏目和课文内容制成录像带。



  2.根据“比一比”栏目制成投影片两张。



  3.根据“读一读”栏目制成录音带。



  4.采访使用的话筒一个。



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



  1.看录像:路路去传达室借锤子,推开门就进去,对着传达室的老爷爷喊:“嘿!锤子在哪儿?”老爷爷看报纸,没理他。



  提问:



  路路为什么没把锤子借来?



  2.小结:



  路路对老爷爷没礼貌,不尊敬老爷爷。老爷爷对他很不满意,就不愿意把锤子借给他。



二、议一议。



过渡语:



  路路没有把锤子借来,平平拉着路路一起又去借锤子,这次他们借来了吗?



1.看录像:平平去传达室借锤子(课文内容)。



  提问:



  (1)平平是怎样向黄爷爷借锤子的?



  板书课题:对人有礼貌



  (2)黄爷爷对平平什么态度?



小结:



  平平对人有礼貌,黄爷爷喜欢他,愿意把锤子借给他,还夸奖他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2.学生分组讨论。



  从路路和平平借锤子的事情中,你懂得了什么?



  板书:有礼貌别人喜欢



小结:



  与人交往时要对人有礼貌,这是尊重别人的表现,使别人愿意和你交往。反之,对人没礼貌,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别人不愿意和你交往。



  板书:尊重别人



三、演一演。



过渡语:



  路路知道错了,决心向平平学习,主动要求去还锤子。你知道路路是怎样还锤子的



吗?



  1.请学生表演。



  2.提问:



  这次黄爷爷对路路什么态度?.



  3.小结:



  对人有礼貌是好孩子,人人都会喜欢。



四、比一比。



  师:冬冬家附近有一个足球场,常有人把球踢过铁栏杆,让冬冬帮助捡球。



1.出示投影片(“比一比”栏目内容)。



提问:



  (1)冬冬两次都把球扔过去了,但两次的心情不同。你知道冬冬这两次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不同?



  (2)假如你是冬冬,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想?



2.学生分组讨论。



3.小结:



  在和别人交往中,应该有礼貌。对别人以利相待,尊重人家,他人和自己都高兴。反之,对别人不礼貌,不尊重人家,他人和自己都不高兴,事情也办不成。



五、说一说。



过渡语: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与人之间要讲礼貌。下面,请你们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讲礼貌和不讲礼貌的事情。



  1.说说你与别人之间互相有礼貌的事,并说说事情的结果。



  2.说说你见过的不讲礼貌的事。



  3.小结:



  对人有礼貌,能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增进团结和友谊,使别人高兴,还可以把该做的事做成。对人不讲礼貌,损坏友谊和团结,让人讨厌。我们要做有礼貌的好孩子。



六、读一读。



  师:为了记住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



1.看书17页。



  (1)听儿歌的录音。



  (2)学生跟老师读。



  (3)师生齐读。



2.提问:



  读完这首儿歌,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结:



  对人温和有礼貌,人人心里温暖,处处受人欢迎。



七、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三课《对人有礼貌》,知道了对人说话和气,有礼貌,是尊重别人的表现,这样做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对人有礼貌的好孩子。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