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集体荣誉相声

什么是班级荣誉?
1个回答2024-03-05 09:00
(一)思想的进步

集体荣誉感的产生,当然是思想进步的表现。人生活的社会中,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大大小小的集体。

人们小的时候,自然不知道什么是集体荣誉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少年时期,人们的集体荣誉感普遍地开始产生了。

(二)存在的问题

产生了集体荣誉感,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其主要的有:如何处理好自己的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大集体与小集体荣誉的关系等等。
有些人说:“集体荣誉当然要心力维持,但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同时摆在面前时,我会选择个人荣誉,因为没有个人,怎么能组成集体呢?”
有些人说:“在集体荣誉面前,就不存在个人荣誉。”
有些人说:“大集体太大了,大得看不见,所以谈到集体荣誉感,还是谈小集体的荣誉更实际些。”

谈到集体荣誉感,首先应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之中,就算是独在孤岛,也同样是和鱼、鸟、树木组成集体,没有什么人是例外的,否则就无法生活。
谈到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也应搞清楚一个问题。这问题十分简单,无限大的万分之一等于无限大;零的一万倍仍等于零。
如果一个集体被大众尊为泰斗,而个人只在这集体中排倒数第一,而这个人在大众眼中,同样是泰斗中的一员。如果一个集体被人贬为鼠辈,而个人就算在这集体中排老大,在大众眼中,也一样是鼠辈一个。所以,先有集体荣誉,才有个人荣誉。集体有了荣誉,个人也自然就有荣誉。
谈到小集体和大集体,还应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一个人眼中只能见到小集体,那么论是论非时,就会以自己的小集体的是非而为是非,而不管公理是非,看问题自不准确,这个人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
所以,少年时就应该培养集体思维的能力,培养较强的集体荣誉感,这对成年后能功有所成,能够起很大的作用。

开始首先请允许我讲两个故事:第一个是毛主席曾经去医院看望病人,这时一位女护士看见了对毛主席说,请您不要打扰病人休息。毛主席听了她的话,立刻走出了病房。事后,女护士才知道他是毛主席。第二个故事是在美国内战时,出了一位民族英雄——乔,杰可。他在身负重伤,时仍旧打完了最后一颗子弹。壮烈牺牲。
这两个故事清楚地告诉我不管一个人是什么身份、有什么样的地位,严于律己、遵守规章制度是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集体荣誉感是团队建设中,事关工作成败的重要环节。有了集体荣誉感,我们记者就会热爱这个集体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每个记者都会表现出主人翁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会不断进取,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记者会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股合力,从而使我们机动部更具有凝聚力和竞争力。相反,如果我们机动部的记者缺乏荣誉感,不为维护集体荣誉而努力,这样直接导致的就是记者各自为战、每人心里都想着自己的一套,如果变成这样,自我约束力下降,必然会导致纪律涣散
班级荣誉感
1个回答2024-01-27 19:23
班级荣誉感是集体主义精神的一种表现。 是指班级荣誉就是自己的荣誉,自己的荣誉就是班级的荣誉的感情。 当有的这样的思想以后,班级荣誉感自然就流露出来了。 一个人如果不感到自己是这个班级中的成员,也就不会有班级荣誉感。 所以如果想让一个人有班级荣誉感,就要让他感得到班级是温暖的,班级需要自己,不受别人的排斥。 一个集体荣誉感强的班级,必定是团结一致的班级。
班级同学没有集体荣誉感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2-12 11:10
应该是因为大家一起为同一个目标努力的机会太少了。如果你是班干部的话,可以考虑多组织一些活动,比如和别的班级比赛啊,或者是班级之间的联谊赛,像篮球赛之类的,男生自然要去的,女生可以组织拉拉队,如果很正式的话,大家一起为了胜利而努力,应该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集体荣誉感班会
1个回答2024-03-01 06:33
             谈到集体荣誉感,首先应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之中,就算是独在孤岛,也同样是和鱼、鸟、树木组成集体,没有什么人是例外的,否则就无法生活。 

            谈到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也应搞清楚一个问题。这问题十分简单,无限大的万分之一等于无限大;零的一万倍仍等于零。

          所以,先有集体荣誉,才有个人荣誉。集体有了荣誉,个人也自然就有荣誉。

谈到小集体和大集体,还应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一个人眼中只能见到小集体,那么论是论非时,就会以自己的小集体的是非而为是非,而不管公理是非,看问题自不准确,这个人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

所以,少年时就应该培养集体思维的能力,培养较强的集体荣誉感,这对成年后能功有所成,能够起很大的作用。            集体荣誉感是团队建设中,事关工作成败的重要环节。有了集体荣誉感,我们记者就会热爱这个集体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每个记者都会表现出主人翁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会不断进取,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记者会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股合力,从而使我们机动部更具有凝聚力和竞争力。
班级荣誉感的如何提高
1个回答2024-02-05 10:06

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会促使班集体的每位成员保持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班级的满意度,鼓舞同学们的士气,从而有利于每位同学都能够积极地投入到班级的各项事务中去,为实现班级的目标而努力。因此,班级的凝聚力是每个班集体的共同追求,
(1) 树立合理的班级目标班级目标的价值合理性会增加同学们对目标的认同以及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信念,相反则会引起同学们对目标的冷漠甚至是反感。因此要树立合理的班级目标。什么才是合理的班级目标?笔者认为它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①班集体的实际。过高或过低的目标往往不能激发学生追求或努力的需要。过高,学生会认为是做做样子,不会真正实行或实现;而目标过低,同学们会认为太简单而不屑去实现。②班级成员的个体目标。即:要使班级成员的个体目标也要在班级的整体目标得以体现。如果是这样,同学们就会对班级目标更加关注,因为班级目标的实现与否事关他们个体目标的实现。③班级成员各自目标或任务的关联性。如果同学们的目标或任务相互交叉或相互依赖,那么同学们就会增加相互间的互动机会,在交往和合作之中追求班级目标的实现,这会更有利于班级内聚力的提高。
(2) 采取民主的管理形式一般来说,专制式管理即班主任一人说了算,不征求同学们的意见或建议,班主任有什么要求采取硬性的规定,或让班长、班干传达一下的管理形式,一方面会使师生之间交流机会减少,拉大师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会令同学们感到班级干部成了老师的留声机而不愿与之交流,使班级干部缺乏威信,失去同学们的支持,处于孤立的状况。这必然会使班干们失去作为班级核心的作用。这样的班集体无疑是缺乏凝聚力,甚至可以说是人心涣散的。如果采用民主的管理形式即班级的事务由师生共同参与管理,部分事务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决定(班主任要做好引导和监督)。这会使同学们班级主人翁的意识增强,使每个人感觉到班集体是“我”的班集体,班级的管理与“我”息息相关,“我”也是班级的管理者。同学们就会对班级更加关心为班级的管理出谋划策。无疑,这个班级的凝聚力会大大的提高。
(3) 健全的班级干部队伍班级干部队伍是一个班级的精神主导。健全的班级干部队伍及其良好的精神风貌不仅使班级的各项管理仅仅有条,也会带领全班同学团结协作,锐意进取,与班级各种歪风邪气作斗争,形成良好的班风。什么样的班级干部队伍才是一支健全的队伍,是否成绩好的就可以做班干?并非如此。班级干部应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也就是他的言行要能在全体班级成员身上产生相应的心理效应。这种影响力要归于他所具备的品格、才能、知识、情感等因素。良好的品格使同学们对他产生敬爱之情;较高的才能使人对之敬佩;而知识的因素使同学们对之信赖;感情因素会使同学们对之有亲切感。由这样的人所组成的班级干部队伍,才会吸引同学们团结在他们的周围,更加促进班级的凝聚力。
(4) 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和谐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喜爱的心理情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是一个班集体向心力的重要源泉。这就要求全体师生之间开展真诚、平等、宽容、互助等原则的教育,并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相互协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5) 提高班级的荣誉与成就学生在班级体中经常会意识到个人在班级中的地位,以及自己所处的班级在学校中的地位从而产生荣誉或羞愧,自觉或气馁等情绪体验。其中荣誉感会使同学们产生归属感,形成向心力、亲和力,减少离心力。就班级而言,荣誉、成就感来自这几个方面:①班级的各项成绩的优异或突出:包括学习成绩(或是整体或是个人)、体育比赛的成绩,各种检查评比成绩等;②团结协作的班级向心力;③任课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成绩与荣誉。因此无任是学校还是班级都应该创造条件(在学校的晨会、校会、校报等上对有成绩的班级和个人进行公开表彰等方式)提高同学们的班级的荣誉感、成就感。
(6) 外部竞争的压力这里的外部竞争是指班级之间的竞争。当班级成员感受到别的班级的竞争尤其是某个班级原来不如本班,而现在将要超过本班时,往往会使全体同学达成空前一致,相互间默契配合,与外部压力抗争。因此,要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必须要给班级树立一个强劲的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从心理学来看,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对手最容易激起竞争的欲望),班主任要时时将本班的学习、生活等情况与那个班级进行对照,来刺激班集体成员努力学习和工作。
(7) 控制班级的规模社会心理学的实验表明:群体的规模的越大,其内聚力就越小。我国正面临着入学人口的高峰期,班级人数有偏多的现象,有的班级甚至达到两个标准班的学生人数。这不可避免会产生前排同学和后排同学、男生和女生、师生之间很少或不相往来的现象,甚至几年之后都不知同学中还有这么一个同学,班级的凝聚力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各个学校和班级要采取方式控制班级的人数,不能使班级人数过多。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教师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动态,也便于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8) 多样的激励形式激励是学生进步的重要外在动力。无论是学校还是班级都要注意多利用这一形式来促进学生不断进取和努力。而且激励的形式也应呈多样化:个体奖励、群体奖励、物质奖励、精神奖励等等。要通过各种途径寻求班级或同学的闪光点,增强班级和学生的自豪感、荣誉感…。集体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的手段。良好的班集体不仅对学生的成绩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有许多积极的影响,如:集体荣誉感、责任感、主动精神以及奋发向上的积极情绪和待人处世的正确方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等。当然好的班集体不仅仅只依靠上面这几点就能达到,还需要例如好的班主任、好的班级舆论等。但如果我们的学校、老师和班级能注意这几个方面,班级的凝聚力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我们的学生就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1.班级荣誉感是集体主义精神的一种表现。  2. 是指班级荣誉就是自己的荣誉,自己的荣誉就是班级的荣誉的感情。 当有的这样的思想以后,班级荣誉感自然就流露出来了。   3. 一个人如果不感到自己是这个班级中的成员,也就不会有班级荣誉感。 所以如果想让一个人有班级荣誉感,就要让他感得到班级是温暖的,班级需要自己,不受别人的排斥。  4.一个集体荣誉感强的班级,必定是团结一致的班级。

如何增强班集体荣誉感
1个回答2024-02-19 00:06
你是学生,学生不能完全和老师划等号。有些事情是老师要做的,你做了,绝对的哗众取宠,好心没有好报。其次,若是老师根你商量的,你也必须与老师合作。否则会很尴尬!



2.别把所谓班干部看的太重,最多2年后各奔东西。你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学习成绩不要被班级所牵连,自己更要做好带头作用。但是切记不要花太多时间!这个社会,要学会自己分析,哪些事情值得付出,那些不值得。



3.若你执意要做,那么一定要观察。周围有没有班干部或同学和你一样,若你是一个人,那么孤掌难鸣,劝你放弃。若有,那么带动其他们。(说真心话要带动也很难)



4.这种情况,若发生什么令人感动的大事那么当然例外。人心是肉长得。但是哪里找什么感动的大事呢?老师住院?同学身亡?所以最根本还是靠老师!





我可以猜到,你或许有一部分是真心付出,另一部分是想获得一些成功证明你的能力。因为我就曾经这样做过。顺便说一声,我是班上的前任班长。后来才发现过去的一些行为很傻。





放弃归放弃,但是切记自己的本分一定要完成。一定要尽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不能不负责任。





一切的一切,你都要知道,必须实在不影响不拖累自己的情况下!或许你会嗤之以鼻,但是我想说这就是社会,千万不能拖累自己。
小学班级荣誉称号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3 22:33

1、三好学生

三好学生是中国的学校给予被评选出来的优秀学生的一种荣誉称号,三好是指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三好学生”的评选自1954年开始,以固定的评选比例、基本相同的衡量标准,在中国的所有大、中、小学校普遍推行。

“三好”成为学生追求的目标和荣誉,也成为“好孩子、好学生”的同义词。2012年3月,针对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发起的停止评选“三好学生”的提案,教育部发言人表示教育部并未对“三好学生”评选作出统一规定,不会干预学校做出决定。

2、优秀班集体

班集体是学校根据教育和管理的需要而组织起来的基层集体,是学生置身其间学习和生活的环境。 一个优秀的班级体,集体中的成员应有明确的目标,全班同学在老师和班干部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向目标努力奋斗,团结一心,互相帮助,遵守集体纪律,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

3、优秀共青团员

“优秀共青团员”是共青团一种荣誉称号,通常授予表现优秀、工作成绩突出,能起到带头作用的共青团员。

“优秀共青团员”应符合一定的评定条件,并有制定的标准对其进行全面考核,由团的中央、省、市、县级委员会和基层团委授予。

4、优秀毕业生

优秀毕业生作为毕业班中最优秀的一批学生,必须具备好的品质以及优异的学习成绩才能获得这个称号。

5、优秀班干部

身为班级干部群体中的一员,严于律己,配合好老师的工作,为同学们排忧解难,做好带头作用。

扩展资料;

三好学生的评选方法;

1、“三好学生”和“先进集体”每学年评选一次。评定采取先总结后评比,先民主后集中的方法。

2、“三好学生”的评选,先让学生评议提名,接着由班主任公正评价(征求有关教师意见)再实事求是地填写三好学生登记表报学校审批,最后召开表彰大会,授予三好学生证书。

3、“先进集体”的评选,先由年级推荐,再报学校审批、公布、奖励。

小学班级荣誉称号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4 17:07

优秀学生 优秀少先队员 三好学生 优秀班干部 进步学生 文明之星 最佳潜力奖 卫生小卫士 文艺之星 体育健将 踢毽大王 跳绳冠军 下棋大王 最佳组长 最佳组员等等,很有好多,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设置,只要能激发起学生的上进心,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就行。

小班下学期小朋友荣誉称号
1个回答2024-03-03 19:48
活动目标:

  1、在欣赏的基础上,学习用各种图形剪窗花。

  2、通过欣赏了解窗花的多样性以及窗花是我国所特有的民间艺术。

  3、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用完后放子篓子里。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怎样提高班级荣誉感
1个回答2024-02-08 19:56
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会促使班集体的每位成员保持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班级的满意度,鼓舞同学们的士气,从而有利于每位同学都能够积极地投入到班级的各项事务中去,为实现班级的目标而努力。因此,班级的凝聚力是每个班集体的共同追求, (1) 树立合理的班级目标 班级目标的价值合理性会增加同学们对目标的认同以及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信念,相反则会引起同学们对目标的冷漠甚至是反感。因此要树立合理的班级目标。 什么才是合理的班级目标?笔者认为它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①班集体的实际。过高或过低的目标往往不能激发学生追求或努力的需要。过高,学生会认为是做做样子,不会真正实行或实现;而目标过低,同学们会认为太简单而不屑去实现。②班级成员的个体目标。即:要使班级成员的个体目标也要在班级的整体目标得以体现。如果是这样,同学们就会对班级目标更加关注,因为班级目标的实现与否事关他们个体目标的实现。③班级成员各自目标或任务的关联性。如果同学们的目标或任务相互交叉或相互依赖,那么同学们就会增加相互间的互动机会,在交往和合作之中追求班级目标的实现,这会更有利于班级内聚力的提高。 (2) 采取民主的管理形式 一般来说,专制式管理即班主任一人说了算,不征求同学们的意见或建议,班主任有什么要求采取硬性的规定,或让班长、班干传达一下的管理形式,一方面会使师生之间交流机会减少,拉大师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会令同学们感到班级干部成了老师的留声机而不愿与之交流,使班级干部缺乏威信,失去同学们的支持,处于孤立的状况。这必然会使班干们失去作为班级核心的作用。这样的班集体无疑是缺乏凝聚力,甚至可以说是人心涣散的。 如果采用民主的管理形式即班级的事务由师生共同参与管理,部分事务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决定(班主任要做好引导和监督)。这会使同学们班级主人翁的意识增强,使每个人感觉到班集体是“我”的班集体,班级的管理与“我”息息相关,“我”也是班级的管理者。同学们就会对班级更加关心为班级的管理出谋划策。无疑,这个班级的凝聚力会大大的提高。 (3) 健全的班级干部队伍 班级干部队伍是一个班级的精神主导。健全的班级干部队伍及其良好的精神风貌不仅使班级的各项管理仅仅有条,也会带领全班同学团结协作,锐意进取,与班级各种歪风邪气作斗争,形成良好的班风。 什么样的班级干部队伍才是一支健全的队伍,是否成绩好的就可以做班干?并非如此。班级干部应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也就是他的言行要能在全体班级成员身上产生相应的心理效应。这种影响力要归于他所具备的品格、才能、知识、情感等因素。良好的品格使同学们对他产生敬爱之情;较高的才能使人对之敬佩;而知识的因素使同学们对之信赖;感情因素会使同学们对之有亲切感。由这样的人所组成的班级干部队伍,才会吸引同学们团结在他们的周围,更加促进班级的凝聚力。 (4) 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和谐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喜爱的心理情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是一个班集体向心力的重要源泉。这就要求全体师生之间开展真诚、平等、宽容、互助等原则的教育,并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相互协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5) 提高班级的荣誉与成就 学生在班级体中经常会意识到个人在班级中的地位,以及自己所处的班级在学校中的地位从而产生荣誉或羞愧,自觉或气馁等情绪体验。其中荣誉感会使同学们产生归属感,形成向心力、亲和力,减少离心力。 就班级而言,荣誉、成就感来自这几个方面:①班级的各项成绩的优异或突出:包括学习成绩(或是整体或是个人)、体育比赛的成绩,各种检查评比成绩等;②团结协作的班级向心力;③任课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成绩与荣誉。因此无任是学校还是班级都应该创造条件(在学校的晨会、校会、校报等上对有成绩的班级和个人进行公开表彰等方式)提高同学们的班级的荣誉感、成就感。 (6) 外部竞争的压力 这里的外部竞争是指班级之间的竞争。当班级成员感受到别的班级的竞争尤其是某个班级原来不如本班,而现在将要超过本班时,往往会使全体同学达成空前一致,相互间默契配合,与外部压力抗争。因此,要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必须要给班级树立一个强劲的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从心理学来看,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对手最容易激起竞争的欲望),班主任要时时将本班的学习、生活等情况与那个班级进行对照,来刺激班集体成员努力学习和工作。 (7) 控制班级的规模 社会心理学的实验表明:群体的规模的越大,其内聚力就越小。我国正面临着入学人口的高峰期,班级人数有偏多的现象,有的班级甚至达到两个标准班的学生人数。这不可避免会产生前排同学和后排同学、男生和女生、师生之间很少或不相往来的现象,甚至几年之后都不知同学中还有这么一个同学,班级的凝聚力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各个学校和班级要采取方式控制班级的人数,不能使班级人数过多。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教师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动态,也便于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8) 多样的激励形式 激励是学生进步的重要外在动力。无论是学校还是班级都要注意多利用这一形式来促进学生不断进取和努力。而且激励的形式也应呈多样化:个体奖励、群体奖励、物质奖励、精神奖励等等。要通过各种途径寻求班级或同学的闪光点,增强班级和学生的自豪感、荣誉感…。 集体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的手段。良好的班集体不仅对学生的成绩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有许多积极的影响,如:集体荣誉感、责任感、主动精神以及奋发向上的积极情绪和待人处世的正确方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等。当然好的班集体不仅仅只依靠上面这几点就能达到,还需要例如好的班主任、好的班级舆论等。但如果我们的学校、老师和班级能注意这几个方面,班级的凝聚力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我们的学生就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