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大鼓和小玲

小班绘画教案小鼓
1个回答2024-02-28 23:34
活动方向:
1、通过身体乐器巩固歌曲《大鼓和小鼓》的音乐节奏,并用乐器演奏歌曲。
2、通过《芝麻开门》的游戏学习8拍的即兴节奏。你知道小班音乐游戏。
3、通过游戏学习英语:Openthedoor,Closethedoor。看看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活动准备:对比一下小班美术教案。鼓,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大鼓和小鼓)。<大鼓和小鼓>的音乐,
即兴节奏游戏《芝麻开门》
(1)老师念童谣《芝麻开门》,与幼儿创编童谣里的人物。看着小班音乐游戏教案。
芝麻开门快点开,你看小班音乐游戏教案。我带弟弟一起来。
芝麻开门快点开,我带老鼠一起来。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小植物可以用英语来说,学会教案。如moush\\cat\\rabbit……)芝麻开门快点开,小班美术教案。我带xx一起来。(孩子的名字)
(2)老师念完童谣带领幼儿即兴节奏(8拍),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大鼓和小鼓)。老师以铃鼓敲8拍,稳定孩子的节奏。小班。
(3)指挥孩子以拍腿、拍肩的形式以显示8拍
Titititititita
芝麻开门快点开,
Titititititita
我带弟弟一起来。大鼓。
活动经过:
一,学会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让孩子练习节奏。
A:把膝盖变成大铃鼓,敲膝盖——嗵嗵;
B:把双手变成小铃鼓,看看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拍手——咚咚咚
二,延续交流拍打大小铃鼓,巩固孩子拍打的节奏。
2.歌曲《大鼓和小鼓》
儿歌:小班音乐游戏。大鼓的声音嗵嗵,小鼓的声音咚咚咚,学习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大声是大鼓,小声是小鼓,嗵嗵、咚咚咚。音乐。
①教师手摇铃鼓,相比看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幼儿感知铃鼓声音的粗细和音的高低。
②教师手拍铃鼓,幼儿感知铃鼓声音的粗细和音的高低。
(3)以游戏的形式幼儿进行拍膝盖练习大铃鼓tongtong的节奏,学习小鼓。拍手练习小铃鼓。奥尔夫。dongdongdong的节奏。看着小班音乐游戏教案。
(4)教师带入歌曲《大鼓和小鼓》,幼儿几次练习边唱tongtong和dongdongdong歌曲部门,边拍膝盖、拍手。
(5)请两位幼儿上台演奏大鼓和小鼓,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其他幼儿用身体乐器演奏歌曲(拍膝盖、拍手)。
(6)幼儿分2组,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自选大小铃鼓,完整演奏歌曲。
三。活动自然竣事。
中班教案《玲玲的牙齿怎么了》
1个回答2023-12-17 09:50
设计意图:
  牙齿的好坏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孩子们喜欢吃甜食,有很多幼儿牙齿不好,设计这个教学活动是为了让幼儿了解牙齿,保护好牙齿,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此活适合在中班下学期进行。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了解牙齿的形状、颜色、大小及作用;
  2、教给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和保护牙齿的知识;
  3、丰富词汇:刷牙、漱口
 活动准备:
  1、小镜子每人一面,牙刷每人一把,缸子每人一个。
  2、图片:牙齿 小姑娘。
  3、饼干每人一块。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请幼儿说说图上有什么?
  教师:“对,这是一张嘴,嘴里有牙齿,请小朋友看一看自己的牙齿长得什么样?”
  2、请小朋友拿出小镜子照照自己的牙齿。
  提问:①牙齿是什么颜色的?②牙齿的什么形状的?③牙齿有多少?④牙齿一样大吗?
  3、幼儿每人吃一块饼干,吃完告诉大家你是怎样吃的?
  教师小结:门牙咬碎饼干,后面的大牙磨碎食物,通过细嚼慢咽,可以帮助我们消化。
  4、①请幼儿照照牙齿上有什么?②饼干屑留在牙齿上好不好?③出示图片:讲故事:《玲玲为什么哭了?》
  5、丰富词:刷牙--用牙刷清洁牙齿,漱口--用水含在口里荡洗口腔
  6、请幼儿跟老师说儿歌《刷牙》。
  总结分享:
  幼儿练习漱口、刷牙的动作
  活动评价:
  1、知道牙齿的特征、功能。
  2、会嗽口、刷牙。
  3、喜欢说儿歌。
  附:
  儿歌:刷牙
  小牙刷,手中拿
  小朋友们爱刷牙
  早上起床刷
  晚上睡前刷
  上下刷,里外刷
  喝口水,漱漱口
  咕噜咕噜吐出来
  我的牙齿白又白
  附:故事《玲玲为什么哭了?》
  玲玲是中班的小朋友,最喜欢吃的东西就是糖和饼干,晚上临睡前还抱着饼干筒吃个不停。玲玲吃着饼干睡着了,牙齿里出来个小细菌,它说:哈,玲玲的嘴里真好,又暖和又香甜,?小细菌美美地吃了一顿,第二天,小细菌长呀长,又生出许多小细菌,它们把玲玲的牙齿咬了个大洞,玲玲疼得哭起来,脸也肿了。妈妈带玲玲去医院看牙,医生把玲玲牙齿上的洞补好了,告诉她以后要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玲玲记住了医生的话,牙再也不疼了。
中班教案《玲玲的牙齿怎么了》
1个回答2024-01-06 21:33
设计意图:
  牙齿的好坏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孩子们喜欢吃甜食,有很多幼儿牙齿不好,设计这个教学活动是为了让幼儿了解牙齿,保护好牙齿,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此活适合在中班下学期进行。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了解牙齿的形状、颜色、大小及作用;
  2、教给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和保护牙齿的知识;
  3、丰富词汇:刷牙、漱口
 活动准备:
  1、小镜子每人一面,牙刷每人一把,缸子每人一个。
  2、图片:牙齿 小姑娘。
  3、饼干每人一块。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请幼儿说说图上有什么?
  教师:“对,这是一张嘴,嘴里有牙齿,请小朋友看一看自己的牙齿长得什么样?”
  2、请小朋友拿出小镜子照照自己的牙齿。
  提问:①牙齿是什么颜色的?②牙齿的什么形状的?③牙齿有多少?④牙齿一样大吗?
  3、幼儿每人吃一块饼干,吃完告诉大家你是怎样吃的?
  教师小结:门牙咬碎饼干,后面的大牙磨碎食物,通过细嚼慢咽,可以帮助我们消化。
  4、①请幼儿照照牙齿上有什么?②饼干屑留在牙齿上好不好?③出示图片:讲故事:《玲玲为什么哭了?》
  5、丰富词:刷牙--用牙刷清洁牙齿,漱口--用水含在口里荡洗口腔
  6、请幼儿跟老师说儿歌《刷牙》。
  总结分享:
  幼儿练习漱口、刷牙的动作
  活动评价:
  1、知道牙齿的特征、功能。
  2、会嗽口、刷牙。
  3、喜欢说儿歌。
  附:
  儿歌:刷牙
  小牙刷,手中拿
  小朋友们爱刷牙
  早上起床刷
  晚上睡前刷
  上下刷,里外刷
  喝口水,漱漱口
  咕噜咕噜吐出来
  我的牙齿白又白
  附:故事《玲玲为什么哭了?》
  玲玲是中班的小朋友,最喜欢吃的东西就是糖和饼干,晚上临睡前还抱着饼干筒吃个不停。玲玲吃着饼干睡着了,牙齿里出来个小细菌,它说:哈,玲玲的嘴里真好,又暖和又香甜,?小细菌美美地吃了一顿,第二天,小细菌长呀长,又生出许多小细菌,它们把玲玲的牙齿咬了个大洞,玲玲疼得哭起来,脸也肿了。妈妈带玲玲去医院看牙,医生把玲玲牙齿上的洞补好了,告诉她以后要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玲玲记住了医生的话,牙再也不疼了。
幼儿园小班美术小铃鼓教案
1个回答2024-02-22 20:36
活动方向:
1、通过身体乐器巩固歌曲《大鼓和小鼓》的音乐节奏,并用乐器演奏歌曲。
2、通过《芝麻开门》的游戏学习8拍的即兴节奏。你知道小班音乐游戏。
3、通过游戏学习英语:Openthedoor,Closethedoor。看看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活动准备:对比一下小班美术教案。鼓,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大鼓和小鼓)。<大鼓和小鼓>的音乐,
即兴节奏游戏《芝麻开门》
(1)老师念童谣《芝麻开门》,与幼儿创编童谣里的人物。看着小班音乐游戏教案。
芝麻开门快点开,你看小班音乐游戏教案。我带弟弟一起来。
芝麻开门快点开,我带老鼠一起来。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小植物可以用英语来说,学会教案。如moush\\cat\\rabbit……)芝麻开门快点开,小班美术教案。我带xx一起来。(孩子的名字)
(2)老师念完童谣带领幼儿即兴节奏(8拍),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大鼓和小鼓)。老师以铃鼓敲8拍,稳定孩子的节奏。小班。
(3)指挥孩子以拍腿、拍肩的形式以显示8拍
Titititititita
芝麻开门快点开,
Titititititita
我带弟弟一起来。大鼓。
活动经过:
一,学会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让孩子练习节奏。
A:把膝盖变成大铃鼓,敲膝盖——嗵嗵;
B:把双手变成小铃鼓,看看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拍手——咚咚咚
二,延续交流拍打大小铃鼓,巩固孩子拍打的节奏。
2.歌曲《大鼓和小鼓》
儿歌:小班音乐游戏。大鼓的声音嗵嗵,小鼓的声音咚咚咚,学习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大声是大鼓,小声是小鼓,嗵嗵、咚咚咚。音乐。
①教师手摇铃鼓,相比看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幼儿感知铃鼓声音的粗细和音的高低。
②教师手拍铃鼓,幼儿感知铃鼓声音的粗细和音的高低。
(3)以游戏的形式幼儿进行拍膝盖练习大铃鼓tongtong的节奏,学习小鼓。拍手练习小铃鼓。奥尔夫。dongdongdong的节奏。看着小班音乐游戏教案。
(4)教师带入歌曲《大鼓和小鼓》,幼儿几次练习边唱tongtong和dongdongdong歌曲部门,边拍膝盖、拍手。
(5)请两位幼儿上台演奏大鼓和小鼓,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其他幼儿用身体乐器演奏歌曲(拍膝盖、拍手)。
(6)幼儿分2组,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自选大小铃鼓,完整演奏歌曲。
三。活动自然竣事。
中班艺术教案《小青蛙学打鼓》
1个回答2024-03-06 22:08
活动目标:
1、掌握×、××、×0、××××等不同的节奏型;
2、掌握2/4节奏的特点;
3、引导幼儿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音乐,感受音乐。
教学对象:中班幼儿
重点难点分析:
这是一个轻松活泼的2/4拍子的曲子。尤其在歌曲的后部分通过模拟了青蛙“呱呱”的叫声,使全曲更加生动活泼。这首曲子的重点在于让幼儿感受这首曲子的气氛,从整体上理解曲子;难点则是不同节奏型的掌握以及2/4的特点。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有以下几个方法:
1、蹦跳感受节奏
2、通过让小朋友多次听音乐,模拟歌曲的节奏来掌握十六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
3、通过有趣的节奏游戏来掌握和辨认×0
、××××的节奏型。
活动准备:
一、教具准备:
1、小青蛙的头饰全班小朋友人手一个
2、预先写好的乐谱
3、录音带(按所需的音乐次数录好)
4、带双面胶的小卡片,上面写几种不同的节奏型,一共八张,四张×0,一张××××,还有一张是××,一张×和一张四分休止符0。
二、练声:(大概在活动正式开始的前5分钟)
练声曲:
1
2
3
4
32
1

青蛙
学唱

活动过程:
老师:
(头戴青蛙头饰,学青蛙“呱呱”叫,按着节奏做青蛙蹦跳状出场)小朋友,这是什么小动物啊?
小朋友:青蛙!
老师:
对了!真聪明!小朋友知道青蛙住在哪里吗?它有什么本领呢?
小朋友:(七嘴八舌地将他们知道的青蛙的一些情况讲出来)
老师

恩,小朋友们知道的真多。那小朋友知不知道,青蛙还会唱歌呢。它呀,有个很好听的外号叫“田园音乐家”。小朋友想不想学青蛙唱歌啊?
小朋友:想!
老师:
好,那么现在我们都来做会唱歌的小青蛙。请小朋友每个人拿一个小青蛙的头饰戴在自己的头上。
(小朋友做好准备。老师开始放音乐《小青蛙学唱歌》)
老师:
现在,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做青蛙?(老师开始做青蛙蹦跳状,注意要按着歌曲的节奏蹦跳,休止符处一定要空得明显,并让小朋友跟着跳。)
老师:
好了。那我们现在来听听小青蛙怎么样学唱歌的。听完了歌曲,小朋友要告诉老师,这首歌曲有几段。(放音乐,让小朋友从整体上感受歌曲。)
一遍音乐之后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告诉老师,这首歌曲有几段啊?
小朋友:两段!
老师:对了!那现在请小朋友再听一遍,然后告诉老师第一段的歌曲里,小青蛙叫了几声?(继续放音乐,只放第一段)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告诉老师,小青蛙一共叫了几声?
小朋友:
(看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再放一次音乐)
老师: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再听一次第一段的音乐,然后告诉老师,小青蛙是怎样叫的?
(再听一遍,然后根据小朋友回答的情况决定是否多放一次音乐)
老师:现在,我们要来做一个有趣的节奏游戏。(拿出写有节奏型的小卡片出示给小朋友看。)这个是我们刚刚才学过的小青蛙唱的歌,那么现在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再来唱一次好不好?(逐一示范每一个节奏型,口中念出来,在配上拍手动作,加强直接感受。)
中班艺术教案《小青蛙学打鼓》
1个回答2024-02-07 12:29
活动目标:
1、掌握×、××、×0、××××等不同的节奏型;
2、掌握2/4节奏的特点;
3、引导幼儿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音乐,感受音乐。
教学对象:中班幼儿
重点难点分析:
这是一个轻松活泼的2/4拍子的曲子。尤其在歌曲的后部分通过模拟了青蛙“呱呱”的叫声,使全曲更加生动活泼。这首曲子的重点在于让幼儿感受这首曲子的气氛,从整体上理解曲子;难点则是不同节奏型的掌握以及2/4的特点。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有以下几个方法:
1、蹦跳感受节奏
2、通过让小朋友多次听音乐,模拟歌曲的节奏来掌握十六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
3、通过有趣的节奏游戏来掌握和辨认×0 、××××的节奏型。
活动准备:
一、教具准备:
1、小青蛙的头饰全班小朋友人手一个
2、预先写好的乐谱
3、录音带(按所需的音乐次数录好)
4、带双面胶的小卡片,上面写几种不同的节奏型,一共八张,四张×0,一张××××,还有一张是××,一张×和一张四分休止符0。
二、练声:(大概在活动正式开始的前5分钟)
练声曲:
1 2 3 4 32 1
小 青蛙 学唱 歌
活动过程:
老师: (头戴青蛙头饰,学青蛙“呱呱”叫,按着节奏做青蛙蹦跳状出场)小朋友,这是什么小动物啊?
小朋友:青蛙!
老师: 对了!真聪明!小朋友知道青蛙住在哪里吗?它有什么本领呢?
小朋友:(七嘴八舌地将他们知道的青蛙的一些情况讲出来)
老师 : 恩,小朋友们知道的真多。那小朋友知不知道,青蛙还会唱歌呢。它呀,有个很好听的外号叫“田园音乐家”。小朋友想不想学青蛙唱歌啊?
小朋友:想!
老师: 好,那么现在我们都来做会唱歌的小青蛙。请小朋友每个人拿一个小青蛙的头饰戴在自己的头上。
(小朋友做好准备。老师开始放音乐《小青蛙学唱歌》)
老师: 现在,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做青蛙?(老师开始做青蛙蹦跳状,注意要按着歌曲的节奏蹦跳,休止符处一定要空得明显,并让小朋友跟着跳。)
老师: 好了。那我们现在来听听小青蛙怎么样学唱歌的。听完了歌曲,小朋友要告诉老师,这首歌曲有几段。(放音乐,让小朋友从整体上感受歌曲。)
一遍音乐之后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告诉老师,这首歌曲有几段啊?
小朋友:两段!
老师:对了!那现在请小朋友再听一遍,然后告诉老师第一段的歌曲里,小青蛙叫了几声?(继续放音乐,只放第一段)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告诉老师,小青蛙一共叫了几声?
小朋友:
(看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再放一次音乐)
老师: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再听一次第一段的音乐,然后告诉老师,小青蛙是怎样叫的?
(再听一遍,然后根据小朋友回答的情况决定是否多放一次音乐)
老师:现在,我们要来做一个有趣的节奏游戏。(拿出写有节奏型的小卡片出示给小朋友看。)这个是我们刚刚才学过的小青蛙唱的歌,那么现在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再来唱一次好不好?(逐一示范每一个节奏型,口中念出来,在配上拍手动作,加强直接感受。)
小班语言教案《鼓和虎》绕口令
1个回答2024-03-12 22:07
虎和鼓
墙上挂面鼓,鼓上画老虎,老虎抓破鼓,拿块布来补。
不知是布补鼓,还是布补虎?
绚丽的鼓中班艺术教案
1个回答2024-03-17 16:2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及鼓声强与弱的力度变化。
  2、会听随鼓声的大小做相应动作,表现鼓声的强与弱。
  3、培养与同伴交流合作的能力,并体验两人一起合作造型的愉快。

  活动准备:关于鼓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入场:随伴奏带开火车进入课室。
  1、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2、引导小朋友辨听和模仿火车开来(由弱变强)和火车开走(由强变弱)的声音。
  3、扩散练习:鼓励幼儿大胆模仿各种小动物来了和走了的声音(如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等),注意声音的由弱变强和由强变弱。
  (二)主体部分:欣赏歌曲1、用动作感受歌曲第一段(1)指导语:你们觉得刚刚的音乐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开心,快乐)这首好听的音乐还可以用来跳舞呢。
  (2)播放歌曲第一段,教师随乐舞蹈。
  (3)引导幼儿随第一段舞蹈,用动作感受歌曲。
  2、欣赏第二段,用身体动作表现鼓声。
  (1)感受鼓声强弱。
  指导语:来了好多小鼓手,请小朋友闭上眼睛仔细听,他们是怎么敲鼓的?
  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感受鼓声强弱。
  引导幼儿用拍手和嘴巴发出的声音表示鼓声强弱。
  (2)欣赏歌曲完整欣赏歌曲一遍,找出歌曲中的鼓声特点。
  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鼓声由弱到强。
  鼓励幼儿创编舞蹈动作表现鼓声的最强音,鼓励幼儿相互学习、模仿,并进一步创编。
  3、随乐完整表演。
求《击鼓传卡片》写一份中班的完整听说游戏活动教案
1个回答2024-03-04 00:50
  一、活动目标

  锻炼幼儿反应的灵敏性,鼓励幼儿在同伴面前大胆表现自己,同时让幼儿感受到玩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红花1朵个、鼓一个。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花,告诉幼儿游戏的名称。

  2、介绍游戏玩法及规则。

  幼儿围成一圈,一人蒙眼在圈内击鼓,圈上小朋友按顺时针方向传花,当鼓声停时,花在谁手上,谁就站出来表演一个节目。表演玩,从表演者开始游戏继续。

  3、游戏开始,教师参与游戏中,随时进行指导。

  4、游戏评价。

  活动反思从“击鼓传花”的游戏中可以看出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有的小朋友为了能表演节目,表现出传花的过程中有意的拖延时间,不往外传的现象。这说明孩子们的表演欲望增强了,胆量增大了。虽然,这是好现象,但是,我们做为老师也应当引起注意,在肯定孩子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幼儿应当遵守游戏规则,让每个小朋友都能在游戏中体验到其中的快乐。
小班数学教案:敲响小鼓
1个回答2023-09-28 03:25
重点、难点部分的教学是一节课的关键,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主要体现在重点的腔凯誉突出和孙源难点的突破上。一般说来,一节伍段课中学生要把握的主要知识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在理解和接受上存在困难的地方就是教学难点。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