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人孙福绒

蓝绒鼠和小孙女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16:43
1 蓝绒鼠和小孙女的故事

一片沙地里什么也不长,种不出粮食,种不出棉花。沙地旁有个草屋子,里面住着一个白发的奶奶和她的小孙女,沙地里什么也种不出,她们吃不饱,也穿不暖,生活的很可怜。但是什么也不长的沙地里,居然有一片草莓丛,结出很多的蓝草莓。

“蓝草莓也不能吃,草莓丛里住着蓝魔鬼。”奶奶对小孙女说。每天奶奶都把食物省下来给小女孩吃,自己挨饿。

一天晚上,小孙女饿醒了,就从窗户里偷偷的看蓝草莓,如果蓝草莓能吃的话多好啊。

突然,一个蓝色的影子闪了一下,吓的小孙女躲到了床下。接着蓝色的影子在蓝草莓丛里动来动去。那一定是蓝魔鬼在吃蓝草莓,小孙女想。

于是第二天,天一亮,小孙女就起床跑到蓝草莓那,看看蓝草莓是不是被吃掉了,可是蓝草莓一颗也没有少。

小孙女觉得很奇怪。第二天晚上,小孙女又躲到了窗户后,等蓝魔鬼来吃蓝草莓。月亮一出来,蓝魔鬼真的来了,在蓝草莓丛里动啊动,这次蓝魔鬼一定吃了蓝草莓。

这一次,天还没亮,小孙女就起床跑到蓝草莓那,可是蓝草莓还是一样,一颗都没有少。蓝魔鬼到底在草莓丛里做什么?

第三天晚上,小孙女没有藏在窗户后,而是早早的躲到了蓝草莓丛的后面,她要看看蓝魔鬼到底在蓝草莓丛里做什么。

月亮出来了。突然沙地上出现了一个小洞,很小很小的洞,只有小孙女的拳头那么大,小孙女躲在草莓丛后面吃惊的看着。

有蓝色的影子从小洞里窜了出来,一个接着一个,是一只只蓝色的绒鼠,跑进了草莓丛。蓝色小绒鼠开始摘蓝草莓,但是它们摘一颗,蓝草莓就长一颗。接着它们就把蓝草莓搬回洞里。

蓝色的小绒鼠回去了,最后一只小绒鼠离开前,丢下一颗蓝草莓,蓝草莓落在沙地上,小洞就不见了。

小孙女来到小洞那。她也摘了颗蓝草莓丢到沙地上,沙地上真的出现了一个小洞。那些小蓝绒鼠去哪了?小孙女想到洞里去,可是洞太小了,她进不去。

小孙女又摘了几颗蓝草莓带在身上。她吃下一颗蓝草莓,突然小孙女觉得开始变小,越变越小,她变成了一只蓝色的小绒鼠。

变成小蓝绒鼠的小孙女,钻进了小洞里,一个人往前走。洞越来越深,慢慢的洞变的越来越宽。突然前面冒起了蓝色的光,小孙女看到,前面居然是一个蓝色的小城,里面全是蓝绒鼠。

这么多的蓝绒鼠!小孙女很吃惊,沙地下居然住着这么多的小绒鼠。

小孙女往前走,她来到了一个大屋子,里面坐满了蓝绒鼠,蓝绒鼠坐在桌子上,每个人前面放着一只银盘子和一只瓷盘子,蓝绒鼠们把蓝草莓放到瓷盘子上,瓷盘子里就变出很多的食物。蓝绒鼠吃完饭走开了,小孙女也坐到了桌子上,她把一颗蓝草莓放到瓷盘子上,瓷盘子上又出现了好多食物,小孙女想什么食物,瓷盘子上就出现什么食物;然后小孙女又把一颗蓝草莓放到银盘子上,银盘子里就出现了一块块银币。

小孙女想到奶奶还在挨饿,就含着瓷盘子回家去,要让奶奶先吃好吃的食物。

小孙女含着瓷盘子回到家,就把一颗蓝草莓放到瓷盘子里,盘子里出现了好多的食物。奶奶醒来就会吃到这些东西了。

小孙女离开家,又回到蓝绒鼠的洞里。小孙女在蓝绒鼠的小城里,接着往前走,她看到很多蓝绒鼠从一个屋子里穿着漂亮的衣服出来了。小孙女进到屋子里,原来这里一边摆着木头的小柜子,一边摆着金子的小柜子。小孙女把一颗蓝草莓放进木柜子里,柜子里变出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小孙女又把一颗蓝草莓放到金子的柜子里,柜子里变出了很多的金块。

小孙女背起一个小木柜子,她要给奶奶变出很多的衣服,这样,奶奶就再也不用挨冻了。

小孙女背着小木柜子回到家,放了一颗蓝草莓在里面,里面变出了一条温暖的棉被子。小孙女帮奶奶盖上了被子。接着小孙女又进了蓝绒鼠的洞。

小孙女在小城里,接着往前走,突然有很多蓝绒鼠聚在一起,它们前面放着很多的泥花盆,还有很多的宝石做的花盆。小孙女把一颗蓝草莓放进泥花盆里,泥花盆里开出美丽的花来,小孙女又把一颗蓝草莓放进宝石花盆里,花盆里长出很多美丽的宝石。

小孙女抱起一个泥花盆,她要每天给奶奶变出花来,让奶奶开心。

小孙女带着泥花盘回到家,在泥花盘里放了一颗蓝草莓,奶奶的床前就开满了鲜花。变成小蓝绒鼠的小孙女困了,就在奶奶身边睡着了。

当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奶奶和小孙女醒来了,小孙女又变了回来。

小孙女对奶奶说:“蓝魔鬼是好人,他给了我们吃的,穿的还有美丽的花。”可是奶奶还是怕蓝魔鬼,小孙女笑了。

现在小孙女和奶奶有了吃不完的东西,穿不完的衣服,还有美丽的鲜花,从此幸福的生活着。

2 蓝绒鼠和小孙女的故事点评

勇敢的小孙女发现了蓝绒鼠的秘密,在小洞里发现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物。但是她心里一直想的是奶奶,不想让奶奶挨饿受冻,所有她发现的事物都想着给奶奶带回去。从此以后,小孙女和奶奶有了吃不完的东西,穿不完的衣服,还有美丽的鲜花,从此幸福的生活着。


儿孙自有儿孙福四句诗
1个回答2024-03-07 14:10

这句话的出处是来自,二十四史通俗演义中第四回《尧让舜舜让禹总为斯民》的开篇诗,完整的四句诗是这样的:

百岁光阴似水流,道高德重把名留。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

但是原诗中的后半句“莫与儿孙作远虑”却并没有因此而流传下来。

从流传于河北的一个民间故事说起

传说从前在河北有这样一户人家,家里一贫如洗,妻子总是埋怨自己的丈夫没有用,什么本事也没有,还让家人跟着一起受累,有一天又看见游手好闲的丈夫从外面回来便骂道:“你啊你,一天到晚的,什么事都不做只知道出去瞎逛,别人都能赚钱回来贴补家用。

你看看你自己的儿子,脸都饿青了,你也不知道管管!”丈夫自己听了也觉得很委屈:“现在世道不景气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要是能有事干,你以为我愿意在外面瞎逛吗,街坊邻居的钱都借遍了,现在根本没有人愿意借钱给我们。

心里也不好过啊,于是妻子便说道赚不到钱,你不会去偷吗?丈夫大吃一惊偷?哪里会有钱让我去偷,“财主家里钱不是多的是吗?你去财主家偷点回来不就行了。

听信了妻子的话后,这个人真的打算铤而走险去地主家里试试,但是没想到地主家里的门墙砌得老高根本翻不进去,于是他沮丧的回到家里,跟妻子说地主家里的门墙太高了他翻不进去,于是妻子又提议说让丈夫“钻洞”进去。

丈夫起初害怕财主家里守卫众多,自己的头刚刚钻进去便被打碎了,于是钻洞之前他先找来一个瓢,结果果不其然刚刚才把瓢放进洞里就被敲碎了,无奈偷不到钱,丈闷世姿夫自己觉得太丢人了,自己什么也干不成,于是万念俱灰之下没脸回家,便出家当和尚去了。

妻子知道自己丈夫居然去当和尚了,伤心欲绝,消沉了好一阵子,但是也没办法家里还有年幼的返谨儿子要抚养,于是妻子便自食其力把孩子拉扯大,谁知道后来孩子越来越争气,渐渐地展现出在学习上的天赋,蚂绝更大一点之后又得到高人指点。

于是那年科举考中了“举人”光宗耀祖,为家里改换门庭了。20年后已经离家多年的丈夫到镇上化缘,听说自己的儿子有出息现在已是朝廷的大官,于是非常高兴想要去见一见自己的妻儿,可谁知现在连自家的门都进不了了,重重的侍卫把守着根本无法见到自己的儿子,无奈之下他只好在门前的地上提下了这首打油诗:

二十年前把人偷,一棍打破葫芦瓢。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于是这后半句“莫为儿孙作牛马”便这样流传了下来。

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是谁说的。
1个回答2024-02-20 15:03

这是林则徐说过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孙如果像我一样卓异,那么,我就没必要留钱给他,有贤能却拥有过多钱财,会消磨他的斗志。子孙如果是平庸之辈,那么,我也没必要留钱给他,愚钝却拥有过多钱财,会增加他的过失。

这句话说明人生的价值就是在有生之年创造价值,自然包括财富的积累,因为要活着,要养家糊户,要过有品味的生活,这一切都需要丰富的物质基础,这得靠财富去支付眼前的生活和预期的生活。

扩展资料:

对儿孙的教养启示:

1、贴补儿孙,无需留金山。

身边有很多老年人,但有一分钱,就想着给儿孙买这个买那个,自己却舍不得吃穿。对子女付出是爱的表现,但氏毁桥要掌握尺度,不要过度溺爱,这样就是纵容,很容易让后辈懒散。

2、儿孙自有儿孙福。

管好自己,富养自己,有个好身体,有个好心情,自己过得歼猛好,全家都有福。

3、富养的生活从来不贵余缓。

真正的富养,并非是指物质上的奢侈,而是指在物质上给予一定的支持,要注重富足的精神生活。富养的生活从来不贵,关键是要有这种意识。

什么叫做儿孙自有儿孙福?
1个回答2022-09-04 06:11
主要意思不用你为你的儿孙担心,他们自然有自己的能耐,有他们自己的努力和福份。
比方说,不需要节衣缩食为儿孙留遗产,不需要为他们买房子,
要培养他们自立啊之类的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
——元•关汉卿《包待制三勘蝴蝶梦》楔子
增贤广文收录。
如果儿孙有福,不必先人遗产,也能白手成家。倘若儿孙不肖,任汝万贯家财,不足以供数年挥霍,反令造业,反害儿孙,诚为失计
儿孙自有儿孙福,怎么理解这句话?你赞成吗?
1个回答2024-03-08 02:06

常言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这两句话我非常赞同。天生一人,必有其路,儿孙自有他们的命运和福气,作为父母,只能帮其一时,不能帮其一生,完全没有必要为他们的未来作过多的思考。

词汇探源

二十四史通俗演义

此句“来源”于二十四史通俗演义中第四回《尧让舜舜让禹总为斯民》的开篇诗。

百岁光阴似水流,道高德重把名留。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

河北民间故事

传说,过去有一人,家贫如洗,妻儿跟着受累。其妻埋怨他:“人家都有钱,你看看你,我就不说了,孩子让你给饿的,脸都是青的。”此人言道:“流年不顺,又没收成,街坊四邻也都穷,有没个亲戚,借都借不来,我能咋办呀。”

其妻言:“借不来,偷你总能偷吧,”“哪里去偷。”“财主家。”“财主家高墙大院的,我又翻不过去。”其妻言道:“他家院墙不是有排水的水眼吗,你不会从那钻进去。”此人言道:“财主家有的是护院的,个个如狼似虎,你脑袋一钻进水眼。

护院的拿大棒就把脑袋打碎了,还怎么办。”“你不会拿个瓢先试试,打碎了就别进去。”此人如其言,一进水眼护院将瓢打碎。就把头缩了回来,心中就思量,我连偷都偷不来,还怎么回去见妻儿,一羞之下,离家出走。



绒球的绒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9 14:50
绒的成语:
孤孀老绒:孤儿寡妇。《淮南子·修务训》:“吊死问疾,以养孤孀。” 高诱 注:“幼无父曰孤;孀,寡妇也。”《太平御览》卷八三引《淮南子》作“孤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心头悄如千刀搅,孤孀子母,没处报告。”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一折:“则我这孤孀子母,更和这瘦弱身躯。”
双身老绒:双身:怀孕的孕妇;绒是宁波方言谐音;“老绒”指已婚妇女,又指老婆;旧时也指进城的女佣、保姆。
绒绒的绒可以组什么词?
1个回答2023-06-09 19:31
绒毛
绒絮
毛绒玩具
毛绒绒
“儿孙自有儿孙福”是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1-11 01:09
意思就是儿孙们自有他们的福气。下一句话是莫为儿孙做马牛,这句话告诫父母们不要过度干预儿孙们的生活。
有一句话,意思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的意思
1个回答2022-11-09 15:30
百岁光阴似水流,道高德重把名留。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
儿孙自有儿孙福全诗
1个回答2023-10-14 05:31
满江红·胶扰劳生
宋 · 晦庵
胶扰劳生,待足掘举毁后、何时是足。据见定、随家丰俭,便堪龟缩。得意浓时休进步,须知世事多翻覆。漫教人、白了少年头,徒碌碌。谁不爱,黄金屋。谁不羡,千钟禄。奈五行不是,这般题目。枉费心神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判备也不须、采答仿药访神仙,惟寡欲。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