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歌诀朗读

朗诵的要点和诀窍
1个回答2024-02-05 09:44

朗诵的要点和诀窍:

1、停顿

停顿是指朗读过程中声音的断和枝闷连。我们在朗读时,既不能一字一停,断断续续地进行,也不能字字相连,一口气念到底,无论是朗读者还是听众,无论是生理要求,还是心理要求,朗读中的停顿都是必不可少的;它既是显示语法结构的需要,更是明晰表达语、传达感情的需要。

2、语速

语速是指朗读时在一定的时间里,容纳一定数量的词语。世间一切事物的运动状态和一切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思想感情总是有千差万别的。朗读各种文章时,要正确地表现各种不同的生活现象和人们各不猛镇弯同和思想感情,就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朗读速度。

3、重音

为了准确地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有时强调那些起重要作用的词或短语,被强调的这个词或短语通常叫重音,或重读。在由词和短语组成的句子中,组成句子的词和短语,在表达基本语意和思想感情的旅腔时候,不是平列地处在同一个地位上。

有的词、短语在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上显得十分重要,而与之相比较,另外一些词和短语就处于一个较为次要的地位上,所以有必要采用重音。

朗读诀窍
1个回答2022-08-17 18:00
首先要先学习普通话的准确发音,弄清翘舌,儿字音等等;接着要深入了解文章作者的身世,经历(大概了解就行);然后再看看文章的写作背景,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喜还是悲等等。再加进少量的动作,表情或许可以帮你更好的体会。切记:感情是一定要有所投入的!最后还要有信心。
朗读或朗颂时可以看着观众的眉心,以便减少压力。当同龄人感到可笑而最后却抱以精彩的掌声时,你就是成功的,你会得到老师、家长等“有品味”人的赏识了.此法屡试不爽哦!祝你成功!^_^
止带方"的方剂歌诀
1个回答2022-05-30 23:03
止带泽泻猪茯苓,茵陈赤芍丹皮寻,车前黄柏牛膝栀,清热利湿止带灵。
止带方"的方剂歌诀
1个回答2023-04-21 15:51
止带泽泻猪茯苓,茵陈赤芍丹皮寻,车前黄柏牛膝栀,清热利湿止带灵。
求方剂学(五版) 后面方剂歌诀的电子版
2个回答2022-04-18 21:56
紫菜含丰富的钙、铁元素,不仅有益治疗妇女儿童贫血,而且可以促进儿童和老人的骨骼、牙齿生长和保健。紫菜中还含有丰富的胆碱成分,有增强记忆的作用。
参苓白术散的方剂歌诀
1个回答2023-04-08 10:26

方歌(一) 参苓白术四君底,山药扁豆加薏苡;桔梗砂仁莲子肉,脾虚湿盛此方理。
方歌(二) 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方歌(三) 参苓白术薏砂仁,甘桔淮山扁豆陈;再加莲子枣汤送,脾虚湿盛此方珍。

朗诵技巧口诀大全
1个回答2023-11-21 22:45

  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那么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关于朗诵技巧口诀大全,欢迎借鉴参考。

  1、备稿十一句口诀

  查准字音,扫清障碍

  了解背景,熟悉作品

  把握主题,确定基调

  划分段落,分清层次

  寻找意象,找准重音

  划定停连,设计语言

  并列递进,转折对比

  叙述对白,不同语气

  通读作品,感受情绪

  练准字音,保证力度

  深入理解,加强感受

  2、朗诵表达技巧十九句诀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依照美学,适度夸张

  酝酿感情,调整气息

  想象情境,内心入戏

  外部体态,随心而动

  表情动作,恰到好处

  态度感情,把好分寸

  基调准确,语气恰当

  依照韵律,抑扬顿挫

  停连重音,语气节奏

  情绪饱满,气息深沉

  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声音圆润,吐字清晰

  表达用声,虚实结合

  人物内外,跳入跳出

  语气转换,入情入理

  大气长调,小巧轻描

  豪迈气壮,忧伤气弱

  开头意进,结尾意远

  3、朗诵的肢体语言四句诀

  一身之戏在于脸

  一脸之戏在于眼

  身随情动,手随身动

  眼随手动,动作要精

  气质为要,入情入理

  4、感情色彩六句诀

  挚爱和憎恨,悲哀和喜悦

  惊惧和欲求,焦急和冷漠

  愤怒和疑惑,忧伤和欣慰

  5、基调把握十五句诀

  喜悦明快,热情赞扬

  细腻清新,真诚劝慰

  昂扬有力,深沉坚定

  沉郁平缓,缅怀深情

  亲切爱怜,幽默风趣

  豪放舒展,庄重哀怜

方剂学歌诀白话解的介绍
1个回答2022-06-03 03:38

《方剂学歌诀白话解》是2009年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程绍恩,夏月辉。

方剂的古代剂型和现代剂型有哪些
1个回答2022-10-01 02:57
丸剂,散剂,汤剂
古文朗读停顿划分是怎么判断的?秘诀?
1个回答2024-03-15 14:26
  先练习加标点,再体会根据内容、语气停顿。
  先说断句。韩愈说过,“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古代的文章都没有标点符号,完全靠读者去断句。断句没有任何秘诀,完全靠自己反复阅读、逐渐理解。读懂以后,自然就会断句了。例如,第一次读到真正的古版文言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是很难懂的。反复读懂后,就会给它加上标点符号:“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再说停顿。有了会断句的基础,再根据句子中每个词的分量,就会明白哪些字词需要拖长或带过,哪里需要稍作停顿。在应该稍作停顿的地方停顿。下面,以《学奕》为例,用“|”提示一下可停顿处:“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