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破釜沉舟巨鹿之战评书

项羽 巨鹿之战 破釜沉舟
1个回答2024-02-19 23:49
是为了救人。秦国大将王唯肆告离带兵围困赵国,赵王赵歇向楚怀王,楚怀王命令指明宋义和项羽带兵前往。宋义畏战,裹足不前,项羽于军前杀了宋义,指挥军队“破釜沉舟”,大败王离军。这就是这个典故的出处。所以说,破釜沉舟是为了救人雹悄,也可以说是为进攻。
破釜沉舟其实是幌子,项羽赢下巨鹿之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6 23:42

巨鹿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关键战役,也是决定大秦帝国命运的一场战役。项羽战胜巨鹿的关键在于他充分利用了士兵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的渴望,倘使秦二世不犯糊涂,项羽还真未必能彻底打残秦国最后一个名将章邯。

项羽的巨鹿之战,是典型的以少打多,以精锐制平庸的经典战役。我们说,只要你自己不倒,别人是无法让你倒下的。章邯的五十万秦军在当时可算是精英中的精英。这些人可谓是久经战阵,战斗力极为可怕。可在巨鹿战场上,他们却输了。

因为秦军人数巨多,通讯设施跟不上。章邯为了应对项羽,把他的五十万军队分成了十队。在第一队战败后。第二队接战,之后才是第三队第四队,以此类推。表面上看,这是车轮战术,意图耗死或拖垮项羽的三万大军。实际上,这是章邯的失误。

如果章邯能够不拘泥常理,群起而攻之,项羽会否胜利还是个未知数。老实说,项羽并没跟章邯的十支军队都交过手,而是只打败了两三支军队。其他军队是听了项羽的战果后心生惧意,无心恋战,更有甚者是直接逃跑的。

我们说,项羽破釜沉舟的决心不仅激励了三万楚军,也震撼了五十万秦军的士气军心。再加上赵高的处处掣肘,使得章邯的心思也无法集中于巨鹿战事。种种原因导致了巨鹿之战的结局。

可以这么说,巨鹿之战,是项羽的成名之战。也是这一战,奠定了项羽在中国历史上的军神之位。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是不是一个最好的策略?
3个回答2023-02-06 07:28
是一个最好的策略,破釜沉舟他还有机会获胜,不这样做的话对方比项羽方强大很多,这样会输得很惨。
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战
1个回答2024-02-18 11:54

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反秦义军项羽摧毁秦军主力章邯、王离的重要战役,战役时间是公元前208年至公元前207年。

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数月后迫使另外20万章邯秦军投降。

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这是我国历史上携老培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影响极为深远。之后,经过连年的反秦战争,到了公元前207年,秦朝最终被推翻。

陈胜和吴广牺牲后,项梁召集各路义军在薛地,即今山东滕县东南计议,并接受谋士范增建议,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仍称楚怀王。接着项梁率领起义军大败秦军于东阿即今山东阳谷东北。

刘邦、含旦项羽也在城阳,即今河南范县城濮城东南和雍丘机,即今河南杞县等地打败秦军,消灭了秦三川郡守李由。

项梁在取得胜利后骄傲轻敌,被秦将章邯偷袭以至牺牲。章邯破项梁军后,认为楚地农民军主力已被消灭,于是就渡河北上,移兵邯郸,攻击以赵歇为王的河北起义军,赵歇退守巨鹿,即今河北平乡西南。

秦派王离率几十万边防军包围巨鹿,章邯在巨鹿以南筑甬道,以运粮供给王离军。赵歇粮少兵单,危在旦夕,便遣使者向楚怀王求救。

楚怀王与起义军首领在彭城,即今江苏徐州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决定分兵两路,一路由刘邦率领向西直指关中,另一路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起义军主力北上救赵。

援赵大军进至安阳,即今山东曹阳东南后,宋义被秦军的气焰所吓倒,逗留46天不敢前进。项羽痛斥宋义的怯懦行为并杀死了他。楚怀王遂封项羽为上将军,并令英布和蒲将军两支起义军也归其指挥。

公元前207年,项羽率起义军到达巨鹿县南的漳水,立刻派遣英布和蒲将军率2万义军渡过漳水,援救巨鹿,初战告捷。

接着,项羽率领全军渡过漳水,命令全军破釜沉舟,只带3日粮,以示不胜则死的决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巨鹿,断绝秦军粮道,包围王离军队。

项羽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把王离的军队包围起来,越打越勇。一个人抵得上10个秦兵,10个就可以抵上100个。经过9次激烈战斗,活捉了王离,杀死了秦将苏角,其他的秦军将士有被杀的,也有逃走的,围巨鹿的秦军就这样瓦解了。

在当时,各路将领来救赵国的有十几路人马,可是他们害怕秦军强大,都扎下营寨,不敢跟秦军交锋。每次听到楚军震天动地的喊杀声,都挤在壁垒上看。

他们看见楚军横冲直撞杀进秦营的情景,吓得伸着舌头,屏住了气。等到项羽打垮了秦军,请他们到军营来相见的时候,他们都跪在地下爬着进去,连头也不敢抬起来。

大家颂扬项羽说:“上将军的神威真了不起,自古到今没有第二个。我们情愿听从您的指挥。”

从那时起,项羽成了各路反秦军的首领,各路诸侯军均服从项羽号令。巨鹿解围后,章邯军在巨鹿南的棘原,项羽军驻漳水之南,两军对峙。秦军的连续失败使章邯不见信于秦朝廷,秦二世数次派人责问章邯。项羽抓住时机,派军击秦军于漳水南岸,章邯军退却。

章邯派部将司马欣向秦廷请求指示并求援。在当时,秦朝廷赵高专权,猜忌将相,司马欣到咸阳,在宫外等候了3日,赵高也不见,有不信任之意。司马欣恐惧,于是从小路逃回,而不敢走来时的大路。赵高果然派兵从大路追赶。

司马欣潜回棘原,劝章邯早图良谋。赵将陈余也致书章邯,以秦将白起、蒙恬功多却被诛之事劝说章邯。章邯在降楚和退军之间犹豫辩唯不决。

项羽军粮少,为尽快彻底打破章邯的幻想,派蒲将军率军日夜兼程渡三户津,即今河北滋县西南古漳水渡口,断秦军归路,自率主力大败秦军。

在项羽的沉重打击下,章邯进退无路,不得不于公元前207年在现在的河南安阳洹水南殷墟率部20万投降项羽。项羽封章邯为雍王,并封司马欣为上将军,率领投降的秦军为前锋先行,开始了消灭秦军残部的战斗。

秦国最后的名将章邯倒戈降敌,终于使秦国步向了灭亡,刘邦迅速地攻破关中。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所取得的一场巨大胜利。它基本上摧毁了秦军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而项羽以3万兵破30万兵力,如此悬殊的战果,令无数后世人对其充满了好奇与景仰。

请用一个成语代替巨鹿之战典故中“破釜沉舟”这个成语
1个回答2024-02-13 15:46
破釜沉舟pò fǔ chén zhōu
[释义] 釜:古代的一种锅;舟:船。砸碎锅子;凿沉船只。比喻战斗到底。
[语出] 明·陈孝逸《与罗杓庵书》:“秋间姑且破釜沉舟;持三日粮;为射贼擒王计;必不败;而后杜门却轨。”
[正音] 釜;不能读作“jīn”。
[辨形] 釜;不能写作“斧”。
[近义] 义无反顾 背水一战 决一死战
[反义] 优柔寡断 瞻前顾后 犹豫不决 举棋不定
[用法] 现常用来形容做事决心很大。
[结构] 联合式。
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06:03
公元前207年,项羽为了给叔父项梁报仇,亲自率领二万精兵进攻章邯。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下令让士兵把行军做饭使用的炊具全部都砸破,再把渡河坐的船凿开沉入水底,最后带领所有的将士抱着不胜则死的决心打赢了这场战役,这就是破釜沉舟的故事。
破斧沉丹的故事
  《破釜沉舟》的故事
  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
  项羽先派出一支部队,切断了秦军运粮的道路;他亲自率领主力过漳河,解救巨鹿。
  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表明自己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破斧沉丹的故事
  楚军士兵见主帅的决心这么大,也都士气大振。在项羽亲自指挥下,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拚死地向秦军冲杀过去,经过连续九次冲锋,把秦军打得大败。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
项羽的破釜沉舟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9:33
公元前207年,项羽为了给叔父项梁报仇,亲自率领二万精兵进攻章邯。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下令让士兵把行军做饭使用的炊具全部都砸破,再把渡河坐的船凿开沉入水底,最后带领所有的将士抱着不胜则死的决心打赢了这场战役,这就是破釜沉舟的故事。
破斧沉丹的故事
  《破釜沉舟》的故事
  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
  项羽先派出一支部队,切断了秦军运粮的道路;他亲自率领主力过漳河,解救巨鹿。
  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表明自己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破斧沉丹的故事
  楚军士兵见主帅的决心这么大,也都士气大振。在项羽亲自指挥下,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拚死地向秦军冲杀过去,经过连续九次冲锋,把秦军打得大败。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
破釜沉舟:项羽
1个回答2024-03-11 11:02

B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题干两词是对应关系,且是成语和所讲述的人物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乐不思蜀讲的是刘禅的故事;B项与题干逻辑关系相同;C项卧薪尝胆讲的是勾践的故事;D项纸上谈兵讲的是赵括的故事。故正确答案为B。
破釜沉舟的项羽
1个回答2024-02-15 07:15
这边的项羽为了东郡一事正在跟烈马搏斗,他在树林中把所有的怒气都发到了树上,正巧此时龙且来了,而且龙且还带了三百勇士,项羽表示起事之后第一战就是东郡,但是东郡一直攻不下,而叔叔项梁那边又不同意他出兵,龙且立即表示,他此次前来就是项梁的意思,项梁斗的就是项羽这匹烈马。

项羽转头看着这300勇士立马有了干劲,随即他便带着三百人去血战东郡,东郡的守门人见到楚君立马进入防备阶段,项羽和龙且骑着烈马直冲城门,用手中的盾牌给项羽铺出一条路来,只见项羽一人骑着马飞身跃城墙,项羽一匹马一个人一个枪打进敌人阵营,城门外的300勇士靠着盾牌为项羽打出一条血路,负责军旗的勇士,更是在死之前将军旗牢牢的绑在身上,项家军的这一仗简直是让人看的热血沸腾,首战伤亡惨重,但最终告捷。

项羽东郡一战成名,所有人都佩服的五体投地,就连当初对他不服的季布,也都俯首称臣,对其一跪三拜。“血战”东郡是项羽生平第一战,项羽的“胆识”过人,正式奠定了项羽的地位,这才叫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巨鹿之战中,引人眼球的就是项羽破釜沉舟的神勇。其实,这场战役绝非单靠蛮勇取胜,而是靠项羽精准的盘算。可能很多人觉得项羽只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有范增却不能用,最终败北。然而,事实上,项羽优异的军事才能是千百年来所公认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司马迁的《史记》当中对项羽还有“剽悍滑贼”的评价,足以说明项羽也是诡计多端、擅长谋算的人。只是因为司马迁塑造的“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形象太过于深入人心,使得人们往往忽略了项羽多谋的一面。试想,如果只是匹夫之勇,又如何指挥千军万马所向披靡呢?

项羽在灭秦战争中,打了很多漂亮仗,不光靠勇猛,其战略战术思想也非常厉害。即使后来击败他的刘邦,之前在率领五十多万诸侯联军的情况下,在彭城也被项羽打的血本亏光。

就巨鹿之战而言,其中有着非常复杂的运筹。当时,秦军设计了围城打援的经典战役布局。诸侯兵力虽多,却不敢攻城。一者围城秦军太多,二者负责打援的章邯太猛。诸侯进攻很容易遭到两面夹击。这个战役布局,在普通诸侯眼中可以说是完美到无懈可击了,可是高明的统帅项羽一眼就看出来,切断章邯、王离两军的联系是解巨鹿之围的关键。

因此,项羽先派英布、蒲将军带着2万机动部队骚扰章邯军粮道,英布、蒲将军获胜鼓舞了士气,并把章邯军吸引到甬道附近,然后才有项羽的“破釜沉舟”。而王离军军粮供应减少,士气下降,必然应变缓慢。项羽就利用王离军这个犹疑的时间差,全军如同闪电一般击退章邯军,切断两军联系,并且从章邯军手里获得大批的军粮。

显然,巨鹿之战的完胜,是运棋先读,胜在谋,而非勇。而项羽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排得上号的军事家,也是当之无愧的。

项羽杀宋义后,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于是,项羽派遣当阳君和蒲将军率领两万人渡过黄河,救援巨鹿。他们与秦军交战,小获胜利。陈馀再次请求出兵。项羽率全军渡过黄河,并把所有渡船沉入河底,把做饭的锅全部砸烂,把居住的房屋全部烧毁,只带了够三天吃的干粮,以此表示要决一死战、决不后退的决心。于是,项羽率军到达巨鹿后,包围了王离率领的军队。楚军和秦军经过九次恶战,截断了秦军的粮道,大破秦军,杀死苏角,俘获王离。涉间不向楚军投降,自己焚烧而死。

当时,楚军在诸侯中最为强大。在巨鹿城下救援赵国的诸侯军队有十几路,但没有人敢出战。等到楚军进攻秦军时,诸路将领都在各自的壁垒上观望。楚国士兵无不以一当十。楚军呼声震动天地。诸侯的军队人人心惊胆颤。打败秦军后,项羽召见诸侯的将领们。进入辕门后,他们无不跪在地上,用膝盖前行,都不敢抬头仰视。项羽从此成为统率诸侯军队的上将军。诸侯们都归服于他。

公元前207年,项羽命人把做饭的锅全砸烂,把渡江的船全弄沉,把居住的营地全烧掉,全军只带了三天的干粮,三万楚军抱着战斗到死绝不回头的决心,凶猛无比地嘶吼着往王离的三十万秦军冲去。

项羽的部队和王离的军队进行了九次恶战,楚军们全都以一当十,英勇无比,在战斗时呐喊声直冲云霄,士气销金如泥,九次全部取得了胜利,把旁边的诸侯军队看到心惊胆战。

其时当时虽然楚国的军队最强大,但围在巨鹿城下救援赵国的诸侯军队少说也有十好几只,但慑于进攻的王离部队的强悍,以及打外援的章邯军队的凶猛,各路诸侯军都蛰伏在那里做壁上观,无一敢出来应战。

如今看到项羽豪气冲天,主动出击,居然以3万人把30万的王离部队打得落花流水,无不从心底里生出泼天的敬佩。

以至于后来项羽打败全部秦军后,召见各路诸侯的将领们时,他们全都跪伏在地上,连头都不敢抬,完全臣服于他。项羽从此成为他们的首领,并自封为西楚霸王。

此次巨鹿之战,成为中外军事史上以弱胜强最成功的战役之一,项羽一战成名,永垂青史。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 项羽本纪》中,称项羽“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在巨鹿之战中,项羽最突出的是破釜沉舟烧屋的壮举,以至于后世人多认为项羽有勇无谋,最后连亚父范增都弃他而去。

其实大家都没有注意到,太史公还有一个词形容项羽,曰“剽悍滑贼”。这足以说明,项羽除了勇猛无敌之外,还相当有计谋。

试想,战场无儿戏,一个有勇无谋的人,怎么可能指挥3万军队,把30万的部队杀得落花流水呢?这一切难道只是项羽运气好,是偶然发生

的吗?!

再仔细分析一下巨鹿之战,就会发现,战事的每一步发展,都是项羽精心筹划的:

-当时秦国自以为,派王离主攻,派章邯打外援,是一盘天衣无缝的好棋。项羽却一眼看穿了秦国的布局;

-所以,项羽先派英布、蒲将军带着2万机动部队骚扰章邯军粮道,断了秦军的粮草,并把章邯军吸引到甬道附近,使之无法实现救援的计划;

-英布、蒲将军的获胜,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此时项羽才使出“破釜沉舟”这强有力的一招;

-王离因为断了粮草,军中士气大为下降,正逢人心不稳,忐忑不安,防守懈怠之时;

-项羽正是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战机,并用破釜沉舟的釜底抽薪之举,做大军的思想政治工作堪称完美致极,把士兵们的士气鼓舞到极致,然后闪电出击,才有了巨鹿之战的巨大胜利。

所以说,巨鹿之战的完胜,项羽先胜在谋略,而非只是孤勇。

所以,称项羽为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军事家之一,应是无人有异议的吧。

读者朋友们,您还知道历史上有哪些一战成名的名人?欢迎给柴叔留言。
介绍一下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8 09:17
  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



  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



  但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



  正是这样已无退路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并包围了秦军和截断秦军外联的通道。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



  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战,决心很大。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