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小调天津快板

怎样说天津快板
1个回答2024-02-16 00:08
啷里啷嘀当,啷里啷嘀当,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夸一夸泱泱江湖到底谁最美丽啊。这香香公主,名气还挺大,可她薄皮大馅十八个褶,长得像包子啊。圣姑盈盈,心狠又手辣,不管长得多么美也没人会选她。这赵敏郡主,她自负美貌哇,虽说也有几分姿色可还差远啦。

圆圆阿珂,母女一样差,只有老桂小桂两笨蛋才会要她俩。小龙女王语嫣,就是两个花瓶呀,五分幼稚两分呆,再加三分傻。要说谁最美,还得黄蓉呀,当年克林顿,亲自拜访她,一边握手一边笑还说了一番话:“黄蓉黄蓉,长得美极啦,用我们美国话叫外瑞古打。小莱跟你比,天上地下,谁不知道你是金庸笔下第一美女啊?郭靖好福气,哪世修来的啊?我好嫉妒啊,真想打死他,可一想到十八掌,只好做罢啦。今晚宴会,我不想吃别的啊,只要黄蓉你的拿手好菜我就满足啦…………咦,我本来想和你说说话,怎么变成快板啦?…………”
急求天津快板词
1个回答2022-09-27 04:32
圣诞节合口呼
求天津快板词
1个回答2024-03-11 13:44
老调《十八愁》

云游天下四大部洲,

人心好比水自流。

君子人交友淡淡如水,

小人交友蜜里调油。

淡淡如水常常在,

蜜里调油不到头。

交朋友要学桃园三结义,

莫学那孙膑庞涓结下冤仇

要说仇,净说愁,

说一段绕口令本是十八愁。

天也愁,地也愁,

山也愁,水也愁。

君也愁,臣也愁,

穷也愁,富也愁.

老的愁,少的愁,

爹爹愁,妈妈愁,

小伙子也愁姑娘愁。

屎壳郎愁,耗子愁,

驴愁牛愁各有分由。

天愁不下甘露雨,

地愁五谷不能收。

山愁就怕樵夫砍,

水愁愁的流不到头。

君愁四下刀兵起,

臣愁就怕一笔勾。

穷愁就怕穷到底,

富愁也怕贼人偷。

老的愁嘴里没牙咬不动肉,

少愁愁了个少白头。

爹爹愁儿子大了不行孝,

妈愁女大不可留。

小伙子愁娶不上媳妇打光棍,

姑娘愁说媒的不到家里头。

屎壳郎愁的身上臭,

耗子愁的总偷油。

驴愁做成五香肉,

牛愁就怕西北风飕。

飕来飕去牛飕瘦,

送到汤锅宰老牛。

牛肉推到长街上买,

肝花肠子作了饶头。

剩下几块牛骨头,

匠人就把色子抠。

三对着四,二对着五,一对着六,

耍钱的扔来掷去的磨骨头,

一辈子它也出不了头。
天津民间故事
1个回答2022-05-08 14:15
王藜阁捐修凤河东堤
有没有关于天津的民间传说或者神话故事
1个回答2024-02-19 15:12
天津的西郊杨柳青,是远近闻名的大镇。它的得名还有一段传说呢!



  清朝的乾隆皇帝,是个喜动不喜静的人。据说,他要拆东陵盖西陵,被刘罗锅奏了一本,说按照“大清律”,偷坟掘墓,“斩立决”。皇帝犯了律条怎么办?刘罗锅又出了注意:明下江南,暗里充军。嘿!人们说过“苏三起解”、“林冲发配”,谁见过皇帝“充军”。



  自然,这皇帝充军,既不披枷带锁,也无人押解。只不过让人陪着游山玩水罢了。



  这年阳春三月,乾隆和刘罗锅从通州上船,沿运河泛舟南下。到了卫津镇(即今天的天津市),在北河口休息,又顺流向西南而去。行到古柳口,乾隆忽然“呀”的一声,满脸堆笑,两眼放光,直瞧南岸。原来岸上有个十七、八岁的农家少女,手提着竹篮儿,正走向河边。这姑娘面貌秀丽,体态苗条,虽不敷脂粉,却容光照人。姑娘蹲在河边,取出篮中的衣服浸泡在水中,举起棒槌,在洗衣石上锤起来。忽然,“哗啦”一声,一尾金红色大鲤鱼在姑娘面前的河面上跃起来。姑娘机灵地丢下棒槌,去抓鱼。抓空了,鱼尾一摆,溅了她一脸水。姑娘一边擦拭着脸上的水,一边开心地笑起来,娇态可掬。这情节,迷住了乾隆。他目不转睛的看着。船过去好远,乾隆还扭着脖子向后看。



  刘罗锅禁不住在旁窃笑,故意问道:“万岁爷,您说世界上什么东西力量最大?”乾隆不假思索答道:“虎呗!”



  刘罗锅微笑着摇摇头。乾隆又说:“豹呗!”刘罗锅还是摇头。乾隆又说了狗熊、大象等一大堆,刘罗锅一概摇头。乾隆微怒道:“那你说是什么?”刘罗锅神秘地低声道:“是女人。”“女人?”乾隆脸上一热,随即问道:“为什么?”刘罗锅说:“臣不敢说。”“恕你无罪!”“臣方才看见,那河边的女子把龙头都牵引过去了。”乾隆面红耳赤,但仍狡辩:“朕不是看那女子,是看那堤上的杨柳。你看那参天的杨柳,婀娜的柳条,多么青翠,多么可爱呀!”他突然以守为攻地问:“刘爱卿,此处是什么所在?”刘罗锅一怔,他并不知道这运河畔的小村镇原叫太平庄,后又改名为古柳口。但他毕竟足智多谋,便顺着皇帝的意思说:“此处是杨柳青!”“杨柳青?对,是杨柳青!”乾隆和刘罗锅都会心地笑了。



  过去常说皇帝金口玉言,一句话说出去就是钦定御封。从那时起,天津西郊的那个村镇就叫杨柳青了。杨柳青出美女也成了口头禅了。



  老百姓说,杨柳青是块宝地。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水丰、肥足、土质好,杨柳青种植的菜瓜个大、光滑、酸甜适口。所以有“杨柳青的菜瓜——酸甜的”这样的歇后语。



  由于自然水质好,加上配方好,杨柳青的醋也别具风味,先酸后甜,为调味佳品,与山西、镇江的名醋相媲美。



  杨柳青还以“杨柳青年画”驰名,关于杨柳青年画的传说很多。殊不知,杨柳青居民对刻砖艺术也很热爱,几乎每家门前的正上方都悬着一块刻砖,而且每家每户的刻砖图案各不相同,似乎这刻砖是门徽一样。人们只要对门前的刻砖看上一眼,就立刻会说出这家主人的姓氏来。应该说,杨柳青是一个民间艺术之乡。
有没有关于天津的民间传说或者神话故事
1个回答2024-02-04 14:27
天津的西郊杨柳青,是远近闻名的大镇。它的得名还有一段传说呢!



清朝的乾隆皇帝,是个喜动不喜静的人。据说,他要拆东陵盖西陵,被刘罗锅奏了一本,说按照“大清律”,偷坟掘墓,“斩立决”。皇帝犯了律条怎么办?刘罗锅又出了注意:明下江南,暗里充军。嘿!人们说过“苏三起解”、“林冲发配”,谁见过皇帝“充军”。



自然,这皇帝充军,既不披枷带锁,也无人押解。只不过让人陪着游山玩水罢了。



这年阳春三月,乾隆和刘罗锅从通州上船,沿运河泛舟南下。到了卫津镇(即今天的天津市),在北河口休息,又顺流向西南而去。行到古柳口,乾隆忽然“呀”的一声,满脸堆笑,两眼放光,直瞧南岸。原来岸上有个十七、八岁的农家少女,手提着竹篮儿,正走向河边。这姑娘面貌秀丽,体态苗条,虽不敷脂粉,却容光照人。姑娘蹲在河边,取出篮中的衣服浸泡在水中,举起棒槌,在洗衣石上锤起来。忽然,“哗啦”一声,一尾金红色大鲤鱼在姑娘面前的河面上跃起来。姑娘机灵地丢下棒槌,去抓鱼。抓空了,鱼尾一摆,溅了她一脸水。姑娘一边擦拭着脸上的水,一边开心地笑起来,娇态可掬。这情节,迷住了乾隆。他目不转睛的看着。船过去好远,乾隆还扭着脖子向后看。



刘罗锅禁不住在旁窃笑,故意问道:“万岁爷,您说世界上什么东西力量最大?”乾隆不假思索答道:“虎呗!”



刘罗锅微笑着摇摇头。乾隆又说:“豹呗!”刘罗锅还是摇头。乾隆又说了狗熊、大象等一大堆,刘罗锅一概摇头。乾隆微怒道:“那你说是什么?”刘罗锅神秘地低声道:“是女人。”“女人?”乾隆脸上一热,随即问道:“为什么?”刘罗锅说:“臣不敢说。”“恕你无罪!”“臣方才看见,那河边的女子把龙头都牵引过去了。”乾隆面红耳赤,但仍狡辩:“朕不是看那女子,是看那堤上的杨柳。你看那参天的杨柳,婀娜的柳条,多么青翠,多么可爱呀!”他突然以守为攻地问:“刘爱卿,此处是什么所在?”刘罗锅一怔,他并不知道这运河畔的小村镇原叫太平庄,后又改名为古柳口。但他毕竟足智多谋,便顺着皇帝的意思说:“此处是杨柳青!”“杨柳青?对,是杨柳青!”乾隆和刘罗锅都会心地笑了。



过去常说皇帝金口玉言,一句话说出去就是钦定御封。从那时起,天津西郊的那个村镇就叫杨柳青了。杨柳青出美女也成了口头禅了。



老百姓说,杨柳青是块宝地。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水丰、肥足、土质好,杨柳青种植的菜瓜个大、光滑、酸甜适口。所以有“杨柳青的菜瓜--酸甜的”这样的歇后语。



由于自然水质好,加上配方好,杨柳青的醋也别具风味,先酸后甜,为调味佳品,与山西、镇江的名醋相媲美。



杨柳青还以“杨柳青年画”驰名,关于杨柳青年画的传说很多。殊不知,杨柳青居民对刻砖艺术也很热爱,几乎每家门前的正上方都悬着一块刻砖,而且每家每户的刻砖图案各不相同,似乎这刻砖是门徽一样。人们只要对门前的刻砖看上一眼,就立刻会说出这家主人的姓氏来。应该说,杨柳青是一个民间艺术之乡。
天津快板经典段子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16 22:57

天津快板经典段子如下:

Tom:来到了天津卫啊,(我是)嘛也没学会,学会了开汽车,压死二百多,警察来找我,吓我一哆嗦,我是连滚带爬就钻进了耗子窝,进了耗子窝,嘿,里边还真不错,我左看右看界还真阔,耗子见了我,吓的是直哆嗦,又稍息又立正还跪下把头磕。

Jerry:二伯二伯,长消判镇的可真不错,脸上的麻子一个赛一个,你家买黄豆啊,可不用带家伙, 一窝一个足能装二斤多。

Tom:你吃饱撑的,你别拿我找乐,贫冲册嘴刮舌我看你是不想活,看你界小身拿粗板,么滴个儿,小鼻子小眼儿还愣充是模特,你要是不服,咱们就抄家伙,上一拳我下一脚我来个得和勒。

Jerry:界he地间儿小啊,咱开洼去比活。

Tom:走!谁怕谁啊。

Jerry:二伯你前边儿走,我后边儿紧跟着。

Tom:得,你要跳海河啊!二伯我陪着,你要下油锅,我马上捡柴。

如何调理口舌生津
1个回答2024-02-03 18:56

不要贪凉,注意饮食规律,保养好脾胃。

中医的滋阴药可以增加口腔,咽喉,声带的腺体分泌,因此服用这类药物,大多数有口舌生津之感。

这类中药,以传统用水煎煮的方法较为有效。

天津民俗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14 05:48
首先,是在天津市内延续着和全国其他地方都有差异的一项婚礼风俗 即必须午时后 (中午12点以后)迎亲的人才能出发去接新娘 且最晚必须在太阳落下前将新娘娶进门 没(MO)了太阳才进门的 暗意为二婚,好像在其他地方却都是必须在上午迎新娘进门的 这一习俗曾经被外地人称之为天津一大怪 具体什么原因 这个到还真无从考证

还有就是 新郎新娘在大婚前一天开始就不可以再见面了 直到典礼前 新郎将新娘迎下花车 ,老人都说这之前见面会被认为不吉利哦 不过现在这种迷信基本么有喽~~

新婚前一晚 新郎家里一般会找来新郎的朋友 或亲戚中的男孩子们(据说好像必须是处男的吧) 到新房里住一晚 老例儿讲究叫“童男压床” 新人卧室的床上四角再放四个苹果 图个吉利平安 这个习俗有的人家还保留噢

呵呵( 我家哥哥上个月美其名曰 帮哥们儿 朋友忙 在人家结婚前一晚去新房住呢 汗~~ 说是去压床 其实一群大老爷们 跟打狼一样都去了 结果打了半宿牌 后半宿都睡的东倒西歪的 我晕~~)

再来说新娘家

自己家的姑娘马上就要到人家作媳妇了,新娘的母亲在大喜日子前一晚要给新娘梳头即“上头”并用两根细棉线叠着自下往上给新娘开脸, 还要准备4,6,8个双数倍数煮熟的红皮鸡蛋放进新娘随身的包里 (煮鸡蛋的习俗现在有的人家还是有的 但是开脸和上头 就很少见了哦 )



新婚当天 早上 新郎家大门前要张贴大红烫金的双喜字两对 新娘家门前同样,只是双喜变成了单喜字 同样向大家宣告喜讯

大喜之日 喜面是两家必定要准备的,用来招待四面八方赶过来贺喜的亲朋 一般的家里早分配好主厨打下手的各个角色从早上开始就要为中午这顿精致美味,

也有的人家会提前很久到外边饭店预订婚礼当天的这顿喜面。这配料丰富的打卤面条 第一炉面条出锅 还要分送给邻居朋友家里 以分享喜气图吉利(哎 说实话 也许我本人天生对吃的东西要求并不高 但是我觉得世界上最好吃的面恐怕就是参加婚礼时中午吃到的一碗喜面了吧 材料全味道好 寓意喜庆吉祥 呵呵 )

吃饱饱的 该接新娘喽

新郎家里负责接亲的 一般是新人的女性的长辈带着一众女性的同辈 人数没有太具体的安排 一般为单数 3.5.7.等等 加上娶进门的新娘 一起接回来的人数正好为双数 意味“去单回双” 接亲的准备好红色的包袱皮 内要包新娘的嫁衣 婚鞋 准备好的头花 双喜字花 红色的龙凤花等 这些是要新娘要穿戴的

还有苹果四枚 准备好到娘家接亲的同时 还要用包袱里的两个苹果换娘家的两个苹果带回婆家 准备妥当 浩浩荡荡的接亲队伍就出发了~
儿童歌曲 调色板
1个回答2024-03-01 23:32
南拳妈妈?

这分明是儿童歌曲嘛。是今年央视少儿歌曲大赛推荐88首里的。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