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大鼓鼓王沈伯军

架子鼓考级只考小军鼓吗
1个回答2024-03-22 20:28

架子鼓考级不是只考小军鼓。

小军鼓考级主要针对小军鼓一个部分,即架子鼓里最重要的其中一个部分;架子鼓考级则是考察包括小军鼓的整套鼓的运用。

相关信息介绍:

架子鼓考级的考试技巧

1、架子鼓采用五线谱的低音谱表,低音大鼓在第一间,小鼓在第三间,一桶鼓在第四间,二桶鼓在第四线,落地鼓在第二间,大立镲分别记在上加二间和上加一线,踩镲写在下加一间和上加一间。

2、小鼓击奏法,击奏时,双手握槌,双臂向上自然弯曲置于鼓面上,右手拇指的第二关节和食指的二三关节握鼓槌柄部,食指与拇指的第三关节自然并拢,无名指、中指、小指的掌心弯曲,与槌柄保持一定的间隙以控制鼓槌。

3、踩镲踏奏法,用左脚踏击,击奏要领是将脚跟踩在踏板的后端,以踝关节为轴,由脚前掌踏击踏板,当脚前掌击下后,不需要立即返回而需控制延音,造成封闭的音响效果,这也是与右脚大鼓不同之处。

澧州大鼓里面的加官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15 16:37
我没有见过这里的内容,不清楚它的大鼓里面说的加官是什么意思?你最好问一下,懂得澧州大鼓的人
澧州大鼓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31 01:59

关于澧州大鼓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周孝王母亲喜欢听故事,为表孝心,讨得母亲欢心,周孝王便时常陪伴母亲左右,还经常边敲桌子,边给母亲讲故事。周孝王孝敬母亲的故事感人至深,令人景仰,其事迹与行为逐渐流传至民间。后来,人们将敲桌子又演化为敲竹筒、敲瓦盆,最终发展成孝鼓,到庄子时已形成了丧鼓。
至今,澧县艺人中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周公治其礼,孔子治诗书,庄子治其打丧鼓。”大鼓声声传孝心,澧州大鼓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孝德孝义。 清朝嘉庆年间,澧州有一落第秀才苏金福(1779年-1842年),因屡试不中而浪迹江湖,结识了不少民间艺人,并爱上了丧鼓艺术。他利用自己的满腹才华对丧鼓进行改革,规范整理了唱腔,定出了一流、二流、三流、慢板、数板等板式,大大提高了丧鼓的艺术表现力。
他后半生致力于鼓词创作,先后改编、创作了《白蛇传》、《半日阎罗》 《白马驼尸》 《京都风云》 《小八义》等20多个唱本,为澧州民间艺人奉作范本。对艺术的痴狂与热爱,奠定了苏金福的大鼓人生。对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也注定了他必然要成为艺人们永远铭记与膜拜的师祖。
从可查的七代艺术师承关系着手,由此推算,澧州大鼓艺术的发展史应在四百年以上。

小军鼓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11 04:23

小鼓(Snare drum,又称小军鼓、响弦鼓),是一种具有响弦(Snare)横置在鼓面的打击乐器。 常出现于军乐队、管弦乐团、管乐团等,以一线或者低音谱记谱。

如何学好小军鼓?
1个回答2024-03-06 05:53

专业学习小军鼓一定要找一个科班出生的打击乐教师指导.这时学习能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中千万不要追求进度,建议打好基础。3,小鼓的学习是学习其他打击乐的基础,可以说是最难学的。我是科班出生,知道这个乐器的学习非常不容易,一定接受专业的教学指导这个年龄段学习乐器是最好的时候,原因如下、负担最少,启蒙学习的好时机,多练习基本功,这个决定学习是否可持续。小鼓的学习很系统;2,每一个阶段会有不同的基本功和要求,练好了终生受益,否则只能学到一定的时间就再也无法学习下去了。4.小军鼓的选择要看家庭的经济状况来定,当然价格越贵鼓的质量越好:1.这个时候是他最天真无邪

小军鼓和行进小军鼓的区别
1个回答2023-10-11 00:36
都是一种东西啊,硬要说有区别就告滑孙是有无背带了╮让袜(╯_╰)╭
然后会根据乐曲需要,用到袜链不同材质尺寸的鼓。
来安县第二小学鼓号队表演
1个回答2024-03-01 12:55
墨西哥的第一国花是仙人掌。墨西哥主要居民是印第安族的阿斯特克人。相传最初部族神指点他们向南迁移,并说,当看到一只老鹰站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条蛇的地方,就证明那里富足、吉祥、可定居下来,会繁荣兴旺。他们走到墨西哥,果然看到预示的景象,便在那里定居。仙人掌成为他们坚强不屈,为捍卫自己民族利益而英勇斗争的标志。
铜鼓县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15 08:45

铜鼓县是江做裂西省宜春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江西省西北边陲,修河上游,介于东经114°05′至114°44′,北纬28°22′至28°50′之间。东邻岩信宜丰县,南接万载县,西界湖南省浏阳县(市)、平江县,北连修水县。地形西宽东窄,略呈三角形。总面积154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7%,丘陵盆地占13%,有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20座,属典型的山区。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7.4%。纯枣闭辖6 镇3乡4个国有林场。全县人口14万,70%为客家人,是赣西北客家人聚居中心,通行怀远话(客家语铜鼓片)与赣语昌靖话,客家文化较为浓郁。

澧州大鼓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3-12-09 09:29

关于澧州大鼓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周孝王母亲喜欢听故事,为表孝心,讨得母亲欢心,周孝王便时常陪伴母亲左右,还经常边敲桌子,边给母亲讲故事。周孝王孝敬母亲的故事感人至深,令人景仰,其事迹与行为逐渐流传至民间。后来,人们将敲桌子又演化为敲竹筒、敲瓦盆,最终发展成孝鼓,到庄子时已形成了丧鼓。
至今,澧县艺人中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周公治其礼,孔子治诗书,庄子治其打丧鼓。”大鼓声声传孝心,澧州大鼓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孝德孝义。 清朝嘉庆年间,澧州有一落第秀才苏金福(1779年-1842年),因屡试不中而浪迹江湖,结识了不少民间艺人,并爱上了丧鼓艺术。他利用自己的满腹才华对丧鼓进行改革,规范整理了唱腔,定出了一流、二流、三流、慢板、数板等板式,大大提高了丧鼓的艺术表现力。
他后半生致力于鼓词创作,先后改编、创作了《白蛇传》、《半日阎罗》 《白马驼尸》 《京都风云》 《小八义》等20多个唱本,为澧州民间艺人奉作范本。对艺术的痴狂与热爱,奠定了苏金福的大鼓人生。对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也注定了他必然要成为艺人们永远铭记与膜拜的师祖。
从可查的七代艺术师承关系着手,由此推算,澧州大鼓艺术的发展史应在四百年以上。

春游澧县城头山的作文.
1个回答2024-05-09 21:40
  我们去春游
  文章作者:吓死丶宝宝颜le
  春天天气暖洋洋,我们学校组织春游活动。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到天波城。一路上我们看到一座座的高
  楼、来来往往的汽车、变化不断的红绿灯。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
  城头山,山上绿树成荫,花儿开了,草儿绿了,眼前一片美丽景象
  。下山了,我们往目的地走去,我们走了很长时间,大家都累了,
  这时老师说:“天波城,快到了”。大家听了高兴起来,忘了劳累
  。到了天波城,我们看到了一排排整齐的楼房,还看到了河水清可
  见底,碧得发亮,河面上有一群鸭子在戏水,鱼儿在水中快乐地玩
  耍。我们到了草地上有的吃东西,有的玩耍,还有的看书。到了吃
  午饭时间,同学们把自己喜欢吃的分给别人吃。吃过午饭,我又排
  着整齐的队伍唱美妙动听的歌曲走向别处游玩,我们来到草地上一
  起做游戏。
  这次的春游真好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