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冰评书火烧博望坡

火烧博望坡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2 15:33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出山伊始,即逢夏侯敦引十万曹兵,气势汹汹奔新野杀来,声言一阵擒刘备、活捉诸葛。刘备闻报,将剑印付与诸葛亮,命众将皆听其号令。于是,诸葛亮将关羽、张飞、赵云、刘备诸人一一派出城外,各个吩咐如此如此。

由于三往隆中,才请得诸葛亮出山,此后刘备与诸葛亮亲好日密,自然冷落了关、张二弟,早就引起关羽、张飞二人对诸葛亮的不满。现在大敌当前,眼看着一个年轻人发号施令,指东挥西,关羽忍不住问:“我等皆出迎敌,未审军师却作何事?”孔明曰:“我只坐守县城。”张飞大笑曰:“我们都去厮杀,你却在家里坐地,好自在!”张飞等人十分气愤,刘备亦疑惑不定;倒是关羽却说:“三弟,我们就先按他的计谋去做,等他的计谋不灵验了、回头再和他算账”。

结果,诸葛亮略施小计,在博望坡用火攻大败曹军,终令关、张等人折服。书中有诗为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以上是《三国演义》书中说写,我们不妨用这个案例来点假设分析,看看这次战役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假设一、如果刘备不胜任诸葛亮

如果刘备不充分胜任诸葛亮,而是处处防着诸葛亮,甚至连曹军兵临城下这样的紧急军情都避开诸葛亮、兄弟几个关起门来私下商议;那么,刘备三顾茅庐请来的诸葛军师,只是挂了一个空头衔而且;除了给刘备带来“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虚名外,实在再没有别的用处,自然不会有“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的伟大胜利!

假设二、如果关、张表面支持,暗中对抗

如果关、张不按着诸葛亮的命令来部署和指挥军队,他们自行其事、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胡搞瞎搞!那么,诸葛军师这次战役的整体战略意图就得不到完整的实施,自然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招致失败!更坏的是:如果没有达成预期战略目标或者失败后,关、张不实事求是反映情况,而恶意地将责任推到诸葛亮的策划谋略之上……诸葛亮就算有“舌战群儒”的本事,我想他一定无法辩驳关、张联手的攻击 —— 因为他们是“老大”的兄弟。这样一来,诸葛军师就命运多舛了!自然不会再有后来的火烧新野、火烧赤壁、联吴抗曹、入蜀平夷……也许历史上就不会出现“三国鼎足”之势。

假设三、如果关、张公开抗命,刘备声言“尽力而为”

假设关、张仗着自己是“老大”的兄弟,又手握重兵,公开抗命;而刘备不仅不制止,反而这样说:“他们与我桃园结义,自破黄巾起,征战多年,不可能因为你来了,要为了你一个人而改变他们的习惯……他们能做到的就做,做不到的就暂时不做吧!”这样一来,诸葛亮再有通天的本事,也无济于事!一个良好的策划被肢解得七零八落,得不到完整的实施,自然博望一战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历史也许就会重写。

所幸的是,这只是假设而已。刘备尽管“疑惑不定”,但是在自己没有更好的主张的情况下,还是胆战心惊地胜任了诸葛亮这第一回,并给予了极大的权力 —— 交付剑印!因此,说明刘备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贤明的君主。“疑惑不定”说明刘备也是普通人而不是神仙,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平凡人,具有平凡人的情感和心性;而付与诸葛亮极高的权力,正体现刘备这个普通人不平凡的那一面,刘备是一个能克制自己情绪和心性的人,这样的人是伟大的。

而书中描写关、张时,张飞性情暴躁但很正直,个性飞扬但不跋扈,尽管他对诸葛亮很不以为然,可是他没有因为个人的私愤而影响国家大计,战斗中,他勇敢冲锋,不折不扣地执行自己所领受的军令!所以,张飞乃性情耿直的忠义之士。而关羽则多一个心眼,表象出关羽的机智——“等他的计谋不灵验了,回头再和他算账”!言下之意是:“好!俺就按着你的计谋去做,要是你的计谋不灵验,那就休怪本二爷不客气了!”对诸葛亮的极度轻蔑溢于言表。

从整个战局的谋划和执行过程来看,尽管刘备军中从上到下几乎无人胜服诸葛军师,高层指挥官们甚至当面提出责难!但是,也从这个案例中看到了刘备治军有方,那些高级指挥官们虽然对诸葛军师抱有极大的个人偏见,可是执行命令却不折不扣;他们懂得个人偏见与国家大计之间国事为重的道理!而那时的诸葛亮,深受刘备三顾茅庐所感动,根本不在乎个人名利,也不在意大家对自己的评价,只是想尽心竭力辅佐刘备建立不世之功,以报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因此,面对关、张的责难,他羽扇一摇、一笑了之 —— 心里想:只要你们能够依计而行,我个人受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由于刘备的“疑人且用”,关、张等战将的性情耿直、忠肝义胆,致使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策”得到不折不扣的实施,获得空然成功,为刘备走出困境、建立汉室基业迈开了坚定的第一步!
简述“火烧博望坡”
1个回答2023-11-19 07:20
这是孔明出山后打的第一仗。诸葛亮略施小计,在博望坡用火攻大败曹军,终令关羽、张飞等人折服。史书有诗为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博望坡之战
1个回答2022-10-01 22:42
对,你要想看的精彩就看书,或者在网上搜
《火烧博望坡》出自《三国演义》里的哪一回
3个回答2022-10-09 19:55
出自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博望坡军师出用兵。

无赏析,但有一诗。博望相恃用火攻,指挥如意谈笑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成语,一箭之地《博望烧屯
1个回答2024-02-27 03:12
一箭之地_金山词霸

【拼 音】:
yī jiàn zhī dì

【解 释】:
一箭的射程.比喻不很远的距离.

【出 处】:
元·无名氏《博望烧屯》:“放我一箭之地;埋锅造饭去.”

【示 例】:
他的射击技术;只能达到~.
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连营七百里.以上都是诸葛亮的吗?
1个回答2022-11-05 17:16
这个 火烧博望 火烧新野都是罗贯中烧的
火烧赤壁是周瑜 诸葛亮参与有功
火烧连营是陆逊
你要是说三国演义的话 前面三个都给诸葛亮吧
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连营七百里。以上都是诸葛亮的吗?
3个回答2022-08-03 17:07
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都有诸葛亮的功劳,火烧连营七百里是东吴陆逊打败刘备的战役。
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连营七百里。哪项不是?
4个回答2022-11-07 05:15
都不是啊。博望是徐庶烧的,新野是刘备烧的,赤壁是周瑜烧的,联营是陆逊烧的。
真三国无双3博望坡怎么打
2个回答2022-08-25 23:35
先到红点,再按照卧龙指示引诱敌将到埋伏地点,引发火烧博望,敌人中计后士气会降低,打起来会容易点
关于火烧新野.火烧连营七百里.火烧博望坡的是刘备,火烧赤壁的是周瑜是不是真的
2个回答2022-11-08 10:57
火烧新野:假的,演义编造
火烧连营:真的,夷陵之战的制胜点
火烧博望坡:真的,刘备干的
火烧赤壁:还能有假么?周郎干的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