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相声发展史

广州有哪些历史名人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1 23:19
1、洪秀全--{1814--1864年}广东花县官禄布村人,1851年1月11号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率众起义,国号称太平天国。

2、詹天佑--{1861--1919年},爱国铁路工程师,南海人,1873年考取第一批留学幼童生赴美学习。

3、康有为--{1858--1927年}广东南海丹灶苏村人。发动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国外。

4、孙中山--{1866--1925年}名文,号逸仙,曾用中山憔笔名故雅称中山。广东香山{今中山}翠亨村人。领导辛亥革命。
广州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4-17 01:04

孙中山 香山-中山 革命先行者。

洪秀全 广州-花都 太平天国天父。

康有为 南海 维新变法领袖。

梁启超 新会 维新变法领袖。

袁崇焕 东莞 明朝抗清爱国名将 。

詹天佑 南海 中国铁路工程之父。

肖友梅 香山-中山 中国近代音乐之父。

广州市花都区的历史人物?
1个回答2024-04-19 16:11
洪秀全(1814.1.1~1864.6.1)



拜上帝会创始人,太平天国农民 运动领袖。原名仁坤,广州花县(今广州花都)人。出生于中等农家,自幼聪明好学,立志走科举成名道路。在多次赴考均遭失败后,萌发了叛清思想。1843年6月,与冯云山、洪仁创立拜上帝会,在广西贵县建立了拜上帝会的第一个立足点。撰写《百正歌》、《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为太平天国革命奠定理论基础。1847年8月在广西桂平县建立拜上帝会总机关。1851年(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辛开元年)1月11日,率会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随后建号太平天国。1851年3月,在东乡称“天王”,建立“五军主将制”;9月克永安(今蒙山),封王建制,奠定了太平天国的政权模式。1853年3月,定都南京,改称“天京”。1856年9月,因内部矛盾激化和石达开叛变分裂,太平天国走向失败,虽经努力也未能挽救。1862年,清政府与英法联军镇压太平天国。1864年(同治三年,太平天国甲子十四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陷落,太平天国灭亡。

著有《洪秀全集》。
广州有哪些历史名人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17:27
1、洪秀全--{1814--1864年}广东花县官禄布村人,1851年1月11号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率众起义,国号称太平天国。

2、詹天佑--{1861--1919年},爱国铁路工程师,南海人,1873年考取第一批留学幼童生赴美学习。

3、康有为--{1858--1927年}广东南海丹灶苏村人。发动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国外。

4、孙中山--{1866--1925年}名文,号逸仙,曾用中山憔笔名故雅称中山。广东香山{今中山}翠亨村人。领导辛亥革命。
广州历史人物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2 10:06
1、洪秀全--{1814--1864年}广东花县官禄布村人,1851年1月11号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率众起义,国号称太平天国。

2、詹天佑--{1861--1919年},爱国铁路工程师,南海人,1873年考取第一批留学幼童生赴美学习。

3、康有为--{1858--1927年}广东南海丹灶苏村人。发动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国外。

4、孙中山--{1866--1925年}名文,号逸仙,曾用中山憔笔名故雅称中山。广东香山{今中山}翠亨村人。领导辛亥革命。
广州花都区的历史文化
1个回答2024-03-20 19:50
花都区在汉朝属番禺管辖,隋朝属南海县辖,宋以后分属番禺、南海县辖。清康熙二十五年即公元1686年取南海、番禺两县部份区域置县,因县城近花山,定名花县,属广州府。太平天国革命领袖洪秀全就诞生在这里。民国时期,花县主要由省直辖。建国后先后隶属江北专区、珠江专区、粤北行政区、佛山专区。1960年4月划为广州市属县。1993年6月18日,经国家批准,撤县设市,定名为花都。由省人民政府委托广州市代管。2000年5月21日又经国家批准撤市设区,成为广州市花都区。花都区人文资源非常丰富,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故乡。
有哪些广州名人史
1个回答2024-03-28 15:33
广州名人 

领域
姓名

商界

伍崇曜*

文学界

梁佩兰*、梁廷柟、陈澧*、谭莹*、杨孚*、屈大均*、黄世仲*、陈少白、周汝钧*

哲学界

湛若水*、梁启超、康有为*

书画界

沙飞*、商承祚*、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

戏剧界

千里驹、红线女

影视界

蔡楚生、黎民伟

音乐界

冼星海*、马思聪

医学界

伯驾、黄省三*、梁培基、黄振龙、梁毅文*

起义界

黄萧养、洪秀全*、洪仁玕*、冯云山*、陈开

革命界

胡汉民*、谭平山、李济深、廖仲恺、刘永福、朱执信*、陈济棠、许崇智*、潘达微*、潘文治*、孙中山、何子渊、黄兴、丘逢甲

军事界

关天培、颜浩长*、邓世昌*

政治界

任嚣、赵佗、崔与之*、林云陔、梁诚*、何香凝*、陈友仁、伍廷芳、伍朝枢、刘纪文、孙科

实业界

黄秉常、张振勋、马应彪、蔡昌、潘仕成*

科技界

丁颖、邹伯奇

工程界

吕彦直、詹天佑*

教育界

梁宗岱、陈寅恪、张竞生、许广平*、许崇清*、陈序经、钟荣光

武林界

黄飞鸿、铁桥三*、洪熙官*

宗教界

罗孝全、达摩、惠能法师、本焕、本觉禅师、明生法师
广州花都的历史人物
1个回答2024-03-14 07:24
洪秀全(1814.1.1~1864.6.1)

拜上帝会创始人,太平天国农民 运动领袖。原名仁坤,广州花县(今广州花都)人。出生于中等农家,自幼聪明好学,立志走科举成名道路。在多次赴考均遭失败后,萌发了叛清思想。1843年6月,与冯云山、洪仁�创立拜上帝会,在广西贵县建立了拜上帝会的第一个立足点。撰写《百正歌》、《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为太平天国革命奠定理论基础。1847年8月在广西桂平县建立拜上帝会总机关。1851年(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辛开元年)1月11日,率会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随后建号太平天国。1851年3月,在东乡称“天王”,建立“五军主将制”;9月克永安(今蒙山),封王建制,奠定了太平天国的政权模式。1853年3月,定都南京,改称“天京”。1856年9月,因内部矛盾激化和石达开叛变分裂,太平天国走向失败,虽经努力也未能挽救。1862年,清政府与英法联军镇压太平天国。1864年(同治三年,太平天国甲子十四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陷落,太平天国灭亡。
著有《洪秀全集》。
广州花都区的历史文化
1个回答2024-04-12 19:56

广州花都区的历史文化:

1、灰塑

灰塑,俗称“灰批”,是岭南建筑的传统装饰,是中国民间工艺的瑰宝。根据《宋高僧传》卷十八的有关记载,灰塑在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就已经存在。以后,灰塑在明清两代最为盛行,尤以祠堂、庙宇、寺观和豪门大宅用之最多。

2、盘古王诞

盘古王诞是花都区传统的民间活动。每年农历八月十二日为诞日,诞期活动从农历八月十二日到八月十五日,盘古神坛为固定的活动场所。

清朝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读书人邱毛松在狮岭炉山(现盘古王山)半山腰发现一块石碑,上刻书“初开天地盘古大王圣帝神位”。传说这块石碑原立于梯面盘古庙内,梯面瑶人逃亡时遗落在此。

邱毛松将拾到石碑的农历八月十二日定为盘古王诞日,并修建了盘古神坛,引人前来庆贺。此后,盘古王诞逐渐发展成为影响珠江三角洲和粤北一带、内容丰富、场面热闹的传统民间活动。附近各乡都组织舞狮队到盘古神坛前汇演,还有唱大戏、闹花灯、抢花炮等民俗活动。

3、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创作文学,富有浓郁的地方语言特色,属于民歌体裁的一种。它继承了《诗经》中《十五国风》的风格,常用“赋、比、兴”的传统手法,又以双关、重叠等手法见长。

除情歌以外,客家山歌还有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逞歌、虚玄歌和猜调、小调、竹板歌等。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联唱、戏曲小品等。客家山歌旋律优美,意境含蓄,被寓为《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

其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押韵上口,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流传。自唐代开始,客家山歌在民间常盛不衰,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广州有无漫展啊?
1个回答2022-11-30 02:28
有啊,08年中国国际漫画文化展(穗港澳动漫游戏展)将于十月一日至五日在广州锦汉展览中心举行,我到时也会去看,你过来吗?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