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左传春秋目录

春秋左传解释春秋左传
1个回答2024-04-10 04:33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证明是左丘明,这是目前最为可信的史料.现在有些学者认为是战国初年之人所作,但均为质疑,因为《左传》中某些文章的叙事风格与其他不符,并无任何史料佐证,只能归为臆测.《左传》对后世的影响也首先体现在历史学方面.它不仅发展了《春秋》的编年体,并引录保存了当时流行的一部分应用文,给后世应用写作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仅据宋人陈骙在《文则》中列举,就有命、誓、盟、祷、谏、让、书、对等八种之多,实际还远不止此,后人认为檄文也源于《左传》.[编辑本段]题解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司马迁、班固等人都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写.唐朝的刘知几《史通·六家》:“左传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唐朝的赵匡首先怀疑《左传》不是左丘明所作.此后,有许多学者也持怀疑态度.很多人都认为写《左传》的左氏并非左丘明.叶梦得认为作者为战国时人;郑樵《六经奥论》认为是战国时的楚人;朱熹认为是楚左史倚相之后;项安世认为是魏人所作;程端学认为是伪书.清朝的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却仍然认为是左丘明所著.康有为则认为是刘歆所作.今人童书业则认为是吴起所作,赵光贤认为是战国时鲁国人左氏所作.现在一般认为《左传》非一时一人所作,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中期(前4世纪中叶),是由战国时的一些学者编撰而成,其中主要部分可能是左丘明所写.《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左丘明,姓左丘,名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 ”.左丘明世代为史官,并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据有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 追问:文章内容的解释 回答:书吧 你把具体的告诉我我给你解释!追问:详细点 额 !嘿嘿嘿 回答:各国国君 讲的他们从兴盛到衰败 其中的王位争夺,仁义 或 暴虐 以及与臣子之间发生的一些事.如果我没记忆错的话一共60卷呢!追问:僖公 二十三 年那篇
春秋左氏传的春秋与左传的关系
1个回答2024-02-07 08:51

《春秋》: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
《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名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左传》以《春秋》为本,并采用《周志》、《晋乘》、《郑书》、《楚杌》等列国资料,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桓谭《新论》进一步认为:《左氏》经之与传,犹衣之表里,相持而成,经而无传,使圣人闭门思之十年不能知也。杨伯峻在《左传》一文中归结《左传》传《春秋》的方式共有四种:即说明《春秋》书法、用事实补充《春秋》、订正《春秋》的错误和增加无经的传文。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史书,和《春秋》没有直接的联系,西汉的今文经博士即谓《左氏》为不传《春秋》。晋人王接说:接常谓《左氏》辞义赡富,自是一家书,不主为经发;《公羊》附经立传,经所不书,传不妄发,于文为俭,通经为长。陈商说:孔圣修经,褒贬善恶,类例分明,法家也;左丘明为鲁史,载述时政……以日系月……本非扶助圣言,缘饰经旨,盖太史氏之流也……夫子所以为经,当与《诗》、《书》、《周易》等列;丘明所以为史,当与司马迁、班固等列。

春秋左传正义的目录
1个回答2023-10-21 02:42

卷一 春秋序
卷二 隐元年,尽二年
卷三 隐三年,尽五年
卷四 隐六年,尽十一年
卷五 桓元年,尽二年
卷六 桓三年,尽六年
卷七 桓七年,尽十八年
卷八 庄元年,尽十年
卷九 庄十一年,尽二十二年
卷十 庄二十三年,尽三十二年
卷十一 闵元年,尽二年
卷十二 僖元年,尽五年
卷十三 僖六年,尽十四年
卷十四 僖十五年,尽二十一年
卷十五 僖二十二年,尽二十四年
卷十六 僖二十五年,尽二十八年
卷十七 僖二十九年,尽三十二年
卷十八 文元年,尽四年
卷十九上 文五年,尽十年
卷十九下 文十一年,尽十五山庆年
卷二十 文十六年,尽十八年
卷二十一 宣元年,尽四年
卷二十二 宣公五年,尽十一年
卷二十三 宣十二年
卷二十四 宣十三年至十八年
卷二十六 成三年,尽十年
卷二十五 成元年,至二年
卷二十七 成十一年,尽十五年
卷二十八 成十六年,尽十八年
卷二十九 襄元年,尽四年
卷三十 襄五年,尽九年
卷三十一 襄十年,尽十二年
卷三十二 襄十三年,尽十五年
卷三十三 襄十六年,尽十八年
卷三十四 襄十九年,尽二十一年
卷三十五 襄二十二年,尽二十四年
卷三十六 襄二十五年,尽二十好派五年
卷三十七 襄二十六年,尽二十六年
卷三十八 起二十七年,尽二十八年
卷三十九 起二十九年,尽二十九年
卷四十 襄三十年,尽三十一年
卷四十一 起元年,尽元年
卷四十二 昭二年,尽四年
卷四十三 昭五年,尽逗袜握六年
卷四十四 昭七年,尽八年
卷四十五 昭九年,尽十二年
卷四十六 昭十三年
卷四十七 昭十四年,尽十六年
卷四十八 昭十七年,尽十九年
卷四十九 昭公二十年
卷五十 昭二十一年,尽二十三年
卷五十一 昭二十四年,尽二十五年
卷五十二 昭二十六年,尽二十八年
卷五十三 昭二十九年,尽三十二年
卷五十四 定元年,尽四年
卷五十五 定五年,尽九年
卷五十六 定公十年,尽十五年
卷五十七 哀元年,尽五年
卷五十八 哀公六年,尽十一年
卷五十九 哀十二年,尽十五年
卷六十 哀十六年,尽二十七年

左氏春秋主要内容和特点 左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7 10:02

  《左氏春秋》记叙了周王室衰微以及诸侯争霸的历史,同时书中囊括了对当时各类礼仪规范、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神话传说、歌谣言语的记述和评论。《左氏春秋》的特点:长于叙事、言事相兼、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

  《左氏春秋》的介绍

  《左氏春秋》又叫做《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的作者一般被认嫌丛为是左丘明。唐朝的赵匡首先怀疑《左传》不是左丘明所作,清朝的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却仍然认为是左丘明所著。

  《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对后世史学文裤者键学都有重要影响。《左氏春秋》的取材范围包括了王室胡巧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

春秋左传翻译
1个回答2024-03-03 15:30

春秋·左丘明《春秋左传》白话释义:

(鲁成公元年)冬十月,(鲁正卿)季文子秃头,(晋)郤克瞎了一只眼,卫国孙良夫是个瘸子,曹国公子手残疾,同时出访齐国。

齐国让秃子给鲁使驾车,瞎了一只眼的人给晋使驾车,让瘸子给卫使驾车,手残疾的人给曹使驾车。(齐顷公之母)萧同侄子在楼台上笑他们。

这些使臣知道了之后很不高兴地走开了,在胥闾门聚在一起商量了好长时间。齐国有知道他们聚谋的人说:“齐国的灾难从此就要开始了。”

原文:

冬,十月。季孙行父秃,晋郤克眇,卫孙良夫跛,曹公子手偻,同时而聘于齐。齐使秃者御秃者,使眇者御眇者,使跛者御跛者,使偻者御偻者。

萧同侄子处台上而笑之。闻于客。客不说而去,相与立胥闾而语,移日不解。齐人有知之者,曰:“齐之患,必自此始矣!”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左丘明与孔子同为春秋末期人,二人关系密切。他曾与孔子一同前往周室,鼎力支持孔子从政,受到孔子的好评。加上左丘明品德高尚,胸怀坦荡,深得鲁侯器重。

作为太史,左丘明非常关心国家政事,积极参政议政。如鲁定公想任命孔子为司徒,打算找三桓进行商议,事先征求左丘明的意见。左丘明说:“孔子是当今的大圣人。

圣人一当政,犯错误的人就很难保住自己的官位。您要任用孔子,却又想和三桓商量,他们怎会支持您的主张呢?”鲁定公百思不得其解地问道:“你怎么知道他们不会同意?”

左丘明笑了笑,回答道:“从前,周朝有个人很喜欢毛皮大衣,同时也很喜欢美味肉食。他想做件价值千金的皮大衣,于是就去和狐狸商量,直接向狐狸索要皮毛;他想办桌味道鲜美的牲祭,于是就去同羊儿商量,直接向羊索要羊肉。话还没说完,狐狸和羊儿便都躲藏了起来。

因此,五年过去了,这人一件皮大衣也没做成;十年过去了,一次牲祭也没做上。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周人的谋略不对。你打算任命孔子为司徒,却召集三桓来商量,这同与狐狸商量做皮大衣、与羊儿商量做牲祭是同一个道理。”

左丘明这样说是因为孔子主张削弱三桓,加强君权,曾向鲁定公提出“堕三都”的建议。“三都”指三桓的三个据点:季孙氏的费邑、叔孙氏的睩邑和孟孙氏的成邑。“三都”是三桓对抗公室的私有据点。

由于三桓住在国都,封邑由家臣掌管,因此“三都”对三桓本身来说同样也是一种威胁。孔子通过游说曾一度使鲁公拆掉了叔孙氏的睩邑,如此这样,左丘明冷静地分析了三桓不会支持鲁定公任用孔子的原因,看到了三桓与孔子之间的矛盾。

所以当鲁定公征求自己的意见时,他便用两个寓言故事比喻说明,建议避开三桓直接任用孔子。于是,鲁定公听从左丘明的建议,没经三桓同意就直接任命了孔子。

周敬王四十一年(约前479) ,晚年的左丘明,眼睛出了毛病,不得不辞官回乡。左丘明辞官还乡后,建立了左史书舍,开始编纂《左传》、《国语》。

左丘明纂修《国语》的时候已经失明了 。但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使他振作起来,将几十年来的所见所闻,各诸候的要闻和君臣容易得失的话记述下来,汇集成著名的历史名著《国语》。《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与《左传》一起成为珠联璧合的历史文化巨著。

文章简介: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它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

该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春秋左传讲的什么?
1个回答2024-02-08 18:31

春秋左传,相传为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悼公十四年。

春秋左传都有哪些故事
1个回答2024-01-21 02:44
春秋和左传里有很多故事。
比如郑袖和美人的故事,郑袖是一个国家的国王的宠妃,哪个国家我就不记得了。有一次有人送了个美人给王,王非常喜欢这个美人。郑袖对美人说:王说最喜欢看你掩住鼻子的样子的。美人就经常在王面前遮掩鼻子,王就问郑袖:美人为什么每次看到我就掩鼻子。郑袖说:美人说你身上有股味道很难闻。王大怒,再次看到美人掩鼻的时候就让人把美人的鼻子割掉了。没有鼻子的人怎么再获得王的欢心呢,郑袖很成功地除掉了情敌。这个故事可是很有名的典型腹黑故事。
春秋左传都有哪些故事
1个回答2023-11-18 14:19
buzhidao
春秋与左传有什么关系
1个回答2024-02-22 15:23
,《春秋》是按时间来的,只有对历史事件的大略记载。《左传》(《左氏春秋》)与《公羊传》(《公羊春秋》)、《谷梁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都是详细阐释《春秋》的书,其中《左传》对《春秋》的阐释重在记事,就是把《春秋》里很简单的记载详细补充,因为是以记叙为主的史料,所以今天提得最多;而《公羊传》是根据《春秋》里的句子,专门阐发微言大义;《谷梁传》则是解释《春秋》里的字词,并说明义理
《左传》和《春秋》是什么关系?
1个回答2024-03-19 03:49
春秋有三种注本:左氏春秋,左丘明注释,公羊春秋,公羊高;谷梁春秋.谷梁赤.一般说,左氏春秋的评注水准较高,后人研究者众.

这有点象脂观斋评点红楼梦一样,大家多半采用他的观点了.



汉代讲授《春秋》经义有三种主要传本,即“公羊春秋”、“谷梁春秋”和“左氏春秋”。传述《公羊春秋》和《谷梁春秋》的公羊高与谷梁赤,均为子夏门人。



另外戏说一句,西厢记也曾叫"崔氏春秋"或"关氏春秋",某年会试,一考生还用这个题了一篇教养交了上去,哈哈,好象用<大唐双龙传>去参加高考一般,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啦.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