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疾忌医告诉我们的道理

讳疾忌医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23 16:58

讳疾忌医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不要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也告诉我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善于接受别人的规劝。

讳疾忌医出自《韩非子·喻老》,名医扁鹊三见蔡桓公,皆看出桓公有病,且一次比一次严重,但桓公却不承认,也不肯就医,终至丧生。

讳疾忌医的故事内容。

名医扁鹊,有一次去见蔡桓公。他在旁边立了一会儿对桓公说:你有病了,现在病还在皮肤的纹理之间,若不赶快医治,病情将会加重!桓公听了笑着说:我没有病。待扁鹊走了以后,桓公对人说:这些医生就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把这个当做自己的功劳。

十天以后,扁鹊又去见桓公,说他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如果不治,还会加重,桓公不理睬他。扁鹊走了以后,桓公很不高兴。再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桓公,说他的病已经转到肠胃里去了,再不从速医治,就会更加严重了,桓公仍旧不理睬他。

又过了十天,扁鹊去见桓公时,对他望了一望,回身就走。桓公觉得很奇怪,于是派使者去问扁鹊。扁鹊对使者说:病在皮肤的纹理间是烫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在肌肤是针石可以治疗的;在肠胃是火剂可以治愈的;病若是到了骨髓里就没办法了,现在桓公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我也无法替他医治了。

五天以后,桓公浑身疼痛,赶忙派人去请扁鹊,扁鹊却早已经逃到秦国了,桓公不久就死掉了。

讳疾忌医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3-01 09:00

  讳疾忌医告诉了我们防微杜渐的道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也应像对待疾病一样,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要虚心听取别人真诚的建议,及时改正。若一意孤行,则可能陷入泥淖而无法自拔,后果将不堪设想。出自:《扁鹊见蔡桓公》。

  原文: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译文

  扁鹊进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对蔡桓公说:“您的身体已染上了疾病,现在病只在体表,如果不及时医治,恐怕病情要加重了。”蔡桓公说:“我没有病。”扁鹊走后,蔡桓公说:“医生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来显示他的医术高明。”

  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已深入肌肤,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更加深入体内。”桓侯不予理睬。扁鹊走后,桓侯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再去进见,对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肠胃中,不医治的话,将会进一步加深。”桓侯又不理睬。

  扁鹊走后,桓侯再一次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地望见桓侯便转身跑了。桓侯因此特地派人去问他为什么这样。

  扁鹊说:“疾病刚侵入体表,用药物敷熏就能够治好;疾病侵入肌肤,用针灸还能够治疗;在肠胃里,用汤药能够治疗;如果病侵入骨髓,那就只有听任命运的安排了,医生是没有办法的。现在桓侯的病已深入骨髓,所以我没有必要再去请求为他治病了。”

  过了五天,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往秦国了。桓侯不治而亡。

讳疾忌医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3-04-09 12:01

讳疾忌医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不要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也告诉我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善于接受别人的规劝。

讳疾忌医出自《韩非子·喻老》,名医扁鹊三见蔡桓公,皆看出桓公有病,且一次比一次严重,但桓公却不承认,也不肯就医,终至丧生。

讳疾忌医的故事内容。

名医扁鹊,有一次去见蔡桓公。他在旁边立了一会儿对桓公说:你有病了,现在病还在皮肤的纹理之间,若不赶快医治,病情将会加重!桓公听了笑着说:我没有病。待扁鹊走了以后,桓公对人说:这些医生就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把这个当做自己的功劳。

十天以后,扁鹊又去见桓公,说他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如果不治,还会加重,桓公不理睬他。扁鹊走了以后,桓公很不高兴。再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桓公,说他的病已经转到肠胃里去了,再不从速医治,就会更加严重了,桓公仍旧不理睬他。

又过了十天,扁鹊去见桓公时,对他望了一望,回身就走。桓公觉得很奇怪,于是派使者去问扁鹊。扁鹊对使者说:病在皮肤的纹理间是烫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在肌肤是针石可以治疗的;在肠胃是火剂可以治愈的;病若是到了骨髓里就没办法了,现在桓公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我也无法替他医治了。

五天以后,桓公浑身疼痛,赶忙派人去请扁鹊,扁鹊却早已经逃到秦国了,桓公不久就死掉了。

讳疾忌医的典故,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哲学观点
1个回答2024-03-01 23:59
讳疾忌医的典故,告诉我们这样的哲学观点: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矛盾的存在既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要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既不会因为人们否认它、回笑弯避它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人们任意夸大或缩小它而改变。因此,我们要想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首先就必须敢于实事求是地承尘升返认矛盾、揭露矛盾,而不能害怕矛盾、回避矛盾和掩盖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蔡桓公讳疾忌医的典故,就非常生动地说明了掩盖矛派饥盾、回避矛盾的危害。
求讳疾忌医的典故,以及人为什么会讳疾忌医
3个回答2022-09-03 12:55
出自宋朝周敦颐《周子通书·过》:蔡恒公病,扁鹊想要给他医治,遭到拒绝。后来越来越严重,直至死掉。意思是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人的虚荣和自我中心意识总是会导致讳疾忌医。
讳疾忌医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3-01-22 19:58
  讳疾忌医
  读音:huì jí jì yī
  释义:讳:忌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出处: 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

  例句:可不要讳疾忌医而使病情加重啊,不可取。
什么叫讳疾忌医?
3个回答2023-03-03 21:13
什么叫讳疾忌医如下:
讳:避忌;忌:怕,畏惧。
隐瞒疾病,不愿医治。
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读音]
huì jí jì yī
[例句]
有病应该趁早医治,千万不要讳疾忌医。
[近义]
文过饰非 文过
[反义]
闻过则喜 从谏如流 激浊扬清
讳疾忌医是什么
5个回答2022-06-29 20:07
讳疾忌医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uì jí jì yī,意思是指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和错误,不愿改正。讳:忌讳、避忌;忌:怕,畏惧。指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错误,不愿改正。
讳疾忌医的意思
1个回答2023-12-20 20:45

讳疾忌医的意思是隐瞒疾病,不愿医治。

讳疾忌医拼音:huì jí jì yī,【解释】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出处】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讳疾忌医造句

1、有病应该趁早医治,千万不要讳疾忌医。

2、在工作上,讳疾忌医的人,往往会把问题弄得更严重。

3、医生说这位病人本来有救,但因讳疾忌医,等到病情恶化后,终致药石罔效。

4、对错误采取讳疾忌医的态度很不明智。

5、由于蔡桓公讳疾忌医,所以病情越来越严重。

6、是闻过则喜,勇于自我批评,还是讳疾忌医,坚持错误,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7、对于我们自身的缺点我们要用于承认不要讳疾忌医。

8、他犯了严重错误,还讳疾忌医,拒不接受同志们的帮助。

9、为求进步,遇有缺点就要改进,切莫讳疾忌医。

10、在面对领导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能讳疾忌医的说一些敷衍的话。

讳疾忌医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20 20:46

讳疾忌医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和错误,不愿改正。

出自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译为:现在的人有了过错,不喜欢人们定的规矩,比如患病了不看医生,宁愿消灭自己的身体但是还不觉悟。

讳疾忌医和“文过饰非”,都有“隐瞒自己的缺点或错误”的意思。但讳疾忌医偏重在“怕人批评,不肯接受帮助”。“文过饰非”偏重指寻找各种理由来掩饰错误、缺点。

成语出处: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

扁鹊曰:“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圣人蚤从事焉。”

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讳疾忌医”。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