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表怎么写 如何写观察记录
1个回答2024-03-04 14:31
学写自然观察日记应掌握以下几点:

1、第一,确定内容,注意观察。自然观察日记内容广泛,动物植物、环境气象、天文地理,一切自然界存在的现象都是自然观察日记的内容。观察中,一定要注意季节的变化,时间的推移,生长的习性。动手实验从正面、侧面,比较、反复观察中,弄清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最后确定自己熟悉的了解的来写。

2、第二,掌握格式,真实具体。

①题目。在第一行写。以往写日记不要求写题目,不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拟题要新颖,观点要明确。如连续观察可在每段日期前再加一小标题。

②题目下写清楚所在省、市、县(区)学校及年级,空一格写作者姓名。如果在自己日记本上写,可省去,如果将日记整理投寄报刊编辑,就相当重要了。

③第三行写明日记的时间:即:×年×月×日,星期×,最好把天气情况稍带说明,以备日后查考。

④正文。如查正文要写的内容比较多,可以象写其它文章一样,分成几个小段来写。篇幅长短取决于所记内容,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正文的写法灵活多样,以二类见多,一是表格式和座标式记录,如天文气象、生长变化、分类比较、统计数据等,其形象直观;二是用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形式表达,如动物植物新现象新发现等。观察自然本身就是进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所记内容不能虚构,应依据观察的现象如实记录,其结论具有科学性,这对今后的查阅、参考才有作用。

⑤有辅导教师,应在文末用括号注明教师姓名。

3、第三,养成习惯,持之以恒。写自然观察日记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写写停停,停停写写。只有坚持不懈地记,才会取得惊人的成绩。因为写日记本身是个学习、提高的过程,也是对自己坚持意志的培养。
幼儿园活动观察记录表教师观察要点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2-25 16:46

怎样写观察记录

1.确定观察目标。

观察前,幼儿教师要围绕幼儿身体动作、语言表 达、智力发展、情绪情感与社会性互动等发展领域,对自己的观察范围和目标进行明确界定,弄清自己为什么观察、观察什么、想发现什么和期望解决什么问题。

2.掌握观察记录要点。

观察目标、观察时间、观察地点、 观察者、观察对象(性别、年龄)、 观察实录、观察分析、反思、措施等。

3.恰运当用观察的基本方法。

随机观察:是指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任何时间、场合、环节都可以进行观察。

有目的观察:主要是根据事先设定的幼儿各种行为的发展水平指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

4.观察记录须找准问题的“眼”。

教师要做好观察记录须找准问题“眼”——所研究问题的由来,惟有如此,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观察记录。但有些教师不能找准所要观察记录的问题的“眼”,致使所做的观察记录难以在教学中发挥作用。

幼儿自主游戏观察记录的观察方法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5 09:27
[摘 要]:自主性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之一,也是幼儿主要的游戏,但是幼儿园在开展游戏时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在此就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的策略,主要通过调整教师组织游戏的方式,提高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指导策略,合理控制游戏的时间。
观察记录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2-11 00:01

观察记录的写法是:

1、确定观察的对象,填写缓激观察者的基本信息。

2、接着再起一页,在中间写上我的观察记录等标题。

3、制作一个简单的观察表格,涵盖时间、天气、表现和个人感受等主要板块。

4、由于观察者的不同,表格的填写可以多样化。

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目的,有计划,比较系统,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比一般知觉有更强的积极性和理解性,思维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观察也叫“思维的知觉”,观察的全过程和注意,思维等密切联系。

观察的特点

1、在于它是一种感性的认识活动。感觉使人们保持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使人们获得了关于外部世界的经验认识。观察就是通过人的感官而进行的直接认识外界的活动。它记录和报导事实,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经验事实材科。观察具有感性认识活动的长处和仿哪誉短处。

2、在于它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观察并不是一种凭借人的感官而在自然界中进行盲目搜索的活动。观察作为自然备段科学研究所运用的一种基本方法,它总是要被自然科学研究中要解决的任务所制约。

家长观察孩子记录
1个回答2024-02-18 14:10
个案观察1:

“郑世炀,加油,加油”。孩子们正起劲地在为自己喜欢的小朋友呐喊助威,原来我们班的小朋友正在进行穿衣比赛。再看世炀,胖胖的身体在不断地扭动,身上那件羽绒背心怎么穿都是扣子面朝后方,惹得孩子们一阵大笑。经过一番比拼,比赛结束。孩子们穿好鞋子下了床,只有世炀孤零零地站在比赛场地,伸着两胳膊,倒穿着背心,难为情得一动不动。
观察记录表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2-29 00:09
  学写自然观察日记应掌握以下几点:

  1、第一,确定内容,注意观察。自然观察日记内容广泛,动物植物、环境气象、天文地理,一切自然界存在的现象都是自然观察日记的内容。观察中,一定要注意季节的变化,时间的推移,生长的习性。动手实验从正面、侧面,比较、反复观察中,弄清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最后确定自己熟悉的了解的来写。

  2、第二,掌握格式,真实具体。

  ①题目。在第一行写。以往写日记不要求写题目,不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拟题要新颖,观点要明确。如连续观察可在每段日期前再加一小标题。

  ②题目下写清楚所在省、市、县(区)学校及年级,空一格写作者姓名。如果在自己日记本上写,可省去,如果将日记整理投寄报刊编辑,就相当重要了。

  ③第三行写明日记的时间:即:×年×月×日,星期×,最好把天气情况稍带说明,以备日后查考。

  ④正文。如查正文要写的内容比较多,可以象写其它文章一样,分成几个小段来写。篇幅长短取决于所记内容,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正文的写法灵活多样,以二类见多,一是表格式和座标式记录,如天文气象、生长变化、分类比较、统计数据等,其形象直观;二是用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形式表达,如动物植物新现象新发现等。观察自然本身就是进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所记内容不能虚构,应依据观察的现象如实记录,其结论具有科学性,这对今后的查阅、参考才有作用。

  ⑤有辅导教师,应在文末用括号注明教师姓名。

  3、第三,养成习惯,持之以恒。写自然观察日记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写写停停,停停写写。只有坚持不懈地记,才会取得惊人的成绩。因为写日记本身是个学习、提高的过程,也是对自己坚持意志的培养。
观察记录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3-08 09:45
写日记一定要写上日期,星期几,天气.内容什么都可以写,只要是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闻到的,学到的都可以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日记的字数可以只写一句话,也可以写好几句话.不一定写当天的事,如果你回忆起一些有意义的事,或是对未来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写在日记里.写日记在睡前写,有整天的题材,自然比较好,不过时间很有弹性,只要你想到一些事,随时都可以写下来.日记最好每天写,不过,如果忘记了,也不用补写.写日记一定要真实,日常生活观察很重要,可别因为没什么好写,就编造故事.日记题目可加可不加,加个题目有助于集中主题.写日记不需要记下当天所有发生过的事,只要挑一件或是几件印象深刻的事来写;千万不要从早上的起床,刷牙,洗脸,换衣服,写到放学回家,吃饭,睡觉.那就没意思了.除了日期,天气以外,你还可以加上每天的心情纪录.例如:今天心情:开心你也可以剪贴报纸上的文章,有意义的照片,或做些劳作,摺纸贴在日记上,加上一些自己的话.

自然观察日记是新编自然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指导学生长期坚持观察、记录,获得自然方方面面的知识,既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又培养了实事求是、认真细致、追求新知、勇于创造、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同时,也解决了作文“无米下锅”的难题。

学写自然观察日记应掌握以下几点:

第一,确定内容,注意观察。自然观察日记内容广泛,动物植物、环境气象、天文地理,一切自然界存在的现象都是自然观察日记的内容。观察中,一定要注意季节的变化,时间的推移,生长的习性。动手实验从正面、侧面,比较、反复观察中,弄清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最后确定自己熟悉的了解的来写。

第二,掌握格式,真实具体。①题目。在第一行写。以往写日记不要求写题目,不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拟题要新颖,观点要明确。如连续观察可在每段日期前再加一小标题。②题目下写清楚所在省、市、县(区)学校及年级,空一格写作者姓名。如果在自己日记本上写,可省去,如果将日记整理投寄报刊编辑,就相当重要了。③第三行写明日记的时间:即:×年×月×日,星期×,最好把天气情况稍带说明,以备日后查考。④正文。如查正文要写的内容比较多,可以象写其它文章一样,分成几个小段来写。篇幅长短取决于所记内容,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正文的写法灵活多样,以二类见多,一是表格式和座标式记录,如天文气象、生长变化、分类比较、统计数据等,其形象直观;二是用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形式表达,如动物植物新现象新发现等。观察自然本身就是进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所记内容不能虚构,应依据观察的现象如实记录,其结论具有科学性,这对今后的查阅、参考才有作用。⑤有辅导教师,应在文末用括号注明教师姓名。

第三,养成习惯,持之以恒。写自然观察日记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写写停停,停停写写。只有坚持不懈地记,才会取得惊人的成绩。因为写日记本身是个学习、提高的过程,也是对自己坚持意志的培养。
观察孩子记录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3-13 13:55
幼儿园观察记录怎么写”导语:观察是幼儿教师走进幼儿心灵的主要手段,写好幼儿园观察记录是幼儿教师分析幼儿行为背后原因的一条通道,同时也是幼儿教师更好的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 可是,如何观察?如何分析和记录?幼儿园观察记录都包括哪些方面的观察?每一种观察记录需要从哪方面来记录?……许多问题却常常困扰着老师们。以下为您介绍“幼儿园观察记录怎么写”:   一、观察记录的性质和意义   就教师局部的行为而言,有些观察显然是不需要做记录的――如果教师的观察是为了眼下的判断和即刻要采取的教学行动的话。而就教师全部的教学行为而言,从有意识的程度来排列,则是从无观察的教学行为、以观察为基础但无记录的教学行为,最后到以有记录的观察乃至以系统的长期观察记录为基础的教学行为。   所以,从这个序列上来看,要建立教学活动的规范和科学的充分依据,仅仅知道要观察、观察什么和如何观察,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合适的记录工具的观察,就像没有反思和计划的教学一样,很难保证有切实的进步。   (一)观察记录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记录可以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目的。其最基本的目的,在于它是观察的一个辅助环节,是观察的一个因素或后期的延续。因此,常见的情况是,要观察什么,就要记什么。当然,从记录的过程中产生新的观察目的,也是很可能的。   但这只是朝前看的目的,记录还有一个朝后看的目的,这就是,记录是为了给教师的自我管理和反思成长提供反馈。从功能上来看,它作为观察和反馈之间的中间环节而存在。教师的全部记录文本可以保存在一个特别的地方,但是记录内容本身是没有任何独立性的。如果一种行为和现象被记录下来之后,这些记录不在当时和以后得到利用、分析、整理,并从中获得有关启示,那么之前的记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但是,由于记录本身的特点,是形成物质的、静止的文件,不是稍纵即逝的场景和观念,也不是某种用于一次性消耗的物品,所以它可以被重复利用,当然也就可以跳出单纯的教学流程之外,被派作别的用途,比如用于研究,用来和家长交流或进行汇报,用于同事之间的讨论,以及各种评价或评比活动。   (二)观察记录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   当我们说教育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的时候,并不排除偶然的、生成的和突发的情况。但是我们现在也已经知道,生成的灵活性,并不完全是计划性的例外,反而是要以一定的计划为基础、为根据的,或者有时候是作为计划的补充。同样道理,当我们说观察记录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时,并不排除少数情况下临时偶发的、或者某些一次性的记录,并且有些不成熟的计划是很容易发生变化的。   观察记录的计划性在于它需要有一定时间安排和方式进程等方面的规划,其中包括记录的规模、频率、时间段、总时间长度、辅助工具(包括表格和各种机器设备)的设计与使用、保存与整理,等等。   (三)观察记录是一种有丰富意义的行为   有规律的记录和良好的记录工具,不但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够产生许多附带的、有时候是不期而至的效益:   1. 书面的记录比大脑的记忆,在客观性和真实性上更有保证,更不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   2. 书面的记录可以进一步加深大脑的记忆。   3. 记录是对现象进行重新整理、在意识中进行澄清和思考的过程。   对于教师的记录而言,这个思考的过程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其一,可以增进和加深教师对于幼儿当前各方面的发展情况的了解,把握他们的兴趣、交往和人际关系情况、所面临的问题和各种生长中的能力;其二,可以发现课程生成的来源,或者渗透某些教育教学内容;其三,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求进行的记录,本身内含着教师对于其教学行为的反思过程和对于师生互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的理解过程,帮助教师清理有关目的是否明确、手段和目的是否符合、什么地方还需要改进、幼儿的反应是否合乎教育教学的预期、为何幼儿会有这样的反应等等问题。   4. 记录还可以帮助教师。   思考一个目前没有引起大多注意的一个问题:教育过程中的许多现象、教育环境中的许多材料缺乏合适的命名。这是因为具体的进行中的教育教学过程是缺乏反思的,是行动性和场景性的,所以它要么不需要概念,要么由于实物和场景的帮助,不需要准确的或事先得到公认的概念、然而记录则不然,它是反思性的,是脱离具体行动和场景的,而且是用规范化的书面语言来进行的活动,所以有关现象和实物的命名问题,就成为了现实的不方便,进而在反思中直接成为了教师把握的对象。   5. 记录对于观察行为的反作用:它规范、便利教师的观察,使观察成为教师的习惯,保证有效省时,它也使得教师在以后观察的时候更有方向性。   6. 长期记录的积累,可以产生多方面的效益:在总体上了解资源的使用情况,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在某些方面的发展水平,了解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在局部上了解个别幼儿的现象背后的原因,了解其发展的历程,了解某些材料发挥作用的规律、原理。   7. 持续的、有方向的记录,可以检验教师的某些假设、措施的效用如何,是否需要以及如何进行调整。   8. 它对于教研活动、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家园信息之间的沟通等等,起到媒介作用。   9. 它是教师个人的档案库的重要部分,是其日后进行自我反思和专业提升的历史基础。 二、观察记录的分类和范畴   (一) 根据记录的结构性(也对应着观察的结构性)划分:   1. 开放的日记式或轶事性记录。该记录方式在局部观察、随机观察中经常使用,类似于日记或记叙文。这种记录常常是一种个案研究,或是对某一个特定问题的思考;它追求“质”,而不保证“量”;它常常没有预先的结构,不对情境作人为的分解,而是尽可能地从某一个角度,保持情境、对象的真实和完整。写作要求:对于特定事件的记录,无论以事后或现场的方式进行,都应当尽可能包括以下要素。   (1)原始记录   特定事件的记录并不完全排除观察者的感受、评论和其它主观的意见,但是第一步的工作,则必须要保留一个事件的原始记录,而且该原始记录应当尽可能是客观的、具体的、直接引用的。记录者在原始事件中不应当追求可以理解的完整性,不应当对行为者的动机、目的、感受妄加揣测,而只应当追求可以直观的完整性,即知觉到的过程与事件。   (2)记录者的观点和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研究不以研究自身为目的,不以发现为满足,而是为了实用,为了指导和教学;它不是在工作之外来研究工作,而是边工作边研究,将研究变成工作的一个流程、一个步骤,使研究附属或内化到工作之中。这样,教师一切的观察工作,收集信息的工作,都不能离开她的理解和判断。   纯研究的要求和纯工作的要求之间的矛盾问题,需要有一个调谐的但又不是平庸化的处理。我们的基本原则是,首先要保证每一方的独立性,明确各自的要求和条件,然后要以研究的过程与结果服从于工作的需要。也就是说,我们的目的是主观性和价值追求,但是我们将客观性和规律性放在出发点的位置。这是我们从事一切教育实践工作、管理工作和研究工作的一个普遍的准则。因此我们具体的处理原则和措施是:   第一,只有完成了原始记录之后,观察者的判断、推理和感受才可以以某种形式“附加”在原始记录之上,如加括号、旁注,或者结尾的点评分析等等,但不是不加区分地“渗透”、混合在其中。   第二,一个已经完成的教育过程或现象的“质”的记录文本,不能缺少记录者的判断、推论、反思、理解、印象、感受等主观的成分,因为记录者不是一个无关的研究者,而是对眼前的场景、现象负有责任的、对一些现象事件带着实用的关心的内部成员。而上述主观成分,是记录者对此负责和关心的具体表现,也是完全合理的表现。   第三,大量的观察记录不仅反映教师出于观察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更要突出教师自己的行为本身。而对于自身行为的记录,记录者完全可以如实地反映自己当时的感受、动机,当然有时候也要用旁注或括号的方式,但是在性质上就不再是对别人的心理过程的推论了。一个人在情境中现场意识到的意念、情绪,理应同别人的行为一样,都属于可以观察到的、留有痕迹的,因而是对于自身具有同等客观性的因素。   (3)完整的过程和场景   这主要指经过整理的、或是事后回忆的记录,对于现场记录则不可能作此要求。这不仅因为时间的缘故,主要是因为现场记录要求最大的客观性、直接性和丰富性,这些要求和完整性都是有冲突的。   事件的记录有两个侧重点,一个重在现象,一个重在人的行为。反映人的记录,着重在揭示人的行为的背景、动机、目的、过程、结果、反馈以及其中的种种影响因素,如记录一个幼儿的个案。反映现象及其规律的记录,则着重在反映事情的来龙去脉,如记录一件事情的讨论和处理。由此可见,不论何种记录,都要求是完整的,反映全过程的,交代背景、影响因素和后果的。它必须有某种连续性。   所以,事件的记录,常常不是孤立的某一次的行为及其记录,而是或者在数量上有横向比较的,或者在时间上有纵向积累的。因为单纯按照一次时间来取样,很难保证行为的完整性,不能反映个性,也不能反映规律。   2.表格记录:该记录方式在整体观察、结构观察和实验观察中经常使用,它根据预先设计好的表格对场景中的内容进行反应和判断。表格记录根据观察的目的、时间的跨度和长度,可以区分为以下三种:   (1)常规性、长期性和连续性记录表格。   该表格常用于分方面记录个案幼儿的发展情况、园务制度和班级规范等成文条款的执行情况、各个环节活动的整体概况、幼儿园各部门的一般活动情况等等,也就是日常进行的、每天都会发生的事情。这种记录应当进入幼儿园的管理,形成习惯性的制度,并渗透到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去。   (2)主题(问题)性、阶段性和连续性记录表格。    教师为解决特定的问题,常常需要在采取具体的措施之前进行一定的调查和了解,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行动方案,检验计划的效果并作出反馈。如果问题比较复杂,涉及各方面的因素较多,难以在短期内获得最终的决,那么根据有关的因素和方面设计表格,以进行阶段性的、系统连续的记录,就很有必要。   (3)研究性、定期的、间断进行的记录表格。   前两种记录在时间上都是被动的,即记录的时刻取决于活动的内容,处于什么环节、发生怎样的内容,就进行怎样的记录,因而也是随意的。而这里的第三种记录在时间上则是主动的,因为什么时候进行记录、记录多长时间,由观察者根据他的研究目的而不是根据活动内容来确定,因而它也是不随意的。前两种观察都是连续性观察,而第三种观察则是取样观察;前两种观察都针对一个整体性的情况,而第三种观察则针对局部的发展或专门的行为。   由此可见,一般需要使用固定表格的记录,不论出于什么目的、时间多长、是否连续,都不是一次两次的行为,可以多次使用、具有一定时间跨度的,并且都具有比较严格的结构。   显然,质的记录和量的记录、结构的记录和开放的记录,是需要互相补充、也可以相互印证的。而且它们之间还存在着相互的转化:①成熟的或规范化的轶事性或日记式记录,如上所述,不可能是完全随机的和任意的,而是有特定的要求,有一些固定的、必须包含的要素,因此它也应当是部分表格化的。只不过这里的表格不是填空式的和选择式的小表格,而是简答式和描述式的大表格。②质的行为记录可以随时为量的记录补充新的项目,或作为量化工作的前期准备;③量的记录所获得的数据,可以随时补充到对于质的记录的整理中来。 (二)根据观察的时间划分:   1. 现场记录:现场记录所获得的完全是第一手的资料,相对而言容易保证局部和细节的真实性,缺点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它只能记录行为(广义)的片段,以及一些突出的或者有显著意义的行为,而不可能是全面的、完整的和连续的,尤其不容易注意到一些潜在的、次要的、或场景外部的因素和影响,因为观察(有时候甚至是参与的观察)和记录同时进行,在时间和精力上得不到充分保障。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有专人进行辅助记录,或者有录音和录像设备辅助记录,那么上述困难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这些辅助记录在条件上和适用范围上是受到很大限制的。专人的限制性显而易见,而设备又缺乏灵活性、反应性和理解性。由于上述限制,我们就特别需要下文中的两点作为补充。   “现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有些情况下它并不完全是即时进行的。在时间取样观察中,观察者通常以一定的时间单位来记录若干可以量化的行为,如在半小时的观察时间里,以5分钟为单位来记录某一行为出现的数量或者某些行为的发生情况。大量的侵犯行为研究和各种社会性的行为研究都采取这样的方法。   2. 事后回忆记录:这种方式用于开放的、质的记录。采用事后回忆记录通常与如下因素有关:观察者采取深入的参与式观察,要求完全卷入当前的事件中去,不能分心做观察记录,或者为了避免对对象产生不必要的干扰,不得不采取事后回忆的记录方式;记录一个连续而完整的事件;人对于环境的知觉是整体知觉,其间获得的大量信息都是本人没有意识到也不能意识到的,因此,在观察的过程中,现场没有意识到,事后却可能因为某种联想或触动而回忆起来,从而可以大大丰富记录内容的背景和细节。   3. 现场和事后相结合:该方法通常用于质的记录。在当前的社会科学中,在进行个案记录或深入访谈的时侯,由于基本上不可能在现场记录完整的事件或行为,但又要保证第一手的、真实的和一些瞬间的信息,所以研究者经常采取现场记录和事后记录相结合的方式。例如观察者用速记的方式或者借助录音和录像的手段记录下若干重要的片段,然后进行事后的整理,就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记录。这种情况对于教师的局部观察或特定事件的观察记录――无论是旁观的还是参与的――也同样适用。   该方法类似于社会科学现场研究中的“现场笔记”其要点如下:   1. 由于记忆信息的遗忘与时间成正相关,所以尽可能在观察结束后立刻记录,或补充现场记录中遗漏的内容。   2. 以印刷体打字并存档比手写更为可取,便于阅读和传播。这一点对事后回忆记录同样适用。   3. 记录应至少制作两份,一份保存备查,另一份用于随时可能的修改。这一点,对于写和打字是同样适用的,而它实际上也是教师处理一切个人档案资料的一个基本原则。   4. 事后对现场记录进行整理时通常要遵循如下步骤:   (1)描述:以客观、具体描述的方式整理现场草记,将片段的记录或一张张的表格还原成连续的事件。在整理过程中,很有可能在质的记录和量的记录之间,产生互相的补充和印证。   (2)回想:在整理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回忆起来在此之前的观察和记录中被忽略不计的细节或背景情况。即教师在这次观察以前曾经看到某种现象,当时未予以充分注意,但是后来整理当前信息时,由于不再是简单的知觉和判断,而是涉及到理解和解释,所以就容易唤起从前的相关信息――我们通常所讲的原有经验。这种前后经验的相反相成的互相影响的机制,是我们理解建构主义的关键,也表明观察及其记录的连续性的重要性。   (3)分析和推论:观察者的分析意见和推论,包括事情的原因(动机)、现象的本质、问题的关键、意义、影响因素、各种相关关系等等,其中涉及到判断、归纳和各种假设性的观点。   (4)印象和感觉:对事件的纯粹个人性的印象和感觉,它比起前面的分析推论来,更带有观察者的主观性和模糊性。   (5)进一步的信息:即在前面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针对暴露出来的倾向和遗留的问题等,作进一步的思考,有待下一次的观察。   附1:幼儿园观察记录――孩子的眼神告诉我……   今天的天气格外闷热,小朋友午睡时有些躁动。个别小朋友较平时入睡要慢一些。哄这个入睡后,又要去哄那个。一个中午忙的不亦乐乎!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耐心的“看护”下,一会儿功夫,就只剩下诗惠、子彬、培元、美美(化名)和从容了。“子彬,燕子老师知道你很能干,睡觉的本领可大了,我数10个数你就能睡着。”边鼓励边守在他身旁,果然很快就睡着了。当我走进培元要哄他时,美美(化名)伸着小脖子看着我,好像在说:“燕子老师,你过来拍拍我好吗?”……   美美(化名)是个很可爱的孩子,白白净净的。自由活动时经常会跑到我身边说:“燕子妈妈我喜欢你,我坐在你这里好吗?”看似普通一句话,但却深深打动我的心,让我很激动也很兴奋。孩子是最天真无邪的,他们的感情非常真实和单纯。如果你对他(她)好,他(她)就会对你好。自从我来到小三班后,非常注意我的言行,而且用我最大的爱心对待他们,所以班上的小朋友都非常喜欢我,有的连周末都想来幼儿园。问其原因,因为这里有燕子老师、小朋友和大型玩具。   美美(化名)是个很能干的孩子,经常帮助老师收拾玩具、图书等,她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强,吃饭也很好。就是午睡要麻烦一些。这几天,都是在老师的“看护”下方可入睡。好像每次都要等到我来她身边才能安心入睡。而且每次,都不需要老师太费力,仅拍几下,就很快入睡了。我想这好像与她对我的感情有关。就那今天来说,她看着的那种表情分明就是用期待的目光,渴望我到她这里来。后来当我悄悄走近她,没有拍几下,就进入甜美的梦乡。   分析原因有两个:   一是她的“嫉妒心”。当然这不是大人眼里纯正意义上的“嫉妒”,仅是出于想得到老师对她的爱。每当我帮助其他小朋友入睡时,美美(化名)都会情不自禁抬起小脑袋看一看。那种眼神分明就是渴望的眼神,渴望老师也会像妈妈一样拍拍她、关注她。也许当她看到我在拍别的小朋友时,那种亲切感让她觉得很舒服。她也想体会这种感觉。所以想用她的行为引起我的注意,把我‘吸引’到她这里来。二是她对我的爱。从美美(化名)日常与我接触时表现出的一言一行,告诉我她特别喜欢我,愿意和我在一起。对于此我感到很幸福、很满足。这种不掺杂任何色彩的真诚的爱多么可贵啊!。我要竭尽全力去维持它、保护它。   是啊!日久见真情。经过两个月的时间,我与班上的幼儿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幼儿虽小,但他们一样拥有多姿多彩感情,一样需要得到别人的关爱,特别是自己喜欢的人。这也告诉我,要把爱播撒给每一位幼儿,让他们都得到老师的伟大的爱。
家长观察记录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3-11 08:32
1、宝贝更善于懂得表达爱
我家宝贝是一个比较文静内向的小男生,他很懂事,懂得节俭,不盲从向我们要任何东西。对于我们给予的爱,他也懂得回报,以前是那种无声的,现在有时也更善于表达了。比如,从学校学的儿歌《我的好妈妈》,看到我下班回家,他会一遍一遍地唱,我及时地夸奖他,看到他弯弯的笑眼,那高兴样儿如果我们念叨肩膀胳膊或者腰酸了,他会赶紧地跑来帮你捶捶揉揉,很温暖。最重要的一点是意识到自己做错事时,更会以实际行动表达自己错了,比如有一天他调皮被他爸爸训了,他中午睡觉醒来,爬到爸爸睡的那边趴下(爸爸没到家),我问干啥呢,他说小宝帮爸爸这儿焐暖和了,等会爸爸回来睡就不冷,也就不会狠小宝了瞧瞧,多会拍马屁啊,不过也很会关爱人哦
2、宝宝的绘画能力逐步提高
也许老师在学校教的比较多,宝宝没事的时候也能拿着画笔画一画,比如,他告诉我,画大树的时候,先画一条线,是个大大的树干,再画树叶什么的平时喜欢让我给他看幼儿画报动画版,每期都有教小朋友画画的知识,比如郁金香、乒乓球拍、孔雀开屏等等,他看得可仔细了,看后总会缠着我让我也画一下无形之中,都在提高老妈的水平啦记得有次奶奶去接宝贝放学,老师笑着告诉奶奶当天小宝的绘画最快了,第一个画好交给老师不错不错,表扬一下!
3、宝贝的思考能力逐步提升
我们家娃自幼就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请允许我自夸一下啊,呵呵),细到家里桌上多出一个什么东西,他的玩具箱里少了一个什么玩具都能准确地说出来,平时出去,他经常会一边走一边告诉我看到的景色,语言表达能力也不错。讲着讲着,就会问“为什么”,如为什么会有风呢?为什么风筝会飞呢?为什么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呢?印象特深的一次是在家里,他自己拿着一个带轮状的东西在地板上滑,很好滑,之后,拿掉轮子,再滑的时候就不那么好滑,他还将自己的发现告诉我,还给我解释一下为什么。他自己将小汽车放在地上推、放在床上(有被子)推发现速度也不一样,还会告诉我受到阻力了,哈哈从中发现不同,想想为什么,这一点不错。爱思考还表现在读书时,一个小故事会给他带来数不清的设想,他还会告诉我,如果是小宝会怎么样,小宝该怎么做
4、宝贝的认知能力逐渐加强
对宝贝的教育,我们一致认为不能拔苗助长,一切从兴趣入手,想学的时候加以引导。以前家里一直贴着数字表,他从来看都不看一眼,因为没兴趣。宝贝的最爱就是车,喜欢让我们带他坐公交车。就是从坐公交起,他认识了数字,1、2、3。。。我会在公交车来之前,告诉他这是多少路的公交,我们应该乘哪一路,宝贝自己认啊,妈妈眼睛近视看不到很远的公交车,神奇般地,他认识了。这些数字以前教了不知多少遍,他仍是不知道,现在轻松地就记住了对于数,以前一直没这个概念,现在也会数了,而且是理解意义上的数数,不是机械性地记忆,很棒宝贝对汉字的认识比较好,无意之中发现了悟空识字,他会偶尔缠着我让我给他看看,走在小区里、看到户外广告上的一些字,他会指着告诉我,那是什么字
5、宝贝的想象力更加丰富
孩子都喜欢想象,他们的想象空间真的很神奇,有许多是我们想都没想到的。比如一个小小的物件,他能联想到什么什么,还能编出一段小故事,很可爱。这一点也可以归纳为童言趣语,如,有一次,坐车从火车轨道上走过,我告诉他那是火车轨道。过了几天,他看到奶奶身上被松紧带肋的印,他指着告诉奶奶,那都像火车轨道了。翻看一本书,形状趣味猜,如果一下子没翻开全部,只看到一点点,他会形象地称为,“哟,它的门哪里去了?”门,这个称呼多可爱呀!嗨,小家伙真会想象
如何做好观察记录
1个回答2024-03-05 12:51
首先我们必须要弄明白观察记录是什么?观察记录就是教师将观察中发现的有意义的事件通过一定的手段保留下来,并加以分析解读,以进一步优化教育环境、制定适宜的策略,从而有效的支持幼儿发展的专业方法。

看,这是支持幼儿纳枝穗发展的专业的方法!有助于教师对自身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从而提高专业素养。

如何做好观察记录呢?

第一,选择有意义的事件做记录

我们在一天的活动中,观察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这些活动都要记录下来吗?答案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我们只需要选择典型有意义的事件记洞卜录下来即可,又或者是跟我们的目标挂钩,带着目标去寻求观察记录的点位。那么有哪些事情需要被记录呢?

能够反映幼儿发展特点、发展水平的事件。

能够反映幼儿的个性特点、兴趣、需求的事件。

能够反映幼儿的自我意识,归属感和社会情感发展的事件。

能够表现幼儿面对矛盾,冲突,挑战时态度的行为的事件。

能够反映幼儿发展中的问题的事件。

能够反映幼儿各种游戏发展水平的事件。等等

这样的事件记录可作为随笔记录,可以是文字记录,也可以图片或视频记录,但最搭指后一定要有回顾和梳理。简单来说,可是是五要素记录:时间,地点、人物,发生了什么,结果怎么样

二、叙事性观察记录

叙事性观察记录一般包括以下基本信息。

1.观察记录的名称

2.观察的时间

3.观察的对象

4.观察的目的

5.观察的背景

6.事件过程

7.分析

8.对教育行为的反思和回应策略

明天再输出如何用好观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