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状物阅读理解及答案

《奖状》的阅读答案
3个回答2023-12-10 11:31
《奖状》阅读答案
奖状
 奖状,是光荣的标志,荣誉的象征。许多人都喜欢把自己获得的奖状张贴、悬挂起来。我也得过不少奖状,然而现在,我家的墙上却没挂一张我的奖状。

到找家来玩的同学都好奇的问:“你得过那么多奖状,为什么不挂呀?”我听了总是笑笑,也不说什么。因为在如何对待荣誉上,我有过教训。

那是上四年级的时候,我看到邻居家的墙上挂着许许多多的奖状,觉得真带劲!回到家里,我也模仿着他家的样子,在墙上醒目的地方用红纸贴了个大方框,把自己从幼儿园到小学所得的奖状,一张张端端正正地贴在方框里。嗬,奖状还真不少呢!方框里已张贴了一大半了。妈妈笑着说:“看来还得准备几面墙专门给你贴奖状呢!”我听了更洋洋得意了。

以后,每得到一张奖状,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回家,把它张贴起来。我想,再过一年,贴满这面墙时,我把同学们请来开个“奖状展览会”,那多光彩啊!

从这以后,我渐渐觉得自己高大起来,说话声音响亮,走路神气十足,做事却漫不经心,学习也不那么下功夫了。结果,上学期期末,我不但没有得到奖状,还挨(1i  2i)了批评。我气哭了。

回到家里,爸爸拍着我的肩膀,温和地说:“别垂头丧气了。我问你,你还记得《龟兔赛跑》的故事吗?乌龟和兔子比,当然是兔子跑得快啦。但是,比赛的结果却是兔子失败了。你想想,这是什么道理?”

听了爸爸的话,我脸上直发烧,心里十分难受,羞愧地说:“爸爸,我明白了,……”

爸爸又语重心长地说:“奖状只表明你过去的成绩。受到表扬,切不可以认为自己了不起,而应该用它来激励自己。你得(d7i  d6)吸取这个教训啊!”

我爬上凳子,把墙上的奖状全部取下来,卷(ju(n ju4n)成一卷(ju(n  ju4n)锁进了箱子。

从此,我家的墙上再也见不到我的奖状了,爸爸的话却深深地留在我的心里。本学期我又被评为三好生,数学竞赛获得了特等奖。拿到这些奖状的时候,我总是默默地告诫自己:要正确地对待成绩啊!

1.用“√”给文章中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粗的词语。

(1)光彩:

(2)醒目:

(3)迫不及待:

3.从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找近义词表示(    ) 惭愧(    )

找反义词粗暴(    ) 斗志昂扬(    )

4.用“‖”把文章分为3段,并写出各段段意。

5.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6.回答问题。

(1)“我渐渐觉得自己高大起来”联系上下文,说说这里的“高大”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觉得自己“高大起来”了?

(2)为什么听了爸爸的话,“我脸上直发烧”?

7.运用下列词语造句。

(1)激励

(2)漫不经心

《奖状》答案

1.选2i    d7i   ju4n    ju3n

2.(1)颜色和光泽 (2)(文字、图画)形象明显,容易看清 (3)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3.表明  羞愧  温和  垂头丧气

4.第一段:(1)写奖状是光荣的标志,荣誉的象征,我家的墙上却没挂一张我的奖状。

第二段:(2—9)写通过爸爸的教育,我对荣誉有了正确的认识。

第三段:(10)写以后我每拿到奖状总是告诫自己,要正确地对待成绩。

5.文章通过写“我”曾多次获得奖状到因自满而退步的过程,在爸爸的教育下自己对荣誉有了正确的认识,奖状只能表明过去,要正确地对待成绩才能永远前进。

6.(1)“高大”在这里是骄傲,自认为比别人强,因为我只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优点,只看到自己的一张张奖状,看不到自己的弱点骄傲起来,所以觉得自己高大起来。

(2)因为爸爸的话打中了我的要害,我确实像《龟兔赛跑》中的兔子一样,因骄傲上学期末才没有得到奖状挨了批评,所以“我脸上直发烧”。

7.略。

《奖状》阅读答案
21天阅读打卡奖状 文案发给家长?
1个回答2024-01-20 17:13

21天阅读打卡,可以根据每天孩子阅读的状况来进行如实的写嗯,这样家长才能够很清晰的看出孩子的进步

鲤鱼告状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3-11-06 10:46
1.鲤鱼,鱼
早期阅读的阅读现状
1个回答2024-03-30 11:37

1、幼儿图书总量充足。调查表明,城市幼儿的图书拥有量已十分充足。人均50本以上的占19.8%,人均20—40本的占75.3%,没有图书的幼儿不存在。对于购买诸如“图书”之类的学习用品,家长总是非常愿意“慷慨解囊”。
2、幼儿图书内容片面化。学前期的早期阅读并不等于识字教育。在理论上家长比较认同这个观点,但在为孩子购买图书时,家长首选的还是“智力类”(识字、学数)图书。
3、幼儿阅读环境欠佳。调查发现,幼儿虽拥有一定数量的图书,但往往是东放一本西搁一册,没有一个固定的图书架和书袋的幼儿占被调查总数的50%以上,没有阅读角落的幼儿占60%以上。
4、幼儿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令人担忧。在调查和观察中,幼儿的阅读兴趣令人担忧。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喜欢阅读”的仅占被调查总数的30.1%,而“一般”的要占59.8%。许多幼儿爱“听”家长讲故事,不喜欢自己“阅读”故事,因而每天“缠着家长要求讲故事”,能够自己“一页一页认真仔细翻看”的仅占调查总数的3.5%。
5、家长指导乏术。早期阅读具备个别化的教育特点,易受兴趣、环境等影响。因此,家长是指导孩子阅读的最好老师。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有70%的家长认为自己缺乏正确的指导方法,希望得到这方面的知识。大部分家长只是在孩子“缠得没办法”时给孩子讲个故事聊以应付。
6、超前识字教育者众多。当我们问及孩子在家有无识字时,65.8%的家长回答“有”。尤其是大班幼儿,69.9%的家长甚至要求孩子“写字”。虽然大部分家长觉得早期阅读应该是“正规阅读的预备阶段”,但受社会风气和“早识字”与“早成才”等因素和观念的影响,提前进行识字教育的家长还是很多。

小学生不会阅读,害怕阅读的现状
1个回答2024-02-12 11:13
阅读能力,是综合性很强的能力,认清阅读能力的结构,对于认识阅读教学的目的、途径、方法都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从阅读过程来看,构成阅读能力的要素应当是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和运用能力。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认读能力是理解能力的出发点和前提条件,只有认读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才能促进理解能力的协调发展,与此同时,只有理解、鉴赏透彻全面深入,评价才能深刻、犀利有针对性。小荷小王子阅读就很好的解决了小学生害怕阅读,不会阅读的问题。
阅读的现状分析
1个回答2024-02-11 03:57

IDC最近的报告预测称,到2020年,全球数据量将扩大50倍。这当然并不仅仅是数据的洪流越来越大,全新的支流也会越来越多,各种意想不到的来源都在产生着数据。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颠覆人们探索世界的方法,驱动产业间的融合。
人们的阅读方式、阅读品位在海量信息时代也发生了重大改变,青灯黄卷式的传统模式被即时在线浏览所取代,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数字阅读已成为一种潮流趋势。庞大的数据流背景下,人们寻找阅读内容的过程变得繁冗不堪,有价值信息如何被发现则成为更具研究价值的问题。
推荐阅读的确能够为人们提供一定的选择性空间,但是如果仅仅依靠推荐来决定阅读内容,那么大多数人的阅读能力都只能维持在一个水平,因为他们阅读的内容相差无几。数字化背景下人们需要的是更具个性化的阅读方式。

小学阅读奖状内容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2-01 16:37
小学阅读奖状内容写如下:
写某某同学什么时间,第几名,某某学校发奖状 某某同学:在2010至2011学年第一学期中,学习成绩优异,被评为三好学生,特发此状,以资鼓励!某某学校 年 月 日
有用的阅读和无用的阅读的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3-15 15:48
第一题、文章中第二段有、第二题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三题、文中有、 第四题、随便想想就可以、 你加我Q、我告诉你
重拾阅读精神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4-25 15:50
重拾阅读精神

①中华民族无疑是一个有着良好阅读传统的民族,有关名人与书的趣事不胜枚举: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数百卷,连给女儿嫁妆时,亦是用满满一箱书;《资本论》首位翻译者、经济学家王亚南,在乘船遭遇风浪、海轮颠簸不止时,要求服务员将其绑在椅子上以聚精会神地读书;诗人闻一多在结婚当日的早上不见踪影,后被友人发现在书房中如痴如醉地读书……

②然而,近些年来,我们更多地听到这样的故事。2008年上海一家早教中心率先开设幼儿经典诵读班,由专家带领l0岁以下的小朋友诵读《三字经》、《论语》等经典作品。结果在短短3个月中,学员由原先的20人减至3人。有记者采访退班孩子的家长,得到的回答竟出奇一致:“以后入学时又不看这些,还是把时间花在学英语、电脑、钢琴上更为实惠,这些可都是升学加分的。”

③从什么时候开始,书籍已经不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沦为“耽误孩子升学的滑梯”?家长对于经典阅读先入为主的拒绝态度,不仅没收了孩子享受人类丰盛文化大餐的入场券,还间接导致了这些孩子长大后偏于功利的阅读习惯。在许多书店里,你看那“最畅销图书排行榜”上,显眼位置处净是些炒股、基金、管理类的书籍。

④书店里的人头攒动,正和当代人填补不了的心灵饥荒形成反差——讽刺的是,往往我们功利书读得愈多,便发现这种饥荒愈厉害。捧着教辅书、“快餐”书太久,我们的视野变得狭窄,只局限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进而造成精神上的乏力,思考社会、思考人性的乏力。

⑤很难想象,一个精神乏力的民族,会有着什么样的未来。当人们津津乐道“世界读书日”——4月23日,也正是文豪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的辞世纪念日时,往往夸大了这其中的“巧合色彩”,而忽视了这些文豪们对于启迪思想、丰富文明的重要作用。

⑥若你想说,莎士比亚们离我们太远,无论怎样读书,我也达不到他们的境界。那么就看看卡耐基吧,很多人在陷入人际纠纷、遭到解雇时,常常从他的《人性的弱点》中寻找“速效冲剂”。但卡耐基曾这样写道:人活着不只需要面包。有些百万富翁因缺乏人文精神的滋养而面临人性的饥饿;相反,有些穷人却在精神上十分富有,远非百万富翁所及——是一个人的精神令他的身体富有。

⑦还记得邓清清吗?那位在地震后的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的女孩,在被救出后,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

⑧读书能缓解我们内心的恐惧,丰富我们的心灵,给我们精神的力量。就从今天开始,想一想我们为何设立“世界读书日”,重拾真正的阅读精神吧。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5.从全文看,第②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

16.揣摩第④节中“便发现这种饥荒愈厉害”这句话中“饥荒”的含义。(2分)

答:

17.说出第⑥节划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作用。(3分)

答:

18.结合文意,说说如何理解“重拾真正的阅读精神”。(4分)

答:

参考答案:

15、(1)结构上,承上启下。(2)内容上,与上文形成对比;(3)引起下文对重拾阅读精神必要性的论述。(3分。每点1分。)

16、(1)视野狭窄(2)精神乏力,思考乏力。(2分。每点1分。)

17、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从阅读中获取精神滋养的重要性。(3分。论证方法1分,作用2分。)

18、(1)要保持中华民族良好的阅读传统。(2)倡导阅读经典著作。(3)阅读经典能给我们精神的滋养。(4分。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2分,答出三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