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阅读理解及答案三年级

鸬鹚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1-23 11:30

鸬鹚(学名:Phalacrocorax):有1属39种。大型的食鱼游禽,善于潜水,潜水后羽毛湿透,需张开双翅在阳光下晒干后才能飞翔。嘴强而长,锥状,先端具锐钩,适于啄鱼,下喉有小囊。脚后位,趾扁,后趾较长,具全蹼。栖息于海滨、湖沼中。飞时颈和脚均伸直。中国有5种。常被人驯化用以捕鱼,在喉部系绳,捕到后强行吐出。广布于全世界的海洋和内陆水域,以温热带水域为多。

鸬鹚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19:51
一群鸬鹚辛辛苦苦跟着一位渔夫十几年,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们腿脚不灵便,眼睛也不好使了,捕鱼的数量越来越少。后来,渔夫又买了几只小鸬鹚,经过简单训练,便让新老鸬鹚一起出海捕鱼。由于渔夫的精心调教,加之老鸬鹚的“传帮带”,新买的鸬鹚很快学会了捕鱼的本领,渔夫很高兴。

新来的鸬鹚很知足:只是干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工作,主人就对自己这么好,便下定了知恩必报的决心,一个个拼命地为主人工作。而那几只老鸬鹚因为老得不能出海了,主人便对它们冷淡起来,吃的住的都比新来的鸬鹚差远了。日子一久,几只老鸬鹚瘦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另几只老鸬鹚干脆被主人杀掉炖了汤。

一日,几只年轻的鸬鹚突然集体罢工,任凭渔夫如何驱赶,再也不肯下海捕鱼。渔夫抱怨说:“我待你们不薄呀,每天让你们吃着鲜嫩的小鱼,住着舒适的窝棚,时不时还让你们休息一天半天,你们不思回报,却闹起了情绪。怎么这么没良心呀!”这时,一只年轻的鸬鹚发话了:“主人呀,你对我们越好,我们越害怕。你想想,现在我们身强力壮,有吃有喝,但老了,还不落个老鸬鹚一样的下场?!”

“老有所依,幼有所养”,这有重重阻碍,实现何其难也?
鸬鹚怎么生子的
1个回答2024-01-20 04:39
  鸬鹚,也叫水老鸦、墨鸦、鱼鹰。是鹈形目,鸬鹚科的1属,有30种。鸟类。身体比鸭狭长,体羽为金属黑色,善潜水捕鱼,飞行时直线前进。中国南方多饲养来帮助捕鱼。除南北极外,几乎遍布全球。该鸟可驯养捕鱼,我国古代就已驯养利用,为常见的笼养和散养鸟类。野生鸬鹚分布于全国各地,繁殖于东北、内蒙古、青海湖及新疆西部等地。
  鸬鹚在人工驯养条件下能正常产卵, 每年初夏进入繁殖期,每只雌鸟可产卵6—20枚,其繁殖生态与家鹅相似。每当繁殖季节,到临近水域的悬崖峭壁上、大树上或沼泽地的矮树上、芦苇中以树枝或海藻营巢。每窝卵2~5枚。卵白色而具蓝或浅绿光泽。孵化期28天。雏鸟为晚成性。亲鸟把捕捉到的鱼贮在喉囊中,雏鸟将头伸入啄食。在一些地方人们驯化它们用以捕鱼。渔民称之为鱼鹰。
  人工驯养中鸬鹚,于每年1月份开始求偶交配,交配中行为多在岸上。每隔1~2天产卵1枚,卵形椭圆,卵壳青绿色或纯白色不等。在一个繁殖期1只雌鸟产卵7~15枚,最强个体喂养得当,也有产卵多达40~50枚的记录。每次产卵时间常在19:00~24:00时不等。卵重为48~59克,卵的大小为39~41毫米×62~66毫米。
  卵用抱巢的家鸡代孵,孵化期26~28天,初生雏鸟,双眼紧闭,全身裸露,体重约40克,可在3~4~7日龄睁开双眼。5天后生出绒绒雏羽。初生雏鸟人工饲喂剁碎的鱼虾及混有少量豆腐的粥样饲料,每天每只饲喂6~8次,每天每只总饲料量约50克;25日龄的雏鸟,每天每只饲料量增至250~360克。约经45日龄,体羽生齐;50~60日龄雏鸟可独立离巢和自行取食。
鸬鹚一文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2-02 01:39

《鸬鹚》是一篇文辞俏丽、意境深远的经典美文。生动的语言,精炼的描述,立体式地勾勒出一幅风光秀丽、平静祥和、默契悠然、如诗如画的江南田园生活图景。

老人和鸬鹚散文
1个回答2024-01-20 21:56
  年少时候,我常在江边戏水,看到一老渔翁。他长着长长的银白色胡须,头上戴着斗笠,手中拿一竹篙,悠然地站在鸟排上,慢慢地在江面上漂游。鸟排的上面,鸬鹚呈一字形排列:有仰天观望的、有俯首巡逻的、有拍打翅膀的、还有疏理羽毛的等等,煞是好看!

  好一幅自然与人的风景画!

  就在这风景如画的环境里,太阳也知趣的躲到云层里去了,碧绿的江面上风平浪静。老汉缓缓地撑动着手中的竹篙,突然,一只鸬鹚敏捷的钻进江里,打破了江面的平静,水面上迅速荡起一条细长的弧形水柱,接着就冒出些许大小不等的水泡,一眨眼功夫,那只鸬鹚长长的象牙嘴像雨后冒春笋似的冲天破水而出,嘴里十字型夹着一条闪着白光的鱼。鸬鹚拍打了两下翅膀,稳当的浮在水面上。那条被鸬鹚夹在嘴里的鱼拼命的挣扎,然而,鸬鹚的嘴就像铁钳一般,任凭鱼儿上下摆动,都是徒劳。鸬鹚叼着鱼,不情愿的看看老汉。老汉急忙把排划过来。鸬鹚不甘心,它边退边弯下脖子,就像弹弓似地将鱼儿抛向空中。鱼儿在空中翻了几圈,正往下掉,鸬鹚瞅准鱼儿的头部,在江面上一跃腾空而起,一口将鱼儿的'头部咬在嘴里,然后拍打着双翅飞回水面。鸬鹚的这一精彩表演,把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傻了。我也不由得惊呼出:“哇!!!”这时,老汉的排就要划到鸬鹚面前,鸬鹚也不跑,但却拼命的将鱼儿往肚里咽。鱼儿塞在鸬鹚的喉咙里面,鼓鼓的,就像一个大称砣,怎么咽都咽不下去。鸬鹚无奈,只好伸长了脖子,不断的两边摇摆。老汉过来迅速的将鸬鹚抓住,取出鸬鹚口中的鱼。鱼没有死,还在挣扎!老汉把它放到鱼篓里去了。老汉没有犒劳那只抓到鱼的鸬鹚,而是让它和同伴继续为饥饿而工作……

  目睹了刚才那精彩的一幕,使我不由得同情起鸬鹚的遭遇来,我的眼圈有点湿润……

  鸬鹚和老汉的关系就好比现在的打工仔和老板。鸬鹚就是再努力抓鱼,也不可能吃到它抓的大鱼,但为了自己的温饱,它又不得不去工作。而老汉则不同,它可以把抓来的鱼用来生活,多余的还可以卖钱。这不得不使我想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他们的处境又何尝不是和鸬鹚一样?他们尽管在各自的岗位上拼命的工作,却只能勉强的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而他们创造的财富绝大多数源源不断地流进了老板的腰包!正如北宋诗人张俞诗中所描述的那样:“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唉!真是可悲呀!

  这种现象周而复始,贫富的差距就越来越大,这或许就是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之一吧!
鸬鹚这篇课文的道理?
1个回答2024-02-18 12:26

渔人与鸬鹚的寓意和道理是:

要建立起个人的价值,但不要沦为别人的工具,必须要时刻防备和注意。

鸬鹚中计翻译
1个回答2024-03-04 18:51
人有鱼池,苦群鷧窃啄食之,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植之池中以慑之。群鷧初回翔,不敢即下。已渐审视,下啄。久之,时飞止笠上,恬不为惊。人有见者,窃去刍人,自披蓑戴笠而立池中,鷧乃下啄,飞止如故。人随手执其足,鷧不能脱。奋翼声假假。人曰:“先故假,今亦假也?”

(从前)有个人有(个)养鱼池,苦于一群鸬鹚(总是)偷偷啄食鱼,就绑草做了个(假)人,披蓑衣、戴斗笠、手持竹竿,立在鱼池中用来吓唬它们。鸬鹚们开始(在天空)回旋飞翔不敢马上下来。后来渐渐注意观察,(飞)下来啄食。过了很久,(就)经常飞到竹竿上站着,自自在在不(再)被它所吓了。有看见这情况的人,(就)偷偷撤去草人,自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站在池子中,鸬鹚仍然下来啄食飞停照旧。那人随手抓住它的脚,鸬鹚脱不了身。拼命拍打着翅膀嘎嘎地叫。那人说:“先前的确实是假的,但现在的还是假的吗?”
鸬鹚中计翻译
1个回答2024-03-06 04:19
人有鱼池,苦群鷧窃啄食之,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植之池中以慑之。群鷧初回翔,不敢即下。已渐审视,下啄。久之,时飞止笠上,恬不为惊。人有见者,窃去刍人,自披蓑戴笠而立池中,鷧乃下啄,飞止如故。人随手执其足,鷧不能脱。奋翼声假假。人曰:“先故假,今亦假也?” (从前)有个人有(个)养鱼池,苦于一群鸬鹚(总是)偷偷啄食鱼,就绑草做了个(假)人,披蓑衣、戴斗笠、手持竹竿,立在鱼池中用来吓唬它们。鸬鹚们开始(在天空)回旋飞翔不敢马上下来。后来渐渐注意观察,(飞)下来啄食。过了很久,(就)经常飞到竹竿上站着,自自在在不(再)被它所吓了。有看见这情况的人,(就)偷偷撤去草人,自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站在池子中,鸬鹚仍然下来啄食飞停照旧。那人随手抓住它的脚,鸬鹚脱不了身。拼命拍打着翅膀嘎嘎地叫。那人说:“先前的确实是假的,但现在的还是假的吗?”
关于鸬鹚仙的故事,好像是救了一个老人成仙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8 18:58
从前,有一个鸬鹚,它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鸬鹚。它原先是与一个大家族在一起生活的,后来因为被一条蛇伤了翅膀,跟不上团队就孤独下来了,独自的流浪,它已经看见了生命的尽头……
后来没有多少记忆了,回头找一下
鸬鹚号的成语 鸬鹚号的成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0-21 12:00
鸬鹚号的成语有:狂风怒号,涣发大号,砥砺名号。
鸬鹚号的成语有:涣发大号,发号吐令,号啕大哭。2:结构是、鸬(左右结构)鹚(左右结构)号(上下结构)。3:拼音扮拿是、lú cí hào。4:注音是、ㄌㄨ_ㄘ_ㄏㄠ_。
鸬鹚号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形容呐喊声。
二、引证解释
⒈形容呐喊声。引宋朱辅《溪蛮丛笑》:“__号:战_出入,_聚发喊,以张声势也。”碰差
关于鸬鹚号的词语
发号吐令更令明号狂风怒厅吵搭号擗踊号叫行号卧泣号寒啼饥号天扣地涣发大号泡病号砥厉名号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鸬鹚号的详细信息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