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生(李商隐)

贾生是李商隐的一首什么诗?
1个回答2023-10-11 05:01

《贾扒腔卖生》原文及翻译如下: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可惜他不关心百姓只是关心鬼神。

创作背景

关于本诗的写作年代,有两种说法。其一为冯浩在《玉溪生诗集笺注》中谓此诗为李商隐在公元848年(大中二年)正月受桂州刺史郑亚之命,赴昭州任郡守时所作。另一说为杨柳提出,认为此诗当于大中二年三、四月间李春逗商隐离开桂林北上后滞留荆巴圆嫌时期所作。


李商隐对贾谊的评价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0-30 11:48
  贾谊又名贾生,李商隐有一首诗是写他的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意思就是:汉文帝为了求贤曾在未央宫前的正室里召见被逐之臣,论那贾谊的才华和格调确实是十分脱俗超群。可惜的是—— 虽然谈到三更半夜,竟是白白的向前移席。因为他问的并不是天下百姓,而只不过是鬼鬼神神!
  即肯定可贾谊的才华,又惋惜他的怀才不遇。
李商隐的《落花》和贾至的《春思》【急】
1个回答2022-04-10 03:47
【1】春
【2】表面上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之情,而是表达了作者隐隐伤痛之感。
【3】诗的第一、二句春天明媚动人,生机盎然的特点。全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诗中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基础和依据。
【4】不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以乐景写哀情,情感表达婉曲深刻。
贾生是谁?有什么事迹?是个怎样的人?李商隐又是个怎样的人?有什么遭遇?两种共
1个回答2024-02-13 15:16
 1、《贾生》中“可怜”意思是可惜,可叹。表达了诗人对贾谊不得施殿展治国安民的的抱负深为惜。
2、原文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3、译文
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贾谊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4、简析
《贾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诗中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则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此诗寓慨于讽,深刻而具有力度,在对贾谊怀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感伤。
李商隐的《贾生》这一首诗写的目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0-29 18:31
借贾生来抒发自己空怀才华而不得赏识与提拔
李商隐贾生的写作背景...
1个回答2022-09-19 12:35
贾谊贬长沙,久已成为诗人们抒写不遇之感的熟滥题材。作者独辟蹊径,特意选取贾谊自长沙召回,宣室夜对的情节作为诗材。《史记·屈贾列传》载: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刚举行过祭祀,接受神的福佑),坐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李商隐是谁
1个回答2022-06-28 20:31
唐代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和李商隐相关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3 03:40
关于李商隐的成语 :
素昧平生、
锦瑟年华、
呕心沥血、
玉楼赴召、
药店飞龙、
没齿难忘、
雏凤清声、
一榻横陈、厅禅旦
冶叶倡条、
碧海青天、
楚管蛮弦扮扰、
一点灵犀袭陵、
大煞风景、
锦囊佳句、
停辛伫苦、
铁网珊瑚、
金风玉露、
花下晒裈、
巴山夜雨、
蝶粉蜂黄、
西窗剪烛、
龟年鹤寿、
左家娇女、
东来西去、
鳏鱼渴凤、
鸟覆危巢、
鱼游沸鼎
关于李商隐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9 09:50
风车雨马

解 释 指神灵的车马。亦用以比喻迅疾、快速。

出 处 唐·李商隐《燕台诗·冬》之四:“风车雨马不持去,蜡独啼红怨天曙。”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出 处:唐·李商隐《无题》其一

解 释: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李商隐 的一个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3:07
1、一群文人在洞庭湖中泛舟游玩,有人提议以木兰为题作诗。于是众人一边饮酒一边轮流赋诗。这时,突然出现一位贫穷的书生,口占一绝:“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吟罢隐身而去。大家都感到惊奇,以为是诗人的鬼魂出现,后来大家才发现原来他就是李商隐。
2、白居易晚年非常喜爱李商隐的诗,曾经开玩笑地说:希望我死后能够投胎当你的儿子。后来李商隐儿子衮师出生,李商隐为他取小名叫“白老”。
3、唐开成三年春,李商隐参加了吏部博学宏词科的考试,但录取并拟官职后,却意外地被中书驳下。这样,开成三年暮春,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邀请,来到离长安五百里的泾州,在泾原幕府为从事,担任文字之役。就在这时,他与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七女儿相爱并成婚。从此开始了一段至死不渝的爱情。有诗为证:
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
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
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
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