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茯苓薏苡仁

什么是桂枝茯苓丸料加薏苡仁
1个回答2022-07-17 20:07
是在桂枝茯苓丸的组方里加入薏苡仁,增强桂枝茯苓丸的除湿能力。而桂枝茯苓丸的组方和作用你上网搜搜就有了。
柰、瑙、煨、茯、苓、薏、苡怎么读
1个回答2023-07-03 23:50
柰、瑙、煨、茯、苓、薏、苡怎么读信者搏
柰、瑙、煨、茯、滑祥苓、薏、苡读音如下:
.nài.. nǎo ..wēi .f.ú. .líng ..yì ..yǐ
柰、瑙嫌备、煨、茯、苓、薏、苡
薏苡仁的图片
1个回答2024-03-04 18:28

【性味归经】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功效】利水消肿,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应用】

  (1)水肿,小便不利,脚气。本品利湿健脾,功似茯苓。对于脾虚湿滞者尤为适用。

  (2)脾虚泄泻。对于脾虚湿盛的泄泻,常与人参、茯苓等合用,如参苓白术散。

 

药食同源第二讲:薏苡仁
1个回答2023-11-19 13:28
薏苡仁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食物和药材。它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具有很高的保健功效和医学应用价值。以下从多个角度介绍薏苡仁的特点和应用。
薏苡仁能够帮助调节体内的代谢功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改善肌肤质量,美容养颜。薏苡仁对于肝脾功能不佳、水肿、神经衰弱及失眠症状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由于薏苡仁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胶原蛋白,因此可以帮助提高皮肤弹性和抗皱能力。
薏苡仁还可以抑制人体内某些激素的分泌,从而减少黑色素的形成,达到祛斑美白的效果。它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在排除体内毒素、减轻水肿方面也很有效。
在中医理论中,薏苡仁也被认为有疏风利湿、健脾和胃等功效。它可以用于治疗肝胆湿热、浮肿水肿、乳房胀痛等病症。薏苡仁还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薏苡仁是一种非常优秀的食物和药材,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保健和治疗作用,帮助人们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地食用或使用薏苡仁作为药物是很有益处的。
山药薏苡仁芡实粥怎么 做?
1个回答2022-09-11 15:06
山药薏米芡实粥,渊源来自于中里巴人先生的《求医不如求己2》这本书的P50页。里面也有详细介绍如何制作的。
简单的说是这样,山药到药店去买干的,一片一片,让药店帮你加工成细的粉;薏米最好是炒过的,药店也有,也让其帮你打成粉;芡实生的即可,也让其帮你打成粉。一般你将这三种1:1:1混合放在容器里搅均,然后放点纯净水,像打鸡蛋一样搅拌,打成浆。然后你用紫砂锅或电饭煲也行,倒入刚才打成浆的二倍多左右的水,将水煮沸后将打好的浆倒入锅内。大约十五分钟后,
锅内再次沸腾,用勺子再搅拌2~3次,五分钟左右就可以吃了。具体时间根据煮的量约有增减。反正用勺子舀出成糊状就是熟了的。
这种做法是有点麻烦。但打成浆后煮可以不糊锅。
茯花是什么药?是茯苓的花?
2个回答2022-04-21 13:01
要么是“茯苓”,写错“苓”字,一淡渗药,健脾利湿用的。
要么是“茯花”,茯通覆,就是“旋覆花”,理气降痰涎用的。

具体需要分析药方,才能了解是哪种。
茯苓的故事(附药:茯苓皮、茯神)
1个回答2024-01-14 17:41
茯苓的故事(附药:茯苓皮、茯神)

从前,在泰山脚下的一个庄子里,住着一家富户,男的名叫王得财。夫妻俩年轻的时候,也没生个孩子,到了中年才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叫兰妮。王得财本一心盼着生个男孩,盼了多少年却才生下了一个女孩,心里很不高兴。以后,他一看见这女孩就挂着个肉墩子脸。但他老婆和他想的却不一样,觉得自己年轻的时候没生儿育女,这都是王得财贪财行恶,对庄子里的人手毒心狠造成的恶果,多亏了自己长年敬神供仙,烧香拜佛,感动了神灵,才赐给她这个女孩,所以她很爱女儿。

女儿兰妮长到十七八,美得在这片庄子里出了名,有很多老大娘都相信算卦人说的话,都来她家里看下凡的仙女。那些年轻小伙子,不管是多么地老实,碰到她也要回头看几眼,嘴里不说心里却老是想着她。近处的大财主和官宦人家都争着来给自己的儿子说亲,把王得财乐得合不拢嘴,挑了这家挑那家。后来,挑了几家有钱有势的,就问兰妮愿意不愿意,可兰妮谁家也不同意。

王得财听了怒火中烧,不过兰妮妈护着女儿他也没办法,谁叫他怕老婆呢。他心里想:怎么十七八岁的闺女还不愿意出嫁呢?内中必有缘故。于是,他到处去查访打听,耳闻兰妮已经有了个相好的人。

兰妮这个相好的,名叫大胜,没爹没娘,二亩薄田,三间草屋,是个不第秀才。他把地里的活干完了,就把庄稼人的孩子们集合起来,教他们念书识字。王得财探听明白以后,气得浑身哆嗦。

原来,兰妮和大胜,从很小就一同在果林里玩耍,在小河边上捉鱼。后来长大了时常背着人在树林和河边上见面……。如今两个人的事被王得财摸着了底儿,王得财一心想法拦住她,不让她再和大胜见面。兰妮不能再到河边和树林去,就在楼窗口和大胜谈话。王得财知道了,就把兰妮撵到楼下平房去住。兰妮又偷着跳出后窗,跑到山坡上去找大胜。

王得财想方设法,左拦右挡,还是拦不住。

正当王得财急得没办法的时候,听说那个年轻人忽然得了病,浑身肿起来,脸也肿得变了样,众人都说他得了麻风病。

兰妮妈本来同意女儿找个心投意合的人,听说大胜有了病,也愁得走投无路。

王得财呢,现在可高兴了。他把街坊邻居都约了来,说:“大家伙想想,凡是生了麻风病的人,都不能住在庄里,要让大胜自己住在另一个地方,得离大家远远的才好。”有的人虽然同情大胜,但也害怕危及自己,只好同意把大胜赶出庄去。

王得财派他的几个雇工,到泰山中天门边上的拦住山上垒了一间小石屋,硬把大胜抬到那里去了。

王得财瞒着兰妮,把大胜抬走了以后,坐在大厅的核桃木太师椅上吸着水烟,笑咪咪地想:这回可好了,把他送得远远的,谁也不去管,他自己又不能动,过不了几天,病不死也得饿死。那个地方叫拦住山,山陡路又远,这回兰妮也被拦住了。

兰妮从雇工那里得到了消息后,伤心地哭了一夜,也盘算了一夜:大胜有了病我不去照顾他,还有谁能去照顾他呢?深山野沟没吃没喝,他自己又不能动,我不去救他的命,谁会去救他呢?

兰妮悄悄问明了路程,收拾了几件衣裳,挎着饭篮子,自己上了泰山。过了中天门,到了拦住山,找到了大胜。从此,她给大胜做饭吃,照顾着他的病体,两个人就在深山的松树林里过起日子来了。

王得财听说女儿偷偷上了拦住山,急得直跺脚,对兰妮妈说:“看!看!兰妮,兰妮!你给她起了个好名字,一座拦住山也没把她拦住!你把闺女娇惯成这个样子,如今才生出了这等丑事来!”

兰妮妈正在惦念着女儿,心里烦躁得很,就对男人说:“你办的好事!这么拦那么拦,你能把她的心拦住吗?如今你把她也引到深山里去了。你成心想把她也饿死冻死呀!”她哭闹了一阵,就派雇工给女儿去送饭,一天两趟把饭送到拦住山。

半年过去了,有一天,送饭的雇工回来传言说,兰妮也传染上了麻风病。兰妮妈听了,吓了个半死,也心疼了个半死。

王得财听到女儿也得了病,咬牙切齿地说:“报应!报应!这真是自作自受!”他转念一想:“这病得到身上反正没好了,让她俩早早死去算了!”于是,吩咐送饭的雇工把饭在半路上扔掉,不准送到拦住山去。

兰妮和大胜两个人躺在小石屋里,饿了就爬到山沟里摘些野果子吃。天气渐渐冷了,山上的野果子也光了,两个人连病带饿,走也走不动了。

大胜伤心地说:“兰妮呀,你对我这么好,再生再世我也忘不了!咱俩病到这样子已没有指望了,不如抱着跳下这个悬崖,一块死了算了!”

兰妮掉着泪,扶着大胜说:“你不能说这话,咱们得的这个病,谁也没有好办法治好过。但是,咱们得想办法活下去!现在咱俩还能爬得动,爬着找点野菜药草吃,爬遍这座拦住山,也饿不死人。”

大胜听了兰妮这番话,也提起了精神,两个人一块爬到那千年松林里找东西吃。找着找着,忽然看见松树下面的草地上,有一双小白兔抱着腰打滚、摔跟头,十分可爱。两个人爬过去想把小白兔捉住,一转眼,小白兔钻到一棵老松树底下不见了。他俩觉得奇怪,就爬到老松树底下去察看。寻了一阵子,见一个碗口大的洞,二人就用树枝挖起来。挖到有两尺多深时,挖出来两个大萝卜似的东西。兰妮和大胜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好久没有吃到东西了,有了这两个象大萝卜样的东西,吃了它能撑两三天。于是,一人抱着一个爬回小石屋里。

他们煮熟吃了,觉得肚子里饱饱的,都出了一身大汗,三天也不觉得饿。过了几天,两人身上全消了肿,脱了一层皮,浑身又干净又好看,和没生病以前一模一样。若是有人在深山里碰到兰妮的话,还真会以为她是一位下凡的仙女呢。

那两个大萝卜到底是什么药,把两个人的病都治好了呢?后来人们请来了几位有名的老医生和挖草药的老人,看了他们吃剩下来的萝卜皮,说:“原来这两个大萝卜不是别的药,就是那万年的老茯苓啊!”

还有一则关于茯苓的故事:传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年少时体弱多病,夏天因为脾胃弱而饮食不消,食欲不振;冬天则因为肺肾气虚而经常感冒、咳嗽。请了许多大夫,服了许多药物也未能根除。直到苏辙过了而立之年,他向人学习养生之道,练习导引气功,经常服用茯苓,一年之后,以前多年的疾病才消失得无影无踪。从此后,他便专心研究起药物养生来,并写了《服茯苓赋并引》一文。文中写道:服茯苓可以固形养气,延年而却老者。久服能安魂魄而定心志,颜如处子,神止气定。

我国魏晋时期,茯苓就被当作养生佳品,王公大臣们常用茯苓与白蜜同服。而清宫中,慈禧长年让御厨为她制作茯苓饼食用。

茯苓,又名松腴、不死面,为寄生于松树根下的腐生真菌。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肺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作用。古代把茯苓列为上品,有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的作用。老人常用白茯苓粉与粳米同煮粥服用,有养生之效。

【药名】茯苓

【别名】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赤茯苓、白茯苓、茯菟、伏灵、松腴、不死面、云苓、松薯、松苓、松木薯。

【药性】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

【应用】

1.水肿尿少 本品味甘而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实为利水消肿之要药。可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治疗水湿内停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常与泽泻、猪苓、白术、桂枝等同用,如五苓散(《伤寒论》);治脾肾阳虚水肿,可与附子、生姜同用,如真武汤(《伤寒论》);用于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水肿,与滑石、阿胶、泽泻合用,如猪苓汤(《伤寒论》)。

2.痰饮眩悸 本品善于渗泄水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可治痰饮之目眩心悸,配以桂枝、白术、甘草同用,如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若饮停于胃而呕吐者,多和半夏、生姜合用,如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要略》)。

3.脾虚食少,便溏泄泻 本品能健脾渗湿而止泻,尤宜于脾虚湿盛泄泻,可与山药、白术、薏苡仁同用,如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茯苓味甘,善入脾经,能健脾补中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常配伍以人参、白术、甘草,如四君子汤(《和剂局方》)。

4.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本品益心脾而宁心安神。常用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多与黄芪、当归、远志同用,如归脾汤(《济生方》);若心气虚,不能藏神,惊恐而不安卧者,常与人参、龙齿、远志同用,如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

【用法用量】煎服。

附药:茯苓皮、茯神

1.茯苓皮 为茯苓菌核的黑色外皮。性能同茯苓。功效利水消肿。应用长于行皮肤水湿,多治皮肤水肿。煎服。

2.茯神 为茯苓菌核中间带有松根的部分。性能同茯苓。功效宁心安神,应用专治心神不安、惊悸、健忘等。煎服,。

土茯苓药文化
1个回答2024-04-02 07:37
土茯苓传说故事:古时有一人好色,得杨梅疮,用轻粉医而无效,或愈或复发。此人穴居山野以度残年,饮山水泉,食野果,生啖山地粟(土茯苓),数月后,病愈如初,方悟山地粟有治疗梅毒之功。随传此法于世,戒恶习,潜心学医,后成当地名医,救济众生!
薏苡之谤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1个回答2024-01-30 18:12

yì yǐ zhī bàng

成语释义 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

成语出处 《旧唐书 王珪杜正伦等传论》:“正伦以能文被举,以直道见委,参典机密,出入两宫,斯谓得时。然被承乾金带之讥,孰与夫薏苡之谤,士大夫慎之。”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蒙受冤屈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薏苡明珠,薏苡蒙谤

成语例句

〖示例〗是知瓜李之嫌,薏苡之谤,斯不可忘。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好及第恶登科》

“明珠薏苡”一词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2-24 04:22
应该是“薏苡明珠 ”,
薏苡明珠
发音 yì yǐ míng zhū
释义 薏苡: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可供食用酿酒,并入药。薏米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
出处 《后汉书·马援传》:“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
示例 梧桐夜雨词凄绝,~谤偶然。(清·陈彝尊《酬洪升》诗)

有一味中药叫“薏苡”,与一个叫“薏苡明珠”的成语有关,这个成语是指无端受人诽谤而蒙冤的意思。它来自一段历史故事:东汉名将马援(伏波将军)领兵到南疆打仗,军中士卒病者甚多。当地民间有种用薏苡治瘴的方法,用后果然疗效显著。马援平定南疆凯旋归来时,带回几车薏苡药种。谁知马援死后,朝中有人诬告他带回来的几车薏苡,是搜刮来的大量明珠。这一事件,朝野都认为是一宗冤案,故把它说是“薏苡之谤”。白居易也曾写有“薏苡谗忧马伏波”之诗句。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