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的名言

持之以恒的恒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8-08 09:06
【解 释】 长久坚持下去 字意:持 :对待,面对;之:代词,泛指某件事情或某事物;以:用来;恒:指恒心。
词义: 面对任何事情恒心对待。
【用 法】 作谓语、状语;表示长久不变
【近义词】 锲而不舍、孜孜不倦 .坚持不懈
【反义词】 一曝十寒、半途而废
持之以恒的恒什么意思 持之以恒出自何处
1个回答2023-12-19 15:53
1、持之以恒的恒释义:恒心。

2、持之以恒,汉语成语,拼音是chí zhī yǐ héng。意思是长久坚持下去。

3、成语出处:

清·曾国藩《家训喻纪泽》:“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
持之以恒持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0-20 00:55
持之以恒持是坚持。出自清·曾国藩《家训喻纪泽》:“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
释义:你的短处在言语欠笨呐,举止欠端重,读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如果能从这三件事上下一番苦功,进而用严厉的,持之以恒,不过一两年,从你精进而不觉。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表示长久不变。
持之以恒“持”的意思
4个回答2023-03-27 15:25
1 持:坚持。
恒:恒心。
长久坚持下去。
【出自】:清·曾国藩《家训喻纪泽》:“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
2持之以恒,是“以恒持之”的倒装。这是一个状语后置句。以,介词,与“恒”组成介宾短语,作持的状语。
意思是凭着恒心坚持下去。
恒星就是持之以恒的什么
1个回答2022-11-21 14:35

恒星就是持之以恒的恒,恒久的意思。

恒星是由发光等离子体——主要是氢、氦和微量的较重元素——构成的巨型球体。天气晴好的晚上,夜幕中总镶嵌着无数的光点,这其中除了少数行星,其它的绝大多数都是恒星。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而夜晚能看到的恒星,几乎都处于银河系内。

起源:

恒星起源于星际物质。星际物质充满宇宙空间,平均密度约为10-24克/立方厘米。星际空间的温度约为10-100开。星云在星际物质相对集中的地方形成。系统提出恒星形成理论的是康德和拉普拉斯。他们提出了恒星形成的星云学说。

用科学方法研究恒星起源的第一人是英国天文学家詹姆斯·金斯,他提出的位力定理认为,一定量的星际物质受到引力扰动(例如超新星爆发)后,只要满足一定条件(金斯质量),星际物质之间的引力就会起主导作用,使它们坍缩成密度更大的星云。密度大到一定程度时,星云就会分裂成若干团块。团块的密度更大。

持之以恒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1-28 17:21

持之以恒意思: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持之以恒拼音:[ chí zhī yǐ héng ]。

出处:清·曾国藩《家训喻纪泽》:“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

成语用法:作谓语、状语;表示长久不变;褒义词。

用法示例:

1、锻炼身体必须持之以恒,不然收效甚微。

2、学习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就能取得好成绩。

近义词:

锲而不舍 [ qiè ér bù shě ] 

基本释义:不断地镂刻。比喻坚持不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出处:《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引证:剧作家·柯灵《墨磨人·舞台生涯六十年》:“但也有这样的人,以毕生的心力为代价,历尽悲欢,锲而不舍,终于战败顽敌而获得胜利。这是多么瑰丽的人生的戏剧!”

成文用法: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用法示例:能否做成学问,除必要的天赋外,很大程度取决于有无锲而不舍的精神。

什么是持之以恒
1个回答2022-06-04 22:38
【解 释】 长久坚持下去 字意:持 :对待,面对;之:代词,泛指某件事情或某事物;以:用来;恒:指恒心。
词义: 面对任何事情恒心对待。
【用 法】 作谓语、状语;表示长久不变
【近义词】 锲而不舍、孜孜不倦 .坚持不懈
【反义词】 一曝十寒、半途而废
【示 例】
1. 京剧《串龙珠》:“男勤耕,女勤织各务其正,休荒嬉莫堕落持之以恒”
2. 体育运动贵在持之以恒。
3.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成语出处】
清·曾国藩《家训喻纪泽》:“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 清·曾国藩《家训喻纪泽》:“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
成语示例
清·曾国藩《家训喻纪泽》:“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
“持之以恒”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09 07:56
[释义]
持:保持;坚持;之:代词;指所要坚持的东西;恒:长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坚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关于持之以恒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10:31
唐朝诗人李白,小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成才,就把他送到学堂去读书,可是,那些经史、诸子百家的书学起来行困难,他更加不愿意学了,有时候还偷偷跑出去玩。一天,李白没有上学,跑到一条小河边去玩。忽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蹲在小河边的一块磨石上旁,一下一下地磨一根铁棍。李白好奇地问道:“老婆婆,您在干什幺?”“我在磨针。”老婆婆一边磨一边回答。“磨针!用这幺粗的铁棍磨成细细的秀花针。这什幺时候能磨成啊!”李白脱口而出。老婆婆抬起头,停下手,亲切地对李白说:“孩子,铁棒虽粗,可挡不住我天天磨,滴水能穿石,难道铁棒就不能磨成针吗。”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很受感动。心想:“是呀,做事只要有恒心,不怕困难,天天坚持做,什幺事都能做好。读书不也是一样吗?”李白转身跑回学堂。从此以后,他刻苦读书,终于成为一名著名的诗人。
持之以恒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1-27 22:56
上学时,就知道"持之以恒"这个成语,意思是说,我们干什么事情都要坚持。

后来又查到了它的出处。宋·楼钥《攻媿集·雷雨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还有个故事是这样记述的,元朝末年,有个叫陶宗仪的人,进士考试时名落孙山,但他并不气馁,继续苦读。

为了安静的学习,他从城市搬到了乡下。平时下地干活时,随身带着书和笔墨,在耕田锄地歇歇时,把带的书拿出来阅读。

没有纸,就从树上摘下大一些的叶子当纸用,把读书心得和对生活的观察感悟写在上面,回家时带回去存在瓦罐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写有文字的树叶盛满了一罐罐。

为了长久保存,他把这些瓦罐埋在一棵大树下面。

随着时间的流逝,十多年过去了,埋在大树底下的瓦罐也有了十多只。

一些人对他的做法不理解,陶宗仪只是笑笑说:“学习就应该像这样持之以恒啊!”

若干年后,陶宗仪把瓦罐里的树叶整理出来,编成了一本叫《南村辍耕录》的书,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在后来,清朝大臣曾国藩在《家训喻纪泽》中,对"持之以恒"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诠释。

“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

以上就是"持之以恒"成语的由来,希望读到文章的朋友们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