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1个回答2024-02-23 02:03
寓教于乐,让学生发现阅读的带来的快乐是非常重要,把书中的故事和精髓提炼出来现场展示,让学生身临其境,找到快乐
我么应该怎样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1个回答2024-01-29 22:25

个人觉得,首先得让孩子们觉得你读的东西有意思,让他们感兴趣,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小故事,图文并茂的那种,来调动孩子阅读的兴趣;有了兴趣之后,才开始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小孩子,以玩为主,在玩的过程中把阅读贯穿其中,这就是一个引导的过程。引导的好,孩子就会感兴趣,就会喜欢阅读。

另外,可以开展一点小活动,策划阅读比赛、故事中人物的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孩子们身处其中感受故事和人物的魅力,从而让孩子们更加喜爱阅读。


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习惯
1个回答2024-01-30 12:11
小学初中,高中?

如果是小学生的话,其实相对容易,因为求知欲其实是一个人类的本能,对于小学生而言,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读物,对他们有一种自然而然的吸引力,所以你可以推荐或者寻找一些故事类的读物,然后以故事为基点加以引导,或者让小朋友自己上台讲故事,吸引大家,得到大家的肯定等。

初中是一个处在办叛逆不叛逆的年龄,这时候一般小孩儿都希望得到别人对自己的肯定,这时候可以推荐一些名人读本之类的,或者组织读书感想征集活动,让他们说出看过一些书本后自己的看法,并当众说出来,这个时候如果你带头鼓掌的话,效果会很好。

高中教育相对目的性比较强,为了高考,这个时候学生都有了自己的价值观,老师的引导只能偏向于旁敲侧击型,多给与关注,然后多肯定他在阅读方面的才能,这样可以取得相对较好的效果。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及习惯心得体会
1个回答2024-03-15 13:07
想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以及爱好,那么应该平时多多的教育他,拿一些他感兴趣的。玩具或者是话题进行跟他共同的探讨。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好的习惯。
1个回答2024-01-27 12:07

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空间

每当放学回家或者周末,孩子都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那么家长就应该给孩子一个固定的学习空间。最好给孩子布置一个安静的书房,让孩子安心在那里学习。家长不能为了自己娱乐不顾孩子学习,不要随意让孩子临时找一个地方学习。小学低段学生最不适宜经常变化学习的处所,那样容易让孩子分散精力。

培养孩子及时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要求孩子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是培养孩子及时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每当孩子放学后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家长督促孩子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学习不自觉的孩子,就更需要家长不间断的督促。

培养孩子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

当孩子家庭作业做完,要求孩子认真检查做完的作业。自己学会检查,不能做完了就完事。

培养孩子认真听讲习惯

很多孩子在学校不认真学习,上课没有专心听讲,如何让孩子专心听讲?这需要家长和孩子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家长要鼓励孩子学习,用励志的故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具有积极上进的心,学会专心听讲学习。鼓励孩子积极举手发言。

 制订学习计划,严格执行

制订学习计划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方法,计划上注明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可以列短期计划,也可以列长期计划。学习计划最好在家长的建议下让孩子自己制订,家长监督执行。

计划要紧扣教材内容,与教师的教学同期同步。要与孩子自己的基础相吻合,能完成多少,就制定多少的任务量。要考虑预留孩子的自由时间,不能成为紧箍咒。 计划制定完成,要坚决执行,不能给自己找不实施的借口。

要培养抓紧时间的习惯

学生容易犯的毛病是磨磨蹭蹭。杜绝磨蹭的办法: 一是明确任务,减少犹豫。拖拉是因为不能确定下面该干什么,我是做数学呢,还是背英语呢。结果这样一考虑,五分钟过去了。所以在做事情之前首先是确定做什么,然后不受干扰,抓紧时间完成 二是形成规律,养成习惯。一个学生,在每天同一时间内做同一件事情,天天如此,就成为本能,效率自然就高了。所以家庭要创造孩子这样相对稳定的环境,我建议家长不在家请客,不在家打麻将,不在家没完没了的看电视。 三是专心致志,有效劳动。有人说,我每天做作业的时候就是会不由自主想别的事情,怎么办?我建议学习时候养成标注习惯。比如手里拿支笔,一边阅读,一边标注重点,看着笔尖,定然能集中注意力,减少无效劳动。

要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要养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一道题我不这样做,还能不能用别的方法做。老师和同学他们是顺思路思考,我能不能思路逆推。一旦提出问题,要自己独立解决,解决不了再想方设法求助别人帮助。善于整理学习资料

学生期间有很多测验,单元测验,期中测验,期末测验等,这些试题都是老师精心挑选过的。大的考试题都是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学习知识的重点。要注意整理分类存放,这是最精炼的复习材料。

老师平时重点评奖的练习题或老师自己收集的例题要收集。

要经常与人交流学习

最好的学习就是给别人讲解。一个知识点你重复的次数多,就熟练得多,理解的深,记忆深刻。所以要鼓励孩子和学生讨论学习。不要认为指导别人学习就是付出,其实也是一种收获。

与老师密切联系,耐心说服教育,家长应多与老师交流,询问孩子在校表现。

如果孩子在校表现良好,可以用他在学校的表现要求他在家里也应如此表现;如果孩子在校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要与老师一块儿教育孩子,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帮助孩子认识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自觉约束自己不好的学习习惯。

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并肯定孩子的进步,对做得不够的,也应实事求是地指出努力的方向和方法,使孩子学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强化正确行为,修正不正确行为,从而尽快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好的学习习惯
1个回答2024-01-18 21:43
让孩子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



  快乐的事,大家都愿去做。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是这个道理。只有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情,他才有可能被激发出学习的兴趣,才有可能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快乐,要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正确引导。让孩子认识到通过学习可以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明白许多自己现在不懂的东西,可以在学习中、探索中发现许多乐趣。二是正确评价。一旦孩子在学习中有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要全面客观地看待孩子成长,不把书本知识、考试成绩作为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通过正确、合理的评价,帮助孩子摆脱学习上的狭隘性。三是正确激励。应以学习来激励学习,以奖励孩子买课外书、讲故事、参观博物馆等形式激励孩子更好地学习。 (舒永建)



  挑战困难 循序渐进



  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学习既要知难而进,又要做到从易到难。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现象,关键是要处理好它。有的学生喜欢向困难挑战,在战胜困难时感到其乐无穷,这样就形成了自己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不喜欢困难重重的感觉,那就可以在学习中选择从易到难的方法,不要急于求成,让自己在每前进一步中都体会到一种成就感,这同样也能培养学习兴趣。任何学科都有它的乐趣和意义,可是真正学习起来都有枯燥的一面。学习要有耐心,也要有吃苦精神,能做到这些,学习成绩就一定会提高(吴 丹)



  积极鼓励 适当引导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这东西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的培养。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我个人认为应该是积极的鼓励加适当的引导。这几年,赏识教育的呼声高涨,而所谓的赏识教育,说白了就是鼓励教育。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不管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积极采用多种形式给予适当的鼓励,让他们获得一种被人承认、被人接受的感觉。水滴石穿,量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同样,鼓励这个助推剂,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对某一问题、某一学科的兴趣也就在这一次次的鼓励中得以形成、得以发展。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而他们由于生活阅历的欠缺,对真善美、假恶丑的分辨能力有限,不良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会乘虚而入。这时候,作为家长或老师,就应该适当地加以引导,告诉他们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李明灿)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我的母校是一所农村中学。3年前,县里派来一位年轻的新校长。新校长上任不久,就着手排查本校历届毕业生中的佼佼者。他发现,本校毕业生中共出了8位将军、36位博士、50多位企业家,有两位风头正劲的当红作家和一位大诗人也是本校的毕业生,有的校友还成为美国耶鲁大学的学者,有的已成为某一科研领域的权威等。后来,学校撤下了所有原来悬挂在教室、阅览室、图书馆和走廊上的爱因斯坦、爱迪生、鲁迅、华罗庚等名人的照片,换上了这些有成就校友的照片。并且,每张照片的下面都加有详细的说明。似乎只是在一夜之间,在校的学生们都有了这样一种意识:自己与这些杰出的校友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自己将来也可能成为杰出校友中的一员。教师们更是如此,老教师以自己最有成就的学生为荣,新教师认为自己现在的学生有的将来也会大有作为。校长也发现,学生们慢慢养成了学习的兴趣与习惯。



  把表演式批评融入教育中



  我的儿子壮壮原来有边做作业边吃零食的坏毛病。起初,我时常采取严厉斥责的方法,促使其改掉坏毛病。但由于孩子挨批的次数多了,慢慢就产生了“疲劳”现象,对挨批无所谓了。鉴于此,我尝试采取喜剧表演法,把寓言故事《小鱼遇险》里面水鸟将小鱼放在岸边的岩石上,喊它们的孩子来啄食和小鱼跃入水里的过程细细表演了一遍。结果,常常是我还没演完,孩子已在一阵欢笑中受到了教育,这种促使孩子自省自悟的做法,何乐而不为呢?(冯高明)
如何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及习惯
1个回答2023-01-06 02:00
1、家长要从小就培养孩子阅读:小孩子可以先看绘本,家长可以每天坚持抽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给孩子读一些绘本,这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对书籍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孩子智力的开发。孩子可以慢慢的自己阅读了,家长就可以从旁协助,一点一点循序渐进,让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引导孩子带着问题阅读:家长可以事先给孩子一些问题,比如某个雷雨天,家长会先让孩子观察雷声和闪电,到底是先看到还是先听到,还是同时一起发生呢,鼓励孩子通过观察现象去找答案,这既提高孩子观察能力,又增长了见识。在孩子开始读一本新的书籍之前,家长不妨先读读这本书,针对这本书提出些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更能增进阅读效率。

  3、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阅读:数据表明,孩子在12岁之前对知识理解和消化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跟着孩子一起阅读。当孩子遇到不懂的知识时,家长可以适当的进行语言解释,有利于孩子的理解。

  4、家长要帮孩子选书: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和接受程度给孩子选择适合的书籍。如果小孩子对一本书明显读起来很吃力,有些为难,那么肯定是不适合她的。孩子读起来获得的成就感会让孩子有继续读下去的欲望。

  5、引导孩子把阅读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家长有时候也会觉得读书枯燥无味,因此为了不让孩子对读书产生厌烦感,家长要特别注意让孩子把生活跟阅读联系起来,比如最近一段时间孩子看过一本关于昆虫的书籍,那么家长可以在公园中特意找小虫子给孩子玩,让孩子观察虫子的形态和外貌,加深孩子对书本内容的理解能力,寓教于乐两不误。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1个回答2024-03-30 20:18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阅读习惯并非一蹴而就。很多专家认为人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从幼儿开始培养的。因此早期阅读的培养不是对幼儿进行超前教育,也不是单一地想通过阅读要幼儿早识字,多识字,而是通过早期阅读来激发幼儿从小热爱书籍,培养孩子认真阅读的态度,养成阅读习惯,但该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父母读书唤起幼儿的阅读兴趣 当幼儿开始喃喃自语的时候,其实他是在练习和欣赏语言和控制发音。说话的技能和听音,发音及理解有关。一个孩子的理解水平常常高出他阅读水平很多,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小孩子听的书读给他听,不仅对幼儿的听音,发音乃至理解都会有所帮助,还可以培养他对书的兴趣及供给他精神营养,直到他可以自己阅读。 2, 良好的阅读环境增强幼儿的阅读兴趣 从幼儿两三岁开始,父母应该经常带着孩子到附近的图书馆或者阅览室,让孩子观察阅读者的表情。父母也可以让幼儿自己选择喜爱的书,然后再去购买作为送给他的礼物。让他体会挑选书籍的的快乐。或者当幼儿想家长提问而家长又难以回答的时候,家长不妨引导幼儿去书中寻找答案,是幼儿明白书能够开启人的智慧。此外,在家中,家长应为幼儿准备一个小书架专门摆放幼儿的图书,这样可以促进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 3, 让幼儿时刻体验阅读的“成就感” “成就感”永远是孩子最大的支持力, 为了让孩子时刻保持阅读的兴趣, 家长就应该经常提供一些方式, 让孩子体验成功。例如, 父母先把一篇小故事分成几个角色, 在讲完故事之后, 和孩子一道进行角色对话, 在家庭里演绎一台“小话剧”。这样不仅孩子的兴趣浓, 也加深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再例如, 引导孩子把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 讲给小朋友听。孩子在讲解的过程中, 不仅加深了印象, 更能在小朋友的赞美、羡慕中得到满足, 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从而更加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4, 选择图书以孩子的需要为原则 成年人认为美丽可爱的图书,对孩子来说可能未必有吸引力,许多幼儿偏爱描绘他们周围世界事物的图书,和讲述像他们一样年纪的孩子的美丽故事书。因而父母在为幼儿挑选图书的时候需要注意这一点。幼儿对图书的反应是他的理解水平的一种指示。一本配合了他智力水平发展的书,他将会要求您一再读给他听,并会十分专注。当然一些浅白押韵的儿歌,也会引起幼儿极大的兴趣。 最后,对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不应仅限于书本的讲述。还可以在您和他遇到交通标志,路牌,广告标志,餐馆中的餐牌,甚至男女厕所的标志等,都可以讲给孩子听。我们鼓励幼儿阅读, 只因阅读是件快乐的事。只要有了兴趣, 就会热爱阅读, 就可以丰富孩子的人生, 去发现另一个美丽缤纷的世界。
怎样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1个回答2022-11-29 12:38
要耐心教导,不要凶哦。一定要讲他们喜欢的内容。毕竟是小孩。一定要耐心。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兴趣
1个回答2024-01-26 03:41
孩子最初的阅读行为来自于父母朗读给他听,孩子的阅读兴趣也是从这儿开始的。我从孩子上幼儿园小班开始,买了一些录音带,像“燕子姐姐讲故事”之类的。其中有“龟兔赛跑”、“咕咚来了”、“三个和尚”……以童话、寓言故事为主。每天晚上放给孩子听,先养成他听故事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