蘧老居士念佛三昧有声书

如何念佛之 妙音居士学念佛 全集
1个回答2024-03-05 10:45
您好,建议您好好看看佟爱国老师开示《妙音居士学念佛》,能帮助您解决这个问题,阿弥陀佛。
李炳南居士:经说:此心是佛.为什么还要念佛
1个回答2024-01-27 19:34
问:经说:此心是佛,此心作佛。为什么还要念佛呢?为什么还要度众生呢?

李炳南老居士答:此心是佛,是说众生本来觉悟,心性本来清净,这是从众生的本体来说的。只因妄念而生起无明,就转为众生,六道轮回,始终不觉,怎么能说是佛呢?念佛就是开始觉悟,又叫做始觉,就是开始由迷转觉。工夫深一步,觉性就显一分,渐渐妄心就变成佛心了。如果做到万缘皆空,一尘不染,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性同圆镜,光明遍照,就是‘究竟觉悟’了,也就是佛了。觉悟和不觉悟都是从心而起,所以说‘此心作佛’。要想由不觉悟转变为觉悟,难道是偶然的事吗?只有依赖念佛,才能由迷转觉啊!法身遍满虚空,众生本来同体,故菩萨度生不作度生之相,但众生迷而不觉,必须发大菩提心,普度无量众生,才能渐渐达到无相之旨。念佛和度生的意义就在这里。
王居士讲忏悔念佛全集
1个回答2022-06-29 11:34
王居士讲念集
什么叫做念佛三昧?
1个回答2022-05-18 07:58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念佛三昧的佛经有哪些?
1个回答2023-08-12 00:25
诸家所说此类三昧之相状、功能等虽皆通称念佛三昧,然诸佛有三世、十方之异,并有法、报、应三身之别,故‘念’于观、称等有种种不同。据昙鸾之略论安乐净土义、道绰之安乐集等所说,专注且相续不断地念‘念佛三昧’之相状或佛之佛力, 念佛之智慧、毫相、相好等,念其本愿,称名等,总称为念佛三昧。然行人当知,如楞严所说“归元有多路,圣性无分别”,三昧必不离于佛法之根本,必定与离一切相相应,与解脱相应,与戒定慧相应,必不会只在胜境等相上相应,如金刚经 [1]  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故知,若遇人自称三味,只知说见着什么相,而于解脱和离相都无有言,则知其是假非真。
如何念佛及念佛三昧
1个回答2022-11-08 22:55
  【念佛三昧】   禅观之一。指以念佛为观想内容之一种禅定。亦即观念佛德或称念佛名之三昧。分为因行、果成二类。(一)因行念佛三昧,指一心观佛之相好,或一心观法身之实相,二者皆为观想念佛,反之,一心称念佛名,即为称名念佛。(二)果成念佛三昧,指上记三种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禅定,或佛身现前。因行念佛三昧为‘修’,果成念佛三昧为‘发得’。观无量寿佛经(大一二·三四三中):‘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中略)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明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大智度论卷七亦载,念佛三昧能灭除种种烦恼及先世诸罪。   诸家所说此类三昧之相状、功能等虽皆通称念佛三昧,然诸佛有三世、十方之异,并有法、报、应三身之别,故‘念’于观、称等有种种不同。据昙鸾之略论安乐净土义、道绰之安乐集等所说,专注且相续不断地念‘念佛三昧’之相状或佛之神力, 念佛之智慧、毫相、相好等,念其本愿,称名等,总称为念佛三昧。   念佛之本意在忆念、追想,由内在之思忆表现于外者即为称念,称念配合深入之观想,于醒、梦、定等之际,皆念念不离佛,此亦称般舟三昧。又于文殊般若经,以专精修念佛一行,称为一行三昧。于华首经,以专修念佛之相好,称为一相三昧。
在家居士怎样念佛往生
1个回答2023-08-22 03:15
个人觉得印光祖师的十念方法最不会起杂念最能成究圆满功德,从第一南无阿弥陀佛句到第三句,再从第四句到第六句,再从第七句到十句为止,不用念珠。念佛方法:早上自己规定五分钟或十分钟,有佛像就面向佛像,没有就面向西方,首先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声三拜,再念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三声三拜,再用印祖十念法念南无阿弥陀佛五分钟或十分钟(自定)口念心念都可以,想清楚念清楚听清楚,念完再念南无大慈大悲观士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各三声三拜!然后念回向文,把念的佛号全部回向西方极乐世界,最后一拜而退,上班也可心中默念,晚上睡觉之前也和早上一样或自定时间,每天坚持下去,临命终时必定蒙佛亲自接引往生西方净土。阿弥陀佛!
居士在家念佛有哪些禁忌
2个回答2022-12-25 07:07
居士在家念佛有哪些禁忌我们不提了,介绍莲池大师‘四念法’
莲池大师又根据宗密大师的的普贤行愿品疏,把念佛的方式分为四种:

一、称名念佛——即指阿弥陀经所示的持名念佛。
二、观像念佛——注目观瞻所供的佛像。
三、观想念佛——依据观佛三昧经及十六观经所说的方法,以心眼来观想如来的身相。
四、实相念佛——即是摆脱了生灭、空有、能所等的观念,也绝离了言说、名字、心缘等观念,专念自 此四种念佛方式之中,后后胜于前前,以称名念佛量浅近,实相念佛最究竟,而此实相念佛,就是理之一心,所以,仍可首尾兼顾,并非别出方便。
什么是念佛三昧
2个回答2022-07-17 01:35
  【念佛三昧】
  禅观之一。指以念佛为观想内容之一种禅定。亦即观念佛德或称念佛名之三昧。分为因行、果成二类。(一)因行念佛三昧,指一心观佛之相好,或一心观法身之实相,二者皆为观想念佛,反之,一心称念佛名,即为称名念佛。(二)果成念佛三昧,指上记三种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禅定,或佛身现前。因行念佛三昧为‘修’,果成念佛三昧为‘发得’。观无量寿佛经(大一二·三四三中):‘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中略)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明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大智度论卷七亦载,念佛三昧能灭除种种烦恼及先世诸罪。

  诸家所说此类三昧之相状、功能等虽皆通称念佛三昧,然诸佛有三世、十方之异,并有法、报、应三身之别,故‘念’于观、称等有种种不同。据昙鸾之略论安乐净土义、道绰之安乐集等所说,专注且相续不断地念‘念佛三昧’之相状或佛之神力, 念佛之智慧、毫相、相好等,念其本愿,称名等,总称为念佛三昧。

  念佛之本意在忆念、追想,由内在之思忆表现于外者即为称念,称念配合深入之观想,于醒、梦、定等之际,皆念念不离佛,此亦称般舟三昧。又于文殊般若经,以专精修念佛一行,称为一行三昧。于华首经,以专修念佛之相好,称为一相三昧。
什么是念佛三昧啊?
1个回答2023-08-18 13:40
因念佛而入佛地,就是念佛三昧。大集经中说:念佛是无上深妙禅。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