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远作文

志存高远的名人故事有什么?
1个回答2024-01-20 21:16

志存高远的名人故事有:

1、宗悫,南朝宋国南阳人,自幼习武,练就一身功夫,而且胆量过人。其兄宗泌新婚之夜,全家正在忙碌中,突然有十几个强盗趁夜打劫。宗悫毫无畏惧,奋勇迎战,击退了盗匪。

叔叔宗炳问宗悫:“你长大准备干什么?说一说志愿。”宗悫应声答道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宗炳听了,既惊异,又高兴,不禁赞许说:“好孩子,志向远大的人,正应如此!”

日后宗悫果然干了一番事业。

2、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时候的一次触动使他萌发了做一个桥梁专家的念头,为的是为家乡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为此他每天刻苦钻研,艰苦奋斗。

日以继夜的学习,当别人在嬉戏玩耍时,他自己却一人在角落思考着种种地问题。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其中当然也包含着多少的辛酸和挫折,但是他没有放弃,因为有这一股强烈的力量支撑着他。

这就是他的志向他的目标——成为一个桥梁建筑专家,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3、茅以升,他在11岁那年看到文德桥压塌的悲惨情景,就立下了大志,要为人们造一条结实的桥。为了实现愿望,他刻苦学习,考上了桥梁建筑专业。

后来他实现了自小的理想,造了著名的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

志存高远的出处
1个回答2024-02-27 12:04

志存高远的出处:三国·诸葛亮《勉侄书》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美趣?何患于不济?(三国·诸葛亮《勉侄书》)
  志存高远的意思为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追求卓越等。也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境。如,北洋水师中航速最快的一艘战舰就被命名为“致远”号,特指乘风破浪、势不可挡,奔向远方的意思。

志存高远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8 09:58
志存高远
【注音】 zhì cún gāo yuǎn 【意思】为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追求卓越等。也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境。 【典故】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美趣?何患于不济?(三国·诸葛亮《勉侄书》)
编辑本段有关故事:
苏秦是洛阳人,学合纵与连横的策略,劝说秦王,写了十多个建议书都没有派上用处,最后他所有的钱都用完了,悲惨而归。到了家,他的妻子不为他缝纫,他的嫂子不为他做饭,他的父母亲也不认他这个儿子。苏秦叹了口气,说:“都是秦王这个不用抄上去,解释上说的是苏秦自己错,但是我们老师觉得是秦王的错,你如果想用苏秦就把“秦王”改成“我”的错啊!”就发誓要勤奋读书,说:“哪有事情办不成的?!”读书快要睡着的时候,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了脚。后来联合了齐、楚、燕、赵、魏和韩国反抗秦国,然后成了六国的相印。 明朝时期,李时珍背弃父亲要他读八股文科举入仕的愿望,一心阅读医书《神农本草》,发现其中很多中药没有详细记载,决心认真编写一部详尽的医书。他对书中的每一种中药都十分认真地考证,经过30多年终于完成《本草纲目》巨著。
编辑本段有关名言:
永不满足是我向上的动力。 ——龚超 做强者,战自卑;攀高峰,胜逆境;增才干,永学习;报效祖国为人民。 ——龚超 人生,要的就是惊涛骇浪,这波涛中的每一朵浪花都是伟大的,最后汇成闪着金光的海洋。 ——龚超 面对艰难困苦,懦弱者被磨去棱角;勇敢者将意志品质磨砺得更为坚强。 ——龚超 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而一向努力奋斗,坚韧不拔的人会走向成功。 ——龚超 短暂的一生会有许多坎坷和波折,我把它视为前进的阶梯,去获得“学问之趣味”。 ——龚超 在我的生命中,从未遭受过失败,我所遇到的,都是暂时的挫折罢了。 ——龚超 我始终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要继续奋斗,展示自己的才能,努力成为新世纪的优秀人才。 ——龚超 不幸对于弱者来说是痛苦、迷茫、恐惧;不幸对于强者来说是磨练、积累、动力。我,将永远是那个压不垮、折不断的“强者”。 ——龚超
少年志存高远的原文
1个回答2024-03-01 21:57

昔有一少年,家贫甚,伐薪自食,夜则映月以览。邻村有富者,衣锦食肉,恒炫于众。一日富者出猎,左右持弓,鹰犬罗后,途与少年遇。富者众辱之,曰:“尔贫如此,尚不及吾之鹰犬。”少年不应。富者复曰:“尔随吾后,与鹰犬同逐狐兔,先得者赏尔。”少年作色曰:“吾虽家徒壁立,然志存高远,非若等鼠类可比!”左右欲殴之,少年瞋目斥之:“尔辈亦鹰犬也!”不顾而去。

志当存高远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9 08:26

志当存高远,志:志向。存:怀抱,是指人应当怀抱高远的志向。志当存高远出自《诸葛亮集·诫外甥书》。

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诸葛亮13岁时,他们姐弟四人跟随叔父诸葛玄离开山东老家赶赴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任所。

不久,汉朝廷又派朱皓到任,失掉官职的诸葛玄只好带着诸葛亮姐弟四人前往荆州投靠旧友荆州牧刘表。到襄阳后,诸葛亮因年纪幼小,就到刘表办的“学业堂”里读书。

扩展资料:

诸葛亮的这篇文章只有短短八十余字,但却有很深的内涵。做为青年人,不光要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还必须有实现理想志向的具体可行措施和战胜困难排除干扰的毅力。

不然理想就可能会成为一种空想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沦为平庸下流。诸葛亮的这封信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如果志存高远、意志坚定,加之缜密地思考,然后付之于行动,就很有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成功。

曾国藩在家训中也曾教育子女说要“有志、有识、有恒”。有志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外国志存高远的名人故事?
1个回答2024-03-08 13:07

霍金的故事

霍金在十三、四岁时就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十七岁那年,他考入了牛津大学。毕业之后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不久之后他发现自己患上了肌肉萎缩症,但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积极治疗,后来病情恶化的速度减慢下来,他便重拾信心,排除万难,从挫折中站起来,勇敢地面对着这次的不幸,继续醉心研究。

志存高远是形容谁的?
1个回答2024-03-12 02:49

形容有远大的志向、追求远大的理想,或者对事业上有远大抱负的人。志存高远也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境。

拼音: zhì cún gāo yuǎn 

解释: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

出处:志存高远出自诸葛亮的《勉侄书》,原文如下: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美趣?何患于不济?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译文:

一个人的志向应当保持高尚远大,仰慕先贤人物,断绝情欲,不凝滞于物,使贤者的志向高高地有所保存,诚恳地有所感受,能屈能伸,抛弃琐碎的东西,广泛地向他人咨询、学习,除去狭隘、悭吝,这样即使未得升迁,又何损于自己美好情趣?何愁理想不能实现?如果意志不坚定,意气不昂扬,徒然随众附和,沉溺于习俗私情,碌碌无为,就将继续伏匿于凡庸人之中,终究不免于卑下的地位。

扩展资料:

反义词:好高骛远

【解释】:好:喜欢;骛: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敬好

【出自】:《宋史·道学传一·程灏传》:“病学者厌卑逗凳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翻译】:一些不好的学生看不起身边的小事而去追求高远不切实际的目标,一直到死也山稿旅一事无成啊。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志存高远的代表人物是谁?
1个回答2024-03-13 17:05

志存高远的代表人物是诸葛亮。

志向大小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诸葛亮在青年时期就志向不凡。这个志向,即诸葛亮一直坚持的“复兴汉室”。《出师表》中说:“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刘备弥留之际,托孤于诸葛亮,诸葛亮悲感交集,泪流满面跪答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当李严劝他进爵称王时,他感慨道: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

诸葛亮的品质和精神

诸葛亮一生戎马倥偬,早年被刘备三请出山后,便一直殚精竭虑,一丝不苟地辅佐刘备,使其建立蜀国。翻开史书,我们会看到各种功高震主,骄横跋扈的功臣。

但是刘备去世之后,劳苦功高,立下汗马功劳的诸葛亮并没有挟幼主而篡位,而是心系汉室复兴大业,勤勤恳恳,忠贞不二,毫无私心。

志存高远的人有谁?
1个回答2024-03-16 15:59

志存高远的人如下:

1、秦朝末年的陈胜胸怀大志,发出了“雁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感慨,成为秦朝农民起义的行模裂领袖之一。

2、爱迪生从小好问经常被老师和其他人否定,凭借这他的好奇心,成为了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

3、齐白石因家境贫寒,年少不得不退学,却不畏贫寒,坚持理想,成档闭为了我国著名的画家。

4、诸葛亮《出师表》中说:“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刘备弥留之际,托孤于诸葛亮,诸葛亮悲感交集,泪流满面跪答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当李严劝他进爵称王时,他感慨道:“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码李,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

5、苏秦公元前334年得到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

志当存高远的出处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6 16:24

志当存高远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诸葛亮集·诫外甥书》。

原文: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译文:

一个人应当有高尚远大的志向,仰慕先贤,戒绝情欲,抛弃阻碍前进的因素,使先贤的志向,在自己身上显著地得到存留,在自己内心深深地引起震撼。要能屈能伸,丢弃琐碎,广泛地向人请教咨询,去除猜疑和吝啬,这样即使因受到挫物燃掘折而滞留。

也不会损伤自己的美好志趣,又何必担心达不到目的。倘若志向不刚强坚毅,意气不慷慨激昂,那就会碌碌无为地沉湎于流俗,默默无闻地被情欲束缚,势必永于沦入凡夫俗子之列,甚至免不了成为庸俗的下流之辈。

扩展资料:

一、志当存高远近义词:鸿鹄之志

1、拼音:hóng hú zhī zhì

2、释义:比喻志向远大。

3、出处:新华·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白话文:燕子麻雀段陪怎么会知道天鹅的远大志向呢!罩核)

二、志当存高远反义词:无所作为

1、拼音:wú suǒ zuò wéi

2、释义: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进取精神。

3、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七》:纵黄帝亦曾用兵战斗,亦不是全然无所作为也。(白话文:即使黄帝也曾派兵打仗,也不会是完全没有进取精神。)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