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16章原文注音版

道德经十五章原文译文和注释
1个回答2024-03-13 05:27

道德经·第十五章

【作者】老子 【朝代】春秋时期

译文对照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

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晌液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译文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能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说:他小心谨慎啊,就像冬天里涉水过河;他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他恭敬郑重啊,好像春谈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他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浑厚宽容,好像不清的浊水。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宴森物故更新。

道德经六十二章原文译文和注释
1个回答2024-03-05 12:28

道德经第六十二章原文译文和注释如下: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译文:

道是荫庇万物之所,善良之人珍贵它,不善的人也要保持它。需要的时候还要求它庇护。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良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

不善的人怎能舍弃它呢?所以在天子即位、设置三公的时候,虽然有拱壁在先驷马在后的献礼仪式,还不如把这个“道”进献给他们。自古以来,人们所以把“道”看得这样宝贵,不正是由于求它庇护一定可以得到满足;犯了罪过,也可得到它的宽恕吗?就因为这个,天下人才如此珍视“道”。

注释

奥:藏,含有庇荫的意思。

市尊:换取尊位。

加入:高过他人,亦有凌驾于别人之上的意思。

何弃之有:即“有何弃之”,有什么可抛弃的。老子认为恶人可以转变,世上不应有被抛弃之人。

三公:古代最高的官职。

拱璧:极为珍贵的大玉

道德经赏析

《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16个道德典故,和大人一起读
1个回答2024-01-25 23:09

傲风,声名动 16章第二节!!!!
1个回答2023-03-04 20:12
六月中文网有全的哦!
小王子第16章
1个回答2022-05-02 17:13
这是因为地球自转所照成的太阳升起的早晚。
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 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相邻 15 度经线内所用的同一时间是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全世界所用的同一时间是世界时(0度经线的地方时)。区时经度每隔 15 度差一小时,地方时经度每隔1 度差 4 分钟。
阴阳师手游16章剧情怎么过
1个回答2024-03-11 07:09

  阴阳师手游16章剧情怎么过?阴阳师手游16章剧情阵容怎么搭配?对于新手玩家来说16章剧情想要通过的话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今天为大家带来阴阳师手游16章冥界审判通关阵容技巧推荐。

  16章冥界审判阵容:

  神乐,御灵26

  1、络新妇,27级,御魂带破势

  可以随意换成其他群攻,想换成单攻应该也没问题

  2、座敷童子,御魂带火灵,三星满级负责打火没堆速度

  3、29级雪女,御魂带日女已时,速度125。必须快过神乐

  用来击退赤舌,不让赤舌放大招,自带8门00的概率冻人聊胜于无。

  16章冥界审判过关技巧:

  因为剧情赤舌大招击退,带雪幽魂御魂,雪女戴蚌精雪幽魂的情况下,经常因为无法冻住全场就被小麒麟搞死或被赤舌击退、反冻 ,所以采取堆速度戴日女的方法控场,不戴雪幽魂的情况下雪女也能冻住几只,不强求。

  以上就是阴阳师手游16章冥界审判通关阵容技巧推荐了,

元尊16最后一章是什么?
4个回答2022-05-03 09:06
这个最后一张的话就是一个大团圆的结果,然后每个人都得到了他最想要的一种方式去生活。
杀神16的第一章是什么
2个回答2022-12-08 09:47
秦有杀神白起,三国有战神吕布

-- 派派小说论坛为您解答
一起读经典《道德经》第五十章第五十一章
1个回答2024-03-09 20:05
《老子·第五十章 》

人一生出来,就进入了死亡。人以四肢九窍活著,人以四肢九窍死去,人以这四肢九窍,将自己的生命送到死地。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世人太贪婪今生的享乐了。听说善于得到并持守真生命的人,行路不会遇到老虎,打仗不会受到伤害。在他面前,凶牛不知怎么投射它的角,猛虎不知怎么扑张它的爪,敌兵不知怎么挥舞他的刀。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已脱离了死亡的境地啊!

这一章主要说的是:人脱离了贪婪享乐,善于得到并持守真生命,也就脱离了死亡的境地,很难遇到凶险和为难了。

人脱离了贪婪享乐,持守真生命,就很难有真正的凶险了。

《老子·第五十一章》

万物都是由道所生,又有恩德去蓄养,化育为物形,得势而成长。所以万物没有不敬畏大道、不珍惜恩德的。大道的可敬和恩德的可贵,在于他不是情动一时、令出一时,乃是自然而然、永恒如此。所以说,道生出万物,又以恩德去蓄养,使它们成长发育,给它们平安稳定,对它们抚爱保护。然而他这样创造养育却不强行占有,他这样无所不为却不自恃己功,他是万物之主却不任意宰制,这可真是深不可测的恩德啊!

道产生了万物,又用恩德去蓄养,为他们化育了形体,让他们得到了势而生长起来。大道的这种可敬和恩德的可贵,是自然而然地发出的,是永恒的,不是一时兴起,但是他却不强行占有,不任意宰割,这样的恩德深不可测。

这一章主要是说道永恒的产生和孕养万物,具备最深不可测的恩德。

孕育生养万物,使它们茁壮成长,却不去强行占有他们,不任意宰割,这样的恩德是深不可测的,事业也会长久。
《道德经》 第八章 憨山大师注解
1个回答2023-08-08 09:41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惟不争、故无尤。

【注】此言不争之德,无往而不猜早善也。

上,最上。谓谦虚不争之德最为上善,譬如水也,故曰上善若水。水之善,妙在利万物而不争。不争,谓随方就圆,无可不可,唯处于下。然世人皆好高而恶下。唯圣人处之。故曰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几,近也。

由圣人处谦下不争之德,故无往而不善。居则止于至善,故曰善地。心则渊静深默,无往而不定,故曰善渊。与,犹相与。谓与物相与,无往而非仁爱之心,故曰与善仁。言无不诚,故曰善信。为政不争,则行其所无事,故曰善治。为事不争,则事无不理,故曰善能。

不争,则用舍随时,迫不得已而后动,故曰善时。不争之德如此,则无人念春怨,无鬼责。故曰夫惟不争,故无尤矣。仔兆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