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落孙山解释

成语名落孙山的意思和解释?
1个回答2024-02-15 23:38

【成语】: 名落孙山【拼音】: míng luò sūn shān【解释】: 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出处】: 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讬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举例造句】: 若不幸名落孙山,那时更自难堪。 ★清·黄小配《大马扁》第一回【拼音代码】: mlss【近义词】: 一败涂地【反义词】: 名列前茅【灯谜】: 写中文【用法】: 作谓语、定语、补语;指落选【英文】: be flunked

名落孙山是什么意思解释
1个回答2024-03-17 09:06

名落孙山: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汉语成语,出自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指考试或选拔未被录取。

近义词:

一败涂地,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榜上无名,张贴的名单上没有名字。泛指落选。

白蜡明经,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曝腮龙门,曝:晒;龙门:河津。鲤鱼在龙门下晒它的两腮。比喻科举落榜。

反义词:

名列前茅,比喻名次列在前面。

首屈一指,首:首先。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

独占鳌头,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名落孙山例句:

1、在高考的激烈竞争中,我名落孙山。

2、我已有心理准备,此次考试纵然名落孙山,也不气馁。

3、由于准备的不充分,这次考试他再一次名落孙山。

4、后来人们用"名落孙山"来比喻考试没有考上或者选拔没有被录取。

5、即使名落孙山,也不要轻易言败,只要努力,总有一天会金榜题名!

6、他成绩那么好,却名落孙山,真是令人感到意外。

7、一次考试名落孙山有什麼关系?我要急起直追,下次非金榜题名不可。

8、这次高考,她虽然名落孙山,但她并没有灰心丧气,决定复习一年再考。

9、前年高考,他虽然名落孙山,可如今在科学种田表彰会上却榜上有名。

10、你平时不努力,难怪几次考试都名落孙山。

11、这次入学考试他虽名落孙山,但他并不气馁。

12、他那么好的成绩,参加高考却名落孙山,不知是什么原因。

13、参加考试,即使名落孙山,也不应灰心,再接再厉,下次再来!

14、他们两个同时名落孙山,只好同病相怜,彼此安慰将来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15、今年你虽然名落孙山,但只要下定决心,努力用功,明年一定会考取。

名落孙山是什么意思解释
1个回答2023-12-14 16:21

名落孙山: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汉语成语,出自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指考试或选拔未被录取。

近义词:

一败涂地,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榜上无名,张贴的名单上没有名字。泛指落选。

白蜡明经,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曝腮龙门,曝:晒;龙门:河津。鲤鱼在龙门下晒它的两腮。比喻科举落榜。

反义词:

名列前茅,比喻名次列在前面。

首屈一指,首:首先。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

独占鳌头,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名落孙山例句:

1、在高考的激烈竞争中,我名落孙山。

2、我已有心理准备,此次考试纵然名落孙山,也不气馁。

3、由于准备的不充分,这次考试他再一次名落孙山。

4、后来人们用"名落孙山"来比喻考试没有考上或者选拔没有被录取。

5、即使名落孙山,也不要轻易言败,只要努力,总有一天会金榜题名!

6、他成绩那么好,却名落孙山,真是令人感到意外。

7、一次考试名落孙山有什麼关系?我要急起直追,下次非金榜题名不可。

8、这次高考,她虽然名落孙山,但她并没有灰心丧气,决定复习一年再考。

9、前年高考,他虽然名落孙山,可如今在科学种田表彰会上却榜上有名。

10、你平时不努力,难怪几次考试都名落孙山。

11、这次入学考试他虽名落孙山,但他并不气馁。

12、他那么好的成绩,参加高考却名落孙山,不知是什么原因。

13、参加考试,即使名落孙山,也不应灰心,再接再厉,下次再来!

14、他们两个同时名落孙山,只好同病相怜,彼此安慰将来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15、今年你虽然名落孙山,但只要下定决心,努力用功,明年一定会考取。

名落孙山是什么意思解释
1个回答2023-12-18 03:08

名落孙山的意思是指考试没有考取或选拔时没被录取。其相关内容如下:

1、名落孙山是一个中国古老的成语,来源于宋朝时期。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考试没有考取或选拔时没被录取,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孙山是宋朝时期的一位读书人,非常勤奋好学。他参加了乡试,想要考取举人,但是最终只获得了末名举人的成绩。

2、孙山这个成绩虽然不算太差,但是在当时的社会中,只有考取前三名才能被认为是有才华的人。孙山的成绩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有人问孙山他的考试成绩时,孙山回答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表明孙山的考试成绩不理想,而且对方的孩子的表现也不如孙山。

3、名落孙山的含义非常深刻。它不仅仅是指一个人在考试中没有考取或选拔时没被录取,更表达了一个人在竞争中的失败和无奈。这种失败和无奈可能会给人带来很大的打击和挫折感,但是也有可能会激发一个人的斗志和决心。

用名落孙山造的句子

1、他辛辛苦苦准备了几个月,结果却是名落孙山,真是让人感到遗憾。

2、考试成绩公布了,他竟然名落孙山,真是出乎意料。

3、他在比赛中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最终还是名落孙山,让人感到惋惜。

4、尽管他很努力地准备,但是名落孙山的现实还是让他感到非常沮丧。

5、她在选拔中表现得非常出色,但是因为一点点小失误,最终还是名落孙山。

6、他为了这次比赛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最终却名落孙山,真是让人感到失望。

7、他在求职中经历了多次失败,最终还是名落孙山,让人感到无奈。

8、她在比赛中发挥得不够好,结果名落孙山,但她并没有放弃,仍然在努力。

9、他辛辛苦苦准备了很久,但最终却名落孙山,这让他感到非常沮丧和失望。

10、他在选拔中表现得不够出色,结果名落孙山,但他并没有气馁,仍然在继续努力。

从文言文《名落孙山》中可以看出孙山是个怎么样的人?
1个回答2023-12-03 03:13
更多发挥什么机会
从文言文《名落孙山》中可以看出孙山是个怎么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3-13 07:36
宋朝时期有一位名叫孙山的人,为人聪明又幽默,非常喜欢说笑话。有一次,他去京城参加考试,邻居有位吴先生的儿子也跟他一起去,那位父亲一直拜托孙山要多多照顾他的儿子。到了京城以后,两人住在一起,也一起进了考场。但放榜的时候,孙山得了最后一名,而邻居的儿子则没考上。而邻居的儿子心里很难过,于是决定留下来准备参加下一次的考试。孙山一回到家中,乡亲贺闹都跑来探望他,并且很关心地问他考的如何?邻居吴先生也跑来问他儿子的考试情况。 孙山笑了笑,回答他说:“你的儿子还在京城唤判呢!”邻居急着问:“为什么呢?我儿子到底有没有考中?”孙山看了他也不直接回答,只说:“解名尽处是孙山和拍改,贤郎更在孙山外。”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考生的榜单上,最后一名是我孙山,你的儿子还在我的后面,那么当然就是没有考中啰!
名落孙山是什么意思 名落孙山的意思
1个回答2022-10-28 04:40
1、名落孙山,汉语成语,拼音是míng luò sūn shān,意思是考试或选拔未被录取。

2、出自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讬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3、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名落孙山的故事及解释
1个回答2024-01-05 23:04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下面是我整理的成语名落孙山的故事及解释,一起来看看吧。

  【汉字书写】 :名落孙山

  【汉语注音】 :míng luò sūn shān

  【成语出处】 :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讬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成语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名落孙山的意思】 :孙山:人名,宋朝的一位才子。比喻投考未中或者在选拔的时侯没有被录取。

  【名落孙山的近义词】 :一败涂地、榜上无名;屡试不中、一落千丈

  【名落孙山的反义词】 :金榜题名、榜上有名、名列前茅、独占鳌头;

  【名落孙山的.故事】

  孙山是宋代的一名才气无双的学子,因为他很幽默而被人们称为“滑稽才子”。他跟同乡的儿子一起风尘仆仆地赶到京城科考,公布成绩时孙山的名字在最后一位,他的同乡却落榜了。孙山回到家里以后他的同乡来问他考试情况,孙山觉得开诚布公地说不太好,但不说又不行,于是他便说道:“解元尽处足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意思是说:“我孙山的名字在举人榜上是最后一个,你儿子的名字还在我的后面。”过去我国的科举考试制度规定第一名称做解元,孙山在这里所指的解元是指一般考取的举人。“名落孙山”这个成语就是后来人们通过这个故事总结出来的。

  【名落孙山例句】

  清.娥川主人《世无匹》第一十回:“却说干白虹在京中,见暴家事败,已知前案消释,才得放心。不觉已是二月初旬,陈与权准备入场会试。谁知文战不利,恰好名落孙山。”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一章:“考期到了。父亲奉命担着行李送小主人去应考。不知由于怎样的一个机缘,父亲也得到入场应试的幸运。进了试场,两个阔少连射了三箭,一箭也没有射中,石子不消说也没有举起来。下来了,臊得面红耳赤,结果是名落孙山。”

  【名落孙山造句】

  冠军的花环总是短暂的,今日光彩夺目的冠军,明日就很有可能名落孙山。

  当我得知名落孙山,心情空前绝后的难过,犹如被一层阴霾笼罩着,久久都不能平静下来。

成语名落孙山的故事及解释
1个回答2023-12-09 23:23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下面是我整理的成语名落孙山的故事及解释,一起来看看吧。

  【汉字书写】 :名落孙山

  【汉语注音】 :míng luò sūn shān

  【成语出处】 :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讬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成语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名落孙山的意思】 :孙山:人名,宋朝的一位才子。比喻投考未中或者在选拔的时侯没有被录取。

  【名落孙山的近义词】 :一败涂地、榜上无名;屡试不中、一落千丈

  【名落孙山的反义词】 :金榜题名、榜上有名、名列前茅、独占鳌头;

  【名落孙山的.故事】

  孙山是宋代的一名才气无双的学子,因为他很幽默而被人们称为“滑稽才子”。他跟同乡的儿子一起风尘仆仆地赶到京城科考,公布成绩时孙山的名字在最后一位,他的同乡却落榜了。孙山回到家里以后他的同乡来问他考试情况,孙山觉得开诚布公地说不太好,但不说又不行,于是他便说道:“解元尽处足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意思是说:“我孙山的名字在举人榜上是最后一个,你儿子的名字还在我的后面。”过去我国的科举考试制度规定第一名称做解元,孙山在这里所指的解元是指一般考取的举人。“名落孙山”这个成语就是后来人们通过这个故事总结出来的。

  【名落孙山例句】

  清.娥川主人《世无匹》第一十回:“却说干白虹在京中,见暴家事败,已知前案消释,才得放心。不觉已是二月初旬,陈与权准备入场会试。谁知文战不利,恰好名落孙山。”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一章:“考期到了。父亲奉命担着行李送小主人去应考。不知由于怎样的一个机缘,父亲也得到入场应试的幸运。进了试场,两个阔少连射了三箭,一箭也没有射中,石子不消说也没有举起来。下来了,臊得面红耳赤,结果是名落孙山。”

  【名落孙山造句】

  冠军的花环总是短暂的,今日光彩夺目的冠军,明日就很有可能名落孙山。

  当我得知名落孙山,心情空前绝后的难过,犹如被一层阴霾笼罩着,久久都不能平静下来。

除了名落孙山还有哪些孙山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11 10:00
  以“解名尽处是孙山”一联,后来成为“名落孙山”之成语。 【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一个叫孙山的人,但是你的儿子的名字却还在孙山的后头呢! 孙山是宋朝时候的人。他为人不但幽默,而且很善于说笑话,所以附近的人就给他取了一个“滑稽才子”的绰号。 有一次,他和同乡的一个儿子一起去投考举人。放榜的时候,只见孙山的名字列在榜上的最后面,而同乡的儿子没考上。当孙山回到家里,同乡便去问他儿子考得怎么样。孙山不忍心直截了当的回答,就随口溜出了这两句名诗。 【孙山我是最后一名,你儿子的名字还在我后头呢!】 同乡听了一下,神色黯然的离去。

  [编辑本段]引申义

  从此以后,人们就根据这个故事,把投考学校,或参加其他的考试,因为没有被录取,以致榜上无名的这种情形,叫做【名落孙山】。 例如有个人去考大学,因为成绩很差,没被录取;或者有的人参加职业考试,因为不能达到录取标准,而不被录取;甚至在挑选球员的时候,没入选,这些种种的情形,都可以用【名落孙山】来形容。 【名落孙山】是失败的一种代号。 所以,作为一个上进的人,必须要努力学习,认真工作,才能够避免名落孙山的遗憾。

  [编辑本段]典故的出处

  “名落孙山”这个成语源自宋代范公偁《过庭录》一书中所记载的一则逸闻:“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