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幼小衔接的理解和看法

浅谈在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1个回答2024-03-22 12:59

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需要培养幼儿习惯和兴趣,发展语言能力和责任感等。

一、培养幼儿自觉遵守常规,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二、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使幼儿全面发展。


三、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四、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


五、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


六、学会承受挫折。


做好大班幼儿衔接工作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我们与家长们达成共识,共同配合做好以上各项工作,当作孩子成长历程中的一件大事来做,力求让幼儿顺利地度过幼小接轨的“困难期”。帮助幼儿顺利成为一个轻松快乐的小学生。

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只重视知识上的片面衔接,不注重幼儿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衔接。


2、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配合没有沟通好。


幼小衔接问题是长期被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所关注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难题。孩子入学后产生厌学情绪、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沓、粗心大意等问题,多是由于幼小衔接不当所致。在中国,很大一部分是4个老人,加上父母两人带一个孩子,这就导致了一代小皇帝的诞生。

我听很多家长都在谈幼小衔接,小孩上幼小衔接有必要吗?
3个回答2023-04-18 21:20
这个要看孩子的情况。我家孩子就没有上幼小衔接,小学过渡得挺好,但是有些孩子还是应该上一下的,不然过渡期压力太大。

1、听课习惯和作业习惯。

我觉得这是幼小衔接最需要掌握的能力。上小学后,一节课40分钟,孩子要认真听课坚持下来,其实难度挺大的。所以,一定要让孩子习惯安静做好听课40分钟,这样才能把老师上课的重点都掌握下来。然后,要养成课后做作业的习惯。

2、知识基础。

其实,上小学一下子的知识教授进度,还是很快的:一个月掌握数字的含义和写法,两个月掌握拼音……对孩子的要求其实挺大的。

所以,建议在上小学前,能够让孩子对拼音有个基础了解,会拼读最佳;数学的话,建议孩子能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这样到学校学20以内的会相对容易一些;如果一年级还要学英语的话,建议能先掌握26个字母的大小写
3、自主阅读。

还有一个我每次都要说的事情,就是自主阅读。如果孩子在小学前,就能够具备自己阅读书籍的能力,上小学后能够过渡得非常顺畅。阅读,对于孩子学习课本、课外阅读、考试阅卷都有帮助。
浅谈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1个回答2023-02-12 04:55
1、积极与家长沟通,转变其观念 。2、组织学习活动,3、提高幼儿的各种能力。4、时间上的相互靠拢 。5、注意力的衔接,注意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前提,无论是成人还是幼儿,没有注意伴随的认知活动是不存在的。6、学习习惯和常规要求上互相衔接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生活能力上的重点培养。
浅谈在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2个回答2022-12-13 19:41
摘 要:不少幼儿园把幼小衔接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做,积极开展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无论是在教学要求、内容、方法还是作息时间方面都主动向小学靠拢,而小学却无动于衷,不主动与幼儿园接触,也很少考虑初入学儿童的身心特点,形成衔接工作的单向性。事实证明,双向准备才是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幼小衔接;方法与策略
一、知识准备问题的探索与研究
在知识准备的问题上,其实一部分小学教师并不反对这种行为,有的教师认为“大班幼儿多学一些知识,会为小学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但是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十分反对完完全全地学习与小学一年级的课本一模一样的知识。过度关注知识上的准备,提前将一年级的知识全部学完,切切实实地演绎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这种做法不但不会减缓幼儿入小学的压力,相反会带来更大的负面效果。一方面,它使得本该享受幸福童年的幼儿,匆匆结束了童年生活,背负了本不该属于自己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它会严重影响幼儿今后的学习行为,以至于直接影响到幼儿上小学后学习的习惯与效率。笔者曾走访了几所小学,就该问题向几位一年级的教学组长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那些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全部学完的幼儿,常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在学习上没有感受到任何挑战,容易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会出现注
浅谈幼小衔接的几点困惑
1个回答2022-11-12 15:31
幼小衔接要解决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期的适应问题,这对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有重大影响。好的衔接班主要是培养习惯,包括学习手段、思考方式、表达和基本的技能,让学龄前儿童从自然学习到有规律的学习,去面对和接收上学是怎样的。如果孩子本身适应能力较弱,或是生活学习习惯存在问题,幼儿园相关辅导欠缺,那么给孩子报班让宝宝提前适应还是很有作用的
谈梦想如何衔接到团队
1个回答2024-02-19 14:08
让梦想成为团结梦想,让团队的人都感到收益,调查研究,民主讨论,充分的了解情况,认真分析情况,分析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遇到的问题有哪些,小心论证,制定出好的方案,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统筹兼顾,共同朝一个方向努力。
浅谈怎样搞好幼小衔接工作
1个回答2023-02-20 12:05
制定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增强衔接意识
计划是活动实施的依据,是我们有序行动的指南。基于此,我们在学期初通过研讨制定了符合我园幼儿情况的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并制定了各月活动安排。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努力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一步一个台阶,逐渐把活动引向新的高度。幼儿的能力随着活动的逐步深入也逐渐增强。
浅谈怎样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1个回答2023-02-23 11:17
摘 要:不少幼儿园把幼小衔接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做,积极开展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无论是在教学要求、内容、方法还是作息时间方面都主动向小学靠拢,而小学却无动于衷,不主动与幼儿园接触,也很少考虑初入学儿童的身心特点,形成衔接工作的单向性。事实证明,双向准备才是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幼小衔接;方法与策略
一、知识准备问题的探索与研究
在知识准备的问题上,其实一部分小学教师并不反对这种行为,有的教师认为“大班幼儿多学一些知识,会为小学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但是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十分反对完完全全地学习与小学一年级的课本一模一样的知识。过度关注知识上的准备,提前将一年级的知识全部学完,切切实实地演绎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这种做法不但不会减缓幼儿入小学的压力,相反会带来更大的负面效果。一方面,它使得本该享受幸福童年的幼儿,匆匆结束了童年生活,背负了本不该属于自己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它会严重影响幼儿今后的学习行为,以至于直接影响到幼儿上小学后学习的习惯与效率。笔者曾走访了几所小学,就该问题向几位一年级的教学组长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那些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全部学完的幼儿,常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在学习上没有感受到任何挑战,容易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会出现注
浅谈怎样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1个回答2022-12-14 05:45
摘 要:不少幼儿园把幼小衔接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做,积极开展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无论是在教学要求、内容、方法还是作息时间方面都主动向小学靠拢,而小学却无动于衷,不主动与幼儿园接触,也很少考虑初入学儿童的身心特点,形成衔接工作的单向性。事实证明,双向准备才是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幼小衔接;方法与策略
一、知识准备问题的探索与研究
在知识准备的问题上,其实一部分小学教师并不反对这种行为,有的教师认为“大班幼儿多学一些知识,会为小学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但是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十分反对完完全全地学习与小学一年级的课本一模一样的知识。过度关注知识上的准备,提前将一年级的知识全部学完,切切实实地演绎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这种做法不但不会减缓幼儿入小学的压力,相反会带来更大的负面效果。一方面,它使得本该享受幸福童年的幼儿,匆匆结束了童年生活,背负了本不该属于自己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它会严重影响幼儿今后的学习行为,以至于直接影响到幼儿上小学后学习的习惯与效率。笔者曾走访了几所小学,就该问题向几位一年级的教学组长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那些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全部学完的幼儿,常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在学习上没有感受到任何挑战,容易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会出现注
幼小衔接的意义是什么?怎样做好幼小衔接?
1个回答2024-02-21 21:01

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与其入学后的适应能力关系很大。因此,幼儿园阶段应注意培养幼儿愿意上学,对小学的生活怀着兴趣和向往,为做一个小学生感到自豪的积极态度,并让幼儿有机会获得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

2、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幼儿入学后,是否适应小学的新环境,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对其身心健康影响很大。有一种认识是,幼儿只要提前认一些字,学一点拼音、算术等就没有问题了,这是十分片面的。

3、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着眼幼儿终身学习的需要,发展他们基本的学习素质,并在此过程中,悔桐帮助他们打下今后学习的基础。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自理能力 我们都知道,在幼儿园里面孩子过的是一种被照顾的集体生活,幼儿园的老师整天都跟着,吃饭、穿衣服、系鞋带、上厕所,老师都会看护周到,及时给予帮助。

4、培养孩子与人沟通的能力

相对于幼儿园,小学生活更加独立,自主和多变,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性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于他顺利、成功地展开新的校园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

第一,要创设利于学习的环境,在家里要为孩子创设一个学习的小角落,备有写字台、书架、玩具架等,以摆放游戏和学习用品,使之成为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

第二,保持和睦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互尊互爱、互帮互助,会使孩子心情愉快,从而形成情趣高涨、精力旺盛的良好学习状态。

第三,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让孩子的作息时间逐渐与入学要求靠近,每天早睡早起,有固定的学习与游戏时间。

第四,碧者坦准备合适的学习用品,如书包、铅笔盒、水嫌悄杯等。

第五,激发其对成长的自豪,家长要利用节假日多带孩子外出,共同讨论有趣的事物与现象,激发孩子认识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萌发对入学的兴趣。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