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李清照拼音版

李清照《永遇乐》
1个回答2022-12-13 02:34
这首《永遇乐》当是作者流寓临安时所作。这首词虽写元夕,却一反常调,以今昔元宵的不同情景作对比,抒发了深沉的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全词运用今昔对照与丽景哀情相映的手法,还有意识地将浅显平易而富表现力的口语与锤炼工致的书面语交错融合,以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写出了浓厚的今昔盛衰之感和个人身世之悲。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如此之强,以至于南宋著名词人刘辰翁会每诵此词必“为之涕下”。
永遇乐李清照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体验
1个回答2022-10-01 15:36
国破家亡的感情体验
李清照的一剪梅和永遇乐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1个回答2022-10-22 18:55
前者婉约,后者豪放。
李清照写《永遇乐》是哪一年?
1个回答2022-12-08 15:57
《永遇乐》创作于李清照晚年,地点在临安,约在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左右。
有关李清照 柳永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3-12 00:18
北宋仁宗时,有位名妓谢玉英,色佳才秀,最爱唱柳永的词。柳永才高气傲,恼了仁宗,不得重用,中科举而只得个馀杭县宰。途经江州,照例浪流妓家,结识谢玉英,见其书房有一册"柳七新词",都是她用蝇头小楷抄录的。因而与她一读而知心,才情相配。临别时,柳永写新词表示永不变心,谢玉英则发誓从此闭门谢客以待柳郎。
柳永在馀杭任上三年,又结识了许多江浙名妓,但未忘谢玉英。任满回京,到江州与她相会。不想玉英又接新客,陪人喝酒去了。柳永十分惆怅,在花墙上赋词一首,述三年前恩爱光景,又表今日失约之不快。最后道:"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赋,试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
谢玉英回来见到柳永词,叹他果然是多情才子,自愧未守前盟,就卖掉家私赶往东京寻柳永。几经周折,谢玉英在东京名妓陈师师家找到了柳永。久别重逢,种种情怀难以诉说,两人再修前好。谢玉英就在陈师师东院住下,与柳永如夫妻一般生活。
后来柳永出言不逊,得罪朝官,仁宗罢了他屯田员外郎,圣谕道:"任作白衣卿相,风前月下填词。"从此,他改名柳三变,专出入名妓花楼,衣食都由名妓们供给,都求他赐一词以抬高身价。他也乐得漫游名妓之家以填词为业,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柳永尽情放浪多年,身心俱伤,死在名妓赵香香家。他既无家室,也无财产,死后无人过问。谢玉英、陈师师一班名妓念他的才学和情痴,凑一笔钱为他安葬。谢玉英曾与他拟为夫妻,为他戴重孝,众妓都为他戴孝守丧。出殡之时,东京满城妓女都来了,半城缟素,一片哀声。这便是"群妓合金葬柳七"的佳话。
谢玉英痛思柳郎,哀伤过度,两个月后便死去。陈师师等念她情重,葬她于柳永墓旁
李清照的永遇乐写于什么年代
3个回答2023-03-28 06:42
《永遇乐·落日熔金》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为作者晚年伤今追昔之作。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流寓江南时而伤今追昔之作。写作地点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时间约在公元1150年(宋高宗绍兴二十年)。
谈谈你对李清照“永遇乐”的理解
1个回答2023-02-23 12:47
却十分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在历尽沧桑以后的晚年的悲凉心境,以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写出了浓厚的今昔盛衰之感和个人身世之悲,她不愿与来邀的朋友到外间游玩,可是通过这样一些微细情节,难怪南宋著名词人刘辰翁每诵此词必“为之涕下”。《永遇乐》这首词运用今昔对照与丽景哀情相映的手法,宁肯呆在家里听听人家笑语这首《永遇乐》是叙述作者晚年在临安的一段生活。此词写的不是她的什么不幸遭遇。事情本来琐细。艺术感染力如此之强,而是述说在元宵节日,还有意识地将浅显平易而富表现力的口语与锤炼工致的书面语交错融合。
李清照的一生的遭遇。
1个回答2023-01-05 20:12
早在宋代,这位“千古第一才女”竟在男尊女卑的年代,赌上自己的几年命途,也要对家暴说不。有人说很难接受有这样的李清照,而有人却说是因为这些经历才有了我们所认知的李清照
李清照 一剪梅的拼音
1个回答2022-09-29 17:03
我猜测你应该知道那些字的拼音怎么写,但是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小写,以及什么时候分开写,什么时候合起来写是不是?
规则我也说不全~
题目大写
人名 Li Qingzhao
专有名词要合起来写,并且大写
一个语素要合起来写 比如说漂零 piaoling
柳永的词和李清照的词哪个好?
4个回答2022-10-03 12:33
李清照词风哀婉,作品沉郁凄凉,其每首词都可谓经典之作,个人看来,后世人再没有能与之比拟的。而离别词是以情取胜,将每一丝的情感都完美的融入到词句中,使读者详细的了解其心理,并引起共鸣。

柳永擅长白描手法,将分别时的景物和人物的神态都刻画得十分细致,正所谓词已尽,而余味无尽,余恨无穷。以景抒情。这正是柳永送别词作为传世之作的原因。

个人认为,李清照的词作在柳永之上数倍。柳永不能与之及也。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