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意思解释

井蛙之见的意思解释
1个回答2024-02-27 20:10

井蛙之见的意思解释如下:

井蛙之见,汉语成语,读音为jǐng wā zhī jiàn,意思是井底之蛙那样狭隘的见解,比喻狭隘短浅的见解。

《庄子·秋水》:“井蛙不可燃如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井底的青蛙,借指见识不广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庄子;秋水》皮档启详细解释亦作“ 井鼃 ”。井底之蛙。比喻见闻狭隘,目光短浅的人。

井底之蛙成语 造句:

1、井底之蛙,跳出来便拥有广阔天地,想吃天鹅的哈蟆,不妨从吃飞娥着手。

2、迷惑多是因为眼界不够大,井底之蛙怎么能知道什么叫海阔天空。

3、我们应该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否则就会成为井底之蛙。

4、老师总是教导我们不要做井底之蛙,了解天高地厚,现在终于明白老师的用心良苦了。

5、大师对这些井底之蛙蠢老的见解不屑置喙,那些呶呶不休的人还沾沾自喜得很。

6、人不能如井底之蛙一样没有远见。

7、井底之蛙也有井底之蛙的看法,我们也应该了解一下他的想法。

8、一个井底之蛙又怎么会发现如此大的商机而开启这么大的市场呢。

9、你现在只是一个学生,就像一个井底之蛙一样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10、一个没有经风雨,见世面的人,就似井底之蛙一样。

井底之蛙,其见不远出自《庄子集释》。
1个回答2024-02-27 06:36

出自《庄子集释》,意思是:你不要跟夏天的虫子谈冰,它不懂;不要跟井底之蛙谈大海,它没见过不懂;不要跟凡夫谈高深的道的学问,他不懂。

原文:

《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水》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翻译:

渤海神若说:“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

相关启示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不懂大道理。其实大都能理解这句话的都是智者。

当一只四季虫在侃侃而谈的时候,夏虫很难理解到夏之外的景色,就像哥白尼或者伽利略在发现新的科学发现后,四周却很难有理解他们的人,于是盲者嘲之。木耳永远都分辨不出低音和高音,如果夏虫能够多活一季,也许就能多走一步,看出圈外的善恶,懂得更多。

井底之蛙之所以是井底之蛙是因为它在井底还是因为它是蛙?
2个回答2023-08-03 05:01
因为它长期生活在井底,是环境限制了蛙,非蛙限制了迹镇环境坦州燃;那些优越的陆地上的蛙如果长期生存在井底,也会变成井底之蛙,这就是环让虚境的作用大于主观能动性
井底之蛙:蛙
1个回答2024-02-12 11:26

A

解析:


青蛙的故事不要井底之蛙!
1个回答2024-03-04 05:17
牛和青蛙
两只小青蛙在水池边玩,有只大牛来喝水.牛一不小心就把一只小青蛙踩死了.
剩下的一只小青蛙逃回家,对母亲说:
“妈妈!糟了呀!哥哥被一只有脚的大动物给踩死了!”
青蛙妈妈还不曾见过牛.“很大,是这样的吗?”
青蛙妈妈把肚皮吹大给孩子看.
“不,更大!”
“那么,是这样吗?”青蛙妈妈再把肚皮吹的更大些.
“还要大,还要更大些呀!”
青蛙妈妈拼命的吸器,将肚皮吹的像气球,圆鼓鼓的.
“哦!就是这样吧?”
青蛙妈妈正说着话,肚皮却啪一声裂开了.
井蛙归井讲得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12 16:59

故事给我们很好的启示,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不必太在意与名家的不同。可能你会说:“井底之蛙,见识少,才会这样说。”或许你说得也没错,我们生活的世界真的是很有趣,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善与恶”、“积极与消极”……等等,就看你看到那一面。

我看还是努力把别人的教育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使自己的教育行为具有鲜明的个性。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适合的教育方式就是最好的,那就把这些与众不同的心得、高招挖出来。

扩展资料:

故事原文:

井里的青蛙向往大海,请求海龟带它去看海。海龟欣然同意。一龟一蛙离开了井,慢慢前行,来到海边。青蛙见到一望无际的大海,惊叹不已。它“呱呱”大叫,急不可待地扎进大海的怀抱,却被一个浪头打回沙滩,措手不及喝了几口咸水,还被摔得晕头转向。

海龟见状,就叫青蛙趴在自己的背上,带着它游海。一蛙一龟漂浮在海面上,乐趣无穷,青蛙也逐渐适应了海水,能自己游一会儿了。就这样,它俩玩得很开心。过了一阵子,青蛙有些渴了,但喝不了又苦又咸的海水。它也有些饿了,却怎么也找不到一只它可以吃的虫子。

青蛙想了想,对大海龟说:“大海的确很好,但以我的身体条件,不能适应海里的生活。最要命的是,这里没有我能吃的食物。看来,我还是要回到我的井里去,那里才是我的乐土。”于是,青蛙告别了海龟,回到井中,平静地生活着。

井底之蛙的英语怎么说
1个回答2024-01-23 17:02

井底之蛙的英文:a person with a limited outlook ; a person of narrow view

narrow 读法 英 ['nærəʊ] 美 ['næroʊ]    

1、作形容词的意思是:有限的;狭窄的;精密的;度量小的

2、作名词的意思是: 海峡;隘路;狭窄部份

3、作动词的意思是:变窄

短语

1、narrow passageway 狭窄的走廊

2、narrow river 狭窄的河流

3、narrow road 狭窄的路

4、narrow sense 狭义

5、narrow space 狭窄的空间

扩展资料

词语用法

1、narrow的基本意思是“狭窄的”,可指空间、场所、物品或范围的狭窄。用于比喻可形容人“思路狭小”“眼光短浅”“看问题狭隘”或“有偏见”等。

2、narrow还可作“勉强的,险胜的”解,通常作定语。

3、narrow用作动词的意思是“(使)变窄”,指数量、距离、程度等与原来相比缩小。

4、narrow可用作不及物动词,也可用作及物动词。用作及物动词时接名词或代词作宾语。

词汇搭配

1、narrow crack 狭窄的裂缝

2、narrow escape from death 幸免于难,死里逃生

3、narrow lane 狭窄的胡同

4、narrow minded person 心胸狭窄的人,思想狭隘的人

5、narrow mountain path 狭窄的山道

井底之蛙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01:52
井底之蛙

   一只青蛙生活在一口废弃的浅井里,它对东海来的一只鳖夸耀说:“我真的很快乐!想外出的时候,一下子就能跳到井栏上;累了就回到井里,在残破的井壁边休息。我跳进井水中,水刚刚没过我的胳肢窝,托着我的下巴,我蹦啊跳啊,烂泥也只没过我的脚丫。看看周围那些虾蟹啊蝌蚪啊什么的,没有谁能比我快乐。而且这是我的地盘,我跳跳停停,逍遥自在。你到了这里,怎么不进来看看呢?”
  鳖的左脚还没有踏进浅井,右膝已经被卡住了。于是,它慢慢地退了回去,告诉青蛙关于海的事情:“即使用千里来计算,也说不出它的广阔;即使用千丈来测量,也算不出它的深度。大禹治水的时候,十年九涝,海水也没看出增多;商汤的时代,八年中倒有七年是干旱的,海水也没见减少。大海啊,时间长短对它的容量没有什么影响,旱涝也不能使海水涨落,这是我居住在东海里的最大快乐!”
  青蛙听得惊呆了,觉得若有所失。
《井底之蛙》是谁写的?
1个回答2024-01-20 23:23

以前,是含有贬义的意思,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这幅漫画是没有这个意思的,这幅漫画讲的对象是人类,讲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滥捕滥杀,吃野生动物,人类的这种行为已经造成很多动物频临灭绝的危险

“野味餐馆”就暗示了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滥捕滥杀,吃野生动物的行为。母青蛙对小青蛙说“千万不要出去”是在保护小青蛙,因为井的旁边就是一家野味餐馆,小青蛙如果出去了,就会被人类抓到来吃了。

这就反映了这个意思,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滥捕滥杀,吃野生动物,人类的这种行为已经造成很多动物频临灭绝的危险。

井底之蛙的古文
1个回答2024-01-24 11:44

《井底之蛙》的古文:

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

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埳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白话译文:

井蛙对东海里的鳖说:“我实在快乐啊!我跳跃玩耍于井口栏杆之上,进到井里便在井壁砖块破损之处休息。跳入水中井水漫入腋下并且托起我的下巴,踏入泥里泥水就盖住了我的脚背,回过头来看看水中的那些赤虫、小蟹和蝌蚪,没有谁能像我这样的快乐!再说我独占一坑之水、盘踞一口浅井的快乐,这也是极其称心如意的了。你怎么不随时来井里看看呢?”

东海之鳖左脚还未能跨入浅井,右膝就已经被绊住。于是迟疑了一阵子之后又把脚退了出来,把大海的情况告诉给浅井的青蛙,说:“千里的遥远,不足以称述它的大;千仞的高旷,不足于探究它的深。

夏禹时代十年里有九年水涝,而海水不会因此增多;商汤的时代八年里有七年大旱,而岸边的水位不会因此下降。不因为时间的短暂与长久而有所改变,不因为雨量的多少而有所增减,这就是东海最大的快乐。”浅井之蛙听了这一席话,惊惶不安,茫然不知所措。

扩展资料:

《井底之蛙》出自于战国庄子的《庄子·秋水》。

创作背景:

《庄子》约成书于先秦时期。著录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庄子》除内八篇外都是后人所作。全书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老子学说又发展了新说。

赏析: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