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李白

“浪淘沙 李煜”意思
3个回答2022-10-30 18:47
浪淘沙是词牌名,李煜是南唐后主,也是一位著名词人。《浪淘沙 李煜》应该是李煜的一首词吧
浪淘沙 李煜 诗意
1个回答2023-02-28 15:02
李煜 大爱~~~~
浪沙淘金,成语浪里淘金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1 20:31

沙里淘金 从砂子里淘出黄金。 比喻从大量材料中选取精华。 [拼音] shā lǐ táo jīn [出处] 唐·德行禅师《四字经》:“沙里淘金。” [例句] 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搜集地震的资料,有如沙里淘金,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近义]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披沙拣金 [反义] 泥沙俱下 鱼龙混杂 易如反掌

李煜诗词浪淘沙
1个回答2023-04-24 07:45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李煜的浪淘沙故事背景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6 08:12
  浪淘沙·怀旧 南唐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在词中很少作帝王家语,倒是以近乎普通人的身份,诉说自已的不幸和哀苦。这些词就具有了可与人们感情上相互沟通、唤起共鸣的因素。《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如此,此词亦复如此。即以“别时容易见时难”而言,便是人们在生活中通常会经历到是一种人生体验。与其说它是帝王之伤别,无宁说它概括了离别中的人们的普遍遭遇。李煜词大多是四五十字的小令,调短字少,然包孕极富,寄慨极深,没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是做不到的。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所写情事与此差同。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婉转曲折。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两说都可通。“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天上人间”句,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纭。其实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天上人间”,本是一个专属名词,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李煜用在这里,似指自已的最后归宿。应当指出,李煜词的抒情特色,就是善于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自已人生经历中的真切感受,自然明净,含蓄深沉。这对抒情诗来说,原是不假外求的最为本色的东西。因此他的词无论伤春伤别,还是心怀故国,都写得哀感动人。同时,李煜又善于把自已的生活感受,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结合起来。
李煜的《浪淘沙》怎么翻译?
1个回答2022-12-23 16:19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喜欢。
独自一人在暮色苍茫时依靠画栏,遥望辽阔无边的旧日江山。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象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浪淘沙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1-16 13:25

  浪淘沙释义: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过龙门》等。创自唐刘禹锡、白居易。原为小曲,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亦即七言绝句。

曲牌名。南曲越调和北曲双调都有同名曲牌,字句格律均与词牌五十四字体的半阙相同,但曲调各异,用途亦不相同。南曲羽调也有《浪淘沙》,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

大浪淘沙的意思
1个回答2022-09-23 06:28
如海滩上的细沙, 长江后浪推前浪,比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界的铁律。
大浪淘沙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18 21:42
大浪淘沙,留下的是精品呀。
浪淘沙其一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2-10 23:02

浪淘沙其一的意思如下:

浪淘沙其一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佳作。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诗的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砂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如今我就要把这些砂石,送到直通牛郎织女的银河上去。

刘禹锡借黄河雄伟的形象,表达了豪迈的气势和奋发的精神,表现出他的一种冲决一切障碍、顽强不息进取的斗志和革命乐观精神。

以大和至极的天真与憧憬写出了冬日黄河的波涛汹涌,用直上银河去表达九曲黄河的源远流长,这样的气魄、胆识与豪气正是作者自己百折不挠的伟大斗志的艺术写照。

九曲黄河万里沙一句,描绘出黄河波涛的雄浑和曲折,表达出黄河的辽阔和深远。而浪淘风簸自天涯一句,则描绘出黄河巨浪的澎湃和冲击力,表现出黄河的不屈和刚毅。这两句诗的结合,展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和自然力量。

如今直上银河去一句,刘禹锡借用银河来表达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的决心和斗志。将黄河与银河相比,表现出了对于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同到牵牛织女家一句,刘禹锡将黄河与牵牛织女的故事相结合,表达出对于抗争命运的乐观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这个故事中,黄河与牵牛织女一样,都是经历了千辛万苦才达到了目标。这种乐观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是刘禹锡在这首诗中想要传达的核心信息。

浪淘沙其一是刘禹锡的一首代表作,通过描绘黄河的形象和气质,表达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热爱和期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才华和艺术魅力,也展现了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诗人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于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任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后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杜佑的信任与器重。杜佑入朝为相,刘禹锡亦迁监察御史。

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谪。会昌二年842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