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诚实阅读答案

文言文晏殊诚实问题和答案
1个回答2024-03-04 21:44
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适值帝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巳作此赋,有赋稿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
后为馆职,时天下无事,帝许臣僚择胜燕饮。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巢,以至市楼酒肆皆为游息之地。公是时甚贫,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宫中除晏殊,执政莫知所因,次日复进,上谕之曰:“近闻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
殊既受命。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直以贫无可为之具;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

译文:晏殊做童子生的时候,张文节就把他向朝廷推荐,(皇上)召见(晏殊)到朝堂下。这个时候皇帝正好亲自主试进士,就命令晏殊(一同)应试。晏殊看了看试题。他(对皇上)说:“(这个题目)我在十天前就已经做过回答,(我)还保存着答卷,请求换一个题目。”皇上非常喜欢他的诚实。
(晏殊)后来在文馆就职,当时天下太平,皇上允许臣下们找好日子举行宴饮。于是(连)下级官员和文馆里的士大夫们都相互宴请,以至于市场上的酒楼和路边的小酒店都成为游玩和休息的地方。晏殊当时很贫穷,不敢外出,独自在家中和堂弟(相互)论理和学习。有一天,(皇上)选择太子的老师,宫中忽然传来消息晏殊被任命了,传达政令的太监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第二天又去问皇上,皇上告诉他说:“听说这些天来臣下们没有一个不在搞相互宴请和嬉游的,(并且)通宵达旦地,惟独晏殊和(他的)兄弟(在家中)读书,像这样地谨慎厚道(的人),正是可以当太子的老师。”
晏殊到朝堂感谢皇恩。皇上当面告诉(晏殊)为何被选为太子的老师。晏殊的回答(非常)质朴,他说:“我不是不喜欢宴请游嬉,确实是太穷没有做宴请的本钱;我如果有钱(的话)也一定去,只是没有钱(所以)不能出去罢了。”皇上更加地喜欢他的诚实。

这则故事,我给你全部译出了,晏殊这种老实得有些迂的性格正是做大学问的基础,值得今人思考。文中( )的部分表示文言中省缺但译成现代文为表达通顺须补上的句子成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晏殊诚实诚实在哪方面
1个回答2024-02-24 03:33
晏殊的诚实表现在两方面
答案是:①考 试时“乞 别命题”;②告诉皇 上若有钱也想游乐的。

这是正确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晏殊诚实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07 15:17

晏殊诚实,男,抚州临川答闹人,北宋著型举谈名文学家、政卜碰治家。

晏殊诚实无欺
1个回答2024-02-28 08:55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991—1055)“诚实无欺”的故事,至今仍源庆脍炙人口。

故事说的是:晏殊参加殿试时,发现考题是自己曾经练习写过的。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向皇帝和主考官说明了实情。他说:“皇上,这个题目我曾经练习写过,请知颂另外出一个题目给我做吧!”皇帝不以为然,以为晏殊多事,说:“做过的题目也不要紧,你写出来,如果做得好,也可录取。”一旁的主考官也再三劝说:“另外换个题目,万一做不好,就要落第,你要三思而行!”晏殊似乎已经深思熟虑了,他说:“不换题目,即使考中了,也不是我的真才实学;换了做不好,说明我学问还不够,我不会有一句怨言的!”晏殊诚实,如天地自然。如果按时下一些人的流行说法,晏殊是一个天大的傻瓜,考试谁不猜题、押题,何况是自己练习过的考题,那可真是“苍天有眼,天助我也!”高兴还高兴不过来呢,谁还会想去换一个考题?然而,晏殊换了,他以自己的“诚实无欺”,真真实实地“考”出了自己的水平雹猛握。
晏殊诚实无欺
2个回答2023-11-06 11:29
晏殊在考取进士时,发现考题是他曾经做过的,于是他向主考官说明了情况,主考官很欣赏他的这种品质,直接录用了他
为什么晏殊诚实守信?
1个回答2024-03-05 12:04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名师的指点。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堂考他。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

晏殊当官后,每日办完公事,总是回到家里闭门读书。后来皇帝了解到这个情况,十分高兴,就点名让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员。当晏殊去向皇帝谢恩时,皇帝又称赞他能够闭门苦读。晏殊却说:“我不是不想去宴饮游乐,只是因为家贫无钱,才不去参加。我是有愧于皇上的夸奖的。”皇帝又称赞他既有真实才学,又质朴诚实,是个难得的人才,过了几年便把他提拔上来,让他当了宰相。

古往今来,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诚实守信的。晏殊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的故事说明,一个人为人的诚实,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对于取得别人的信任是多么的重要啊!
浣溪沙 晏殊 阅读题目及答案
2个回答2022-12-26 01:00
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和----------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北宋晏殊诚实的故事
1个回答2023-11-13 03:19
北宋晏殊诚实的故事

  晏殊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七岁时就能写诗作文,在当地被人称为“神童”;十三岁时,他已学贯古今,比许多成年人还博学多才。这一年,朝中重臣张知白奉旨前往晏殊家乡视察旱灾,他发现晏殊极有文采,就将他带往京城举荐给了宋真宗赵恒。

  当时,正赶上进士殿试,宋真宗就让晏殊与其他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试卷发到手后,晏殊仔细阅读试题,结果他发现试题上要求作的赋自己十几天前刚写过,当时他写的这篇赋还得到了许多人的赞赏,一致的评价是文辞华丽、想象丰富、内涵深刻。

  晏殊知道,只要将这篇赋原封不动地默写在考卷上,一定会得到宋真宗的青睐。但他没有那样做,而是如实向宋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给他。

  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当场任命晏殊为秘书省正字,特许他进入皇宫读书。

  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可是晏殊每日办完公事后,总是回到家里闭门读书。有一天,宋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宋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宋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陛下,我不是不想去宴饮游乐,只是因为家贫无钱才没有这样做。所以我是有愧于皇上夸奖的。”

  宋真宗称赞他既有真才实学,又质朴诚实,是个难得的人才,几年之后便让他当了宰相。

  换位思考:

  晏殊发现考试试题自己事先做过,就认为对别人不公而及时提出。生活中,很多同学却为了考出高分,不惜抄袭、夹带,你认为这样做是对是错呢?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学习晏殊的诚实品格呢?

  成长感悟:

  一个人为人诚实,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
诚实的孩子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2-10 04:50
4、用“﹏﹏”画出文中的两个拟人句。(1分)微风吹得它一摆摆的,好像在像他招手。鸟儿在树上唱歌。5、在第6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2分)他指了指满园的果树。“瞧,儿子,这许许多多的苹果都是你的。”华盛顿一听高兴地拍起了手。爸爸低下头对他说:“你还记得春天表哥来时带来的那个苹果吗?”6、父亲借“苹果”一事让小华盛顿明白了一个道理,请你在文章结尾处的破折号后续写句话。只有先付出,才能有回报。只有在春天就播种,才能在秋天有收获。
诚实的孩子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2-02 00:39
4、用“﹏﹏”画出文中的两个拟人句。(1分)

微风吹得它一摆摆的,好像在像他招手。

鸟儿在树上唱歌。

5、在第6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2分)

他指了指满园的果树。“瞧,儿子,这许许多多的苹果都是你的。”华盛顿一听高兴地拍起了手。爸爸低下头对他说:“你还记得春天表哥来时带来的那个苹果吗?”

6、父亲借“苹果”一事让小华盛顿明白了一个道理,请你在文章结尾处的破折号后续写句话。

只有先付出,才能有回报。

只有在春天就播种,才能在秋天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