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兵孙漂流记有声小说

鲁兵孙漂流记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3-10 18:28
我读了《鲁滨逊漂流记》这篇小说后,深深被故事中的主人翁鲁滨逊感动,他遭遇海难漂流到荒岛上以后,不是悲叹命运对自己的不公,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修建房子、种植庄稼、养殖动物、制造工具、在绝望和无助中用自己的顽强和毅力与饥饿、疾病等作斗争,最后终于胜利的获救。
一开始,鲁滨逊背着自己的父母跟着一只船出海了,但是在一次雨中船遇难了,他在茫茫的大海里漂流了好长时间,最后被海水带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这个岛上没有人烟,只有他遇难船上的一只狗和两只猫,他企图向来往的船只求救,却发现哪只船上的人是海贼。他用身边仅有的一些物品建了一坐“房子”,后来又在遇难的船上找到了一些面包、酒、衣服、枪弹等等……就这样开始了他长达二十八年两个月零十九天的孤岛漂流。在这么长久的时间里,他不仅要战胜寂寞和孤独,还要战胜饥饿和疾病,更不能让海上的强盗发现他,他总是乐观的面对眼前的一切,珍惜身边每一个可以让他求生的机会,在困难面前他也害怕过,逃避过但最后总是战胜了自己而获得了生的希望。
读完这篇小说后,我真的被鲁滨逊的顽强和勇敢深深的感动着,他在哪么艰苦的环境下,把自己从绝望中解救了出来,对我感动最深的是他的毅力,鲁滨逊长达二十几年对生的希望就是毅力,我不禁想到我们自己,我们对生活,对学习是不是也应该向他学习呢?遇到困难是不是也应该勇敢的面对而不在逃避呢?
记得我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我不是想办法克服它,而是和困难玩起了迷藏,有一次,我对一个数学问题特别的感兴趣,但是始终没有把这件事弄明白,如果我要搞清楚这件事,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于是我心安理得的放弃了,可是后来在考试中我又遇到了同一个问题,我还是没有解决掉,我好后悔,我虽然暂时的“绕”开了这个困难,但困难最终又和我遇上了。
我们今天在生活中,学习上的困难和鲁滨逊比起来,还是困难吗?我一定要改掉我的坏毛病,遇到困难不再着“绕”着走,而是要像鲁滨逊一样,勇敢的和困难作斗争。
朋友,你看过这本书吗?如果没有我建议你看看!你一定也会和我一样感动的!
用毅力创造奇迹——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你能独自一人去航海吗?你能独自一人在荒芜人烟的小岛上生活几十年吗?你能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智慧和顽强的毅力创造美好的生活吗?相信你和我都会觉得困难的,但是,有一个人却做到了,他就是笛福笔下的鲁滨逊.
一心希望能去航海的鲁滨逊在他19岁那年终于登上了出海的船.可不幸的是他遭到了大风暴,漂到了一个孤岛上,可他毫不畏惧,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他以无比顽强的毅力,和一双勤劳的手重新生活,克服种种困难.在小岛上种起了庄稼,养起了牛羊,盖起了房屋......生活30年后,回到了祖国.
掩卷深思,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人只要有毅力,有勇往直前的精神,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创造奇迹.海伦.凯勒不也是这样的吗?
海伦出世刚19个月,就得了一场大病,因而失去了视力和听力.所以,在之后的五年中,海伦的家人都对她百般宠爱,什么都听她的,使之成为了一个爱发脾气的“小暴君”.终于,在1887年3月3日海伦刚6岁零9个月时,安妮.莎莉文来到了她家,成了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海伦疯狂地爱上了学习,脾气也好多了.在莎莉文小姐和海伦的共同努力下,1896年10月,海伦进入了剑桥女子中学;1900年,她又进入了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1904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令人惊奇的是:海伦会说话.海伦在英国文学方面十分杰出,她也很爱阅读,虽然有些报纸、小说她不能直接阅读,但通过莎莉文老师及其他人的帮助,她也能够阅读,从而获得了无数知识.她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海伦.凯勒就用顽强的毅力创造奇迹,我们熟悉的张海迪阿姨也是这样的人.
张海迪她以自己顽强的毅力创造出一生的奇迹.她说的一句话我最受感动:”即使跌倒一百次,我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是啊,如果我们也能向她们一样,那还有什么事不能做到呢?
要想出现奇迹,就要靠你顽强的毅力来创造!
鲁兵孙漂流记的作者是什么国的什么?
1个回答2023-01-19 03:07
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与欧洲小说之父”。
《鲁兵孙漂流记》是一篇什么小说?
3个回答2022-07-09 09:39
《鲁滨逊漂流记》是由丹尼尔 笛福所写的拓荒历险的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写了鲁滨逊的三次航海,从葡萄牙到法国山中遇狼,又在荒岛生活许多年。读者都很欣赏鲁滨逊在荒岛生活的那一部分也是全书最好的一部分。我们被那新奇的遭遇吸引着。一个人离开人群生活了很久,这究竟是不平常的事。并且除了故事性和真实性,它还有引人思考的地方。鲁滨逊在荒岛做了许多事情来改变他的生活。他做每一件事都要遇到很多困难,有些甚至看来是不可克服的,但他经得起失败的考验,他有坚强的毅力,最终获得了成功。本书生动的显示给读者,一个人的劳动究竟可以做出什么来。它以生动吸引人的故事表达了只要有志气、有毅力、爱劳动,就可以做出不平凡的是事业。
学完鲁滨孙漂流记后你想对鲁滨孙说什么?
1个回答2024-03-12 15:34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想:鲁滨孙真勇敢,他不畏艰险、聪明能干、机智坚强、监危不惧、勇敢乐观,他遇到了那么大的困难都不会退缩,而我们遇到了一点小小的困难就放弃了,我们应该向鲁滨孙学习,敢于战胜困难,学会生存。
鲁兵逊漂流记简介
1个回答2024-03-15 19:13
楼主你把题目写错了,是《鲁滨逊漂流记》

简介:

主人公鲁滨逊生于比较富裕的家庭,但他毅然抛弃安逸舒适的家庭生活,甘愿与海浪为伍,去实现自己的航海梦想。他航行到过伦敦,到过非洲,还到过巴西,途中曾被海盗劫持做过奴隶,但最后终于化险为夷。在一次去往非洲的航行中,不幸遇上大风暴,全船覆没,只有鲁滨逊幸免于难,飘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从此开始他长达二十八年的孤岛生活。在苍凉寂寞的荒岛,鲁滨逊以其勇于冒险,敢于创造的开拓精神,独自一人与困难作斗争,终于重获自由。在物质严重缺乏的荒岛,鲁滨逊用自己的双手建立了房屋,蓠芭,做衣服、器具等生活必须品。他把野生的动物圈养起来,种植了许多农作物。终于,他把原本荒凉的小岛建造得美丽而富饶,自己非但没有被困境压倒,反而过上了自得其乐的生活。
鲁宾孙漂流记
1个回答2024-01-26 09:10
《鲁滨逊飘流记》
【作者】丹尼尔·笛福 【国别】英国
【主要人物性格】
鲁滨逊:是一个要求个性自由、勇敢冒险、艰苦创业、追求财富的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新兴资产者的英雄形象。
星期五:鲁滨逊救起的白人俘虏,是鲁滨逊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主要情节】鲁滨逊独处荒岛,挑战自然的过程。
【写作特色】采用了“我“来叙述和回忆,给读者将故事,并且经常取证于鲁滨逊的日记,将人物细微的思想活动刻画得纤毫毕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最显著的特点是对食物一五一十地描摹。
【点评】其实每个身处闹市的人又何尝没有孤独的感受,而流落荒岛的鲁滨逊正是我们每个人的知音,《鲁滨逊漂流记》让每个人都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鲁滨孙漂流记
1个回答2024-01-30 06:38
亚力山大·赛尔柯克的经历给了笛福的灵感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亚历山大·赛尔科克的苏格兰水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南美洲大西洋中的安·菲南德岛上,四年后当他被救回英国时已成了一个野人。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宾逊完全是个新人。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以赛尔科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使“鲁宾逊”成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形象。他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本书成书于1719年左右,在作者快年届60时创作了这部妙趣横生、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传记体小说,为自己博得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美誉。
鲁滨孙漂流记
1个回答2024-01-27 11:37
  事后想起来,我父亲最后这几句话,成了我后来遭遇的预言;当然我相信我

  父亲自己当时未必意识到有这种先见之明。我注意到,当我父亲说这些话的时候,

  老泪纵横,尤其是他讲到我大哥陈尸战场,讲到我将来呼援无门而后悔时,更是

  悲不自胜,不得不中断了他的谈话。最后,他对我说,他忧心如焚,话也说不下

  去了。

  我为这次谈话深受感动。真的,谁听了这样的话会无动于衷呢?我决心不再

  想出洋的事了,而是听从父亲的意愿,安心留在家里。可是,天哪!只过了几天,

  我就把自己的决心丢到九霄云外去了。简单地说,为了不让我父亲再纠缠我,在

  那次谈话后的好几个星期里,我一直远远躲开他。但是,我并不仓促行事,不像

  以前那样头脑发热时想干就干,而是等我母亲心情较好的时候去找了她。我对她

  说,我一心想到外面去见见世面,除此之外我什么事也不想干。父亲最好答应我,

  免得逼我私自出走。我说,我已经十八岁了,无论去当学徒,或是去做律师的助

  手都太晚了。而且,我绝对相信,即使自己去当学徒或做助手,也必定不等满师

  就会从师傅那儿逃出来去航海了。如果她能去父亲那儿为我说情,让他答应我乘

  船出洋一次,如果我回家后觉得自己并不喜欢航海,那我就会加倍努力弥补我所

  浪费的时间。

  我母亲听了我的话就大发脾气。她对我说,她知道去对父亲说这种事毫无用

  处。父亲非常清楚这事对我的利害关系,决不会答应我去做任何伤害自己的事情。

  她还说,父亲和我的谈话那样语重心长、谆谆善诱,而我竟然还想离家远游,这

  实在使她难以理解。她说,总而言之,如果我执意自寻绝路,那谁也不会来帮助

  我。她要我相信,无论是母亲,还是父亲,都不会同意我出洋远航,所以我如果

  自取灭亡,与她也无关,免得我以后说,当时我父亲是不同意的,但我母亲却同

  意了。

  尽管我母亲当面拒绝了我的请求,表示不愿意向父亲转达我的话,但事后我

  听说,她还是把我们的谈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父亲。父亲听了深为忧虑。他对母

  亲叹息说,这孩子要是能留在家里,也许会很幸福的;但如果他要到海外去,就

  会成为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因此,说什么他也不能同意我出去。

  事过了一年光景,我终于离家出走了,而在这一年里,尽管家里人多次建议

  我去干点正事,但我就是顽固不化,一概不听,反而老是与父母亲纠缠,要他们

  不要那样反对自己孩子的心愿。有一天,我偶然来到赫尔市。当时,我还没有私

  自出走的念头。但在那里,我碰到了一个朋友。他说他将乘他父亲的船去伦敦,

  并怂恿我与他们一起去。他用水手们常用的诱人航海的办法对我说,我不必付船

  费。这时,我既不同父母商量,也不给他们捎个话,我想我走了以后他们迟早会

  听到消息的。同时,我既不向上帝祈祷,也没有要父亲为我祝福,甚至都不考虑

  当时的情况和将来的后果,就登上了一艘开往伦敦的船。时间是一六五一年九月

  一日。谁知道这是一个恶时辰啊!我相信,没有一个外出冒险的年轻人会像我这

  样一出门就倒霉,一倒霉就这么久久难以摆脱。我们的船一驶出恒比尔河就刮起

  了大风,风助浪势,煞是吓人。因为我第一次出海,人感到难过得要命,心里又

  怕得要死。这时,我开始对我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了。我这个不孝之子,背弃父

  母,不尽天职,老天就这么快惩罚我了,真是天公地道。

  这时,我父母的忠告,父亲的眼泪和母亲的祈求,都涌进了我的脑海。我良

  心终究尚未丧尽,不禁谴责起自己来:我不应该不听别人的忠告,背弃对上帝和

  父亲的天职。
鲁滨孙漂流记
1个回答2024-01-25 08:50
《鲁滨孙漂流记》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冒险小说,(有点带讽刺的意思)。

代表故事情节:它反应的是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主人公的那种在恶劣环境下坚强生存、改善生活、与天斗的精神是资产阶级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所展示出的一种强大的精神。

中心思想:赞美生命的顽强,以及告诫人们热爱生命
鲁宾孙漂流记
1个回答2024-01-26 13:32
近三百年来,《鲁滨孙漂流记》一直风靡全球,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它的魅力何在呢?应该说,这归功于笛福成功地塑造了鲁滨逊这个极具个性色彩的人物。在鲁滨孙那里,冒险、坚忍、毅力、智慧、勇气、果敢、富于进取、开拓创新全都集于一身,为一切不甘平凡,不安于现状的人们提供了他们心中所寄托的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