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作的儿歌英语版

雨伞是谁发明?
1个回答2024-06-02 14:36
雨伞一开始是鲁班受到花叶的启发而发明,后来传说是他的妹妹发明的.

我国民间流传着鲁班的妹妹发明雨伞的故事。传说中有一次鲁班俏皮的小妹妹与其打赌,说看谁能有办法让外出游玩的人们免遭雨淋,而且还规定了完成期限。此后鲁班就日夜不息地建亭子。到了期限这天,鲁班共建了十八个精美的亭子,可是他的小妹呢,只做了一个小亭子,就让鲁班输得心服口服了。原来,小妹做的是一把小巧、精致的竹架、绢顶,能撑着走的“小亭子”——这就是传说中伞的由来。

  如今伞在阿昌族还有一个特殊用处,就是阿昌族新郎的护身符。这其中有着一个凄婉的传说:

  据说,在很久以前,有个阿昌族的小妹妹叫腊咪,在她六七岁时父母双亡,靠着哥哥过日子。十六岁时,两个哥哥分家,她便跟大哥在一起生活,并喜欢一个叫腊舍的年轻人。两个嫂子见腊咪找了这样一个标致能干的小伙子很嫉妒,就故意挑拨,于是兄弟俩就想害死腊舍。

  认亲的那天,天还很早,腊舍就到了腊咪的寨子。但腊咪的两个哥哥不让他进门,说天黑了才能让他进家门。

  好不容易等到天黑下来,腊舍的伙伴放着鞭炮,吹着唢呐,热热闹闹地进了腊咪家,腊舍高高兴兴地走上坷头,正想拱手作揖,突然几盆冷水从廊檐两旁劈头盖脑地泼下来,只见眼前闪来两条白光,腊舍一声惨叫就倒下了。腊咪听到这个消息后便把自己勒死了。

  后来,阿昌族人们为了纪念腊舍和腊咪,也为了保障新郎的人身安全,在新郎到达新娘家门口时要撑起伞来遮住新郎,叫做:伞护新郎保全身。
名人屡次碰壁最后成功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6-02 14:36
爱迪生改进电灯的过程很可以说明问题啊,为了寻找合适的灯丝,他和助手当时实验了上千种材料,那叫一个艰苦,那些材料在灯泡里亮几秒钟就烧断了,几千次的实验,几千次失败,最后才找到钨这种材料。
武穴的文化
1个回答2024-06-02 14:35

武穴地处鄂皖赣毗连地区,先民多来自五湖四海。武穴自古受吴、楚文化双重影响,其传统习俗与其他地区交流融合,兼收并容,以汉俗为基本里俗,具有一定的地方特征。康熙《广济县志》载称:“广济俗多朴茂,民爱稼穑,士喜读书,以孝友为先,然其人椎(注:意为朴实)而戆(意为厚道而刚直)”人民群众敦厚淳朴,勤劳克俭,重孝义,知廉耻,勇悍倔强的习性世代相传。
黄梅戏
本地流行采茶调(或称调儿戏、广济采茶戏)、文曲戏、黄梅戏等地方剧种。有独立的黄梅戏团(现已改为武穴市文曲戏剧团)。曾于2007年举办湖北省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武穴市地处古代荆州和扬州的分界,武穴市大部分居民都是明朝以前从江西赣抚平原(瓦屑坝)一带迁入,保留着明显的赣地风俗和语言(赣语)。民风重教,婚丧、生子、节日、房屋落成等仪式保留较多传统汉族习俗。饮食注重土菜,不避辛辣。
岳家拳
武穴是岳家拳传承发展地。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岳飞蒙难后,其子岳震、岳霆和部分将士隐居广济县(今武穴市)养马岭村,与遗留下来的岳家军将士一起研习岳家拳术,岳家拳自此得以发展,并散播民间,至今已860余年。
武穴是著名的“武术之乡”,武术文化底蕴深厚。2008年,武穴岳家拳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岳家拳已成为武穴的文化品牌,该市多次派武术代表团前往香港、台湾交流表演,特别是在香港国际武术大赛中,勇夺七金十银,使武穴岳家拳誉满香江。
武穴话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武穴方言处于西南官话、下江官话、北方官话的河南话和赣方言的交界区,是一种难以划入某种确定的方言区而存在的特殊“楚语”,也可以说是一种混合性的方言。 武穴方言主要特征:在语音方面具有独特的U组韵母;鼻音声母有m、n、g等四个;有入剩字,都带有喉塞音收尾;调类有六个,去声有阴阳之分。在语法方面,有一些句型的词序与普通话有别。在词汇方面,遗留有较多的楚语古词,还融汇了许多外来词。 凡来到或来过武穴的外来宾、商旅者无不感到武穴民间称谓奇特。比如:称祖辈为“爹”,称父辈为“爷”,称母亲为“易”称妻子为“马马”。
武穴姓氏
武穴市系传统汉族聚居区域。有民谚曰万罗苏、雷骆简。未有广济县、六姓已在先。武穴镇自汉代有渔民居住,形成邬家阅(后称武家阅)以来,北方士族不断南迁浔阳一带。隋唐以前著名姓氏有徐、梅、田等。居住在武穴市境内的主要姓氏大都为宋元明前后从江西赣抚平原(瓦屑坝)一带迁入。民谚曰:上有周刘二姓,下有朱郭两家。从1847年至1968年的一百余年间,户族械斗不下百余次。其中,1911年七月,大金地区周、胡两姓为争岳林咀码头发生械斗,持续五六天,双方共死亡23人;1947年,大金地区周、刘两姓因为抓壮丁意外引发大规模械斗,这次户族械斗牵动了全县的大部分地区,震动了全国。居民以大姓聚居成垸的分布方式为主。望族有彭城刘氏、义门陈氏、沛国堂朱氏、三槐世家王氏、颍川干氏等。武穴还是汉族蓝姓主要聚居地之一。

穆这个姓的起源
1个回答2024-06-02 14:34

一、寻根溯祖 出自子姓,以谥号命姓。"穆"是古代帝王诸侯死后的谥号,是"布德执义,中情见貌"的意思(贤良、和气之意)。春秋时,宋国有国君宋宣王,他死后由其弟和继位,执政九年,临死时遗诏传位给宋宣王的儿子与夷,而让自己的儿子离开宋国,到郑国去做事。和死后,与夷继位,即宋烈日殇公,因和为君主时贤良和气,所以给和加谥号"穆"字,史称宋穆公。后来,宋穆公的支庶子孙就以祖上的谥号命姓,称穆姓。
二、郡望分布 汝南郡:汉高帝时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河南郡:汉高帝时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三、历史名人 穆 修:宋朝人,大中祥符年间,赐进士出身。个性刚介,为了学术上的问题,常与朋友争论得面红耳赤。累官颖州文学参军。当时的学者都从事研究声律,只有他热心于古文,因他研究成绩卓著,很得当时得大文学家欧阳修赞赏。著有《穆参军文集》。 穆 宁:唐朝人,累官秘书监。他个性刚直,奉公守法。他中明经科后,调任盐山尉时,安禄山反,他联合各州县并力捍御。穆宁家教很严,让儿子从小熟读礼法,要求儿女一言一行不可失礼。他和韩休两人都以家教严格出名,所以有成语形容有家教得人家称"韩穆二门"。 穆 相:明代沂水令。正德年间进士。外书"六事"(指考察地方官吏政绩得六项内容:一曰田野辟,二曰启口增,三曰赋役平,四曰盗贼息,五曰军民和,六曰词讼简。)、内容"四知"(后汉杨震拒贿得典故:昌邑令王密夜晚怀十金贿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自勉,政绩著闻,升监察御史。抗言直谏,人称"真御史"。 汉代有大夫穆生,北魏有尚书令穆亮、司农卿穆子容,唐代有御史中丞穆赞、诗人穆寂、诗画家穆修己,明代有理学家穆孔晖,清代有将军穆占。 根据《戴氏家乘》记载:宋穆公是宋戴公之弟弟。故穆姓与戴姓同源。
青岛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
1个回答2024-06-02 14:33
1、章高元:淮军将领。1892年,时任登州总兵的章高元移驻青岛口,建总兵衙门(旧址在今人民会堂),开青岛建设先河。

2、康有为:晚年在青岛寓居,死于青岛,葬于青岛。

3、张宗可:又名康生,诸城大台庄人(现属青岛市黄岛区),早年就读于青岛。

4、罗荣桓:开国元帅。早年曾经就读于私立青岛大学。

5、沈鸿烈:东北军将领,海军上将。三十年代任青岛市长,对青岛规划建设卓有建树。

6、舒庆春:笔名老舍,曾经在山东大学任教,在青岛期间创作了其代表作《骆驼祥子》。

7、王统照:字剑三,曾用名:息庐,源蒙、梅如等,著名作家,山东诸城人。1927年王统照定居青岛,创作了描写青岛的著名散文《青岛素描》、诗集《这时代》、长篇小说《山雨》,主持创办了文学期刊《青潮》。
家谱
1个回答2024-06-02 14:31


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它大致包括谱序、像赞、祖训、世表、世系表等,它是维系家庭文化的经典。

具有莲花品质的人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6-02 14:30
屈原,名平,楚国人,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26岁就担任楚国左徒兼三闾大夫.他主张授贤任能,彰明法度,联齐抗秦.他的主张遭到了朝中奸佞小人的嫉妒和诋毁.楚怀王听信谗言,便疏远了屈原、后顷襄王继位,屈原被放逐江南.屈原的政治思想破灭,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于公元前227年5月端午节这天投汨罗江而死.
陶渊明陶渊明曾担任江州祭酒、彭泽令等小官职.彭泽县令,是他仕途生活中的最后一任官职.这在萧统的《陶渊明传》中叙述得最为详细.《传》中说他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去当彭泽令.他一到任,就令部下种糯米,糯米可以作酒.所以他说:“我常常酒醉,就心满意足了!”他的妻子坚持要种大米.于是,将二顷五十亩田种糯米,五十亩田种大米.到了年底,郡官派督邮来见他,县吏就叫他穿好衣冠迎接.他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当天就解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辞》.
福建太姥山简介
1个回答2024-06-02 14:30

姥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福鼎县南部, 面积约60平方公里。巍峨挺拔于东海之滨,三面临海,一面依山。相传尧时有老母在山中种兰修道,后人称此山为太母山。到了西汉,东方朔奉命为天下名山订谈蠢笑正名字,改为太姥山。太姥山以花岗岩峰林洞群为主要特色,融山、海、川和人文景观于一体,以峰险、石奇、洞异、云雾多四绝而闻名遐迩,素有“山海大观”之称,有诗赞之:“悬崖壁矗千层险,云雾多变尽奇观。” 传说诸仙每年到此聚会一次,故又有“海上仙都”的美名。太姥以花岗岩峰林洞群为主要特色,融山、海、川和人文景观为一体,包容了山岳峰崖、溪潭瀑布、山顶泉湖、等风景资源。其中山岳景区是主体,以峰险、石怪、洞奇、云雾多四绝,为世人所称道。太姥山有54峰,24洞,10岩9泉,3溪2瀑,特别是据有各种民间传说的象形景含含石多达360处,诚可谓石景林立,生动逼真美丽的石景,系山石、峰岩所构成。例如,“九鲤朝天”一景,系9块天然巨石,酷似 9条鲤鱼,昂首朝天,口喷水沫,散落山谷,幻景成为浓雾,瞬变轻云。在众多的峰石下面,藏着众多山洞,这些山洞前后上下,四通八达,形态各异。一线天洞狭档数长冷峭,上漏一线天光。滴不洞,水声叮当,如奏木琴。还有三声应,七声应等回音谷,令人神秘莫测。登上太姥山制高点天门岭,更是别有山水情趣,溪水流缓,山花似锦。站在天门岭,极目东海,天海一色,大小岛屿尽收眼底。近年新建国内第一座室内观日台,拥有高倍望远镜设备。在室内,东可望茫茫海天,北可望南雁荡山,南可望台、澎诸岛,西可望青山叠翠。

方国珍简介 方国珍的后人
1个回答2024-06-02 14:29

方国珍

方国珍是元末明初时期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他首义反元、割据浙东,一边投降朱元璋,一边又接受元朝的好处,甚至和扩廓帖木儿、陈友定等人都有瓜葛,最终战败不得不归顺朱元璋,病死而善终,《明史》称他“反覆无信,然竟获良死”。

方国珍简介

方国珍又名方珍、方谷珍,出生台州黄岩(今浙江黄岩),是元末明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他生的身长面黑,力勒奔马,以佃农和贩私盐为生计。国珍杀冤家,与兄国璋、弟国瑛、国珉逃入海中,聚众数千人,劫夺海运漕粮。元廷命江浙行省发兵征讨,方国珍俘行省猜茄参政朵儿只班,请降,不久复反,又俘行省左丞孛罗帖木儿,后受元招降。

1352年,于黄岩澄江杀浙东道都元帅泰不华。次年,使人至京师贿赂权贵,元授以徽州路治中,仍横行海上。十六年(1356年),元授以海道漕运万户。次年,升江浙行省参政,奉命讨伐张士诚,七战七捷,败张军于昆山,张士诚遂降元。方国珍据浙东庆元(今浙江宁波)、温、台等地。

朱元璋克婺州(今浙江金华)扩廓帖木儿简介,遣使招降方国珍,授福建行省平章。但方国珍又接受元朝江浙行省平章封职,于至正二十年至二十三年,每年派海船运送张士诚所献粮食到大都。其后,仍一面讨好朱元璋,一面接受元朝加封官职,官至江浙行省左丞相,封衢国公。二十七年(1367年),为抵抗朱元璋,北通元将扩廓帖木儿,南交福建陈友定。九月,朱元璋遣朱亮祖、汤和、廖永忠等镇兆迹出兵扩廓帖木儿简介,十一月被迫归顺。明洪武二年(1369年),领广西行省左丞,留居京师(今南京)。余部收编充船户,隶各卫为军。洪武七年(1374年),病死。

方国珍的后人

儿子:御并

方礼,官至广洋卫指挥佥事。

方关,官至虎贲卫千户所镇抚。

方行,字明敏,方关之弟,善于写诗,宋濂曾经称赞过他。

元末明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方国珍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早》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6-02 14:26
正如楼上所说的

还讲了 鲁迅先生有一次上学迟到了,迟到的原因是爸爸生病了,他是为了爸爸而跑前跑后的,所以导致迟到,但是他没有向先生解释,而是默默地回到座位,并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 ,以后他就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