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邬先生

雍正时有邬先生吗
1个回答2024-03-09 23:47
如是史实,请参考上楼的。
电视剧是根据二月河的小说《雍正皇帝》改编的,按二月河的小说《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所说,邬思道在康熙年间参加科考的时候,由于考官认钱不认人而落第,邬思道带头把贡院给砸了,因而受到通缉。邬思道躲到深山读了十年书,后来出来的时候被抢劫的打断了腿,继而受人迫害,被雍正收留。
雍正王朝雍正如何知道邬先生?
1个回答2024-02-28 04:55

邬先生原本就是抱着推举胤禛将来继承大统的目的而来;胤禛不惜代价把邬先生留在身边,也是想利用邬先生的智谋,为自己的前途服务。两人此前虽然从未推心置腹地交流过这些,但是各自所想都心知肚明,就差窗户纸捅破——这个机会还要等到后来十三阿哥从理藩院放出来后,一语道破。

所以邬先生为了确保胤禛“执行”自己的策略,只好暗地里监视胤禛。

三、最为至关重要的问题,究竟是谁泄露了消息?

结合后面的剧情,我认为高福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因为后来高福给胤禛办差出差错后,第一个去找的,正是邬先生。高福这么做,不光是认为邬先生有能力解救自己,更是因为此前一直暗地里帮着邬先生办事——汇报胤禛的一举一动。

如果说邬先生聪明一世,却疏忽于一时,由于一时冲动,暴露了自己暗中监视胤禛的秘密的话,那么胤禛由于高福的一点失误,将其处死,不仅仅是为了铲除自己的隐患,也是为了回应邬先生暗地里监视自己,对他们二人之间存在的这些“龌龊”给予最终的回应——随意窥探我内心的行为,就是这样的下场!

可见胤禛之于邬先生,更多的还是基于一个共同的利益目标而走到一起。除此之外,俩人其实谈不上多少交情和友谊。

当然了,也不排除年秋月的可能性。

从电视剧中的另一个细节可以看到,胤禛在自言自语“是谁走漏了风声?”这句话后,年秋月赶忙补充了一句:“不晓得什么事?”

年秋月此前向邬先生汇报胤禛的行踪,或许没有考虑那么多,但逢此情景,恍然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触犯了胤禛的大忌,她的这句下意识的话,既是在为自己掩饰,其实也是在为邬先生掩饰啊!

可惜,俩人最终没能得偿所愿。

邬先生最终摆脱了胤禛及后来的雍正皇帝的束缚,落得个逍遥自在。

雍正王朝里邬先生如月是谁
1个回答2022-12-21 12:00
如月是雍正老婆的丫鬟
雍正王朝邬先生结局
1个回答2024-02-14 22:02
雍正王朝邬思道结局是被皇上准许半隐,离开京城后做了李卫的幕僚。河南巡抚田文镜慕名聘请邬入幕,邬思道为田文镜写密折由此声名远播,田文镜去世后他成了胤禛的谋士,胤禛当上皇上成为雍正帝后,邬思道选择半隐。邬思道喜爱读书,但是屡次科举不中,宽猛只得以游幕为生,被河南巡抚田文镜聘请为邬入幕,辅佐田文镜期间让田文镜得到雍正的恩宠,他著有的诗集《游粮草》以田文镜的名义刊行,他才华横溢是雍正求之不得的谋士,不过雍正登上皇位之后邬思道选择急流勇退。邬思道是一个落榜的书生,但是胸怀大志,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只能进某个官府做个军师,邬思道为世子教书,不过邬思道做了雍正十几年的谋臣,知道他太多的秘密,当上皇上后慎基桥也曾担心邬思道对自己不利,邬思道说了一些感人的话,说自己有三点不能用,第一是残疾人,第二是前朝罪臣,第三舍不得皇上,邬思道提出半隐,在皇上的视线范围内而且隐在官场以自保,最后雍正顾念锋态旧情放他一马。
雍正的邬先生原型?
1个回答2024-03-03 09:25

邬先生是雍正王朝中塑造的一个人物,如果硬要说原型的话应该是当时活跃在各幕府里的绍兴师爷的一个缩影。

雍正王朝邬先生是谁
1个回答2024-03-15 14:10

雍正王朝之中邬先生神机妙算学究天人,更是算无遗策,属于是诸葛亮式的人物,可谓是老四登上皇位的隐性第一功臣!

在雍正王朝第一集中,就对邬先生有个大概交代,通过老四和年羹尧的对话,及其年秋月的话来看,邬先生是坐了十年牢,受湿气太多,因此落下病根,腿瘸了,所以需要用热水烫脚,还是老四让年羹尧救下了邬先生,不然他恐怕都出不来了。

邬先生的来历

首先邬先生当年是一个大才子,因为科举之事写了一篇犀利文章讽刺朝廷,所以被下入死牢长达十年之久,更是因此腿落下了病根,成为了瘸子。

而且不是老四授意年羹尧救邬先生,恐怕他就要老死于牢中。

当然电视剧对于邬先生的交代有些模糊不清,使人有些捉摸不透。

但是还有一个地方可以参考,那就是雍正王朝电视剧的原著小说雍正皇帝。

在雍正皇帝小说之中,邬先生是无锡有名的才子,中秀才中举人都是头名,康熙三十六年,他去南京参加考试,自认为不是五魁之例,也在前十之内,结果皇榜一发,他居然在末尾。

邬先生当然不甘心了,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是主考左玉兴和副主考赵泰明都是捞钱能手,是大肆接受贿赂,邬先生没有孝敬人家,自然是排名往后靠了。

《雍正王朝》里的邬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1个回答2024-03-03 00:25

邬先生是外挂级谋士。

邬思道是四爷府中世子们的教书先生,从追比国库欠款开始,邬先生就不断为四爷出谋划策,四爷的性格有一大弱点,就是圣祖爷总结的,性子太急,待人有欠谦和。

在九王夺嫡时,很多时候都是万分凶险,而四爷的这些弱点正是他争夺皇位的最大绊脚石,甚至本剧刚开始时四爷还没有夺嫡之意,只是尽力替朝廷办差罢了。

正是邬思道的鼓励,支持才使四爷决意逐鹿。后面开始刑部大案,一废太子时众人上折子推举新太子,推举大将军王,到最后康熙死时邬思道每一次为四爷出的谋略都堪称外挂的鼻祖,每一个都是字字珠玑,如果四爷错了一步,可能万劫不复。

所以从本剧一开始到四爷登机,邬思道的功绩地位不可磨灭。

扩展资料:

人物轶事

有一次田文镜和邬思道为了一点小事,意见不合,结果邬思道甩手离去,让田文镜事事都不顺利,最后只得再请邬师爷回来。结果邬师爷大摆架子,每天要有一个五十两重的银元宝放在桌上,才肯捏笔,毁山迹田文镜也只得依他。

雍正皇帝听说此事后,竟在田文镜的请安折上批:“朕安。邬师爷安否?”田文镜从此全凭邬师爷替他拿主意。

田文镜死后,各地督抚纷纷以重金聘请邬师爷,可这位邬师爷却失踪了。后来有人在北京看见他,原来他已入宫替雍正皇帝办事。

这则故事见于李岳瑞的《春冰室野乘·田文镜之幕客》,可能只是“野语村言”而已。首先田文镜得宠于雍正皇帝,是在督豫以前,因受命祭告华岳,归京直言山西灾情而引起皇帝注意。

其次隆科多的罪状多犯在朝廷京师,外省即使有所耳闻,也不能代疱参劾。尤其奏折制度形成于康熙年间,外省大员的奏折乃是向皇帝打的“小报告”,极为机密,必须亲笔书写,不容他人誊抄,再则皇帝也是亲阅亲批,唯梁绝不可能由他人一手包办。

然而,这个故事中提到官员拿钱聘请“师爷”,全靠师爷来处理公务的现象,确实是清代政治的一大特点。这种师爷的正式称呼是“幕友”,或者叫“幕宾”、“幕客”、“幕僚”。在清朝各纤并种大大小小的政府衙门里,都有幕友参与政务,帮助官员处理各项公务。

就清代1358个县、124个州、245个府与18行省的布政司、按察司、巡抚、总督每个地方衙门,以及朝廷六部、大理寺、理藩院、詹事府、都察院等中央机关衙门来看,只要每个衙门请四位师爷,全国的师爷总数就当有一两万人之多,形成不亚于正式官僚团队的庞大群体。

雍正王朝中,邬先生是不是就是雍正的另一面呢?
3个回答2022-10-19 03:21
不是,因为邬先生只是充当了一个军师的角色,在雍正爷感觉苦恼和疑惑时,替他出谋划策
雍正王朝中,邬先生是不是就是雍正的另一面?
2个回答2022-10-19 07:16
不是。因为邬先生只是雍正的智囊,充当着替雍正出谋划策,答疑解惑的角色。
《雍正王朝》里的邬思道真有其人吗
1个回答2024-01-30 14:44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田文镜被刻画成忠君爱民的实干家形象,而其幕下的绍兴师爷邬思道也被说得神乎其神。

这一情节倒也不是凭空构撰,其线索主要来自清人笔记《春冰室野乘》,不过故事与电视剧中稍有差别,其中说:

邬先生被田文镜收罗门下后,经常为之代写奏折,表现甚佳,田对其极为信任。

某日,邬先生对田文镜说:“大人是想做天下名督呢,还是做寻常之督?”

田说:“这还用说,当然是想做名督抚啦。”

邬先生说:“要做名督抚也不难,只要您这几天不干涉我,必然事成。”

田文镜问他要做什么,邬先生说要写一折子上奏,不过折子内容不能给他看,只要最后署田文镜的名字就可以了。

田文镜心想,平时折子也是你写,我有时看、有时不看,应该问题不大,便满口答应。

数日后,邬先生拿出一道奏折给田文镜,请其签押上报。

事后,田文镜出于好奇而问邬先生里面究竟写的什么,邬先生从容答道:“弹劾隆科多。”

田文镜听后,吓得眼睛都快掉到地上,当下就跺脚连说“坏事了,坏事了!”

要知道,隆科多乃皇上的舅舅,雍正初期“四大臣”之一,功勋赫赫,位尊权重,一般人谁敢得罪?

如此贸然弹劾,岂不是鸡蛋碰石头——找死吗?

可是,折子已经上去,急也没用,田文镜只能在惶恐中静候消息了。

令人又惊又喜的是,没多久竟传来隆科多获罪下狱的消息,启动调查的正是田文镜的这个弹劾,后者由此因祸得福,立下头功!

原来,邬先生看透雍正的心思,因隆科多恃功不法、骄横异常,雍正一直想找机会对他下手,但碍于情面、不好亲自动手而臣下们见隆科多势力太大,也无人敢去摸这老虎屁股。

就算是田文镜,他要知道邬先生折子里弹劾的是隆科多的话,恐怕也不敢上奏了!

正因为看到这点,邬先生才不告诉田文镜折子内容,结果反成此大功,田文镜也因此更被雍正信任与恩宠。

但是,田文镜此后恃宠而骄,开始与邬先生渐生嫌隙,对邬先生的态度也远不如前。后者是个明白人,随后即愤然离去。

孰料,邬先生这一走,田文镜的折子总不达上意,经常被雍正斥责。

没办法,田文镜只好派人多方寻访,好言好语地将邬先生重金请回。邬先生最初不肯回,后捱不过,就说每天要50两银子才肯办公,田文镜只好答应。

邬先生回来后,不像其他幕僚一样住在督抚衙门,而是每日上午进抚衙办事,见桌上有纹银50两便欣然命笔,要哪天没放银子,他就翩然离去,田文镜也不敢怪他。

后来,邬先生的名气越来越大,连雍正都知道田文镜幕中有个邬先生,也知道折子是邬先生所写。

有次,田文镜的请安帖到,雍正在上面批道:“朕安好,邬先生可好?”

后来,田文镜死了,其他督抚争相重金聘请邬先生,但后者却突然不知所终。也有人说,邬先生已经进宫,为皇上服务去了……

野史故事挺精彩,不过与史实有较大出入,如弹劾隆科多一节,即与田文镜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不过,雍正倒还真知道邬思道这个人,因为在前次“科甲案”中,李绂即在奏折中揭发张球为市井无赖,因为给田文镜推荐了幕僚邬思道才得以成为心腹。

为此,雍正还特意问过田文镜,后者回奏说,自己与邬思道素来相识,并非张球推荐。由此可知,邬思道是真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