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菅

菅姓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4-19 17:56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春秋时期,宋国有大夫食采于菅(今山东单县金乡、成武两乡交接处),其后裔以邑名为氏。

据文献《中国姓氏辞典》记载:春秋时期,宋国有大夫食采于菅邑,菅邑后来为鲁国管辖,这位大夫后来便以这一食邑的名称为姓氏,称菅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传说,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春秋时期,一族原为贵族达官的人得罪当朝,为避免满门遭诛的厄运,全族人迁逃,当追兵临近时,举族藏身在菅草丛之中,方得以逃生。后全族人皆改取“菅”为姓氏,称菅氏。

【菅姓的分布】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城关镇一千五百余人,济阳县古属汉朝设置的菅县(治所在今魏桥镇菅家村),汉朝时期的菅禹可能是该地人士。晋朝初期,废菅县并入东朝阳县。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两千余人,临邑在古代属于菅县,明朝时期,菅氏在此是望族。

河北省邢台市南宫乡,其中菅氏约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有七八百人。他们村是明朝时从山西洪洞迁到南宫的,当初从山西洪洞迁来时只有兄弟两人,后来发展成一个大家族。

菅姓的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3-10 06:53

(公元1963~今),河南永城龙岗乡人。著名基础教育家。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双语学校教师。

姓菅的人有哪些?说明一下他的情况。
1个回答2024-03-11 04:28
菅 禹:(生卒年待考),著名汉朝官吏。

菅礼秉:(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官吏。

菅崇嗣:(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官吏。

唐朝乾元年间河东节度使。

菅怀礼:(生卒年待考),字复斋;镇定府柏乡县白草湾人(今河北邢台柏乡)。著名明朝大臣。

明成化年间进士,历任户礼科、给事中、江西副使、陕西参政、按察使、右布政史,后又升湖广左布政使。为掌管湖北、湖南、广西一带的地方行政大吏。

菅玉华:(公元1942~今),女;辽宁辽阳人。著名教育家。

副研究馆员,沈阳农业大学出版部新农业杂志社,沈阳市图书馆学会会员。

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曾任职于辽宁省农科院。
菅这个姓氏怎么来的?
1个回答2024-03-31 22:55

菅[菅,读音作jiān(ㄐㄧㄢ)]菅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春秋时期,宋国有大夫食采于菅(今山东单县金乡、成武两乡交接处),其后裔以邑名为氏。 据文献《中国姓氏辞典》记载:春秋时期,宋国有大夫食采于菅邑,菅邑后来为鲁国管辖,这位大夫后来便以这一食邑的名称为姓氏,称菅氏。名人:菅禹:著名汉朝官吏。菅礼秉:著名唐朝官吏。菅崇嗣:著名唐朝官吏。唐朝乾元年间河东节度使。菅怀礼:(生卒年待考),字复斋;镇定府柏乡县白草湾人(今河北邢台柏乡)。著名明朝大臣。明成化年间进士,历任户礼科、给事中、江西副使、陕西参政、按察使、右布政史,后又升湖广左布政使。为掌管湖北、湖南、广西一带的地方行政大吏。

菅这个姓氏怎么来的
1个回答2024-03-19 21:44
《中国姓氏辞典》载,菅姓出自子姓。春秋,国君以国名为姓,大夫以地名为姓,其时,宋国有大夫食采于菅邑,以邑名为姓,此人为谁,待查。 据传为春秋战国时代所产生姓氏,原为达官贵族,春秋某年族人为避免满门遭诛厄运而藏身草丛,方得以逃生,为牢记此劫难,遂取全族人为“菅”姓,有资料记载在汉代已有菅禹等人物出现,菅也是春秋时期一小国领地名在今山东兖州一带,也传以此地名而取姓,目前已知在山西 山东 河南 内蒙古 河北有“菅”姓后代。
历史上菅这个姓氏是怎么来的?
1个回答2024-05-13 01:21

菅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封地。 在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大夫的封地是菅,所以他的后人就以菅为姓氏。后来宋国与鲁国发生了战争,在周桓王七年,鲁军侵入宋境并在菅邑击败了宋军,此后菅邑就成为了鲁国的领土。

在宋国失去菅邑后,那位宋国大夫就自己曾经的食邑名为姓氏了,那就是菅氏。后来汉朝时期的菅禹、唐朝时期的菅崇嗣,都是这个宋国大夫的后裔。

还有一种说法,说菅姓属于避难而改姓的。据说在春秋时期,有一个达官贵人得罪当朝王上,他为了避免满门遭到诛杀,而迁逃外地,在追兵就要追到的时候,全族人就藏身在菅草丛中,这才得以逃生。于是全家人就以“菅”为姓氏,称为菅氏了。

如今菅氏族人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在河南省永城市龙岗镇大约有15000至20000人,是全国菅姓人最多的地方。在明朝时期,菅氏在山东可是望族,而山东也恰巧是鲁国的所在地。

菅姓在明朝的时候,出现过一个大臣,名字叫做菅怀礼。菅怀礼,字复斋,是镇定府柏乡县白草湾人,他是明成化年间进士,历任户礼科、给事中、江西副使、陕西参政、按察使、右布政史,后又升湖广左布政使。为掌管湖北、湖南、广西一带的地方行政大吏。可以说是封疆大臣了。

现在菅氏的家谱有两本。一本是山东临邑菅氏家谱,是清同治七年的木刻活字印本,还有一本菅氏家谱是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当中。

菅姓的姓氏渊源
1个回答2024-05-01 06:00

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宋国有大夫食采于菅(今山东单县金乡、成武两乡交接处),其后裔以邑名为氏。据文献《中国姓氏辞典》中的记载: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大夫食采于菅邑。后来宋国与鲁国之间发生争战,在周桓王七年(鲁隐公姬息姑十年,公元前713年),鲁军侵入宋境并在菅邑击败宋军,随后菅邑为鲁国吞占。
宋国失去菅邑后,那位宋国大夫便以自己的食邑名称为姓氏,称菅氏,后裔子孙世代相传,汉朝时期的菅禹、唐朝时期的菅崇嗣,皆是该支菅氏的后裔,史称菅氏正宗。 源于传说,属于避难改姓为氏。传说,春秋时期,一个原为贵族达官的人得罪当朝,为避免满门遭诛的厄运,举族迁逃,当追兵临近时,全族人等皆藏身在菅草丛之中,方得以逃生。后族人皆改取“菅”为姓氏,称菅氏。

菅草菅人命的读音
1个回答2023-12-22 14:36
草菅人命 cǎo jiān rén mìng
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比喻反动统治者随意谑杀人民。
成语解释
草菅人命
拼音 cǎo jiān rén mìng
解释 菅:一种多年生的茅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比喻反动统治者随意残害老百姓。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千万不要草菅人命,视同儿戏!”
草菅人命还是草菅人命?
1个回答2023-12-18 16:20
草菅人命(拼音:cǎojiānrénmìng)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草菅人命”的原义是把杀人如同除草,任意害人性命;比喻轻视人命,滥杀无辜;
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定语。胡亥轻视人命,任意杀害,导致了秦朝的灭亡。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
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你对别人傲慢,别人也会对你冷漠。这是人们从小就应该树立的观念。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