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步状语从句经典例句

安于现状不求进步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4 13:29
守株待兔 [shǒu zhū dài tù]
生词本
基本释义
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贬义
出 处
汉·王充《论衡》:“犹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置之路也。”
例 句
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去创造,这样如同~,能有好日子过吗?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刻舟求剑 固守成规 坐享其成 墨守成规 好逸恶劳 守株缘木
过去分词作状语有什么例子吗?
1个回答2024-02-23 12:39

过去分词作状语的例子是:

1、过去分词做时间状誉饥拆语。

Asked about his family,he made no answer。当问庆枣到有关他的家肢答庭的情况时,他没有回答。

2、过去分词做条件状语。

United,we stand,divided,we fall。团结,我们就能独立;分裂,我们必然倒下。

3、过去分词做方式或伴随状语。

The boy slipped out of the room,followed by his pet dog。这个男孩溜出了房间,后面跟着他的宠物狗。

4、过去分词做让步状语。

Rejected many times,the man did not lose heart。虽然被拒绝了很多次,这个人并没有失去信心。

5、过去分词作原因状语。

Seriously injured,he had to be taken to the hospital。由于伤得很严重,只好把他送往医院。

关于不安于现状的名人事例
1个回答2024-03-11 12:19
比尔.盖茨,读大一时,认为这样自己发展太慢了,休学创办了微软成吉思汉,认为作蒙古的汉,统治的地方太少了,所以他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安于现状 事例
1个回答2024-01-31 04:37
刘禅,"此乐,不思蜀矣."
过去分词作状语的例子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3 04:58

过去分橡漏谈词作状语的例子是:

1、过去分词做时间状语。

Asked about his family,he made no answer。当问到有关他的家庭的情况时,他没有回答。

2、过去分词做条件搜埋状语。

United,we stand,divided,we fall。团结,我们就能独立;分裂,我们必然倒下。

3、过去分词做方式或伴随状语。

The boy slipped out of the room,followed by his pet dog。这个男孩溜出了房间,后面跟着他的宠物狗。

4、过去分词做让步状语。

Rejected many times,the man did not lose heart。虽然被拒绝了很多次,这个人并没有失去信心。

5、过去分词作原因状语。

Seriously injured,he had to be taken to the hospital。由于伤得很严重,只好把他送往医院。梁碰

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3-26 04:42
拜占庭帝国安于现状最终被奥斯顿土耳其灭亡。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安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取得的成就,最终被美国德国赶超。
关于不安于现状的名人事例
1个回答2024-05-08 06:22
比尔.盖茨,读大一时,认为这样自己发展太慢了,休学创办了微软

成吉思汉,认为作蒙古的汉,统治的地方太少了,所以他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在对比中进步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3-15 21:20
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
事例
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
进步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3-23 16:49
爱迪生做小板凳第二次比第一次好;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的吕蒙;举几个人物的,最好按国外国内古代现代逻辑来写,最后就开始歌颂祖国科技、教育、经济、军事进步之类的,什么嫦娥飞天了,蛟龙下海了,gdp超日了,考官喜欢看这些
关于做事多想一步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3-23 18:47
19世纪中叶,英国疟疾流行,治疗疟疾的天然奎宁不够用。德国化学家霍夫曼让学生柏琴试着从焦油中提炼奎宁。柏琴用了各种办法都没能把奎宁提炼出来,但柏琴多想了一步,他发现了一种紫红色的鲜艳的东西——氯化苯胺,这种东西作染料特别好。于是合成染料“阿尼林紫”便在柏琴手里诞生了。柏琴申请了专利,并办起了历史上第一家合成染料厂。
柏琴虽然在实验中失败了,但他在失败中多想了一步,提炼出了氯化苯胺,并且开了染料厂。可见,成功并不是只要比别人多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就行,有时成功的原因就在于积极创新,比别人多想一步!
19世纪中期,德国人亨利·施瓦德为了寻找水星和太阳之间的行星,用望远镜对着太阳连续观察了5年,但他一直没有找到要找的行星。在他要放弃的时候,他多想了一步,发现了太阳的表面有太阳黑子存在。他继续观察,记录,后来通过对多年积累的资料的分析研究,又发现了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这一发现使他获得了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授予的金质奖章。
20世纪50年代,美国一个农业科研小组打算研究一种能促使植物生长的物质,但最终没有实现目标。这让他们非常失落,然而他们多想了一步,发现了一种能阻碍某些农作物和杂草生长的物质,于是他们反其道而行之——除草剂就这样诞生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