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故居景区

王羲之故居的资料
1个回答2024-03-13 07:00
王羲之故居
王羲之故居位于临沂市兰山区洗砚池街20号,为古典园林式建筑。一期占地面积约28亩,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
书圣王羲之,字逸少,公元303年出生于琅琊郡(今临沂市),自幼酷爱书法,真、草、隶、篆俱佳,尤善隶书。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在我国书法史上并称“二王”。王羲之不仅在《晋书》有传,还有劳唐太宗亲笔撰写了一段专论,因为他的书法忒妙,受到唐太宗的“御赏”。唐太宗称赞他“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唐太宗是一个爱好书法的皇帝,他一生对王羲之的墨迹,真是“心慕手追”,直到临死还留下遗言,将古今行书第一的《兰亭序》陪葬昭陵,留下了至今还争论不休的一桩公案。
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随家族南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舍故宅为佛寺,佛寺历经兴废。伪刘豫时,易名普照寺,沿袭至今。为纪念我国历史上这位书法大师,1990年以来,由临沂地区行署、临沂市政府投资400余万元修复了王羲之故居。
王羲之故居在临沂什么路上?
1个回答2024-04-13 06:46

王羲之故居位于临沂市洗砚池街中段北侧,有南门和北门,北门在水田路上。

为王羲之幼年居住处。

王羲之为何吃墨?故事背景?
1个回答2024-02-21 23:06
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王羲之兰亭王羲之简介王羲之字体王羲之故居晋王羲之字逸少
1个回答2022-11-13 07:26
晋王羲之字逸少,绍兴会稽秦望山佛教文化旅游区 东晋王献之舍宅为云门古寺,唐人有“越山千万云门绝”之美誉,王献之、智永在此苦练书法,兰亭集序在此珍藏几百年,是浙东唐诗之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寺前有若耶诗溪(会稽湖旅游休闲度假区),寺后有中国佛教三论宗祖庭嘉祥寺与秦始皇登临过的秦望山,山上有会稽刻石(李斯碑),大诗人陆游在此居住2年学习兵法留下“陆游草堂”遗址。云门寺最盛发展到六个副寺,是绍兴最大的寺院,历代帝皇、名人、诗人以及留下赞美云门寺的诗词文章多不胜数,可以说云门寺是“天下第一名人大客栈”了。
老舍故居的故居背景
1个回答2024-03-12 14:34

1938 年 7 月中旬,在九江沦陷武汉无险可守情况下,老舍随“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迁往重庆。据老舍先生自述:“ 8 月 14 ,我们到了重庆。”暂时住在公园路青年会里。青年会是“文协”在重庆的第一个会址,老舍与何容住在二楼窗口向阳的一间,中间一个九屉桌,两张单人床分放两旁,坐在桌旁可就桌工作。至 1940 年 8 月房屋被炸毁才离开,现仅存当年楼上的“青年会”三个大字残迹。这期间写作了他的第一部抗战话剧《残雾》,第四部短篇小说集《火车集》,长诗《剑北篇》,话剧《国家至上》、《张自忠》、《面子问题》、《归去来兮》、《谁先到了重庆》等作品。
1943年11月17日,夫人胡絜青携子女来到北碚与刚割治完盲肠的老舍团聚,一家定居在蔡锷路 24 号(现为天生新村 63号副16号)。这一件大事——抗战的文艺家的大团结,老舍在北碚安家后,许多朋友前去看望。胡絜青一次又一次地讲述了北平沦陷后,1945年 2月4日,小女舒立出生。1945年完成第二部《偷生》,第三部《饥荒》于 1948 年在美国写完。抗战胜利后,老舍写了长篇回忆文章《八方风雨》,记叙了他在八年抗战中的生活,在北平《新民报》上连载。他说:“把八年的生活有话即长,无话即短的写下来。我希望它既能给我自己留下一点生命旅程中的印迹,同时也使别离八载的亲友得到我一些消息,省得逐一的在口头或书面上报告。”
老舍先生在重庆北碚的故居(现天生新村63号)于2010年更名为“四世同堂纪念馆”,面向社会开放。

安居乐业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什么?
1个回答2024-01-31 17:32

安居乐业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的句子如下:

1、山河壮美、物产丰饶、人民安居乐业,这就是我亲爱的祖国。  

2、在这个风景优美的山区小城里,人橘纯们安居乐业。  

3、深圳这个四季如春的城市,气侯非常的好,环境优美,成为很多人安居乐业的好城市。  

4、幸福就是不用为生活而苦恼,为钱财而奔波,安居乐业就是幸福。  

5、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6、中华大地到处呈现出一派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欣欣向荣圆毕咐的数配景象。

山居即事写作背景?
1个回答2024-03-13 11:39

《山居即事》为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五言咏怀诗。此诗主要是描述了诗人隐居山林之后的生活和心态写照,写出了生活的惬意,表达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欣赏,也在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的落寞之情。全诗语言清新,情趣盎然,传神地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图景,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张居正的出生背景是怎样的?
1个回答2024-05-21 22:11

张居正出身于寒门。但他自幼聪颖绝伦,早年得志,16岁中举,23岁就以二甲进士及第的身份,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从此,他跻身政坛,开始了坎坷而又辉煌的政治生涯。

在数十年的宦海生涯中,张居正一向注意观察和思考社会现实中的诸多难题,悉心探究历代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他曾于1568年向明穆宗上了一封《陈六事疏》,试图革除嘉靖以来的各种弊端。

王阳明故居的主要景点
1个回答2024-03-16 18:43

王阳明故居的主体建筑——瑞云楼为重檐硬山、五间二弄的二层木结构楼房,有先人端云送子传说,故名端云楼。
王阳明诞生时他祖母梦见神仙瑞云送子的佳话,遂将此楼称为瑞云楼,王阳明在此楼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主楼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七楼七底,重檐硬山,结构简朴,气势较大,展现了浙东地区明清楼宅建筑的基本风貌。主楼设有王阳明史迹陈列,展览以翔实丰富的图片资料和实物,展示了王阳明先生作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功、立德、立言皆居绝顶”人物光辉灿烂的一生。瑞云楼是王阳明父亲王华考中状元前租自莫氏。明成化八年,王阳明诞生时,他祖母梦见神仙瑞云送子的佳话,遂将此楼称之为瑞云楼。王阳明在此楼度过了他的童年生活,待王华任职京师,即择地龙山里第构筑新居,此楼又租给钱氏。至弘治九年(1496),王阳明的得意门生、大儒钱德洪亦降生于此楼,实乃历史之巧合。待王阳明贵显,每当回姚,必指点楼中藏胎衣处,顾念到母亲和祖母,因自己军务繁忙,对母、祖不得生养死殓,每每引起长时间的痛苦。在火烧场遗址上借用别处拆迁的明代建筑材料,仍按明代风格,参照故文献《瑞云楼记》所述原样在原址修建。楼下现布置有《王阳明史迹陈列》,展示了王阳明生平所至的各地遗迹图片、先生留下的诗文名篇及部分实物资料,系统介绍了王阳明一生的业绩成就。

曾国藩故居的景点及介绍
1个回答2024-02-29 03:24

曾国藩故居的景点有富厚堂、白玉堂、大夫第、万宜堂、蔡畅故居光甲堂。

1、富厚堂

富厚堂是曾国藩的第三故居,由弟曾国荃、曾国潢主持修建。曾国藩已于同治三年赏加太子太保衔,赐封一等侯爵,其弟则为兄仿侯府规制,历经数年,将富坨全盘改建为规模宏伟而结构紧凑的侯府。

2、白玉堂

白玉堂位于湖南双峰荷叶镇天坪村白杨坪,是曾国藩的第一故居,1811年农历11月11日,曾国藩就出生在这里。

3、大夫第

大夫第奖善堂和敦德堂是“九帅”曾国荃所造,是由曾府家庙、奖善堂和敦德堂三部分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据说有九进十八厅,共148间房屋,是当时湘乡境内豪华的官僚别墅。

4、万宜堂

万宜堂建造于曾国藩去世后的同治十二年(1873年),是由曾国潢主持建造的一座颇具明代风格、规模较为宏大的住宅,名字寓意万代千秋和宜室宜家。现在,万宜堂除了围墙、槽门和东西亭子拆毁以外,主体建筑完好无损,墙壁上的雕刻和彩画还清晰可见。

5、蔡畅故居光甲堂

蔡和森、蔡畅故居建于清朝末年,砖木结构,总面积550余平方米,是一栋一纵三横的平房。1900年5月14日蔡畅诞生在这里,并与哥哥蔡和森在这里度过了8年多的童稚时光。1985年题写的“蔡和森故居”金字红木匾悬挂于故居大门。